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皇上的经常会生活在震惊之中。

他周围的世界就像《爱丽丝漫游奇景》一样,极其古怪而且不合常理。研究历史的经常会抱怨皇上糊涂,做事乱七八糟。可是要让皇上们自己说,他们的反应都是相当合理的,问题在于:这个世界太TMD邪门了!

就像在洋人的问题上,从乾隆到咸丰,四个皇上都非常困惑,都觉得事情非常诡异、非常邪门。太让人蒙圈了。

当然,从旁观者来看,皇上是上当了。

回回都上当,当当都一样。

先从乾隆说起吧。

乾隆活到八十来岁的时候,从西洋来了一个使团,领头的叫马戛尔尼。

乾隆很高兴,这么遥远的国家知道敬慕天朝,可见自己领导有方,英明神武。而且马戛尔尼的国书也写的好,该夷国国王自称“咭唎国大红毛”国主,口口声声要“向化输诚”。至于这个使节,搞不清楚他地位有多高,大臣们拿着国书推测了一阵,觉得这个马戛尔尼可能相当于他们的四品官。

那就让这四品红毛官来吧。

可是马戛尔尼本人可没想到自己是“大红毛国”的使节,他还觉得自己多牛呢。他真是特别把自己当回事,在马嘎尔尼脑子里,清朝官员分成了智慧善良、高瞻远瞩的“挺英派”,以及阴险狡诈、心胸狭隘的“反英派”。比如接待他的大臣松筠就是挺英派,另一个接待他的官员富康安“反英派”。他觉得两派之间有着政治斗争。大清官员请他喝的每一杯热奶,给他的每一句恭维,在他眼里都含有着巨大的政治含义。他在日记里反复分析这些含义,为此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马红毛其实想多了。

朝廷根本没有什么挺英派和反英派,没有什么开明派和顽固派。所有的官员都对大红毛国毫无兴趣。他们只关心一件事:怎么对付皇上。

这个马戛尔尼带来了一个麻烦问题,就是他声明自己不肯向皇上叩头。要想让他磕头也行,大清同级官员也得向红毛国国王的画像磕头。这怎么行得通?

官员们围着马戛尔尼转圈,有的表演磕头给他看,“看,很容易!跪一下活跃筋骨,磕一个精神百倍!来,咱一块儿走一个!”有的在旁边劝:“到时候各个国家的人都来,别人都会磕头,就你不会,那些国家人都会笑话你,说你‘夯’”。无奈马戛尔尼不肯上当,坚决不同意。

但是,皇上问起来的时候,官员们报告的形势一片大好:

该英夷在船船舱挂了一副皇上的御像,为了表示恭敬,不敢在船舱起居;

皇上派官员赐宴招待该英夷时,该英夷感激涕零,免冠叩首;

该英夷因对叩首礼仪不熟,深感惭愧,正在钦差的指点下每天练习磕头……..

但是,官员们也很聪明,在奏折上留了个小尾巴:不过呢,该使臣“善于遗忘”。
乾隆皇上看的开心,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尾巴。

所以,在乾隆的印象中,马戛尔尼一路上挺明白事理的,进了京城以后才忽然变坏的,把一路上的恭顺完全遗忘,悍然提出不磕头。还提出了一些目无王法的要求,意思就是要为他们国家争平等,还要求长期留在北京弄什么使馆。

站在皇上的角度看,这群红毛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确实太可恶了。但是乾隆总算大度,捏着鼻子忍着恶心接见了马戛尔尼。那个场景就像孙悟空见玉皇大帝,“唱了个肥诺”,玉皇大帝也不与这泼猴计较。乾隆皇上还照例诗兴大发,写了几首诗送给大红毛国的国王。

没见过世面的英夷后来还评论说:皇上的诗歌在意境和表达技术上有很高的水平。

(你们这些土鳖见过什么呀?)

接见完了,乾隆皇上就把这群红毛赶走了,不许他们在中国逗留。但是这群桀骜不驯的泼猴,一旦离开皇上的视野,又变得恭顺起来了。据官员们汇报,该夷使提出的种种荒谬条件,经皇上驳斥后,不胜欢欣感激,表示自己原来没明白的事,经皇上点拨,才豁然开朗,心情无比爽快。

该夷使还上了一份谢恩表,里面说:

“英咭利国使臣吗嘎尔尼谢大皇帝恩典。我们国王敬大皇帝大福大寿,实心恭顺。如今蒙大皇帝看出我国王诚心,准我们再具表文进献,实在是大皇帝大寿万万年,我们国王万万年听教训。这实在是大皇帝的恩典,也是我国的造化。”

乾隆看着这个谢恩表,估计有点蒙圈。

这样一条恭顺的好夷人,上头又有一个肯万万年听教训的夷王管着,怎么会失心疯一样地忽然不肯磕头呢?看来,他只有在皇上的视线之内,才会如此荒谬,一旦肉身脱离皇上的视线,马上就会恢复理智。

面对如此反复无常的夷人,稍有自尊心的领导人焉能不怒?这帮红毛就是一群神经病!

