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6日报道 新加坡媒体称,苹果公司近日遭到中国官方媒体联手“围剿”。在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苹果售后服务歧视中国消费者后,苹果公司否认歧视,引来央视在《新闻联播》上继续揭露苹果对中国消费者实行“双重标准”;苹果随后再度发表声明否认“中外有别”,结果又招来《人民日报》的痛批。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6日报道,2013年3月15日,央视透过采访消费者和暗访,披露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售后服务政策“霸道”,公司承诺的“以换代修”、“整机交换”并没有真正更换整机,而是沿用旧手机后盖,以此压缩保修期限。而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苹果都是连同后盖一起更换。

报道称,中国消费者协会官员和一些学者也指责苹果涉嫌歧视中国消费者,3月16日,苹果公司发出声明,称“高度重视每一位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但声明没有解释公众关注的维修期限缩水、中外售后服务有别等问题,被中国网民称为“满篇充斥自我表扬”,“官方回复假大空的经典范文”。

3月23日,央视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有重要影响的栏目中继续痛批苹果“傲慢”,并直接呼吁中国官方出面解决苹果等国际大牌公司“歧视”中国消费者的问题。

央视在报道中暗示,应对苹果的傲慢采取法律诉讼,并指出苹果近两年在世界多个国家接连不断被处罚和制裁,“在法律面前不得不低下傲慢的头颅”。

迫于压力,苹果公司再次发布声明,宣称中国消费者“享有Apple最高标准的服务”。苹果公司政策完全“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在中国所提供的保修政策和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大致相同”。在一些维修方式上,公司会根据中国法律调整具体做法,如维修中不使用翻新或再制造的零部件。

报道称,苹果的这份声明仍未能终止官方媒体对苹果公司的讨伐。《人民日报》25日也正式加入“啃苹果”的“战团”。《人民日报》批评苹果公司“自我表扬、回避采访、回避问题”,“苹果公司在被曝中国市场售后服务‘双重标准’后的态度,引发广泛质疑和失望”,并指出苹果公司的创新力日渐衰退、服务口碑步步下滑,即便曾如日中天,也终将走下“神坛”。

《人民日报》在一篇评论中说,中国消费者的热爱甚至溺爱,让苹果公司在自信中滋生出了傲慢。2012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华营收同比增67%,远高于全球16.9%的平均增幅,由此带来排队抢购、水货泛滥、“黄牛”肆虐、广告与市场推广基本由运营商代劳等种种“怪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公司能肆意采用“双重标准”侵害消费者权益,更不能用傲慢应对质疑。

评论指出,苹果“难啃”,是因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标准还不够高,更因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政执法主体还不健全。在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的压力下,苹果被迫改变更换翻新机的做法;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出面后,苹果同意将保修周期延长至两年。而中国目前并没有专门部门替消费者“出头”。

《人民日报》25日还报道了三名使用苹果产品的中国消费者在维修时所遇到的麻烦和歧视,并引述一名消费者的话说:“苹果的歧视让我很受伤,我觉得苹果作为一个国际大公司缺乏对中国消费者最起码的尊重。”“以后我再也不买苹果的产品了!”

《广州日报》25日也在报道中称苹果为“漏汁苹果”。报道说,在2013年,苹果更新的iOS系统不断爆出问题。从外形上没有创新,到现在软件又不断爆出各种软件漏洞,苹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正在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苹果仍在用原有的强硬态度对待消费者,不去反思自己售后和产品出现的问题,这必然对苹果品牌大大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