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是白鱼 来源:两颗土逗
《啥是佩奇》作为一个电影宣传片,在中国猪年的时候带领着一个极具西方形象的粉色小猪,一夜之间火遍朋友圈。有些人在这里看到商机,却有不少的人感到了不适……一方面是西方化的、所谓现代化的动漫,一边是传统农村独特文化氛围。但在片中我们看到农村的美好了吗?没有。不过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自以为是的城里人,捆绑着虚无的亲情,对乡村无尽的鄙视罢了。这种莫名的高傲,谁给了他合法性?
作者 | 不是白鱼
编辑 | 默默然
美编 | 太子豹
微信编辑 | 侯丽
醒来被《啥是佩奇》刷屏了,褒贬不一,影视从业者们已经开始想告诉同行们,这个“广告为什么这么新奇真么好看”,而批评其以城市精英视角想象农村的文章又被群嘲,说“一个广告片,你那么认真干什么?”又有人觉得这明明是一个商业行为,包裹如此浓郁的乡愁非常道貌岸然。也许大家普遍能够认同的是,影片的营销一定是成功的,因为激发起了热议。
但是,广告片就不需要有更好的价值逻辑吗?这和人们对国产的贺岁片的降低要求有什么区别?
刻意的东方主义和虚假现实对现在的观众而言很恶心
也许无法随着每个人观赏的心理结构去探求,每个人不喜欢的部分,但这个广告对于我而言,有两个核心的干扰:
一、整个影片的结构幽默点,或者说它的反转,建立在前面部分对农村的俯视、贬低和浪漫陌生化上,以一种居高临下视角、一种想象的质朴,勾引廉价的观看和同情;
二、整个广告和观众的关系是不平衡不健康的,是一种情感绑架,好像导演敲着你的脑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感不感动?欢喜不欢喜?”
你可以看到这个影片对它的内容对象——农村和农民的矮化,他们成为一种渴望儿女关怀的单一父亲形象,他们闭塞、粗鲁、想问题没有任何智慧,只会傻傻地问,这里还设置了一个信息社会和农村的不合拍的想象。以及,对它的输出对象,也就是观众,存有特别侥幸的预设,“这些人看到一个闭塞的老父亲,最后做出一个蒸汽朋克佩奇,一个农村根本不应该有的东西,一定会觉得很感动,很温馨,好像有什么新的创造力”,这是对观众的判断力的无视。
我们的观影结构长期受西方的电影的影响,表现东方贫困、苦难、落后的电影常常在电影节获得好评,而没有人去在乎真实的中国式情感逻辑、哲学、宇宙观。激发白人廉价的同情,和激发城市精英们廉价的同情和家庭感,其实是同样一种罪,因为这种方式对沟通解决实际的问题、理解表达的对象并没有帮助,而是把对方的苦难和困境场景化了,变成一种兜售。
在这个广告片的营销点里,有一个核心的“人文关怀”的光晕,这片光晕里的关怀是假的,它甚至不如一个调味料的广告,或者百事可乐广告打造的那种春节气氛使人感到温暖。我们真的需要这种填空题式的广告吗,把两部分人嫁接到一个固定的观看结构里,去进行没有意义的感动。
影片中,爷爷在字典里查啥是“佩奇”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虚假的现实、替代性的现实,以及从真实的世界抽象出来的现实,是三个不同的东西。说白了这个广告和现在的国剧们没有什么区别:老一辈很辛苦,老一辈为子女付出了一切,老一辈最终在老年时候有了自己的生活。这种丁字结构的家庭关系,上一辈一直向下一辈付出,并且不断期待绑架,试图改变下一代人,在各种影视剧中得到了合理化和推崇。包括像70、80年代创业史,或者那些公有制改革阶段,最近层出不穷的备受好评的电视剧,哪个不是在提供一种替代性的现实,去弥合中国的两代人之间巨大的伤痕和鸿沟?
