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晓农
这件事,我调查过,最近又深思了一下,乐意谈一下看法,参与讨论。
提问说,菜贱至几分钱,应该是地头菜,而且是局部的。城市菜价,总体上一直居高不下。2 月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鲜菜价格仍上涨了6.5%。
总体上说,蔬菜的地头价即农民从收下来的田间售价比较低,真正贱到几分钱一斤的,有一些表现,但也不是很多。一般是个别品种或换季时,大批的蔬菜收下来,一时买不出,又无法保管,只好贱买,还没人愿收。如几年前山东等地的包心白和内蒙甘肃贵州的马铃薯等,而这通常又和上一年价高农民受误导多种了有关。
城市的菜价一直偏高,应该是从 2011 初起至今,甚至扶摇直上。各方面想了许多办法,还是高,根本压不下来。不知有多少报道谈此事,绕去绕来,不在关键点上。
如说流通环节“最后一公里”前,包括运输费用高等,在 2011 初以前,也存在,为什么就不突出?实际上,“最后一公里”前,蔬菜走的是绿色通道,不收费,各道环节的什么过秤费、场地费、卫生费、人工费,还有运输费等,在菜价总构成中,只占到 20% 或多一点。在这中间有个谜点,一直未点透。
我调查过,在最后一公里前,即从最后一道批发环节到菜摊的环节前,大约有五六道环节,全是批量,每一首环节的加价,摊到每一斤菜,就是几分钱,一辆车一次运 20 吨,只有半天里程,如加价 4 分,加了 1600 元,扣除油钱、折旧等各项费用,净挣个五六百元,没问题。而在城郊批发市场,批发商的量会比一辆车的大,每斤再加几分转手出去,挣得会更多一些。问题是,摊到每斤上的也不多。
而在最后一道环节,即菜摊这道环节,每斤菜的加价一般就是五角甚至一元以上。别急,你也不能说他们挣得太狠。我仔细了解过,一个菜摊,一天能卖出去 200 斤菜就不错了,一斤就算加价一元,也才挣 200 元,一个月 6000 元。但是,他们中不少是下岗工人,有的甚至是全家守一个菜摊,别不信,当丈夫的,可能凌晨 4 时就要去批购菜了,登个小三轮或用板车,还必须在天亮前运入菜场,否则白天城市车多管理严还不让进城。实际上菜还有损耗,还不能久存,损耗全算自己的,如扣除这些,凌晨开始跑运菜,作妻子的再站上一天,还挣不了 200 元钱。
我最近又想了一下,算想通了。这个问题,一是由城市管理和菜场布点有问题制造出来的,二是菜摊摊主在通胀条件下,养活自己的成本高了。从各道环节看,他加价最高,因量少,挣得最少,他非得把这个价控制到能养活自己不可。城市里的需求量,基本上是固定的,菜多了,会卖不出去,他不要,菜少了,他会再加点价。
所以,从 2011 年初以来,菜价扶摇直上,是通货膨胀无孔不入弥漫的的结果,因为摊主们必须要保住自己的生活。但菜价偏高则主要是上述第一条原因,即由城市管理和菜场布点制造出来的,也和城市化进程快,大跨度运销,增加了环节有关。
我们不妨再放开来想一下,如果农民可以直接进城卖菜,所有菜摊的高价菜都会卖不出去,各个街口,都有农民卖菜,一竞价,菜价立即下来。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城市管理马上就乱了。
那么还有没有办法呢,有,多布点,即增点减摊,将点办成蔬菜专业小超市,一个点主加几位管理人员就行,市民进点选菜,出点口时,过秤收钱。小超市靠量大人少在竞争中把菜价降下来,自己的收入还不低。现在有不少超市附带卖菜,就是这个办法,因而菜价便宜,说他们是响应政府号召,贴本低价,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大家可以逛逛超市里的菜场,菜不少,看他们有几个人管,就明白了。所以,菜价是可从大量减少的摊位或人工费上减下来的。但是,当初扩展城市时,大概没人想到这一点,现在又没那个城市去干重新布点重塑经营模式这个麻烦事。
从前,主观主义的设想,在一个城市建点什么样的菜市,服务半径是多少,所有的菜都要入市交易,规划部门都有自己墨守成规的规划的,这就把自己限死了,没经验,也不能太怪他们,但现在看来,有点作茧自缚就是了。好了,就这么一个口子,还一夫挡关,万夫莫开,把口之人,养活自己的成本在增加,他不涨,也无路可走。其实,常逛菜市的人也知道,各摊主忙是忙在早市一会儿,高峰一过,他们只是成排成行或坐或站的守在那里,一边闲聊一边应付零星散客,但价是不降的。而超市的菜区,因价低,一天到晚,顾客都会比较多。但卖菜的超市毕竟不多,而且菜的质量,不如菜摊上的好。
如果不认真考虑解决这个问题,找准症结,什么临时性地组织直销,什么这呼吁那呼吁,都是说得热闹,都不是对症下药,无济于事。
如果重布点,点位布得好,大大的把小摊位减下来,再组织点农超对接,农民可以通过蔬菜协会和合作社来更好地解决生产组织问题,与点对接,或者由批发市场配送,这才是根本解决“最后一公里”菜价陡然上去的办法。农民会少受损,市民会少掏钱,点位上的经营者收入也会上去。除了需要付出再投入的代价外,肯定会多出来不少人,也得想办法安排好才行。
来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15955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