难怪乾隆皇帝在批示里指出:“朕心深为不惬!”

这一年是公元1793年,史称“不惬元年”。

乾隆皇上驾崩了,换上了嘉庆皇上。

不惬二十三年,又来了一拨英夷,领头的叫阿美士德。

新领导遇上了老问题,英夷还是不肯三跪九叩的磕头。嘉庆有前车之鉴,没等英夷进京,就专门派大臣和世泰抢在头里,落实磕头问题。

皇上这么细心,结果还是上当了。

大臣和世泰拍着胸脯说搞定了,请陛下放心,阿红毛正在日夜练习磕头!日夜练习!

只是他也留个小尾巴。他说:该英夷叩拜的动作太丑陋,有碍观瞻。和世泰做梦都盼着皇上顺势说句:既然有碍观瞻,那就算了吧!谁料嘉庆宽大为怀,说只要恭顺肯磕头,动作丑点不打紧!然后就高高兴兴地等着阿美士德来磕头。

时间越来越紧,和世泰急的心脏病都要发作了。终于到了要接见的那天。皇上说,让那个夷使进来磕头吧!

和世泰说:夷使身体弱,走不开,皇上等等。

过了一阵,皇上说:来吧,让他磕头吧。

和世泰说:夷使拉稀了(原文是‘病泄’),皇上再等等。

又过了一阵,皇上说:可以了吧?

和世泰说:夷使拉得太厉害,见不了了。

皇上很不爽,说:那让副使进来磕头好了。

和世泰坑坑哧哧了一阵,又回来报告说:副使也拉稀了。

皇上掉脸子了。坐了上万里的海船,专门跑到我这紫禁城里拉稀!这都是一群什么货?滚滚滚,让这些夷人都滚,滚出京城!

阿美士德当然没拉稀,他不光不肯磕头,当时他的官服和国书都没到,所以也不肯见驾。事实上,和世泰手下那帮人都急疯了。在最后关头,何世泰跑到他跟前,最后一次劝他:快进去!进去以后要磕头!磕头!磕头!

阿美士德说:不磕!不磕!不磕!

最后官员们干脆掠胳膊挽袖子,扑上来了,都来撕扯阿美士德。阿美士德杀猪似的喊: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嘉庆皇上当然听不见他的叫喊。他坐在深宫里,静静地思考着一个问题:一群古怪的夷人,不远万里跑到天朝上国来集体拉稀。

这个世界真是疯狂啊。

这一年是1816年,史称腹泻元年。

几年后,嘉庆驾崩,道光皇上继位。在腹泻二十六年,又来了一群英夷。这次他们不是带着礼物来磕头的,而是拿枪放炮要打仗,也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舰队来到广州湾。道光皇上派了大将杨芳前去迎战。英军攻进河口,一路干翻了两岸的炮台。

杨芳上奏给皇上说:形势真是喜人。我军神勇无比,打沉了夷船多艘,杀敌数百,敌人仓皇逃窜,全面陷入被动。但是我们不要打太狠了,不然敌人说不定就会逃跑,我们要诱敌深入,最后聚而歼之!

道光皇上看了以后龙颜大悦:说的甚是有理。千万不要打太狠了,要麻痹敌人,要引诱敌人,然后一下子切断他们的退路,全部歼灭。

英国人送了一封照会给杨芳,说:如果你们再不恢复通商,我们就打进广州城了啊。

杨芳给道光皇帝上奏说:哼哼,英夷要求通商,咱们正好将计就计,同意跟他们通商,他们就会落入我的计谋之中,我觉得…….

道光皇上批复:放屁!这么大好的军事形势,通什么商?要全歼!

杨芳:………

这时候,另一员虎将弈山赶到,主抓了和英夷的战争。

他上任没过久,英国人就发动登陆战,清军兵败如山倒,英夷从两个方面围住了广州城。弈山拿起笔来写奏折:我们这几天打了不知多少个胜仗,还打沉了敌人一艘大轮船,敌人已经走投无路。皇上尽可放心!

弈山放下了笔。

不对!这样不对!你忘了人家都会留个小尾巴,马戛尔尼“善于遗忘”,阿美士德“姿势丑陋”,你咋不留小尾巴?

