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1号的报道说,中国习惯于暗箱操作的法院忽然通过社会媒体向公众打开一扇窗户,以提升公众对于党所控制的司法系统的信心。
美联社这篇报道的题目是:“中国法院掀开面纱,但法庭大门依然关闭”。美联社所谓中国法院“通过社会媒体向公众打开一扇窗户”,指的是中国上千家法院建立微博账户这一事态发展。
美联社说,中国中部一家法院上个星期通过微博对一宗谋杀案中被告的上诉过程作了具体介绍,还登了一张犯人带着手铐签字的照片。
北京著名律师李和平和谢燕益在接受电话采访时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增大司法透明度。李和平律师表示,建立微博账户与披露庭审情况不一定能划等号。他希望济南中院对薄熙来案庭审的披露是一个开端。
“我希望(济南中院有关薄熙来庭审的披露)是一个先例,而不是一个个案。”
谢燕益律师表示,薄熙来案庭审的披露体现了一定的透明度,但是法院能够披露的应当还包括立案和侦查过程。
“从对薄熙来的双规到侦查,这些程序还是比较封闭的(即未作披露)。”
谢律师说,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个促进司法透明的内生机制。
“(有了促进司法透明的内生机制后)制度上规定它不能够暗箱操作,不能封闭式地司法…… 而是设定一些程序上的责任和义务。”
李和平律师说,美国的司法程序规定:在重大刑事案件中,由陪审团(the jury)对被告是否有罪作出裁决;这个制度保障了司法的相对公正与透明。
“有陪审团才是真正的民主参与,才是真正的公开。”
李律师说,要求通过电视全方位披露所有案子的案情以及庭审的全过程是不切实际的。
“电视资源、媒体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案子可能都作不到全程公开。”
美联社说,中国的法律学者和律师们对法院通过在网上披露信息以树立透明形象、改善公众了解情况的渠道表示肯定,但是他们提醒说,这种披露更多地是一种宣传。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