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美国必须做出反应*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的国情咨文中表示,美国必须对快速增加的网络袭击威胁作出反应。
他说:“我们知道,外国政府和公司窃取我们的公司秘密。现在,我们的敌人还寻求拥有破坏我们的电网、金融机构以及空中管制系统的能力。我们不能在很多年后往回看的时候试图理解在我们的安全与经济面临实实在在的危险时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做。”
*美国距离制订应对之策还有很大距离*
但是,负责美国情报工作的监管以及立法的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Michael Rogers)认为,美国目前仍然没有制订相应的政策。
密西根共和党众议员罗杰斯说:“美国还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我们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国家安全挑战,而美国政府却远没有达到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来对付这个问题的程度。”
*美国的应对办法?*
针对中国的网络间谍和网络盗窃行为,美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担任过美国国家安全局与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海登(Michael Hayden)将军认为,美国司法部起诉5名解放军军官的举动只是美国向中国发出的信号之一。
海登说: “我认为,中国的网络行为现在是美中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可能毒化整体的双边关系。因此,美国必须向中国发出信号,向他们表明美国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哈德利:在网络领域进行反击*
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 (Stephen Hadley)认为,美国有关部门应该成立一个特别工作小组,在网络领域采取让中国心知肚明的反击行动。
他说:“我认为,我们需要在网络空间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惩罚,找到一种消除网络犯罪分子进行网络威胁的能力,尽管这里面涉及很多法律以及政策方面的问题,直到有一天美国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非对称的惩罚,否则这种行为不会停止。”
哈德利并不是唯一持这种看法的人。
乔治梅森大学法学教授拉布金(Jeremy Rabkin)说:“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对确实而且非常严重的安全挑战做出有效反应而不采取某种报复行动的先例,而目前我们则没有任何报复措施。我认为,当我们考虑如何报复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把网络领域的报复措施包括在其中。”
美国国务院网络问题协调员佩恩特(Christopher Painter)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
他说:“这样做的问题在于,你打击的对象是什么?网络领域的问题是,如果你是一个很聪明的袭击者,你会通过无辜的第三方来进行袭击,很多服务器的袭击使得世界各地的电脑受到影响,结果你会对这些位于德国、法国或者是加拿大的电脑进行回击,你实际上回击的不是那些袭击者。”
*国务院官员:美国在考虑全方位的应对措施*
担任过白宫网络安全政策资深主任的佩恩特认为,对付网络袭击的最好办法是一方面加强防御袭击的能力,同时采取措施缓解威胁。
他说:“你必须动用所有的工具,其中有些是外交手段,有些是经济方面的,有些是执法方面的,就像我们最近所看到的;最后一招是,在威胁达到很高的程度时动用军事手段。你必须研究这一系列的工具,而美国事实上也在这样做。”
*美国可能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也认为,这个解决办法必须是多方面和全方位的,而加强美国抵御网络袭击的能力是第一位的。
他在回答美国之音记者提问时表示:“首先,我认为,作为一个更为广泛计划的一部分,起诉、签证限制、对个人实施金融制裁等可以起作用。但是,如果你先没有防御措施,这些是不会起作用的。对于我们这些研究过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体方案的人来说,这个解决办法包括对那些被盗窃的产品或者是基于盗窃的知识产权而研发出来的产品征收关税。”
起草了有关网络袭击法案的罗杰斯议员还表示,在这个问题上,美国需要盟友的帮助。
他说:“我们也需要我们的国际伙伴在任何双边协议中对中国施压,不管这个双边协议涉及的内容是什么。人权当然是绝对重要的,但是排在前三位的议题应该是经济间谍、经济间谍与经济间谍。”
前国安局局长海登将军也认为,美国必须从整体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说:“这包括签证、许可证、以美元计价的贸易、纽约交易所的上市、多少中国学生可以在美国的哪些大学获得何种学位等等。”
*对话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今年3月卸任的国安局局长、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Keith Alexander)将军认为,美中之间进行对话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
他说:“需要发生的是你需要把美国人与中国人弄到一起,以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交流。”
*提交国际争端机制?*
不过有防务问题专家则认为,美中有关网络盗窃的纠纷最好交由国际性的争端解决机构来处理。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欧汉龙(Michael O’Hanlon)说:“处理这类案子的最佳途径是成立独立的、受尊敬并获得授权的团体或机构,决定什么样的惩罚是适当和公平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世界贸易组织这个机构,因为它有一个由不同国家的人组成而且就基本准则达成一致的机构,他们根据现有的原则,基于证据来裁定谁是有罪的一方。”
这位专家表示,否则的话,美中双方会陷入周而复始的报复,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终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