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峙峰

上海证券报》周二(4月13日)报道称,中国证监会目前已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可以在创业板分拆上市子公司的主板公司需满足6个条件:1、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未投向发行人业务;2、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经营正常;3、上市公司与发行人不存在同业竞争且出具未来不竞争承诺,不存在严重关联交易;4、发行人净利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超过50%;5、发行人净资产占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超过30%;6、上市公司及下属企业董、监、高及亲属持有发行人发行前股份不超过10%。除了满足以上六个条件以外,子公司还必须是高科技和自主创新型企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周二起,市场纷纷开始挖掘具备上述条件的上市公司,相应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开始攀升。

以辽宁成大为例,招商证券认为,辽宁成大的子公司成大生物预计2010年净利润达6亿,分拆后按医药行业30-40倍的市盈率,辽宁成大持有的市值约120-160亿元,基本翻倍。辽宁成大在看好声中节节走高。

除了辽宁成大,另一只大牛股也因同样的逻辑而走强。根据创元科技2009年年报显示,公司持有苏净集团91.93%的股份,苏净集团是国内一家市场份额领先的洁净技术和净化设备设计、研发、制造企业。市场认为,与同类上市公司(合加资源、万邦达等)的市值相比,创元科技目前约40亿元的市值规模有被低估的嫌疑。根据深圳交易所公开信息,近期创元科技股价大幅走高,正是因为机构的集中买入。

此外,还有券商建议重点关注同方股份、综艺股份和海虹控股等子公司符合分拆上市条件的个股。从股价走势来看,其中部分个股特的确在近日赢得了资金的青睐。

分拆上市为何能够引爆股价

在分拆上市之前,对于主板上市公司子公司的估值,市场一般采用的是比较保守的估算方式,或者是将子公司与主板同类型同规模的上市公司估值作类比,或者是采用行业平均估值作为基准。但是,由于其子公司的股权毕竟没有流通,因此这种保守的估值方式往往还会被打上一个折扣。

然而,资产一旦经历了从不可流通到可流通这个过程,价格往往会从折价变成溢价。这就好比私募股权基金在收购一家未上市公司时,收购价往往是五六倍或者更低的市盈率,而一旦上市,市盈率就少则十几倍,多则几十倍。

中国证监会此次允许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其引发的估值变化爆发力可能更为强劲。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主板市场的静态平均市盈率约为30倍,而现在创业板市场上大部分个股的市盈率达到70-80倍。

这种资产估值方法的改变,无须等待基本面逐渐改善来推动,一切似乎都发生在一夜之间,只看市场是不是认同这种逻辑。因此,一旦市场接受了这种逻辑,有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意向的上市公司股价就可能在短期内快速上涨。

挖掘机会的同时要小心地雷

根据中国证监会给出的硬性条件,挖掘这样的上市公司或许并不难,但挖掘出来的上市公司可能并非个个都会上涨。

一方面,由于这种估值的改变并不是子公司基本面明显改善引起的,即便有这个预期,还要看母公司是否有将子公司分拆的意愿。如果母公司最终没有这种意愿,子公司的上市预期无法兑现,高估值可能就难以获得支撑。

另一方面,在符合条件的很多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创投概念股。它们在创业板推出前期已经被充分的炒作,包含了参股子公司登陆创业板的高估值预期,因此价值重估的空间也就相对有限。

总之,分拆子公司上市是股权的二次溢价或流动性溢价,对于投资者来说,确实能够带来交易性机会,但在甄选上市公司的时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然的话,挑选过程中很可能会踩中地雷。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Horatio.fu#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

本文内容归道琼斯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