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历史已经在一轮轮的急进里丧失,我们能记住的是楼价,是诺贝尔,是钓鱼岛,因为我们对我们自己关心太少,对自己历史了解太少。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太好,就着急想要一个更大的集体——比如国家或者民族变得更好。

 

 

我们离文学太远,是因为我们从未走近历史

 

文/ 张拓(中国传媒大学)

 

 

(一)

 

 

文学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民族自豪感、调侃、热销断货还是我能看见的关键词。如果没有这次得奖,我还从未感觉到,文学离我们是如此的远。

莫言的书我一本也没看过,而村上春树的书却看了不少。村上讲述了青年人的困惑与迷茫。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只有在听《挪威的森林》的音乐时,我们才可以逃离这个世界;我们只有在主人公说:“我是个没有私欲的人,有的只是好奇心,只是想在那广阔无边而险象环生的世界里一显身手罢了”时,才隐约觉察到自己内心隐秘的欲望。但我没看过莫言的作品,对他笔下那个神秘的山东高密知之甚少。我仅有的了解,就是电影《红高粱》里热到沸腾的太阳以及红高粱遮挡下神秘的原始欲望。

为什么,在我的阅读历史中,会本能地选择村上,而不是莫言?除了村上书里触目惊心的性描写之外,也因为村上描写的高节奏、混乱与无奈的世界离我们很近,甚至就是我们的生活。而莫言书里那些古老的乡村和土地,对我们来说感到越来越陌生。因为我们不了解历史,因为我们和历史之间,缺少了一个钩子,把我们钩住,哪怕是钩得血肉模糊,但是历史从此真实地站在你眼前,流着血裸露出骨头。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能和文学产生亲近感。

 

(二)

 

多年前,我囫囵吞枣地看完《中国历代文学史》,但它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思考。我能记得的就是那个有点没完没了的炎热夏天,知了在头顶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整个夏天都分外漫长。还有当时半生不熟的古文,得多半靠着书上的译文才能看完。我第一次看古文时,拿着书跟我爸说:“这句子语法有错误。”可是我记住了“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在当时看来,这就是一篇恐怖小说。可是,为什么我会把它看成是恐怖小说呢?

我第一次读《聊斋》,看的是白话译文版,对里面的《蛇人》印象最深。当时译文写二青出没,张开血盆大口,诸如此类的描写,让人紧张害怕。后来我再看原文,却只有一句“蛇暴出如风”而已。再后来我看《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到现在还可以依稀记得“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这样的句子,完全是因为看那本诗集,刚好是一个炎炎夏日。我在学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说鲁迅的文章是匕首投枪,恰好我家里有一套鲁迅杂文集,我回去火急火燎地看完了一整套,看来看去也没看出“投枪”和“匕首”在哪。可是,为什么我会找不到“投枪”和“匕首”?

 

 

后来我看《围城》,一度以一天到晚插科打诨、懦弱犹豫的方鸿渐为偶像。我刚看古龙,以为他笔下塑造的只是一个武侠世界,后来再看,才越发明白,那就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以前我看张爱玲,看到范柳原对白流苏的那句“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便沉浸在“地老天荒”的浪漫里,可是现在我再读上几遍,却感觉一些人的生活总被另一些人的欲望所摧毁。

可是,我为什么总是会有“我现在再读才明白”的感觉?为什么不能完全理解小说的真正意义,还原小说的真正面貌?为什么之前所有的阅读经验全部被过度解释成语文书上的中心思想?

