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志強案已經開庭,在此之前,因為當事人要低調,外界也幾無聲音。然而,浦志強在當下的影響力無法低調,不僅開庭之前全國全面的拉網警告,開庭現場也聚滿了各國外交官、外國記者和訪民。
法庭外的激烈對抗,和法庭內的保守辯護,形成了鮮明對比。前學運領袖周封鎖在推特上表達,「體制內發展,給浦志強提供了機會,可以成為今天的公眾人物。如果不提八九六四,浦志強的事只是雞零狗碎,消解了26年的積累。」這種聲音相對零散,更多的聲音是希望浦志強自由的呼聲,與法庭內圍繞被指控的微博言論進行的言論自由辯護相呼應。其中一種代表言論,表示浦案是中國法治進程的分水嶺。這樣的表達用在另一個人身上或許是一種鬥爭的策略,但放在浦志強身上完全不合適。如果2015年12月是中國法治的分水嶺,那麼他積極參與的1989年6月豈不成了政府依法處置暴徒。
將一個舉世關注的政治大案,弱化到生活層面,很類似近來的流行做法。在媒體界,不知何時起盛行的一種寫法,就是將個案衝突中公民與權力的碰撞,解構為兩個自然人在特定歷史時空中的交會。這樣的寫法不容易犯忌,讀起來也頗為類似知音體,細膩的生活細節和命運的無奈讓人敢看,民間弱女子手刃官員變成了戲劇化的衝突。如果普通案件做這樣的處理,倒也罷了,浦志強的案件,真的能割裂開大的歷史背景嗎?
我也想起了和浦志強同一個律所,並且也在這一時期被刑拘的律師夏霖。據他自己的描述,他還是貴陽一個成功律所的合伙人時,日日聲色犬馬,而余世存先生的一篇鞭策八九一代的文章,讓他毅然做出決定,離開麻將桌,前往北京。在參與數起公民權利的案件以後,他如今也以涉嫌經濟案件的名義身陷囹圄。如果坊間非強調只能用六條微博定浦志強的罪名,說明浦志強的清白,讓人抓不住其他把柄,那麼夏霖豈不就成了不清白的一類。八九之後,無論是一直堅守的浦志強,還是後來又燃起青春激情的夏霖,今天的案件都是一代理想主義者的悲劇命運,而不是一個人網絡言論的遭遇。
浦案得到高度關注,浦志強本人的名聲,一方面是他多年來長期在體制空間邊緣行動的積累,而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他在八九運動中的突出身份,留下了深深地歷史烙印。有了後者的支撐,他在體制空間內推動漸進的努力,更能擁有凝聚體制內外改良派共同高度支持的道義基礎。八九學生的身份,承載了歷史的苦難,也凝聚了在苦難中繼續前行的堅韌,作為八九後的翹楚,成為眾望所歸的公眾人物。
這和周封鎖先生所言的26年積累之說倒是不謀而合。而全世界對案件的關注和聲援背後,八九的烙印無可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