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习近平旅游思想的内涵与特征 ★
夏杰长 张博 张雪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与时俱进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的转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未曾尝试的艰难挑战,面对各领域出现的新特征、新趋势,旅游业该如何应对?如何以高质量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的旅游思想来指导旅游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习近平旅游思想的内涵论述
从理论角度来看,习近平旅游思想的理论源泉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理论成果的组成部分,与习近平总书记就任伊始即向世界宣告的远大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脉相承。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更高层次的人的解放,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本理念与中国实践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旅游思想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旅游领域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的社会矛盾。在此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由重速度、重规模转化为重质量、重品质,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旅游业以内涵式发展满足人民需求的必然之举。习近平旅游思想从理论层面抓住了我国旅游业在新时代社会变革中的发展本质,准确把握了人民大众旅游生活需求的动态发展变化,理论的创新为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指引了方向。
从实践角度来看,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对于旅游业而言,我们应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看到大众旅游生活中主要社会矛盾的“不变”与“变”。“不变”的是我们的旅游发展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变”的是人民群众的旅游需要已发展成为更加广泛、更加多样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鉴于此,习近平在对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论述和施政举措中,从旅游经济、旅游文化、旅游环境、旅游产业、旅游外交等诸多方面,指导和引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事业的转型升级,着重体现了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合作共赢的外交战略,这是习近平旅游思想核心理念的实践外延,也是习近平旅游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特质和精髓所在。
二、习近平旅游思想的特征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当选为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在首次记者见面会上,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时间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就一再强调“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十多年过去了,习近平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如既往、贯彻始终。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的利益需求为本,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人民的需求已转化为“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带动了诸多领域中大众需求的升级,较过去相比业已极大丰富的社会供给,在快速升级的大众需求面前仍面临较多挑战。大众需求已经由过去对社会物质文化“有没有”的需要,转化为“好不好”的评价,社会供给也已经由过去“多不多”的重速度、重规模,转化为“优不优”的重效益、重质量。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对于旅游业而言,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放人、发展人。旅游既是人们修养身心、放松精神的良好方式,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乃至脱贫致富的重要生产力要素。从前一个层次来说,发展旅游要与时俱进地满足人民大众对美好旅游生活的需求,要在不断丰富的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向优质供给转型升级,改变因时代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渐凸显的优质旅游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满足人民大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生活需求。从后一个层次来说,旅游业发展担负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使命,也承担着对于弱势群体关怀、扶助的任务。旅游是面向人们精神层面的修养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既要反映并适应人类社会精神愉悦诉求的升级,也要在行业自身的发展中,主动引导社会大众精神追求与外在行为的逐步提升,二者互相促进、互为动力,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旅游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也承担着改善社会民生、增进大众福祉的任务。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在分享旅游业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体现社会平等与公正,以旅游的发展促进社会民生的改善,带给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习近平总书记对待生态文明建设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生态环节被破坏了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发展旅游经济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是发展的客观要求,保护是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开发,才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积极有效的保护,才能保证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习近平旅游思想中的又一重要特质。发展旅游事业应具有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将旅游利益的获取置于生态平衡的大背景下,在人类开发自然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以旅游促进人民生态意识的提升、促进地方生态保护制度的完善,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利用循环。对于发展旅游给地方带来的效益,不能仅看旅游本身所引致的游客数量、发生的旅游消费,也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评价。这其中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要在评价中反映出与发展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机会成本和补偿效应,在和谐共生的理念下推动经济社会体系的内涵式发展。
