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要說香港無人才,大家肯定不服氣,於是自然就會找到最簡單的解釋:我們不是沒有政治人才,只是沒有一個好的制度。制度不對,固然找不出人才;甚至連進去了的人才都會武功盡廢,埋沒得無影無蹤。
這種說法當然有道理,接近常識。但我想在這套港人最容易接受的常識之外,看看有沒有別的可能。比方說制度之外,我們是不是也該關注一下人的問題。雖然目前特區政府的體制和港英年代已經不太一樣,但也沒有變得太不一樣。既然基本格局沒有鉅大的變化,怎麼兩個年代的人才會表現得如此不同?同樣任職中央政策組,難道練乙錚和劉細良就真的比不過顧汝德?我覺得不必動輒就把問題拉到體制層面,一個更淺顯更粗糙但也可能更接近事實的答案是:領導這些人才的頭目不行。
然後我們又會抱怨,這都是阿爺的錯,是更大的制度之錯,假如我們可以直選特首,一定不會找出那些只懂乖乖聽話,但是沒有真材實料的傢伙。真的是這樣子嗎?如果我們人人有票,都能選舉特首,就一定會選出最優秀的治港人才嗎?那麼誰是那個既有才幹又孚眾望的領袖人才?是梁家傑?還是何俊仁?可別忘了,這兩位都曾參加特首選舉,但幾乎在所有的民意調查裏頭都遠遠落後於阿爺欽定的人物。這當然不是大家都和阿爺一條心,你揀嘅我中意,我中意嘅又咁啱俾你揀到。而是我們現實,明知這兩位只是陪跑,就乾脆在無甚實質影響的民調裏頭放棄他們。
這更是因為我們社會主流的迷信,真不以為議會出身的民主派能擔大任。在主流看來,何俊仁也好,就算黃毓民也好,在外頭反對還可以,在裏頭揸旗恐怕就不行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