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星期二在北京召开。统计显示,中国手机上网用户比例已占到约6亿网民总数的近80%。评论认为,中国媒体传统的报道格局及舆论表达方式均面临变革。
据“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布的消息,截至到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到达5.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4.64亿人,约占中国互联网使用者总数的近80%。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副主任彭波当天表示,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的增加正强化中国社会的动员组织能力,信息传播速度也在大大加快,这对加强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表示,中国互联网使用方式发生变化,反映了目前普通公众对信息及网络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
“信息使用途径是一个最好的、市场的反映,这个市场就是指信息市场以及表达的需求。所以,这本身就构成了市场上的信息交换。”
贾西津教授认为,中国虽具备庞大的人口基数但利用网络获取、交流信息,以及使用网络的方式日趋灵活、快捷的原因,与中国特殊的信息传播途径有关:
“传统的信息管理、尤其是政府的信息管理,还是非常计划性的。 需要首先有终端,然后统一发布。所以这样人们能够去寻求的方式就是,利用新技术实现他们的市场需求。如果我们正式的信息管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话,那么人们只能去寻找自己的替代方式。这种替代方式最好地和现代科技结合,就是移动性的包括象“微信”这样接收和发布平台。”
在广州的唐荆陵律师则指出,中国网民总数中手机用户占到主导成分,这对中国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及民间舆论表达都是一场社会性的变革:
“中国互联网早期,能够使用互联网的人是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一些人士。但现在中国网民数量极大扩大,很多上网者变成了普通低收入的民众。中国最近这十年当中,民众收入发生了很大程度的两极分化。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的传媒和言论生态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唐律师指出,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信息的管控方式,经过了其早期“防火长城”等集中对海外信息的屏蔽,而目前则转而针对国内热点事件及对发言者的言论删除。目前中国网络舆论的表达方式则更多是基于意识形态及传播方式等两方面的变化:
“现在网络上的舆论基本是以推行普世价值、要求保护人权的呼声为主,原有的一套意识形态在网络领域是基本上破产的。传统领域象报纸、电视、广播、纸媒体,对民众的影响会逐渐地削弱。”
出席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副主任彭波星期二当天,还就中国的互联网管理表达了忧虑。他认为,手机等移动终端与用户身份关联性更强,发布的信息均可溯源,由此有利于抑制违法信息的传播。彭波还认为,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信息传播的门槛进一步降低,目前网络上的“垃圾和口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唐荆陵律师就此表示,当局控制互联网信息的方式也正在随着公众维权意识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而发生变化。他认为,彭波的观点更多是基于其自身的政治立场:
“认为民众会吐口水或者散布谣言,这个说法完全是对民众的污蔑。一般民众都是自己遭受冤屈之后,将自己的冤屈表达出来,很少有人会刻意捏造谣言。网上被当局认定为谣言的,往往是人们被当局侵害后构成人权事件,有关当局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声称是造谣的事件。所以,他(彭波)这更多是政治立场上的发言,而不是面对事实的。”
清华大学公共问题学者贾西津表示,基于中国网民成分及交流途径等正在发生的变化,中国政府对于网络信息的管理意识也需要与时俱进:
“对于政府的管理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是正常的、信息供需市场。政府需要管理的是什么?我觉得,如果基于的是保障每个人的信息获知和隐私平台,那么这种管理相对而言就是适应这个信息市场的管理,就会变得非常通畅。但如果信息管理更多是基于政治管理,在这个层次上政策应尽量开放,能够让体制适应开放信息,而不是反过来要求大家的信息适应我们的政治正确性。”
手机上网用户去年6月在中国首次超过了使用台式电脑的网民数量。仅仅一年,移动灵活的手机目前已成为中国民众最主要的上网工具。此外统计还显示,更适合手机网民交流的“微信”使用者在中国已超过4亿,而新浪、腾讯等微博注册帐户目前均超过了5亿。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采访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