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举行烛光集会悼念大屠杀同胞遇难76年
2014-01-08 10:14政见网

文/于灵歌

2013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又一次激怒了中韩民众。在东北亚历史问题上,曾遭日本侵略的中韩民众似乎总是非常“玻璃心”。由历史引发的伤痛与愤怒真的会增强当下的不安全感吗?历史伤痕会怎样影响民众对未来外交政策的偏好?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彼得·海斯格里斯(Peter Hays Gries)教授与来自中、日、韩的三位学者曾就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中、日、韩三国的北京大学、新潟大学(Niigata University)、全北国立大学(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的181名大学生。结果显示,历史观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当下和未来的判断。中、韩大学生越是在历史问题上感到“受伤”,就越容易对现状感到不安,倾向于强硬的对外政策;而日本大学生对本国侵略历史造成的伤害认识越深,其外交偏好就越平和。

研究首先选取了三个国家两两交集的三段历史:日本侵华时期的中日关系,明清朝贡体系下中国与李氏朝鲜关系,以及日本占领朝鲜半岛时的日韩关系。调查中,大学生被要求对与本国相关的历史关系进行评价。

日本人都是拒不承认历史罪责的吗?不尽然。结果显示,对于日本殖民扩张的历史,中韩学生都感到“受伤”,而调查中的日本大学生与中韩学生的认知差异并不大:较多数人承认“日本殖民统治给亚洲人民造成苦难”。有趣的是,中国与韩国大学生对朝贡体系下的中韩关系评价大相径庭。中国多数学生认为“作为中国附属国的李氏朝鲜强盛了”;而韩国学生却有相当一部分认为,这段历史对李氏朝鲜的发展不利。这种不对等的历史认知也成为中韩两国对历史问题(如2004年的高句丽问题)产生争执的导火索。相比之下,日韩两国学生的历史认知则较为平衡。

继而,调查又对三国大学生当下的威胁认知进行评估。自然,在中日两国大学生看来,对方的威胁程度最高,两国成了彼此的“眼中钉”;同时,中日大学生都认为韩国的威胁程度都不高。对于夹在强大的中日中间、规模和位置都不占优势的韩国而言,他们的不安全感是最明显的——他们甚至认为中国的威胁性几乎与日本的威胁性一样高。

那么,受不同的历史观念影响,三国大学生对于本国在东北亚地区未来的外交政策持怎样的看法?有着“伤痛记忆”的中、韩两国学生,仍有很大一部分倾向于对日外交采取强硬态度,在主权争议问题上支持积极的防御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认识到历史上日本殖民统治给东北亚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大学生的态度变得“包容平和”,偏向和平地与邻国开展外交,在主权问题上并不喜欢侵略性的姿态。

固然,这项调查仍有许多局限性,比如样本局限于大学生,规模有限,无法充分地反映民众多元化的认知水平。调查中日本大学生对侵略历史的认知极为宽容,或许与他们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关。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依然能给人启发。历史观念对东北亚地区青年人的影响巨大,对历史真相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不一味沉湎于历史的悲痛与愤怒中,才更有可能在“过去”与“当下”、“未来”之间创造桥梁,也才有机会在彼此的互动中减少认知不对等带来的摩擦。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政见网,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作者

“政见”是一个独立网站,介绍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是怎样分析中国的。致力于发掘海内外学者和智库的智慧成果,引进思想资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