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阿姨上海打工连续6年没回家过年,孩子“生气记仇”不肯叫“妈妈”,是孩子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上海火车站一位来自安徽的保洁阿姨,她有两个孩子,夫妻俩都在火车站工作。一个月赚3000的她,为了不被辞退,已连续6年没回家过年。赚的钱自己不用都寄给了孩子们。可儿子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了,甚至不肯叫她“妈妈”。
(《悟空问答》用户提问)
视频地址
不同意题目问题的提法,一个含辛茹苦的劳动者因为担心朝不保夕的微薄资薪工作失去而六年不能回家,以致家中孩子不识父母,为什么要问无辜的劳动者以及他们孩子孰对孰错?他们都没有错!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1948年的上海,媒体会怎么说?“旧社会无产阶级遭受无情剥削,抗战结束三年安徽阿姨有家难回。”为什么是三年?因为即使旧社会,也做不到抗战结束六年有家难回。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纽约,媒体会会怎么说?“资本主义劳动者地位低下,怕失业六年不敢回家”,而且不用说,不折不扣假新闻,因为纽约出现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劳动者受到工会、人权组织以及《公平就业法案》的严密保护。
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战乱的前南斯拉夫城市萨拉热窝,媒体会怎么说?“没有强大的祖国人不如狗,为揾食克族阿姨在塞尔维亚六年骨肉分离”。即使这样媒体也是故意夸大,因为国际社会的介入,塞地克族断然不可能六年难以回家。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印度孟买,媒体会怎么说?“贫富差距令印度蒙羞,孟买打工六年小儿不识母亲”。可以肯定一点,印度孟买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因为哪怕是最贫穷的外邦劳动者在孟买打工,都可以举家栖身贫民窟不用骨肉分离,不用担心被清退,而且政府补贴房租水电,令打工者无忧。
不言而喻,在任何一个社会,让诚实的劳动者朝不保夕,为了微薄的薪酬六年不敢回到数百公里外的家中看护幼儿,又无法将年幼孩子接到大城市一起生活,这是一个社会的的错,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耻辱,是一个时代的羞愧。问题是,在上海有多少像安徽阿姨这样的诚实劳动者却不能骨肉团聚的?在全国有多少诚实劳动者经年劳作因为担心失业春节也不能回家的?
在我看来,让每一个诚实劳动者能踏踏实实地春节回家,而不用担心经济拮据,不用担心失去工作,才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真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