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李克强10月9日启程开始对文莱、泰国和越南的访问,期间将密集出席“东盟-中国”(10+1)会议、“东盟-中日韩”(10+3)会议和东亚峰会。尽管在中国高层内部分工上,总理通常更注重国内社会经济议题而不是外交事务,但从APEC峰会开始,习近平和李克强联袂出击,对东南亚发动魅力攻势,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外交议题尤其是南海问题。

李克强和克里暗中较劲

东盟会议期间,李克强与克里进行了75分钟的会面,就叙利亚、朝鲜经济问题和南海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外交语言的包装下,双方的分歧仍然明显可见,尤其在南海问题上更是如此。

在会晤中,李克强一如既往地强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则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以此来显示二者发展阶段的不同,但克里不动声色地反击称,美国认为,中国比他自己愿意承认的地位要更发达,而且两国都有同等的责任。

李克强认为,东亚这些年来的长足进步得益于没有发生战乱,东亚各国应该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放在首要地位,使东亚合作始终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南海存在的一些分歧不会也不应当影响中国与东盟关系大局。南海争议应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

李克强尽力维持东盟和中国之间表面上的和气局面,尤其避免自己成为东盟整体的矛头指向,而更愿意在私下场合通过双边谈判方式,逐个解决与东南亚国家的领土争端,最终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

美国国务院官员也指出,中国的策略是,可能会让任何成员国感觉不舒服的“棘手问题”都不应该拿到东盟会议桌面上讨论。

相反,美国一直鼓励并敦促东盟成员国加强“凝聚和团结”,并协调与中国在南海行为准则问题上的立场。克里表示,希望东盟能够“最终敲定一套行动准则,各方按照其规定的一套共同规则及标准行事,将有益于整个亚太地区所有国家” 。

换句话说,美国希望发挥自己在多边外交中的威望和经验优势,把和中国有领海争议的东南亚国家尽量整合起来,用一个更为一致的声音面对中国,从而最大程度地制约中国的空间;而中国也意识到这一步棋的微妙所在,更倾向于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同时警告说,地区外国家的干预可能使这一问题复杂化。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正在东盟内部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具体来说,针对在黄岩岛问题上对抗姿态最激烈的菲律宾,中国明显持冷淡态度。习近平和李克强在一系列会议中和东盟国家领导人进行了频繁互动,唯独冷落菲律宾。加上三年前发生在菲律宾的香港人质事件旧恨未消,日前又因此发生香港记者在APEC会议上被驱逐事件,两国关系仍然处于低谷。

而另一方面,菲律宾也是对美国关于“集体行动准则”策略最积极的响应者。此前,菲律宾已经将黄岩岛争端提交国际仲裁,并强烈主张各国同中国的领海争端应当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而中国一向对国际司法手段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对菲律宾的这一举动表示谴责。

政府停摆和债务危机:美国的软肋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超过一周,而10月17日的债务大限也正在逼近,这给中国在东盟会议上进行角力提供了额外的弹药。李克强已经公开表示,对美国债务危机的发展感到不安。

而美国国务卿克里周四在东亚峰会上,试图安抚这一地区的伙伴国家不要为此过分担忧。据一位随同克里的美国外交官表示,这一话题已经被多次提及,但他称,克里已经明确表示,这是美国政治的一个孤立事件,并确认总统奥巴马将会着手解决问题。

奥巴马原计划将出席在印尼举行的APEC峰会以及随后的东南亚峰会和东亚峰会,但因为联邦政府停摆而被迫取消。这也引起了东南亚国家对美国能否履行承诺的怀疑。尽管后者信誓旦旦地声称亚洲将是今后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枢纽”,但这一地区的领导人中已经开始通过抱怨:如果美国经济垮掉的话,又怎么能够保护东南亚?

不过,即使奥巴马缺席,克里也仍然在努力维持美国的影响力。周四,美国和越南签署一项民用核能领域的合作协议,将来可能向越南出售民用核反应堆。越南同样和中国在南海地区存在领海争端。这一举动或许表明,虽然暂处下风,美国仍然在中国周边不动声色地进行布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