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动力》之:义和团为什么造反

 

 

冯学荣

 


 


         

这个世界上的问题,不敢说全部,至少绝大多数的问题,从本质上而言,不外是经济问题,或隐,或现。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当中也许含有仇恨西洋人的情感,但是,从史料上来看,从义和团在这场运动中的种种实际作为来看,不难看出:义和团造反的许多参与者,在内心深处,有着他们强烈的“经济诉求”。

 


         

举个例子。我们首先来看看1899年义和团早期和洋教士打架,摆出的谈和条件是什么:

 


         

1899年冬,义和团围攻河北省景县宋门镇洋教堂。清朝的地方官怕在自己的辖区惹出事来、影响自己的乌纱帽急急忙忙派人过来劝说解围。当时的洋神父,中文名字叫做“任德芬”(Léon-Ignace
Mangin
)义和团对任德芬,提出了和洋教堂和解的三个条件如下

第一个条件:洋教士要宴请义和团

第二个条件:洋教士要请义和团看戏

第三个条件洋教士要到义和团的神坛来叩头


        

可见,义和团的第一、第二个诉求,都是经济诉求:要吃饭,要看戏。吃喝玩乐。这是农村屌丝青年最常见的经济诉求。

 


        

我们再来看看,义和团两位知名首领的出身。

 

首领一:曹福田。清兵出身。退伍之后,找不到工作,待业青年。

 

首领二:张德成。船夫出身外国人的客运轮船把他的生意抢走了他因而失业。这很可能是张德成仇恨洋人的主要原因。

 


         

可见,义和团的两位知名领袖,都是“失业青年”的背景。我们再来看看,其中的张德成,最终是怎么死的,这也许很能说明问题。

 


         

天津城被八国联军攻破之后,张德成逃到“王家口”这个地方并对当地一个姓王的盐商进行勒索。那姓王的盐商不甘心被勒索纠集了村民大家一起动手,抓捕了张德成,并将张德成杀死了。


         

义和团的这位重量级首领,不是死于洋人之手,而是死于中国的一位富人之手,而导致杀身之祸的,正是张德成的勒索行为。


         

下面,我再举一个例子,看看义和团抓到了基督教的女信徒,是用来干什么的。

 


         

1900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河北省霸州的攻之下,圣若瑟会修女二十二名女孤儿逃亡到固安地界,被团发现并抓住了在各个上广告称:“我抓到二十二名黄花哪家儿子缺媳个香油就可以一个回家去


         
答案很清楚:义和团抓到修女之后,是将她们用来出售、牟利。


         
也许有人会说:义和团抓到洋人,很多情况下是直接杀死,而不是抢劫钱财。但是事实上,义和团杀洋人,清政府是有奖励的。
。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之后北京的街头贴出了悬赏杀洋人的官方告示


     
杀一洋鬼赏银50两杀一洋妇赏银40两杀一洋童赏银30两。”


         
这下,各位知道义和团为什么杀洋人下手狠了吧。有奖金的。


         
值得一提的是,堂而皇之记录了义和团抢劫财物的种种劣行的,并不是外国人的文字,而是清政府的官方文字。
其中,在“庚子国变”中对慈禧太后“护驾”有功的怀来县县令吴永,在其所著的《庚子西狩丛谈》里,白纸黑字地对义和团的出身和性质,下了这样的定义:“拳匪多属市井无赖,及被胁诱之乡里农民”。


 


         
而史料
《西巡回銮始末》,则以多处笔墨,记载了义和团抢劫财物的事实,笔者摘录两则如下:


 


       
《西巡回銮始末:辽阳拳匪滋事记》记载:
初五日,副都统晋昌亲率兵拳攻打沈阳各教堂,杀害西士数人,教民数百,抢劫洋货店十余家,挥刀切齿,举国若狂”。


 


         
这里的文字记录得很明白:清军将领晋昌所率领的这批义和团和清兵,在杀死西洋传教士之后,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就是抢劫“洋货店”,而当时的“洋货店”是谁开的?是中国人开的。


 


        
以下是第二则:《西巡回銮始末:东抚袁慰帅剿匪记》记载:


 


