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些高校就业率的造假与核查,其实压力同源。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扩招一直没有被及时调整,相关方面坚持认为中国需要更多的大学生

最近,有应届生吐槽就业,留京有时候比出国还难。要知道,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创纪录的699万,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此背景下,近期也有不少媒体报道一些高校就业率造假的现象。教育部相关官员最近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立即要求有关地方和高校进行核查。社会公众对就业数据拥有知情权,但如果不搞清楚部分高校何以在就业率上造假,同样的问题未来仍将重复出现。

一些高校就业率的造假与核查,其实压力同源。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扩招一直没有被及时调整,相关方面坚持认为中国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在这样的结构下,就业率便成为论证这种“需要”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行政化的体制之下,有这种“需要”的部门只能向高校施压,拿招生名额来与就业协议签约率挂钩。对于大多数低级别的高校而言,收入与招生规模挂钩,减招就等于砍经费。就业协议的签约率,因此成为教育部门向高校派发的“绩效指标”。然而,滑稽之处在于,这个“绩效指标”由被评价的高校自行填写。各高校的学工系统既要采集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又要向校领导重视的就业率负责。如果站在这些基层职工的角度看问题,诸如把颁发毕业证与签约协议挂钩,或者以实习、见习证明顶替就业证明等现象,便不难解释了。

要根治就业率造假问题,从表面上看,肯定先要打破这个让高校“又当球员、又当裁判”的自我评价结构。事实上,就业率的高低或者毕业生就业去向如何,长期而言总是会有公论的,这种压力来自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高校无法回避。因此,完全可以让高校脱钩,摆脱就业协议签约率这个“绩效指标”。然而,从根源上看,就业率造假还是因为的确有太多大学生无法就业造成。如果不去触及就业市场上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相当一部分高校面对的,仍然只是在就业率上造假与被削减招生名额这两个选项。

今年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寒冬”,根源并不在于当下的经济形势较此前为差。十几年来的扩招,造成了就业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并且专业错配(mismatch)严重。事实上,翻看大学生就业数据不难发现,1999年开始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相当明显:2001年扩招前最后一届本科生完成学业,2002年扩招后的首届专科生进入就业市场,2003年扩招后首届本科生毕业,这三年毕业时仍未就业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0.4万、26.7万及56.3万,爆发之势明显。这个爆发之势在过去十年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在2006年首次破百万大关,达123.9万,今年相信将破两百万大关。

如果不正视大学生供过于求与专业错配的问题,继续粗放式地扩招,这些造假的数据将会陆续有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在扩招中得益的一些教育机构与相关从业人员外,整个社会的利益都将受损。其中受伤害最深的,仍然是倾囊而出缴纳高昂学费期望以有质量的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以及在他们背后的千万个家庭。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