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冉云飞 

冉按:郭初阳兄为拙著《给你爱的人以自由》所写是文,曾上版欲刊于三月底的《新京报》,版面已排定,然最后亦被取下。个中原因,凡是懂中国的,都知道为了什么,自我审查过度。后郭兄此文刊于龚晓跃兄主政的《晨报周刊》,现转载于此,让更多的朋友看到。郭兄于我多有表扬,大家要自带免疫力。另,不知郭兄为何人者,自己可用搜索引擎。2013年5月16日上午于成都

我所认识的有学问有风骨又有趣味的朋友有两位,一是傅国涌,一是冉云飞。亲见冉兄之前,早有一幅清晰的照片印入:两只装满谷子的大脚箩,压在那汉子肩头竟无沉重之感,在扁担两头有节奏地微微起落,挑担者赤足走在田埂上,忽然抬头,目光睥睨,有些自得又有点欢喜,似乎是听到了友人只鸡招近局的邀请。

等到2009年第一次见面,短发浓眉一如既往,黑色T恤上赫然印着四个单词,“WORK HARD,PLAY HARD!”,将工作态度与游戏精神并列在胸前,多可爱的宣示!握手之时,他放下手里卷册,书皮淡蓝,我好奇凑近细看,是于歌《现代化的本质》。自言坐公交来赴宴,来去等车之时,正好读书。后来我读到流沙河先生的文章,印证之下不禁莞尔:“有一天见他一边读一边走,读到会心处,脸上还带笑。拦住问读的啥,原来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放他走后,回头目送,见他低头还在走读,穿行在人群里……”

如此痴迷于书的人,穷十几年之力来写一本思考教育的书,会谈些什么呢?

给你爱的人以自由,首先是一位父亲的自我告诫。父亲心目中女儿的分量,看看占满了大半个封面的红晕小女孩就可以知道,从词语的细节里也不难评估——这位父亲平日里击狂胡、草军书,饮酒作文何等爽快,但书里竟也罕见地记录着两次“不能原谅”自己,都跟女儿有关:

一次是后悔动手打了幼时的女儿,多年后仍记得女儿无助无奈,盈盈有泪的神情……我亦主张女孩皆公主绝不可打(男孩顽劣偶可管教),很能体谅这种失悔之心,但书中另外一次后悔则相当特别,费了我很多猜想也难得其中要义,因为涉及的不过是一个瞬间的表情,要么是当时在场亲人的指出,要么是事后有照片为证?无论如何,这是一位负责任的父亲。至于因何事而悔,这里埋一个小小的伏笔,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书中查看,答案在《给你爱的人以快乐》一文中。

所以他在自序里郑重感谢女儿给了他纠错和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并约略阐释了书名的三层意思:一.尊重子女的选择,培养其独立人格;二.如果父母所过的生活是不自由的,那就决不传递给子女;三.自由原本就不是他人给的,而是人人生而就拥有的。

有了这样的识见,教育观就健康自然了。《星空》杂志问道:您会考虑送自己的女儿出国留学吗?一般父母们回答,大概多是一个不假思索的“会”字;而冉云飞的答复,真体现了他对自由的深思熟虑:“我当然希望她能够出去开阔自己的视野。但是我不会把自己的追求转移到儿女身上,这一切的决定权最后还是在她自己手上。她如果想出去,那么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经济上,我们做父母的都会支持她。”

在我看来,书里的那一篇《为父示女儿书》,与陈志武先生《给女儿的信》,堪称二十一世纪中国父母的必读家书。拥有世界眼光和现代观念的父母,会拥有共识:爱而不市恩,养儿不求回报,只愿儿女幸福,给孩子以选择的自由。情之所钟,正在冉云飞这样的父辈:“你越是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得有幸福感,越是对我们父母的孝敬,我们会因你创造的生活所得到的享受而自豪而感动。”

给你爱的人以自由,也是深谙了集体主义的控制与匮乏之后,帮助儿女摆脱缰绳桎梏的决心。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之问提出已近一百年了,而答案依然是肩住闸门、放出下一代。喜哉悲哉?在形象上,冉云飞确实有点像《说唐》里的第四条好汉雄阔海,在危急关头及时出现,竭力朗声说道:“既然有变,趁我托住千斤闸在此,你们快走出城去……”呜呼,为什么在有生之年,一定要走出集体主义的封闭之城?实在是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宝贵、时间宝贵、精力能力想象力宝贵。《通往奴役之路》有一句明白话(冉兄当时是不是因为这句话会心而笑呢):“任何人都只能考察有限的领域,认识有限需求的迫切性……他所能关心的种种目标对于所有的人需求而言,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这是个人主义哲学所根据的基本事实。”

以上这些都是共识,无须在评论中赘言,出于职业敏感,我倒是特别留意了一下本书提供的教育学资源。谈到的电影凡八部,《看不见的孩子》、《想飞的钢琴少年》、《听见天堂》、《我是山姆》、《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闪亮的风采》、《蝴蝶效应》,除了最后一部惊悚了些,其余几部,都适合片段或完整地引入中学课堂。推荐教师阅读书目十册,《哈维尔文集》、《寂静的春天》、《学会生存》、《论美国的民主》、《世界文明史》、《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杜伊诺哀歌》、《庄子》、《通住奴役之路》、《国富论》,七年前的推荐书目,依然熠熠发光,值得每一个文科教师收藏。

而更具启发意义的是书里所记Homeschooling的探索,父亲给女儿上课,自选篇章,无论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还是《寒食帖》里的“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皆具古典审美情怀,《论盛孝章书》,满纸恢弘友道的迫切……情感教育、面对困境的态度、甘心为朋友舍命的精神,都贯彻其中,倘若这样的Homeschooling可以普及,倘若每个家庭里都有冉式学习型的父亲,那么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里提出的取消灌输式现代学校制度、组建新型学习网络的预言,就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如伊利奇所言,儿童是在充满各种事物的世界中,并且是在作为其技能与价值学习之模范的那些人的圈子里成长起来的,帮助其自由地学习,是每一个家长的使命。

孔融《论盛孝章书》里说救人之命并不难,有时只需“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即可完成,恕我过于勇敢地误用这句名言——在某种意义上,冉兄云飞正是这一介之使,《给你爱的人以自由》正是这咫尺之书,向这铁城里的弟兄邻舍们,宣告着自由的好消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