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8日出版

如欲閱讀全部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主編的話】
真希望,不繞道

我相信足夠聰明的中共新政權,一定會以新的游擊戰,讓全世界為之歡呼。

【封面故事】
習近平向何處去 文/王劍

胡耀邦和習仲勳畢其一生反思和清理毛的遺產,開啟八十年代改革;二十年後,在朝的習近平和在野的胡德平們,能否面對和超越鄧的遺產,才是當下的真問題。

老人干政:扶上馬還要送多遠 文/周克商
「老人干政」因為元老們的權威能夠保證新領導人上任後政局的穩定。只有當政治權力在民主制度下安全移交和平穩運作時,這個政治痼疾才能夠被徹底治愈。

十八大窗外民間諫言井噴 文/溫克堅
十八大前,民間力量通過各種渠道向新領導集團諫言政改。這將不會觸動暴力維穩的中共政權,但引發的討論在為政治變革積蓄動能。

紅二代眼中的十八大:我們應該對習近平寄予希望嗎? 文/羅小朋
習近平被江澤民推上位,是因為他是最壞的體制裏最不壞的人選。形勢比人強,不改革,他馬上會被人民拋棄。

【中國】
撕毀毛澤東像之後 文/余聲

鄭州四青年撕毀毛澤東畫像之後,遭遇網絡人肉搜索,而後是警察的傳訊與扣留。

社會改革,兩面三刀?——廣東勞工組織遭遇清洗背後 文/曠達
深圳市針對勞工NGO開展「非政府組織清理擠壓專項行動」。廣東「社改春風」吹了僅半年,「小小草」們已無聲夭折。

【香港】
誰更離不開「港獨」? 文/陳嘯軒

「港獨是偽命題。如果北京不制止芝麻當西瓜的極左言論,就只會刺激群眾鬥群眾,激化香港社會和族群矛盾,對北京來說最終只會引火燒山。」

專訪香港中文大學講師李家翹:粮食和供水不可受威脅 文/黃麗萍
陳佐洱引述魯平的話︰「没有内地的支持,香港就會變成一座死城。他們知道每天喝的水從哪裏來的嗎?」

上水揭示中港關係深層矛盾 文/溫朗鈞、蘇曉欣
「中港矛盾指向港人恐懼欠缺民主的他者(內地人)入侵到自已的領域,這些恐懼感歸根究底指向了最深層的矛盾,香港人不認同內地的制度,不希望內地化。」

境外勢力入侵香港? 文/蘇曉欣
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撰《藍皮書》,攻擊中大通識部是受美國基金控制,將西方價值入侵學校。

【台灣】
華為登台喚起島內諜影重重 文/李蔚

美國國會報告的一聲「華為來了」,喚醒了島內沉睡已久的冷戰意識。然而隨着兩岸經貿合作的深化,台灣如何在「發展」和「自主」間找尋平衡?

【國際】
簽證免了 台美關係新台階 文/林怡廷

目前獲得美國免簽證待遇的37個國家及地區中,其中只有台灣與美國沒有邦交關係。

港區護照未「免」有怨念 文/周澄
去年港府再次希望美方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待遇。據報,當時雙方同意積極跟進,但未有時間表。

拿一本中國護照去旅行 文/愛哲
雖然中國人愈來愈富裕,但龐大的人口、巨大的貧富差距,加之政治上不夠互信,免簽國數量若想追上台灣,短時間內並不現實。

奧巴馬成功連任 變中求穩 文/李可
美國時間11月6日下午20點16分,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更新Twitter,寫道:Four more years(又一個四年),宣布成功競選連任,並發布了一張與夫人蜜雪兒擁抱的照片。

【人物】
曾志豪: 人在「跣境」——棟篤笑中的國民教育 文/雅庭

某種意義上說,香港是一個「跣境」,一個充滿陷阱的城市,上至政治人物的語言、下至街邊的快餐店,甚或教科書,都隨處是爾虞我詐。如何在「跣境」裏,做個「瘋show快活人」?

