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 【本報訊】
     從來沒有哪屆奧運像今年一樣引來大陸媒體這麼多的反思,從唯金牌論到「舉國體制」,從遵守規則至大國責任等等,看得出大陸精英對於強勢崛起的中國有著更深的轉型期待。但是很顯然,中國不會輕易拋棄能夠大量創造金牌的舉國體制。

     媒體的風向與民眾的感受息息相關。每隔四年,火熱的8月就會成為中國大陸全民狂歡月,中國軍團每奪一塊奧運金牌,都會令人熱血沸騰,但今年倫敦奧運大陸觀眾的金牌意識相對淡化許多,不少人面對金牌的反應是:唉,不知道又花了納稅人多少錢。

     中國羽球女雙選手于洋/王曉理因消極比賽被取消奧運參賽資格,中國羽球隊總教練李永波毫無誠意的道歉引來眾多批評,但他旋即語出驚人:「這次奧運會,有些媒體太不健康……但我們的羽毛球統治地位一點沒有動搖。」李永波有中國羽球隊「太上皇」之稱,他強硬的態度,顯然是以舉國體制作為靠山的,他手中握有絕對的資源。

     大陸體育的舉國體制,以所謂的國家利益為最高目標,動員和調配全國資源,拚全力奪取世界大賽尤其是奧運會的獎牌,這種運行機制,讓中國成為金牌大國,卻與奧運精神相違。中國已經不再需要大量金牌來樹立民族自信,媒體與民眾對舉國體制噓聲不斷,這是多元社會的展現,也是改變舉國體制的開始。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