“这就出现了农村学生弃考和不发达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困境——在权衡上学的学费投入(上民办的高职高专和三本学费大致是公办院校的两倍)、接受教育的回报(没有人脉关系加之三本、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找到的工作待遇与农民工相差不多)之后,一些农村家庭学生主动弃考,认为这还不如直接打工合算。”

 

2009年全国84万应届毕业生退出高考,导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出现下降。2010年946万应届考生中,弃考人数接近100万,除了21.1%的考生选择出国,另外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他们多数选择读职校学技术或者直接打工。(《人民日报》8月28日)

就在两天前,一位记者请我谈谈对发达地区高职招生情况比较理想,而不发达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却面临很严重的招生困境的看法。他对这一现象不理解,按理,不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孩子应该选择上大学这条道路,当地高职高专不至于招不到学生。

他的这一想法,放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8%不到,高等教育包括大专教育,都是精英教育,考上一所大专院校,农村学生也实现了“跳农门”的理想。然而,过去10多年时间中,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3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6.2%,每年毕业大学生人数达到700万,与之对应,高等教育的质量却存在下滑趋势,高校对学生的回报率日益降低。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面临的一个尴尬处境是,考上大学越来越容易,但考上的大学主要是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而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就业情况都不理想。

这就出现了农村学生弃考和不发达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困境——在权衡上学的学费投入(上民办的高职高专和三本学费大致是公办院校的两倍)、接受教育的回报(没有人脉关系加之三本、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找到的工作待遇与农民工相差不多)之后,一些农村家庭学生主动弃考,认为这还不如直接打工合算。事实上,熬到高考才弃考的学生,已经很有耐心了,还有不少学生在中考时就弃考,甚至在初二时就辍学。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中西部地区蔓延。

而在城市,选择上高职高专的家庭的情况却不同。一般来说,目前发达地区、大城市的本科录取率已经很高,北京和上海都达到60%左右,在如此高的录取率之下,某个学生却不能上本科,主要是实力使然,对于这些学生,家庭要么让其出国,要么则让其上高职高专,而不会让其直接参加工作。也就是说,对于城市人家来说,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改变命运的迫切性要低于农村家庭学生。

由上述分析,不难得到该怎样面对农村学生弃考现象。首先,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的回报率,尤其是目前处于较低层次的三本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回报率。最近舆论热议“寒门难出贵子”,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能够上一本院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如果认为只有考上一本才有出路,那么,很多学生是没有出路的。我们教育部门必须破除造成院校不平等竞争的教育制度,同时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让每所学校办出特色。不然,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名校,整个社会名校情结严重,学生成才的道路就会越来越狭窄。

其次,应改革包括户籍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制度,消除高等教育所承担的非教育功能。一直以来,我们都说“教育改变命运”,“高考改变命运”,这种说法表明,每个人的命运是生而不平等的,而教育扮演着改变每个人社会地位、所获福利待遇的角色。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不同的高职选择,也说明了这一点。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学者。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2dsoy.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