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松
納吉拖延選舉以爭取更多選民支持,換來的這段時間,反而爆出不利國陣的醜聞,讓反對派更有機會實現國家史上首次政權輪替。
於2008年3月8日的去屆馬來西亞全國大選舉行過後,國會在該年4月 28日首次召開,以此日期為準,如果現任首相納吉不在本年 4月 28日之前行使權力解散國會,國會也將自動解散。然而,納吉卻始終在大選日期上採取「拖字訣」。
「蘇祿索土」或成拖延大選藉口
從 2月起,一批人數近 300人的蘇祿武裝分子入侵大馬沙巴州,在丹多村駐紮,部署要「索回」沙巴州主權,引發大馬政府出動軍警包圍,雙方爆發武裝衝突。就此,政界、社會輿論已開始盛傳,首相納吉會利用這個「大好機會」宣布沙巴州進入緊急狀態,從而繼續拖延大選。
在這段拖延選舉的期間爆發蘇祿軍「索土」事件,相信只會進一步衝擊沙巴州選情。畢竟,隨着 3月 4日在沙巴州仙本那一個水上木屋區那場駁火造成 8名軍警殉職後(傷亡數字截止 3月 8日,蘇祿亦有 12名武裝分子被擊斃),軍警部門內對「國民陣線」(國陣)政府的危機應變已經相當不滿,認為政府早就應該動用國防軍隊對抗入侵國土的蘇祿軍,而非隸屬內政部的軍警。事件若進一步觸動政府部門情緒,無疑只會讓國陣執政難上加難,更加將打擊其選情。
而且,連同近日才被揭發的 1990年代廿萬菲律賓移民獲國陣發公民證及選民證風波(詳見《陽光時務週刊》第 43期,楊松撰〈大馬沙巴州「種票」風波〉一文),這段期間對國陣選情不利的事件一浪接一浪。現任首相納吉為何要把大選日期一再拖延呢?
納吉必須取得選舉大勝
去屆2008年3月8日的全國大選中,「人民聯盟」(民聯,由三大在野政黨──公正黨、回教黨和民主行動黨組成)不僅保住吉蘭丹州的州政權,還一口氣拿下另外 4個州政權,更在國會議席數字上打破了執政國陣維持已久的三份之二多數優勢。民聯在該場選舉中對國陣的打擊,讓去屆選舉在馬來西亞政壇史上被稱為「308政治大海嘯」。
「308政治大海嘯」除大大打擊了國陣的執政地位,也逼使國陣內部作出重大改變。該場選舉過後,國陣內部上演了一場首相被逼宮下台的戲碼:形象中庸溫和、曾被寄予民主改革厚望的時任首相阿都拉(Abdullah Ahmad Badawi),由於領導國陣競選不力,被以前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bin Mohamad)為首的巫統高層勢力催逼而下台,成為馬來西亞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提早 2年交棒予納吉。
巫統(國陣的領導黨派)右翼極端種族勢力把阿都拉強拉下馬後,對納吉寄予厚望,希望由他領導國陣收復「308政治大海嘯」後的失地,重振昔日巫統主導國家命運和資源的雄風。可是,國內外經濟欠佳,加上國內非政府組織頻頻推動聲勢浩大的公民運動,包括「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簡稱:淨選盟)於 2007年、2011年和 2012年三度號召大型反政府示威,都讓納吉執政更為艱難。
當年一手提拔阿都拉出任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讓其成為政治明星,為日後當上首相鋪平道路的,正是最終逼迫他下台的馬哈蒂爾。前車可鑑,如今納吉要宣布解散國會,就得先確保選戰成績能超越去屆大選,否則即使國陣能在選舉中「慘勝」,黨內右翼勢力肯定會重演逼迫首相下台的戲碼。
「首投族」手握關鍵選票