“有拳匪头目王玉振者,因与清和某村有仇,特借此纠集其党和尚徐福,及朱西公,朱士和,陈光训,邢殿五等各率党数百人,于庚子二月初九日窜入茌平,博平,司家营一带,扰犯清平县境之许庄,掳人勒赎。清平令梅汝鼎率勇役等追捕,而匪已窜入高唐之袁王庄。十一日旁晚,又窜入夏津之师提庄,肆行抢掠”。


 


        
这一则史料,也很清楚地记载了:义和团在山东省清平县,依靠的是抢劫和勒索起家,抢了“许庄”,又抢“师提庄”。总之,四处劫掠。


 


        
义和团事发在北京当年,国子监的官员罗惇曧,在其所著的《庚子国变记》里面,也写下了这样的忆述:


 


“董军、武卫军与拳匪混合,恣意劫掠。贝子溥伦,大学士孙家鼐、徐桐,尚书陈学荼,阁学贻谷,副都御史曾广銮,太常陈邦瑞,皆被掠,仅以身免。徐桐、贻谷,皆附和拳匪,亦不免也。溥伦翟基告荣禄,荣禄不能制。民居市廛,数里焚掠一空”。


 


       
可见,身为中央官员的罗惇曧,也毫不含糊地写下了义和团和清兵狼狈为奸,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实际上干的却是抢劫清政府高官的事情,在罗惇曧的笔下,有以下的清廷高官,都遭到了义和团的抄家和洗劫:


 


1、贝子溥伦;


2、大学士孙家鼐;


3、大学士徐桐;


4、尚书陈学荼;


5、阁学贻谷;


6、副都御史曾广銮;


7、太常陈邦瑞。


 


        
这还不算,义和团还将延绵几里地的北京民居,洗劫一空,而且还放火烧屋,夷为平地。


 


       
 其中,
甘军(清军的一支部队)士兵伙同义和团,闯进大学士、礼部尚书孙家鼐的家中,实施抢劫将孙家鼐的儿子,除了一件短袖衣服之外全部剥光。兵匪们还用步枪,顶着孙家鼐的腰部逼迫他交出金银首饰。孙家鼐为了活命只好把家中的珠宝首饰,全都交了出来。


        
当年在刑部,还有一位官员名叫
李希圣”的,也写了一篇同名的资料《庚子国变记》,在这册资料中,李希圣还记录了清廷高官那桐、许景澄也遭到义和团抢劫的事实


 

是曰,遣那桐、许景澄往杨村,说敌兵,令无入。遇拳匪劫之,景澄几死”。

 


        
这一类的历史资料,实在是列举不尽。总之,史料已经很清楚地记录着: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不但抢劫洋人,而且还抢劫大清国的老百姓,而更荒唐的是:义和团连清政府的高官,也是照抢不误。


       
这些,都是在“扶清”的旗号下所做的事情。


       
亲历了义和团运动的日本人
植松良三,也写下了同样的记载:当年,义和团的团员,大多来自于农村见识不广他们之中许多人,没有见过“金”和“铜”。在当时的天津城里面有一家和英国太古公司有生意来往的商店名叫“联茂号”。义和团以“勾结洋人”为罪名将“联茂号”洗劫一空。当时,“联茂号”的墙上镶嵌着许多铜牌铜光闪闪义和团没有见过铜以为那是金子于是,他们将这些铜牌全部掀了下来、据为己有。


       
打着爱国的旗号闹事,火中取栗,抢劫发财,这种事情被民间一些流氓地痞看在眼里,他们也眼红了,觉得当义和团有利可图,于是,京津一带,象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许多假冒的义和团,并且引来了义和团首领之一的张德成的查处。


 


         

根据史料《天津一月记》的记载,义和团首领之一的张德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天津假团太多,我特来查拿。


 


         
例如,在当时的河北易州,有一个名叫“张玉山”的人,假冒义和团、敲诈紫荆关的富户张芝华。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平民百姓,化装成义和团、“公”报私仇、趁乱杀死自己的仇人。


 


        
甚至,清军士兵也有穿上义和团的衣服、假冒义和团、参与抢劫老百姓的财产。


 


         
为什么造反?答案往往不在于口号,而在于实际上干了些什么。

 


     
 
  
                           冯学荣  2013124日 写于
香港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