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素月当年

      

      北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爱情已经沦为奢侈品。在中国,爱情从一开始就伴随着高风险:以婚姻为目的;不再为爱而爱。

一个朋友最近在北京经历了一次相亲。当他到咖啡馆后,却发现对面坐着的不仅有那个姑娘,还有她的妈妈。短短几分钟内,她就连珠炮似的问了他一堆问题:你工资多少?哪里毕业的?有没有房子?

在中国,浪漫经常败给现实;爱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一种交易。在北京,父母们聚集在公园里,为他们的孩子介绍对象。单身俱乐部根据客户的要求对他们进行划分——身高、收入、财产。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单身男女涌向各种相亲活动,期望找到完美伴侣。

对于今天的中国男人来说,完美老公的定义是有车有房,有不错的薪水,最好身材高大。而女人们一定要在在27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否则就会被贴上“剩女”的标签。(剩女是个贬义词,其中“剩”与“剩饭”的剩是同一个意思,这个词已经在2007年被中国教育部收录为新词。)

 “在中国,婚姻在很多方面就是财力的比拼,”一位常驻北京的记者罗思安·雷克说,她正在研究一本关于剩女的书。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样的。“有种观点认为,无论一个女人在事业上多成功,只要她还没有结婚,那她就什么都不是——这种观念仍然大行其道。”

包办婚姻早在1950年就被废除了。但是,通过工作单位或家庭关系的说媒依然很盛行。是的,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儒家思想也强调,对于个人欲望来说,婚姻首先应满足的是社会责任。

独生子女政策进一步助长了这种观念。在中国,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年轻人需要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于是你要跟谁结婚就变成了整个家庭的事。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观念,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代沟的存在。中国的80后及90后一代的孩子们出生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年代,他们听着流行音乐看着电影长大,对于婚姻的渴望并不像父辈们那么强烈。

畅销书作家、《中国式离婚》的作者王海鸰在她的微博上连载了急盼女嫁的母亲们的故事。有一位母亲让她的女儿去相亲,趁着还没有沦为剩女。

26岁的谢玉洁(音)还是单身,她来自温州,一个位于上海以南大约230里的城市。尽管她有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护士,她的父母依然不忘耳提面命的提醒她赶紧找一个老公以尽孝道。谢想要追求真爱,她父母却责备她不现实。“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才是现实,”她解释说。

现在,在中国西南部的城市成都,一些单身女青年花3100多美元区参加一种特殊的培训课程,培训的主题是如何钓到一个富豪老公。在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臭名昭著的22岁模特宣称,“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面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面笑。”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极端的例子,但这种压力是真实存在的。在中国,由于男女出生比例失衡,到2020年,将会有2400万男性打光棍,而这些人大多生活在农村地区。而在一些房价和收入的比例高达12:1的大城市,对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雄心壮志的女性来说,找一个好老公依然是让她们一直焦虑的问题。

随着中国情人节——本周四,823日——的临近,几十个以婚姻为目的的相亲活动正在准备之中。位于北京的欢乐园文化俱乐部是一个单亲俱乐部,该俱乐部对客户的基本要求就是:本科学历;会员年费大约为560美元。该俱乐部将举办上百人参加的配对相亲大会。四川省广元市也将举行万人相亲大会。

对于那些参加相亲大会的人来说,他们要寻找的不仅是一个迷人的微笑或是电光石火的心动,他们更期待的是金钱和关系上的保证。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