 

(三)

 

前几天我看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上访的故事。主人公几经周折,带点心酸无奈的经历,就像显微镜下一个微小的截片,精准地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隐秘的无奈和现实。《活着》讲述的苦难,你没有经历那个巨大的时代变迁,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饥饿,是很难理解书里所写的光怪陆离的世界的。因为那一段历史离我们很远,我们没有机会走进它。所以,在我读苏童时,读到的是压抑和孤独,却不是人类自身对世界的恐惧。

后来我看野夫的《乡关何处》,看到“即使他们今生不再聚首,那他也要遥远地去分担她的孤独和折磨。现在看来,他爱上了爱情本身”这句几乎热泪盈眶。他讲述了一个你经验之外的世界,然后你可以看到那个世界的人在如何生活,在面对苦难时,是坚强,还是隐忍退缩。而这一切的背后,你可以在故事里找到最初的动机,从头到尾的因果。

所以,在《文武北洋》里,才会看见孙文说过“故欲治民国,非具新思想、旧经练、旧手段者不可,而袁总统适足当之”这样的话。才明白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着血淋淋的真实。所以看卡佛时,我刚开始被波澜不惊的情节感染得几乎睡着,但是当看到结尾时,才感觉小人物的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的。生活是琐碎的,洗衣做饭看孩子,你看的时候就感觉生活是一个乱糟糟的垃圾场,但是你总能从垃圾场里看见小时候爱不释手的玩具。

就像每一段历史,都应该有各种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记录。就像《恶童日记》讲述两个兄弟在艰困的环境中成长,为了让自己变得坚强,两人每日以互相打骂对方、绝食等各种方式锻炼生存本领。行文中的冷酷让人第一次直面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好的文学总会让你不自觉地想到自己,反省自己。你会看见人人都具备的善与恶。你会从好的文学当中一一找到依据,从而在以后的生活里,看见善与恶,变得更加宽容与善于理解。而文学主题永远是记录每一个阶段人的精神状态,迷茫、困惑以及苦难和不公。

文学会丰富我们的直觉,这个直觉下面是历史。当我们对自己的历史足够自知,文学才会真正的走近我们。每年都会有诺贝尔新闻的报道,几乎是万众期待,中国的文学能求得别人认可。这是国民教育的成功,公民教育的失败。这个社会还需要让人们看到更多真实的东西,就像脚踩在泥土里,烙下一个脚印,怎么走过来的,一回头就能看见轨迹。得了解我们这个国家的细细碎碎的轨迹,去反思。看《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看《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与《张力与界限》,你就了解了一个多面的延安,一个多面的“革命”。一个二战有多少反思的书籍和电影,而我们的文革至今是隐晦的,成为诋毁政权的一段马赛克。我们就像《朗读者》里不识字的汉娜,需要依靠别人朗读了来获取真实的感受。

 

 

(四)

 

《前朝梦忆》的书名,有一种挂满“时光”的感觉。你拿起一本书,还得拂一下上面的灰尘,然后才能看见一个人的历史沸扬在灰尘里。原来张岱是这样一个人。看到张岱有“琅嬛福地”的描写,才恍然想起金庸写的那个武学书籍的福地来。我想起《黑夜飞行》的封面,杂乱的霓虹牌子,虽然天还没亮,但是靠着一点霓虹光亮,或许我们还可以飞行一段。别小看这段,也许,也许你就看到了一个单纯唱歌的夜总会,一个琅嬛福地。

我们常有一种非好即坏的判断。不一定毛姆写的就牛逼,也不是可能看不太懂的卡尔维诺或者昆德拉就一定是经典。关键是我们很少了解作品传达的意义,更不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所处国家的历史。我们很少关心历史,关心生活,关心人类最基本的感知和直觉。就像当初看《圣诞忆旧集》一样,感觉时光荏苒,很多美好的场景一一呈现,但我却绝少看见我们记忆中的春节。我们的历史已经在一轮轮的急进里丧失,我们能记住的是楼价,是诺贝尔,是钓鱼岛,因为我们对我们自己关心太少,对自己历史了解太少。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太好,就着急想要一个更大的集体——比如国家或者民族变得更好。

 

 

(采编:黄梅林;责编:徐海星)

 

 

您可能也喜欢:


<摇光>人,历史


<对岸观察>让历史在此结束 让历史在此开始


<天权>我的文学主张


<荐书>本期主题:这货不是历史书

<天璇>两岸的年轻人在改写历史

无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