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鍾樂偉(澳洲悉尼大學韓國硏究系博士候選人)

回顧近年朝鮮面對國際壓力、安理會制裁乃至美、韓等國的政治、外交或軍事壓力時,雖然時常有激烈的回應和舉動,但並非全無章法,反而是具常規性、經過考慮的「例行反應」。

1953年,朝韓簽訂《朝鮮半島停戰協定》,距今已 60年。當年,不滿足於分裂狀態的金日成突然發動韓戰,揮兵南侵,3年間戰火彌漫朝鮮半島,為解決南北兩軍不分勝負僵局,中、美與朝鮮在聯合國授權下,簽訂《朝鮮半島停戰協定》,以之維持朝鮮半島的暫時「和平」。想不到這道緩兵之計,一緩便是 60年。

2013年 3月,朝鮮半島再次陷入戰爭邊緣。朝鮮因 2月進行該國史上第三次核試而遭聯合國安理會加強制裁後,金正恩再次向國際社會展示出「狂人」一面:先於 3月 5日忽然宣布將停戰協定、朝韓互不侵犯協議一併無效化,又中斷板門店的聯絡渠道和廢除無核化聯合宣言;為回應韓美的例行聯合軍演,朝鮮於 3月 15日向東海公海上空試射了兩枚短程導彈;3月 26日,朝鮮發聲明譴責美國派 B-52轟炸機參與美韓軍演,疾呼核戰爭已不再是象徵性的概念,而具現實意義,更聲稱朝鮮軍民已進入「反美全面大決戰」的最後階段。

短短一個月內,朝鮮對美韓、聯合國等各方作出的挑釁,猶如排山倒海,似非得把半島變成戰場不可。

對於朝鮮半島危機突然升溫以及金正恩那無法預測的極端態度和舉動,外界紛紛感到憂慮,擔心朝鮮最終按捺不住,真的「先發制人」發動核戰。60年來,現今的朝鮮半島比任何時刻都更像即將爆發戰火。

然而,回顧近年朝鮮面對韓國總統大選、國際壓力、安理會制裁時,雖然時常有激烈的回應和舉動,但並非全無章法,反而是具常規性、經過考慮的「例行反應」。朝鮮的目的是什麼呢?

為每屆新任韓國總統出考題

自 1992年韓國出現民選總統以來,每逢韓國新總統上任後的首 12到 14個星期,朝鮮都會作出密集挑釁,包括強硬外交措詞、挑起南北邊界軍事衝突等,以測試新任韓國總統在朝韓問題上的底線。例如 1993年的金泳三(朝鮮於 2月底突然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1998年的金大中(朝鮮潛艇於 6月底忽然越過分界線與韓國軍方搏火)、2003年的盧武鉉(朝鮮軍方於 2月底盧武鉉接任典禮前數小時及一個多星期後兩度發射短程導彈)、2008年的李明博(7月初,朝鮮軍方射殺一名在朝韓合作營辦的金剛山旅遊區的韓國遊客)。

自 2002年至今,韓國經歷 3屆大選年,朝鮮每屆向韓國作出的挑釁,皆按不同的外交環境與選舉氣氛而調節,務求收到最合乎朝鮮國家利益的效果。

3屆韓國大選年,朝鮮對韓國保守派(政治人物和機構)所作的挑釁、攻擊,有「實名化」的趨勢,即開始具體點名抨擊某位韓國保守派政客。2002年,競選韓國總統的大國家黨(現名為新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最終敗予盧武鉉),只「獲得」朝鮮的輕微言論攻擊;2007年韓國總統大選期間,也鮮見朝鮮點名挑釁保守派候選人李明博(最終當選)。但在剛過去的 2012年韓國大選前後,朝鮮卻大幅增加對保守派候選人朴槿惠(最終當選)和在任總統李明博的點名攻擊,相比下以新國家黨作為整體挑釁對象的次數比例卻較早兩屆大選年減少。可見,近年間朝鮮向韓國的「口述挑釁」中的策略,也因應着韓國國內保守與進步政權的逆轉而調整,更有部署地擴展言詞間的攻擊。(見圖一)

比較實質的直接挑釁行動,也能看出朝鮮對韓國的攻擊策略經過細緻安排。2002年,朝鮮一面倒地以「邊界挑釁」來介入韓國總統選舉形勢;2007年,「邊界挑釁」這種做法大幅減少,但為韓國大選增添「氣氛」的挑釁舉動反而更震撼──兩次導彈試射。及至2012年的韓國總統大選期間,朝鮮更進一步推動「全方位」的軍事挑釁韓國,既維持一貫的「邊界挑釁」,也進行了兩次導彈發射(第二次試射更在大選前一星期),更加屢次派遣特務入侵韓國,務求攻擊韓國的網絡安全和保安。

相比之下,近年間朝鮮針對韓國的軍事挑釁動作,也是多以在邊界(特別是西海北方界線)進行入侵攻擊為主。這個趨勢,無疑會讓較多人擔心,未來數月間,朝鮮會延續這種方式向南北邊界地區發動軍事挑釁,甚至引發衝突,以測試新上任朴槿惠政府對應朝鮮問題的底線。(見圖二)

慣用「備戰狀態」回應制裁

但不要忘記,以挑釁回應國際壓力和制裁,早已是朝鮮的外交習慣。

早於 1993年,朝鮮就曾經單方面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安理會遂要求朝鮮重新准許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監察朝鮮核設施,朝鮮回應稱其社會主義制度不獲國際尊重,還於2周後發射短程的勞動一型導彈飛越日本海。2006年 7月,朝鮮進行第二次導彈試射,安理會遂通過制裁決議案。朝鮮破天荒地在決議案宣布的短短 47分鐘後,便透過朝中社發表聲明,指半島已因美國為首的挑釁而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同年 10月,朝鮮進行首次地下核試,安理會再次予以制裁,朝鮮外交部聲言制裁等同向朝鮮宣戰,並宣稱朝鮮希望和平,但毫不懼怕戰爭,會以武力回應一切冒犯朝鮮主權的舉動。2009年,朝鮮再次不理會國際社會勸阻進行第二次核試,安理會遂通過加強版制裁。朝鮮作出反應,聲明會以最嚴厲的行動回應任何形式的制裁,更在《統一新報》發表文章,聲稱會在朝鮮半島發動核戰,更在平壤動員十萬人參與反美示威。

因此,自朝鮮在 2012年兩度發射衞星,2013年 2月進行第三次核試,安理會分別通過了不斷升級的制裁;雙方你來我往,無日無之。當下,朝鮮單方面廢除《朝鮮半島停戰協定》、截斷板門店軍事電話、聲言全國已進入備戰狀態。但其實,朝鮮的類似舉措並非史無前例;概括較為顯著的例子,也已經是第 6次。早於 1994年,朝鮮回應韓美聯合軍演時首次向外推行類似的挑釁,其後在1996、2003、2006和 2009年間,為回應不同型式的韓美聯合軍演,朝鮮也發出類似的言論;而且,每次的激烈程度以及半島局勢的緊張狀態,跟如今這次一樣,都讓不少人認定韓戰即將爆發「第二回合」。但事實上,朝鮮新近的舉動雖然激烈,但依然是新瓶舊酒,在同樣的遊戲規則中打轉。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