和谐共生的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从产业间对民生补偿的博弈性发展思维来看,与发展其他高能耗、高污染、高回报的产业相比,鼓励发展旅游业凸显了将生态效益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政府公责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发展旅游业以更加环保的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着“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民生福祉,让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作为原动力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和谐共生。从产业内部来看,和谐共生理念也在指引着旅游业自身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升级。旅游经济被称为“无烟工业”,与环境保护冲突小,但并不意味没有矛盾”。旅游业虽较其他产业显得更加“绿色”,但在对生态环境也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负面影响。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可从直接与间接两个角度来分析。直接影响主要发生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和运营管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前者的施动主体主要是旅游开发方,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与不完善的规划指导;后者主要源于游客群,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不周密的管理机制与待提高的客群素质。旅游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间接性需求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例如游客对野生动植物的美食需求、观赏需求、购物需求等,常会导致人们对当地生态物种的间接性捕杀和破坏。认清了旅游业自身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以辩证思维去发展旅游,坚持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对旅游给环境造成的破坏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三)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旅游业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范畴,广泛地涉及娱乐、餐饮、交通、文化、工业、农业、商贸、建筑等产业,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形态”。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处于服务业中的终端消费环节,这种特性使得旅游业在与相关产业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非常强的产业延展性,“旅游+”与“+旅游”概念的理论源泉即由此而来,现实中的旅游业进而也表现出多样化综合性。
旅游业的综合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宏观来看,主要表现为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和联动方面;微观来看,主要表现为对游客体验全过程的高品质保障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增速显著。据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仅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5.83%,2017年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国内旅游市场达50亿人次,出、入境旅游人数分别达到1.29和1.39亿人次。在前一个阶段的产业发展中,以产业内各种产品供给数量的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着力解决的是供给短缺的问题。产业的综合性发展主要表现为粗放型的终端产品捆绑、服务捆绑,以短平快的方式将市面已有产品“捆绑包装”,以迅猛的数量增长改变落后的生产力现状,满足大众迅速增长的旅游需求。这种模式的下的产业发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缓解产业供需矛盾的作用,但弊端也随之显现。无论是在产品开发领域还是消费市场领域,低素质、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资源浪费与无序竞争现象较为突出。新时代来临之际,得益于社会产品供给的日益丰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初级和基本旅游产品的供需矛盾已得到很大缓解,但在高品质旅游需求方面供给乏力,以要素投入、投资拉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弊端不断显现。从微观层面来看,旅游已不再仅仅停留于对核心产品的体验上,其愉悦来源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甚至延伸至开始前与行程后,各环节触及产品与服务所涉及的行业之广、品质要求之高乃其他产业所未有。例如,现代视角下一次愉悦的旅游行程已经离不开数据挖掘技术对个体出行选择的优化判断、人体节律视角下的有效信息推送、通信技术下的GIS寻路支持、行为心理视角下的全程满意度评判等,旅游业各环节的发展已经逐渐融入各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实践理念,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也不再是简单的核心景点的游玩,其行程本身就已经对潜在的相关服务或产品提出了高品质、系统化的要求,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产业。
协同发展的理念是以融合的视角将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予以互补性利用。这种利用不是简单地将终端产品进行叠加,而是以迎合大众对于美好旅游生活的需求为导向,以理念、技术、产品、服务等多种资源,多层次、多方式地融合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之中,在发展中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以说,新的时代助推了人们自我意识、高品质需求的觉醒,倒逼旅游业的高品质供给侧改革,而协同发展的理念则从源头为旅游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了“金钥匙”,是新时代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价值理念。
(四)合作共赢的外交战略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旅游是增强人们亲近感的最好方式”,“旅游”是伴随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各地演讲中的高频词之一。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首次将“旅游外交”纳入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旅游已经从过去外交的点缀转变为外交的前沿,旅游也越来越多的承担了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外交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以旅游为合作共赢外交战略的媒介思想,充分发挥了旅游在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中立性、共识性以及互补性的特点。在多种外交手段中,旅游外交具有天然的中立性,自然资源、社会文化、民风习俗等都可以是天然且无争议的旅游吸引物,对于旅游可带给彼此国民间的民生改善也具有天然的共识性,对于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国民精神层面的满足与物质需求层面的回馈则又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因此,旅游外交往往成为官方外交的铺路石、先行者。旅游外交是外交工作的新领域,是践行习近平“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有效实施方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相结合的实践创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化思维。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中的核心,习近平外交活动始终围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在目前世界各国既存在强弱悬殊、发展不均,又存在不同形式、多种利益合作的复杂环境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将中国梦的实现融于合作共赢、共进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之中,而旅游正是这一进程的催化剂。以旅游为纽带,不仅直接推动了国际间基础设施、人员交流等有形实体的互联互通,也促进了制度规章、贸易金融等无形领域的并进发展。旅游的进步带给输出国人民以精神层面的满足与享受,提高国民幸福感与满意度,带给输入国人民以物质层面的回馈与进步,将直接改善旅游目的地的民生状态,旅游外交使得国家间在彼此互动中实现合作共赢。
作者:夏杰长,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研究员;张博,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张雪婷,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原文(节选)载于2018年3月《价格理论与实践》,原标题《习近平旅游思想的内涵与实践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