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或改变中美洲的贸易和政治动向**
2013年6月,尼加拉瓜国民议会批准了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提交的法案,将建造和管理尼加拉瓜运河的经营许可权交给位于香港的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后简称香尼公司(HKND Group)。
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西半球事务研究员杰西卡•祖克尔曼(Jessica Zuckerman)说:“美国当然应该对此予以关注。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经由该地区的贸易都是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进行的。而美国与巴拿马运河和巴拿马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是尼加拉瓜运河却可能改变中美洲地区的贸易和政治动向。我们的政府,美国政府应该对此加以密切关注。”
目前,全世界5%的货物都要通过巴拿马运河送往世界各地,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唯一捷径。美国、日本和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最大的三个使用国。虽然美国在1999年将巴拿马运河全部控制权交给了巴拿马,但是仍然对其有影响力。但是,巴拿马运河越来越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的需求。
未来的尼加拉瓜运河将成为巴拿马运河的对手。香尼公司称,需要建立第二条跨洋运河来满足不断扩展的国际贸易,以及日益增加的对于巴拿马运河来说负载过重能够的大型船只的需求。
**中国政府被疑是背后推手**
香尼公司董事长王靖在接受媒体采访是多次否认与中国政府有任何联系,但是在王靖担任的董事长的另外一家公司–信威通信产业集团的网站上出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总理李克强以及其他中国高层领导人访问该公司的照片。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尽管这条跨洋运河计划遭到环保人士的反对,经济可行性也广遭质疑,但仍然得到批准。此事让人质疑中国政府在这个项目中的作用。”
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西半球事务研究员杰西卡•祖克尔曼(Jessica Zuckerman)说:“尽管这个投资公司表示他们与中国政府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中国在尼加拉瓜将会有更多的政治影响力并对这条运输线有更多的控制。过去,因为巴拿马运河的关系美国与巴拿马政府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华盛顿智库西半球事务委员会主任拉里•伯恩斯 (Larry Birns)说:“尼加拉瓜政府与中国人都坚决表示这是私营商业行为,政府没有涉及其中。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我会很好奇。这是政府与政府之间交易这是很肯定的,因为这两个国家是贸易伙伴,而且这两国国家都因为腐败而著名。 运河项目里当然会有很多钱赚。”
伯恩斯说, 美国人对中国人在自己的后院修建尼加拉瓜运河肯定不高兴。他说:“你知道,奥巴马政府对与太平洋周边国家正在增长和扩大的贸易非常感兴趣。这些贸易的很大一部分将受到两个国家的控制,那就是巴拿马和尼加拉瓜,当然那是未来4到5年的事情。我无法想象美国会对此非常开心。”
不过,到目前为止,美国官方对中国人修建尼加拉瓜运河没有表示出任何的不满。美国迄今发表的唯一官方和半官方的看法来自美国商务部的一位副部长。这位副部长在访问尼加拉瓜时称,美国投资者对参与运河项目有极大兴趣,但只要求评选承包商的程序透明。
**美国在中美州正失去政治影响力**
中国近年来在拉丁美洲(包括中美洲)的影响力增加。中国在拉丁美洲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拉美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等国家。虽然哥斯达黎加是中美洲地区唯一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但是中国企业在巴拿马、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国都有许多办事处。英国《金融时报》说: 在很多人看来,尼加拉瓜运河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了在美国后院扩大中国影响力而采取的战略性举措。
华盛顿国防大学的埃文•艾利斯(Evan Allis)说:“我们很容易低估这样的事情, 我们的政治回旋空间正在逐渐丢失, 至少对我来说, 作为一个战略分析师,这是个担心。
虽然自十八世纪门罗宣言宣布起,美国一直将美洲视为自己的“后院”,但是,最近几年,美国对中美洲以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兴趣似乎在减少。
华盛顿智库西半球事务委员会主任拉里•伯恩斯 (Larry Birns)说:“看起来,好像是美国行动得太晚了,而且,很久以来美国只有一些很原始的拉丁美洲政策,所以他们在那里也没有什么太多可以施展的地方。拉丁美洲的变化太大了,很多国家非常独立,非常愿意行驶自己的主权。……与十年前相比, 美国在这里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它再没有可供支配的影响力了。”
目前尼加拉瓜运河的可行性计划还在研究中,但是运河的修建确实存在许多风险。首先是香港尼加拉瓜公司董事长王靖之前从未涉猎这样的工程;尼加拉瓜运河将是48英里长的巴拿马运河的三倍。施工难度相当大。美联社的报道说,王靖表示,信威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都有投资,但是美联社的调查发现,信威在海外投资的表现很弱。第二是环境问题, 由于运河很可能通过为尼加拉瓜提供淡水的湖泊, 在尼加拉瓜引发抗议。第三,尼加拉瓜与邻国哥斯达黎加与洪都拉斯均存在领土争议。其中,尼加拉瓜与哥斯达黎加的界河争议直接牵扯到尼加拉瓜运河路线的选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