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满山打鬼子》的相关信息刚一出现,就引起争议。有媒体凭借几段故事梗概、几张剧照,得出结论,这是又一部“抗日神剧”,主角是少年人,武器是大小不一的弹弓,小弹弓打鬼子,大弹弓甚至可以炸掉火车。紧接着,这部剧的出品方发布声明,称这是恶意解读,这部剧改编自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剧中并没有“孩子们拿弹弓杀鬼子”的剧情,有人把不相干的画面拼凑后得出“神剧”的结论,误导了观众和媒体。
但不管怎样,《满山打鬼子》瞬间就引起了关注。
为什么“抗日神剧”这样富有话题性?为什么制片方对“神剧”的头衔这样紧张?因为,此时此刻,“抗日神剧”的地位,非常微妙。
“抗日神剧”,本就是限制的产物。看过一些抗日剧之后,觉得它们的确古怪,仔细分析,得出结论,其实这些抗日剧,是经过改装的宫斗、武侠、奇幻、涉案、职场厚黑剧。宫斗武侠不能拍,涉案厚黑有风险,不如把这些剧的情节元素放进抗日剧里,奸妃换做特务头子,武林邪恶势力改成皇军,武林秘籍变成志士名单。抗日题材政治正确,容易通过,情色、暴力元素,放在抗日剧里,也容易得到宽容。抗日剧于是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难免透着古怪、透着俗。
比如,盗墓小说改编电视剧,肯定是无法通过的,但如果把盗墓改成寻宝,盗墓人改成寻宝小分队,为了筹措抗日经费而上山入海,“粽子”改成日本鬼子,故事完全讲得通,观众也一定看得津津有味。盗墓小说里,打起“粽子”来,一打就是一大堆,换成打鬼子,恐怕更过瘾。事实上,已经有抗日剧用过这些元素,虽然没有盗墓小说那么神乎其神,但情节框架,分明就是从盗墓小说里借来的。显然,许多抗日剧,是别的类型电视剧的借壳还魂,除了家庭苦情戏婆媳大战没有被抗日剧借壳,许多被限制的题材,基本上都在抗日剧里换装出现了。
所以,这些抗日剧尽管雷人,照样受到欢迎。从本质上讲,它们其实是武侠、奇情、冒险、涉案剧,只不过,剧中人穿的是军装,开的是现代的汽车,要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活动,原来那些类型剧里所拥有的元素,抗日剧里一点都不缺。一旦发现了这点,观众很快就和抗日剧制作者达成了默契。
这种企图,很快就被媒体察觉了。去年年初,一段来自某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视频,开始在微博上热传,视频中,一位女英雄,在被几名日军欺侮后,突然小宇宙大爆发,瞬间跃起,连发数箭,射死了所有日军。这段视频引爆了网友们积蓄已久的对质量低下的这类电视剧的不满,并迅速贡献了更多不可思议的场面,“手撕鬼子”、“抗日志士驾驶蝙蝠侠式战车”等等场景,都被挖掘出来,它们被命名为“抗日神剧”。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负责节目采购的韩松,对“抗日神剧”进行了定义:“‘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他认为,“神剧”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它不要太扎实的剧本和一线演员,“神剧”兴盛,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得相近类型的电视剧如谍战戏,也迅速“神”化。
媒体发布的各种统计数字,一再刷新人们对“抗日神剧”的认识,例如,横店影视城演员工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他们经手的群众演员使用有30万人次,“其中60%演过鬼子,全年48个剧组‘抗日’,一人最多一天死8次”。《博客天下》做了相应专题,专题的题目说明了一切:《横店大捷》。
“抗日神剧”因此成了现象级影视产品,引起了大讨论,并成为网友嘲谑、戏仿的对象,也成了热销产品。就在此时,广电总局出手了,他们先是召集电视台负责人在南昌开会,批评了抗日剧娱乐化的现象,对“人物偶像化、敌人脑残化、战争武侠化、抗日游戏化”进行了批评,要求创作者要严肃对待历史。随后又发布新规,对古装、抗战、涉案在黄金时段的播出时间做出限制,并要求各卫视对即将播出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能修改的要修改,不能修改的停播。正在制作的和即将播出的抗日剧,纷纷和“神剧”撇清关系,或修改,或怒斥。
其实这是个死循环,正是影视题材的种种限制,催生了“抗日神剧”,而对“抗日神剧”的限制,又让它具备了更为强烈的话题性,以至于,一部正常的抗日剧,也会被想当然地视为“抗日神剧”,被当做“神剧”之后,反而赢得更广泛的关注,收获更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满山打鬼子》遭遇的,正是这种古怪的情形。
显然,只有限制是不够的,限制的结果,不过是制造出新的古怪剧种,倒不如让各种题材各得其所,都有表现的机会,让属于武侠的归武侠,奇幻的归奇幻。让人们自动地去喜爱或者厌烦,而不是让限制制造出扭曲的好奇和渴望。
(文章首发于腾讯·娱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