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qq.com/a/20120810/000769.htm

百度4名员工收费删帖

3人被指涉嫌受贿被刑拘

2012081011:07 新华网南婷

新华网北京810日电(中国网事记者 南婷)近日,百度4名员工涉嫌违规收费删帖,其中3人涉嫌触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遭刑拘。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网络危机公关公司仍在试图进行人情删帖和有偿删帖操作,价格还随之水涨船高。

收费删帖“病灶”难除

开放性使网络成为普通人的舆论空间,网友通过发帖对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监督。但是,一些相关利益方总是设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负面信息,维护自身形象,导致大量的删帖需求市场。百度公司几名员工此次非法有偿删帖操作被披露,网友批评百度监管不力,致使员工私用公权,百度贴吧公信力大跌。

据介绍,目前,网络上存在很多专靠删帖牟利的“网络营销公司”和个人,他们利用企业或个人急于删除对自己不利信息的迫切心理,公开打广告称可为客户删除“不利网帖”,收费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情节恶劣的甚至主动制造负面话题,对敏感帖子连续炒作,然后充当中介与互联网公司内部拥有删帖权的人进行“金钱公关”,达到非法删帖赢利的目的。

百度如何管理删帖

缘何百度内部会出现收费删帖?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专访到百度公司相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称,自贴吧成立起,百度就严格规定处理用户的投诉不收取任何费用,对拥有删帖权限的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删帖流程方面,对每一个员工操作的删帖有完整的记录,便于事后核实。但近期确实发现有个别员工涉嫌卷入“收费删帖”。

据介绍,正规的申请删帖流程并不复杂,主要为登录贴吧投诉中心、填写投诉表单、提交投诉并等待处理、查看结果四个步骤。凡符合法律、贴吧协议规定的投诉请求,贴吧专职人员收到投诉后,将及时免费进行核查处理。

既然可以免费删帖,为何还会出现违规收费删帖的现象?从需求的角度看,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有删帖诉求的企业或者个人,要删除的帖子并非存在失实或者侵权成分。他们删除此帖主要是出于对自身形象的考虑,是一种设法控制合法舆论导向的违法操作行为。二是正常的删帖需要一定的操作流程和核查时间,而删帖诉求方心理迫切,宁愿花费一定钱财买流程时间。三是很多网友在注册的时候并没有认真阅读贴吧相关的说明,对删帖流程不了解,遇到事情时更是手忙脚乱,盲目设法接触非法删帖渠道。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在百度帖吧中出现两种类型的非法收费删帖。百度相关负责人说,一种是百度内部正式的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收费删帖,此次处理的员工就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涉及百度贴吧的吧主。吧主不是百度正式聘用人员,全部由百度贴吧中活跃用户担任,吧主有相当大的贴吧管理权限。受利益驱使,部分贴吧吧主与外部删帖公司勾结,违反贴吧规定帮助删帖公司进行收费删帖。

有偿删帖仍存价格水涨船高

就在百度有偿删帖事件遭披露后,记者在进一步暗访调查中发现,各种网络危机公关公司仍然通过媒体联盟等方式,进行人情删帖和有偿删帖交易,且要价大幅上涨。接受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指出,一些互联网企业员工个人处理权限过大,而非法网络公关目前尚界定不清,需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88日,记者以删除几个人身攻击帖为由,咨询了几家网络危机公关公司,其中两家公司在接到链接后开始要价。山东济南某网络公关公司工作人员说:“最近网络公关行业管得严,以前删除一条微博只要几百元,现在涨到1500元左右,删除一条博客文章要2500元。”据称,删帖并不经过博主,付费以担保交易方式进行十分安全。另一家网络公关公司的工作人员十分警惕,在长时间沟通后,他表示:百度贴吧上删这则热帖需花费2400元,微博暂时没有相关资源。

人们对负面信息的恐惧带来巨大的删帖市场需求,巨大的市场需求又拉动了网络删帖产业的发展。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微博)教授指出,谁出钱、谁执行、执行的人又如何找到网络服务商相关人员实施操作,网络删帖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上下游的产业链。网络删帖公司的运作逻辑是,给钱就能删除负面新闻和帖文。而很多互联网公司及门户资讯网站等,普通员工的权限非常大,有自行删除帖子的能力。于是,网络公关公司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内部人员进行金钱交易,非法删帖,操纵舆论。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说,现有相关文件中并没有给非法网络公关一个明确界定,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去年有关部门专门针对非法网络公关开展的打击行动,以及最近的专项打击行动中,都是对非法网络公关具体列举了一些类型,比如收费删帖、非法投诉、敲诈勒索,或者公关公司帮助一方去攻击它的竞争对手等,依据现有法律进行处理。

专家指出,互联网领域不同于传统行业,新的问题伴随着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出现,需要立法和监管部门及时研究、及时规范,否则,很多新问题可能导致行业不规范甚至混乱,进而影响到行业发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