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薄熙来案中,信息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王立军出逃后,温家宝两会闭幕发布会前,关于薄熙来的负面信息一律被严厉删除;两会发布会上,温家宝点名,说重庆应对王立军出走事件反思,传统媒体仍然被严厉禁止,网络媒体略有放开;一直到官方宣布重新调查海伍德被杀案后,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基本被放开,但对薄熙来的个人攻击仍被控制;到薄熙来庭审期间,微博忽然出现了大量声称拥护中央“依法”审判薄熙来的机器马甲和实名五毛。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支持薄熙来的左派民众认为,薄熙来受到了官方媒体和国际媒体联手恶意攻击,这在国际左翼学界也有反响。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教授赵月枝在复旦大学的一次微博研讨会上,此后又在美国的左翼学术期刊上指控,“《纽约时报》和它那些占垄断地位的英美媒体竞争对手,积极参加跨国媒体的煽风点火,加速了薄的垮台,他们散播不利于薄和重庆模式的各种谣言和未经证实的信息。”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毕业于北广的赵月枝,不但是中国教育部的长江学者,也受聘于新疆政府担任“国际传播顾问”。

总的来说,周永康案虽然并无明显的左右翼对决的意识形态色彩,将其与薄案的传播和管制做对比,似乎并无本质区别:“占垄断地位的英美媒体竞争对手”仍然“积极参加跨国媒体的煽风点火”,右翼大V聚集的微博上,虽然经过清网运动,各种何时“煮面”的政治八卦仍不少见。

如果少点国际左翼大拿的宏大叙事,回归新极权下舆论管制基本面,我们也许会发现,在意识形态色彩淡化,权力斗争更为明显的周案传播上,新的媒体操控者的技巧更加进化,新技术的进步,虽然可以形成某种信息孤岛,但很大程度也在还管制者无所不在的阴影之下。

基本上,与薄熙来案的被动应对不同,官方角色更加主动,监管手法更有弹性。

2月20日,新华社宣布刘汉案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已经告破,刘汉敛财400亿,涉黑横行四川十几年,杀死至少6人,即将在湖北咸宁开庭。

根据本台此前报道,官方有通知提出,对刘汉案要“大力宣传”。刘汉案公布,点燃了周案传播的烽火。

随后几天,《新京报》、《中国经营报》、《财新传媒》等媒体连续刊发了不少周案外围人物的报道。这些报道中,对周滨的父亲的称呼,往往是“某退休高官”,对冀文林、郭永祥等前任秘书,则说是“某退休常委”,有些报道甚至明确点出,这位高管曾担任过东营市委书记职务,对周永康的影射几乎是呼之欲出。

官方放松了对高官报道常见的谨慎管制,对两会前常有一个月的负面报道空窗期也不再提及。

官方媒体如新华社对刘汉案情信息的选择性发布,有媒体从业者私下认为,与重庆当年扫黑报道似乎并无多大区别;也有观点认为,与胡温前朝相比,当前的舆论管理者相较新华社通稿,更喜欢使用央视的画面语言。

对周滨、刘汉案件,似乎有特定市场化媒体得到了不对称释放的部分调查卷宗,例如,在吴兵被抓后不久,有媒体就刊发了吴兵被抓的准确日期和地点,与海外政治传言网站不谋而合。

普通的市场化媒体,如《中国经营报》、《新京报》,连续刊发了关于丁雪峰、冀文林,甚至周滨的独家调查报道,这当然是记者努力,突破自我审查的结果,但与最高层对周案释放信息,放松监管的背景直接相关。

另一个有趣的观察点是海外的几家中文政治信息网站,他们关于周永康案件的报道,准确度不亚于薄熙来案期间,尤其是对多名周身边人的状况,尤其是吴兵和周滨,一直都有准确的跟踪,随后都被国内媒体的报道所证实,但很多特定信息的发布,尤其是涉及最高层的所谓内幕,相互矛盾,似乎各有用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新技术,尤其是微信的运用。

一周来,关于刘汉、周滨、周永康的关系的文章在微信上极为流行,很难想象,没有监管者的首肯,在微信公号这一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关于周案的信息能够较大规模的传播。

一篇刘汉与富豪袁宝璟仇杀纠葛的分析文章,被许多微信公号抄袭改写和转载。这篇文章,最早似乎是来源于雪球网的一篇网贴,文章将袁宝璟三兄弟被处决与刘汉低价卖出水电站,让不明身份者两个月内赚到20亿两件事情联系,认为是“杀人执照”或者“卖命钱”。

另一篇同样被微信公号们广泛转载的关于周滨的文章,原本是新浪财经将财新网和《中国经营报》系列报道整合而来,同样被公号们不署名地转载和改写,文章还原了周滨的学业、婚姻和亿万事业版图,新浪财经原版文章中并未点出周永康,但微信公号们并不客气。

上述两篇文章的基础都是传统媒体,微信公号“纸牌屋”向前多走了一步,他们派出自媒体记者,前往无锡厚桥西前头村,走访了周永康的故里,访问了周的邻居,就读的初中,拍下了周在家乡的宅子。

根据这篇由自媒体生产的报道,周永康原名周元根,他在老家还有两个兄弟、周元青,周元兴今年2月10日去世,据前不久在无锡厚桥办案的刘晓原律师称,周并未回乡吊唁。

这篇报道说,以往每天都有几部不同的轿车到周元兴家里拜访,基本是官员或商人,过去3个月,持续多年的拜访车辆突然消失。周滨老家四周的墙上,也被装上多个视频监控设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