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号:政见CNPolitics(ID: cnpolitics2011)
摘要
微博不仅对有关部门改善环境施加的压力有限,也与政治体制演变关系不大。
赵雅薇 / 政见观察员
2008 年,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屋顶安置了一个空气质量监测器,并开始在推特上发布 PM 2.5 数值。从此,空气质量在微博上得到广泛关注。2012 年,中国政府引进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 监测指标。2013 年初,空气质量问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透明度,市级政府开始发布 PM2.5 数据,新闻媒体报道这一问题受到更少的限制。
不少人将此视为微博的胜利。他们乐观地相信,新兴的社交媒体不仅唤起了政府对空气污染的重视,也将逐步增强公民力量、甚至推动中国政治体制向西方模式演变。可是,这种说法可信吗?
有研究者搜集了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6 月期间微博上关于空气污染的讨论,来探讨这个问题。他们发现,微博不仅对有关部门改善环境施加的压力有限,也与政治体制演变关系不大。
用户:关注面窄、无代表性
研究者发现,大部分微博用户都在讨论个人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例如:购买空气过滤器、尽量待在室内等)。相反,很少有人强调整个社会或政府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 (例如:采取新的燃油标准、关闭燃煤工厂或支付由空气污染引起的医疗支出)。这样一来,微博用户的讨论虽然活跃,关注面却非常窄。
而且,微博用户对全体民众的代表性并不高,微博上面的讨论也并不全能代表大众的想法。微博用户有年纪轻、受过教育、较富裕等特征。那些不能上网的、不识字的、没空刷微博的人往往被隔离在了微博之外。另外,参与空气质量讨论的用户在性别、阶级和区域上分布也并不均匀。
由于用户未能关注更为宏观的治理措施,也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微博未必可以对具体治霾政策施加足够压力,也与普遍性的政治演变没什么关系。
企业:雾霾中的商机
其实,微博上对雾霾的讨论虽然热烈,有很多却是商家引导的对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讨论乃至炒作。这样的讨论并不能贡献空气质量改善、也与政治体制关系不大。
研究者的分析显示,企业对微博热词的影响不容小觑。例如:三星在其空气过滤器广告中提及 “雾”,就迅速提升了这个关键字的热度;旁氏在微博上通过演员明星的个人账户发布对抗 PM2.5 护肤品的广告,就直接导致了关键词 “皮肤” 的出现频率猛增。
一些企业从微博讨论上看到商机,利用微博来推广自己的相关产品 服务。拥有16.6 万粉丝的 SOHO 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不断通过微博向人们传达一个讯息:干净的空气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消费品。作为著名的地产开发商,他发布的自家楼盘已装备最先进空气过滤器的微博,不仅提升了楼盘的价值、也提高了他本人的威望。此外,很多中国公司(如海尔)以及跨国企业(如 3M)都曾在微博上发布空气净化系统的广告。
与在网站和公交车车身投放广告不同的是,微博上的广告可以依靠用户发帖和转发来向更多人传播。企业家们很精明地资本化了微博上关于空气污染的讨论,把它当作一种宣传和销售产品的方式。这样的讨论,虽然有利于企业的业绩,却并没有施加空气质量改善的压力。
政府:引导就事论事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空气污染或其他话题的走向。政府官方账户是 “天气”、“数据”、“密度”等关键词热度的主要贡献者。他们试图传递一种讯号:空气污染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它可以在不牺牲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通过科学技术来解决。
这样的引导使微博上对空气污染的讨论局限于 “就事论事” 的范畴,也避免事件被泛政治化,危及体制稳定。因此,研究者们认为,虽然民众得以在微博上对空气污染等话题进行公开讨论,这与政治体制演变的关系并不大。
微博能增强民众的参与和环保意识,却也因用户的局限而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微博也被企业用作从空气污染中获利的平台,讨论虽然火热,却与空气质量改善不完全相关。此外,政府的引导也避免了对污染的泛政治化解读。因此,研究者认为,微博讨论难以对环境治理和政治变革施加有效的压力。
参考文献
Kay, Samuel, Bo Zhao, and Daniel Sui.“Can social media clear the air? A case study of the air pollution problem in Chinese cities.”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67(2015):3, 35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