替代性的现实,就是拟构出一种当下可以合理化的现实,实际上就是虚假的现实的功能性使用。这件事是普遍发生的,而且愈演愈烈、愈发的有组织有纪律。在年轻一代普遍对这些国剧(推崇女性付出、女性离不开男性、父母为子女奉献一生、社会造成的伤害都应该通过个人努力去解决、盲目奋斗导致失败却还是乐观坚强……)极其厌烦的情况下,只有真正的爱和新形式的家庭温暖才能动人,比如《四个春天》。它提供的是另外一种爱和另外一种家庭的可能,它轻盈、自由、欢歌笑语,充满了创造力和可能性。
所以《啥是佩奇》很容易被年轻一代识别出来,发心的不真诚,和目的的不纯粹。而且它提供的信息量也是不足够的。它并没有提供新的东西,而是把观众往一个更陈旧、更保守、更不多元的世界里拽。没有人想在看广告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受到的教育要分崩离析,以及自己的世界要回到一个落后的秩序里去,或者自己会对这样逼迫人廉价同情的戏份流下眼泪。
一个关于小镇如何使用手机的田野调查
城乡问题可能要写十万字才能讨论清楚。但底线是什么?是看到一个信息社会下城乡的不均衡,是探索农村发展新的可能性。因此这部宣传片又充分暴露了导演对技术和人关系的不关心和不调查。尤其是在结尾用了机械制造的小猪这个梗的前提下,本应该找出更多更真实有效的创造力实证。
有的人并不知道中国真的有异常贫困的农村,也有的人不知道手机的普及率对加速农村的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有的孩子给爸爸租无人机撒农药。在福建的贫困农村里,调查人员可以用软件买一个弹簧床,第二天就能到。每个乡村都在资本的逻辑链条里,而信息是其载体,只要商业社会普遍存在,信息的传播速度就会远远超过人的想象,因为它最终的传播媒介是人,并不是手机。
人和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是你城市的小孩就更容易玩得溜手机,手机作为人的延伸器官,智能手机的逻辑任何人都能理解,也能帮助到他们的生活。
图片来源:秒拍
以我在台湾的小镇做的简短的田野来看,小镇的互联网生活比城市人想象的更丰富多彩。他们会有一个自发的二手物件转卖渠道,会有影视资源的分享,商家们会互相有一个用来评价和在脸书点赞的群组。而本土的手机支付平台也在渗透很多连锁品牌。甚至会有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新的信息勾连的方式。很多农村留守的老人单纯为了和儿女视频通话,也会学会使用智能手机。
很多人说这不就是故事的设定吗,你这么认真干什么。我们看看这个设定的目的是什么。拟构一个这样的信息闭塞空间,其实是要镶嵌进无法沟通的两代人里,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基于自己的情感结构投射进去,造成一种“父母即使不懂我们,但给了我们充分的爱”的感动。可惜了,我们这代人不吃这套。
两代人的无法沟通的沉重,已经无法转化成温馨
一个因为孙子一句话就要找到佩奇的老人家,一个有豪车却无法给爸爸换智能手机的儿子,一对看着父亲的特产毫无感激一脸麻烦和嫌弃的夫妻,一个被骄纵的小孩,大型畸形家庭展览,温馨在哪里,充满了陌生和尴尬。观众生活在两代人沟通的水深火热里,到底为什么要为这些畸形又主流的家庭买单。
父母没有自己的个人生活,只有对子女浓重的感情这件事,对于子女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我了解的只有80、90这两代人,想象一下,大多数人的父母(我们假设就是普通中下层家庭)每天在做什么,退休了,在家里养花,看洗脑电视剧,改写他们因社会大潮而失去的青春和岁月,看那些不断复制生产新的不健康家庭关系的真人秀,而80后、90后呢,在离婚、自闭、不信任婚姻和性萧条。
矛盾在不断地叠加,几年前你毕业打算创业的时候,父母给你找一些稳定的工作,还逼你相亲,接下来,经济不行了,父母却看了一堆创业艰辛但成果丰富的电视剧,觉得,儿子,你创业也是不错的,不过你得找一个帮衬你的人。
女孩就更艰难了,父母除了说“你还是得找个人照顾你”,到底能给你提供什么爱呢,父母把自己名下的房产早就给了弟弟。期待你嫁个金龟婿,减轻他们后半生的压力。
你无法和任何一对父母解释,你不信任婚姻是因为你根本没在自己的家庭里看到幸福,只看到了忍受、冷漠和无能为力,还有把所有原因都归结到子女身上的暴力。想一想,这些经历过上一波下岗潮、失业潮的人,觉得如今国泰民安,经济势头特别好,而80后、90后都开始失业和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他们责怪的语气,他们失望的表情,还有他们重新述说自己当年创伤经历的那种被洗脑感。
这些沟通里,不曾有过爱的成分。我们和父母的日常是什么?
一方躲避,一方不断跨过边界,而且毫无羞耻感,觉得这就是对的。在这样的日常下,一个完全不理解儿女、不知道儿女需要什么的父亲形象,只会让人尴尬和冷漠。甚至发生不出同情,因为每个年轻人心里想的根本就是告别自己的父母,才能真正的生活起来。在家本就是地狱的情况下,中国的小孩们,没有乡愁。
影视行业的冬天,到底在为《啥是佩奇》狂欢什么?
2019年被称为寒冬将至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家心知肚明如今的表达受限到什么程度,表达受限就导致要在表达打折的情况下去赚钱,钱更难赚是肯定了。当然资本本来就少了,一个引发热议的广告,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楷模啊。而这个片子好像看着没有很丢人哎,这个片子好像热热闹闹还挺棒哎。这不就是和《我不是药神》一样虚伪的一套思路吗。
今年不适合做批判,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大,写起来感觉道德压力特别重,大家都不容易,戴着镣铐跳舞,总是有种每个人都同仇敌忾的感觉,但跳舞还是不一样的,做主流的舔狗,和做主流的被绑架者,仍然是两回事。我们仍然对提供任何层面的现实富有责任。越是无法讨论的时刻,越应该提供多元和可能性。在刻板印象中进行创作到底有什么值得欢庆呢?真正的沟通,真正的解决,真正的和解,是需要漫长时间,费尽心力的努力的。所有这些事都需要具体的工作者,细腻、敏感的努力,即使不是朝着同一种方向,因为大家对爱,对家庭,对关系的想象都非常不同。但起码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以前的主流仅仅是大多数人相信的某种规则,如今的主流是沉重的意识形态,我们不鄙视缴械投降的人,但对持续坚持的人,仍有一丝温柔。
现在想起来,整个广告简直就是今年的中国。危机四伏却虚假的强颜欢笑的回到一个刻板印象和互相伤害的状态里。我笑不出来。
本文及封面图首发于两颗土逗
转载请联系土逗获得内容授权
喜欢这篇?
扫码赞赏
漫画:发条
阅读原文,赞赏“土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