【文化·專題】
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2004-2012:致街道與天台的影像情書 文/周澄

電影節會讓你想起衣香鬢影、紅氈鋪地?在香港的街頭、舊廈天台、地下藝術場所,有這樣一些青年,在進行同貧窮、抗爭、政治、民生相關的電影節,2004年至今,他們一直在摸索、進行一場由組織形式、生活內容到藝術審美的民主共治實踐。

【文化·閱讀】
未來都市漫遊指南 文/劉冉

建築師Jonathan D Solomon用海綿和珊瑚的結構來形容香港——這座在他眼中科幻小說般消失了地面的都市。論及三維發展,香港恐怕是最超前的,「比起香港,其他所有城市都是平面的。」

【文化·廣場】
異色

編者按:社會規則有多硬、多枯燥,我們的內心就有多柔軟、多豐富。無論在愛、性、性別,還是性別政治層面,我們在那些遊走、逃脫、應合、撞擊的人生情節裏,得以建立一個「自我」嗎?

豔女 文/郭珊
初她到歌舞廳「坐台」時不過十三、四歲。而我只不過因為不具備女性的「天然資本」,所以最終走上一條世人眼中的「正道」。要不是因為她漂亮,我想我早就把她,連同當初我拼命想要逃離的世界,一併忘卻。

友人 文/洪曉嫻
她們在都睡飽以後決定同住在一起,葉賽搬進朵朵家時只帶了一部電腦、一雙鞋子和幾件替換的衣服。

滿清禁宮秘史 文/伊格言
還有什麼比無止無盡永不饜足的性交更能表現那愛的純真、熾烈與空無呢?我失去了你,我的一生已毫無意義;所有我所能做的,無非就是趴在別的女人身上繼續想念你。

【文化·現場】
當身體舞起在老圍村 文/鄭依依

都市中我們逐漸放棄自己的身體,以學會在水泥叢林和過街人潮中安置自己。這群舞者卻用身體的飛舞開拓多重意外空間。

【文化·詩歌】
槍 詩/曾宏

這個世界總有一些意識形態迷信強權、暴力,迷信「槍」這樣的武器崇拜,中國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人就成長在這種狂暴的語境裏。《槍》描述了「槍」的「恐怖文化」、「洗腦文化」,同時又拒斥了它——「把槍當作拐杖,返回和平」。在這裏,批判的武器代替了武器的批判。(主持/孟浪)

【專欄】
再思政改新加坡模式 文/夏明

中共十八大召開之際,有愈來愈多的跡象表明,即將掌權的新領導班子有心重彈鄧小平20年前提出的「學習新加坡」的老調,為中國變革找出一條活路。

超越小兒過年的十八大觀察 文/趙楚
此後決定中國政治進程的再不是神秘地坐在權力厚幔之後的那些人,而是因社會和思想運動而新崛起的力量,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歷史樞紐又一次轉到了中國大眾之手。

廣學會的精英戰略 文/張鳴
如果沒有甲午戰敗後的政治形勢,廣學會的傳教士們的精英戰略,無論怎樣賣力,基本上只能激起一點點的波瀾而已。形勢比人強。

點評郭樹清的一年新政 文/陳寧遠
去年就任證監會主席的郭樹清推出8個方向性改革,但對於參與股市交易的投資人來說,不僅沒有什麼直接幫助,相反還會產生斷崖式的休克。

誰的國旗誰做主 文/丁鴻富
所謂神聖的東西那是一種宗教概念,政府沒有權力來給民眾規定什麼是神聖的。國旗也是如此。

從九龍皇帝到佔領中環 文/鄒崇銘
2011年10月,「佔領中環」行動迎來一班年輕人,為滙豐樓下這片沒有歴史、過去及未來的空地,平添了傳奇性的嶄新象徵意義——未知作為高度現代主義大師的科士打本人,又或是早已仙游的九龍皇帝曾灶財,看見了會作何感想?

四十年前的選舉 文/張鐵志
40年前的首次增額立委選舉開啟了日後台灣民主運動的可能性,讓黨外人士得以以選舉為中心進行群眾動員和組織串連。反對運動也就延着這條體制內路線前進,讓台灣的民主化路徑成為由執政黨主導的和平轉型,

我對車窗搖手更感興趣 文/艾未未
通常外國記者該問政府的問題,沒人搭理時,也就問我了。他們通過了解我,了解我居住的地方的困境和快樂。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