讓納吉仍未能掌握選情的是「首投族」(首次享有投票權的年輕選民)和中間選民的游離票。在當下國陣和民聯處於勢均力敵的膠着狀況下,人數達 290萬左右的「首投族」和中間選民將成為決定雙方勝負的關鍵。「首投族」約佔選民總數的五分之一,由於首次投票,沒有政治負擔,也沒有堅定的政黨忠誠度,加上其他一直在朝野兩派之間搖擺的游離選民,一下子壯大了中間選民的力量和影響力。
若國陣能成功爭取較多「首投族」的支持,無疑將大大有助於其收復自去屆大選以來失去的「地盤」;同樣地,民聯要成就馬來西亞政權改朝換代,一舉打破國陣的執政壟斷局面,也必須爭取到「首投族」的選票。不難理解,這股新力量所具有的影響力,將是本屆大選的勝負關鍵,也使朝野雙方都絶不敢掉以輕心。
到底「首投族」會否因年輕人普遍具有的開放、求變態度而傾向支持反對黨呢?國陣援引近年舉行的數次國會議席補選及國立大學校園選舉的記錄,證明年輕一代並非一面倒傾向支持反對派陣營。根據國陣所作的估計,現階段對選舉仍然抱持觀望態度、仍未決定把票投向哪方的選民大約有50%,但隨着選舉臨近,這部分選民的人數已經明顯減少。國陣視此為對他們有利的趨勢,但這也有可能是國陣分析局勢時所作出的錯估,也有可能是國陣對外界堆砌的樂觀態度。
說這可能是國陣錯估形勢或強裝的樂觀表現,是由於近月來國內持續爆出對執政黨派不利的課題,包括廿萬菲律賓移民獲國陣發選民證、新近蘇祿「索回」沙巴州主權引發武裝衝突等。這些課題已經讓今屆全國大選出現馬來西亞選舉史上未見的朝野勢均力敵局面,甚至比較去屆「308政治大海嘯」,更似會實現在野黨派奪得國家執政權力的歷史性時刻。
首相納吉一直採用拖延選舉日期的策略,大抵是希望有更多時間實行針對「首投族」的拉票工作,這也說明儘管國陣一再表現出對「首投族」投票意向的樂觀態度,但實際上他們也明白大部分「首投族」對國陣還心存猶豫。
說到底,拖延選舉只是權宜之計,面對不利國陣的連串風波和醜聞,首相納吉將採取什麼應對策略,如今更備受注目。納吉處理稍有不當,拖延選舉所換來的時間,不僅不能為國陣利用以爭取更多選民支持,反而讓民聯有更充裕時間醞釀反對勢力,一舉實現國家史上首次政權輪替。
蘇祿蘇丹「索回」沙巴州歷史背景
15世紀,蘇祿王國於蘇祿群島建國,與中國明清兩朝及印尼等有貿易往來。16至 19世紀,西班牙與美國先後殖民菲律賓,儘管兩國從未佔領菲律賓南部地區摩洛蘭(包括蘇祿王國),但 1898年兩國交接殖民權的協議中,卻把該區納入美國殖民版圖中。美國接管菲律賓初期,曾與摩洛蘭伊斯蘭勢力達成協議,容許摩洛人自治,承諾北部天主教徒不得進入,但協議在 20世紀初廢除。二戰後,菲律賓獨立,美菲協約中,蘇祿群島納入摩洛自治區,盡歸馬尼拉政府,即否定了蘇祿蘇丹王國的獨立地位。摩洛分離主義至今在菲律賓南部活躍,其中伊斯蘭武裝組織阿布沙耶夫自1990年代起屢與菲律賓政府爆發衝突。
近日,自稱蘇祿蘇丹的查瑪魯基蘭與其「皇家蘇祿軍」堅持擁有現時大馬沙巴州主權的依據源於 17世紀。1658年,蘇祿王國協助汶萊平定內亂,獲割讓婆羅洲北部和東部部分土地作回報,包括沙巴州;直至 19世紀末,蘇祿王國將沙巴州租借予英國北婆羅洲公司。英國與西班牙對菲律賓南部和北婆羅洲區域存在殖民權爭議,直至 1885年兩國簽署協約,蘇祿群島屬西班牙,沙巴州屬英國,變相忽略蘇祿獨立王國地位及沙巴州只是英國向蘇祿王國租借所得的協議。
英國對沙巴州的管治維持到 1963年,沙巴州人民在聯合國主導下公投,結果沙巴州與馬來亞合併組成馬來西亞。這形成今天蘇祿群島歸菲律賓領土,而蘇祿蘇丹一直堅持為「祖地」的沙巴州卻為大馬州份。
至今,大馬每年仍向蘇祿王國繳付象徵式的沙巴州租金。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