弈山将军点了点头,“你提醒了我”,他重新拿起笔来,添写道: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可惜汉奸太多,助纣为虐,多少也是个不安定因素哩。

来,汉奸们,弈将军有铁锅让你们背。

几天后,弈山打白旗投降,搜刮广州全城,抽出600万元赔给英夷,同意撤出广州城。英夷答应不再进攻。

弈将军又捉起了笔,先是报告了一条坏消息:汉奸搞破坏了!汉奸搞破坏了!千防万防,家贼难防。汉奸从背后进攻我们,导致英夷上岸了!

弈将军接着写到:但是好在英夷倒非常恭顺,打着白旗要求见我,说有苦情上诉。军官们呵斥道:我们天朝大将军何等样人?你们哪里配见?夷人免冠做礼,用手指指天,指指心。后来接见了他们,他们苦苦哀求,说已经快活不下去了,只求皇上允许他们通商,此外他们在广州还有点小小的民间的交易欠款,希望能够收回,一旦皇上能够俯允,他们马上撤走。

弈将军说:这些英夷真的好可怜啊!

道光皇上看了以后,动了恻隐之心:既然他们已经知道怕了,就算了。老百姓欠英夷的钱,该还也要还嘛,咱们虽然厉害,但不能不讲理。

在他心里,这个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谁知道两个月后,就传来厦门失陷的消息。不就又报告定海失陷,镇海失陷……

道光皇上陷入了沉思:英夷不是走投无路了么?英夷不是非常恭顺么?英夷不是打白旗投降了么?怎么忽然之间英夷就小宇宙爆发了呢?

这个世界真TMD奇怪!

当初在广州的时候,不听他们的苦苦哀求,一网打尽,全部剿灭就好了!慈心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让他们漏网了!漏网了!

这一年是1841年,史称漏网元年。

道光驾崩后,咸丰继位。在漏网十六年,英夷又拿枪扛炮地来了,这一次还带了一些法夷,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整个过程就是道光皇上的2.0版,乾隆皇上的4.0版。

又是在广州。

这次坐镇广东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大人。

英军占领多处炮台,然后开炮猛轰广州城,把城墙轰塌了,还一度冲进广州城。清军没有做任何像样的抵抗。叶名琛大人指示说:不用开炮,天黑了英夷自己就会回去的。

然后叶名琛写奏折,报告皇上一个特大好消息:我军大败英夷,还当场击毙英夷总司令!

皇上听说了以后当然是大喜。这也不能怪皇上,这样的好消息谁看谁有喜。

皇上有喜后,又琢磨了一阵。要说咸丰皇帝,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智力比他爸爸道光至少要高出一二十点。他想来想去,想起了当年的厦门和定海,觉得这样的好消息多少还是让人有点不踏实。就这一点来说,不能不承认,皇上确有过人之处,换上你,你可能还想不那么慎重呢。

咸丰皇上指示说:虽然咱们这么厉害,但是能不打仗还是不要打仗。英夷要是知错能改,最好还是酌情同意。

没过多久,英夷已经攻陷了广州周围的所有炮台,把它彻底包围。总督叶名琛奏报英夷陷入全面被动,形势一片大好。皇上批示说英夷这是自作自受。

英国人给叶名琛下了最后通牒,限十天内给于答复,否则进攻广州城。叶名琛大人上奏说:英夷上书求和,可见敌人业已走投无路。

好消息不断的咸丰皇上龙颜大悦,指示说:叶名琛确已经看透英夷的心肝肚肠肺,敌人果然已经黔驴技穷。

然后皇上就接着等好消息。苦苦等了十天,终于从广州来了奏折。皇上喜心翻倒,捉急着要看英夷这次又出什么洋相了,叶大人又立什么功劳了?翻看一看,上面说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广州沦陷了!总督叶名琛大人被英夷活活捉走了!

爱丽丝吃了一块蛋糕,就彭的一声从小姑娘变成了巨人;喝了口药水,又彭的一声从巨人变成了小矮人。咸丰皇上眼里的世界,就像这个变来变去的爱丽丝幻境。

皇上楞了半天,在奏折上批了六个大字:览奏深殊诧异。

扔下笔,皇上恨恨地想起来感叹号还没传进中国。

皇上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震惊。

我军一直在胜利,只恨不能将敌人一网打尽,然后忽然就兵败如山倒了。

各地一直在大丰收,只愁粮食多了没地方放,然后忽然就大饥荒了。

天下一直在河清海晏万寿无疆,然后忽然就民怨沸腾、四处狼烟了。

皇上只能叹口气:这个世界真邪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