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新华社访问,提出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我是中国人」概念,「不能让港独在香港传播」,惹来不少迴响,有本土自决派质疑是「洗脑教育」捲土重来,亦有泛民人士认为国民身分认同教育无可厚非。身分认同本来就是一个社会教化的过程,由孩提时代开始耳濡目染逐步建立,除非目的是要去中国化,否则没有理由排斥国民身分认同教育。「香港人」与「中国人」这两个身分完全没必要非此即彼,关键是要保证身分认同教育,不是硬销偏狭民族主义又或族群优越观,而是帮下一代建立理性框架看待国家民族历史。

培养国民身分认同

关键在于合情合理

早前林太表示,对港独是否已成为一个思潮「有保留」,认为只是小撮人提出的「不切实际」和「不应该」言论。林太认为大部分港人(包括泛民在内)都坚持一国两制,诚非虚言,惟说港独未成思潮,也未免有低估隐忧之嫌。近年港人对「中国人」身分认同感屡见新低,年轻一代的情况尤其明显。根据港大最新民调,在18至29岁受访者中,自认是「广义中国人」(即中国人或「香港的中国人」)的比率,只得3.1%,是回归以来最低,超过九成都自认是「广义香港人」(香港人或「中国的香港人」)。由虚拟网络世界、社交媒体到球场上高挂的「Hong Kong is not China」横额,年轻一代很容易接触到港独信息,朋辈潜移默化影响力更是不容低估。

今次林太一边强调「所有港独行为都违反本地法律,必须严格执法」,一边表示要从教育入手,「杜绝港独对少年及儿童的侵害」,自小培养新一代「我是中国人」概念,有自决派议员质疑是「国民教育」借尸还魂,声言「市民要提防在幼儿时期灌输国民身分认同」,然而正如泛民教育界议员叶建源所言,国民教育、国民身分本身无可厚非,「教育当中应有这方面的着墨」,问题只在于教育的方法,必须着重启发而非一味灌输。香港是自由开放社会,如果当权者只是企图硬销爱国主义,令到人人变成顺民,注定死路一条,不可能奏效;可是不分青红皂白,将国民教育与「洗脑教育」画上等号加以反对,同样亦不足取,等同任由偏颇不全的网络信息和哗众取宠大众文化,塑造新一代身分认同。

林太提出把中史列为初中必修科,鼓励孩子多接触中国文化,让年轻人了解国家最新发展,都是合情合理主张,真正困难之处,是如何透过教育,让学生逐步建立一套以理性开明为基础的国民身分认同。理解史实的框架,比起认识史实本身更为重要。香港新一代需要的中史和国情教育,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史实资料,而是慢慢学习从历史脉络看待中国发展,以及与世界的关係。一味歌颂中国历史伟大一面、宣扬民族主义,当然不是恰当的国民教育;一味以今度古,专挑历史衰败丑陋一面加以放大挞伐,也不会让学生对中国历史有一套全面和理性的认识。

了解人类文明多元

理性认识中国历史

恰当的中史教育,应当是令学生明白人类文明是多元的,不同文明之间虽然不乏血腥战争,然而也透过接触交流互相砥砺,令到人类文明变得充实丰富,中华文明正是其中一个要角。各大民族和文明都努力摸索自身道路,曾经创下辉煌,也有走向没落,中华文明饱历起跌,五千年一路走来,殊不容易。由西方工业革命掀起的现代化进程,对世界各大文明构成生死存亡挑战,由19世纪中叶直至今天,中国仍然在摸索其现代化之路,由君主立宪到建立共和再到共产主义,中国为了求存,有愚昧不智的时候(义和团运动),也有坚毅不拔的时候(抗日战争);有不顾后果走上空想主义的疯狂时候(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也有务实主义至上的时候(改革开放)。

百多年中国为走上现代化之路,付出沉重代价,走了很多歪路,即使今时今日实现了经济崛兴,政治现代化之路仍然漫长,然而中国能够从列强瓜分绝境走到现在这一步,无疑再一次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设若新一代掌握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很多骤眼看来难以理解的近代历史大事,其实绝非无迹可寻;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也不会流于情绪化的厌憎嫌弃,又或盲目膜拜爱国主义和民族优越论。一种理性的国民身分认同,自可油然而生。

已故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指出,西史传统「重事多于重人」,中史传统则倾向以人为主,事为副,反映中国传统更重视以历史故事细说做人道理,鑑别奸贤,即使在恶人当道战祸不休的乱世,也能看到人性光辉。对于小学生和幼儿来说,当然不可能高谈历史观和世界观,然而中史本来就是教育下一代做人处事的最好教材,教育当局大可从这方面入手,将中国历史五千年的有趣人物故事,向小学生娓娓道来,这比起硬销国民身分认同效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