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前兩個禮拜,「綠色星期一」的創辦人楊大偉以數字證實了我的猜想;香港果然是座肉食都市,香港人的確無肉不歡。只不過我沒料到我們對於肉的迷狂竟然到了這麼驚人的地步,那組來自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實在太可怕了。「分享」既是這個時代的關鍵詞,且不妨直接引述楊先生在《溫暖人間》專欄裏的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受到的驚嚇:

「•香港人均豬肉消耗量長期雄據榜首(世界豬肉消耗排行榜),亞軍地區望塵莫及。
•香港人均牛肉消耗量由 2007年的 15公斤,暴升超過一倍至 2011年的 32.3公斤,位列全球十大。
•香港人均家禽消耗量穩坐三甲,僅次於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但問題是中東國家因宗教原因不吃豬肉,才間接導致對家禽的需求增大。

把豬、牛、家禽的人均消耗量加起來, 2011年港人人均肉食消耗高達 150公斤,是地球的『頭號劊子手』,離譜地比第二名的美國人高 38%,對歐盟高足一倍,內地高出兩倍。」

儘管經驗告訴我,在香港吃素一點也不容易;但還是很難想像港人嗜肉的程度竟然遠超美國。再看楊先生給我的那份原始報告,香港人消耗肉類的數量還有劇增的趨勢,一年比一年高,恰巧和歐美等先進地區呈反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香港這幾年到底發生了甚麼問題?莫非心中抑悶,只能以肉解恨?還是抗爭要講力氣,多啖肉就多番啖氣?又或者沿用當前流行的推理線索,把問題的根源追溯到「自由行」身上?

有沒有可能是近年講飲講食這股美食熱的錯呢?大家錯誤地以字面意義理解蔡瀾先生的「未能食素」,真覺得「美食」和「素食」是反義詞。可茹素多年的楊大偉也是個喜歡吃喝的人呀。照他講,香港雖然還不像歐美那樣,有那麼多的星級名店供應精心調治的素食,但要找也還是可以尋出不少好東西。你看上期《飲食男女》的封面專題,有意思的素菜館原來是存在的,而且愈開愈多。

再換個角度想,我們怎麼可能吃得下那麼多肉呢?以我所知,一般港人去美國旅行,或者到美式餐館吃飯,其中一個最令大家心懷戒懼的事就是那所謂的「美式分量」了。( American Portion)。那種大塊肉大杯可樂的作風,實在不是香港人胃納所能消化得了的。再說中菜細切食材的手法,本來就該比西菜「省」肉;一塊豬扒交到我們的廚房,大概能出三碟不同花樣的肉絲和肉丁。我真找不到香港人吃肉吃得比美國人還兇的道理。

正好最近在讀陳曉蕾的《剩食》,書一開頭就提供了一組數字:「食物渣滓」(廚餘)佔去所有 2009年都市固體廢物數字的四成。從 2005年到 2009年,來自超市和餐飲業等場所的「工商廚餘」量,更是大幅增長了百分之三十八。多巧,這正好也是港人肉類消耗量開始飛升的那幾年。這中間到底有沒有關係呢?美國農業部那份報告沒說所謂的肉類「消耗量」中到底有多少是真的進了人類消化系統;陳小姐的大作限於政府統計數字的欠缺,也無法細分那堆廚餘裏頭有多少成肉。萬一這兩者真的相關,萬一香港肉類消耗的增加真的增加到了廚餘裏頭,那麼香港豈不成了畜牲煉獄?比起直接把豬活埋到堆填區裏,我們這裏多了一道火燒的手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