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季冰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神游雅典永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游历雅典则是一件多少有点失望的事情,而在这几天游历雅典,绝对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真实的悲剧正在这个西方文明(以及作为一种庄严的经典文学体裁的悲剧)的伟大源头上演。

尽管前一天爆发了致三人死亡的严重流血骚乱,上周四,希腊议会还是投票通过了接受了欧盟和IMF联合提供的1100亿欧元援助的方案。作为条件,希腊同时承诺三年内削减财政赤字300亿欧元。翌日,欧元区领导人也正式批准了该计划。但据分析,这项计划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将遭遇不少困难。

如果对这个由军事独裁转型不过30年的欧洲最年轻的民主国家稍有了解的话,我们将不会对希腊从财政危机逐渐演化为政治危机、直至大规模社会骚乱感到太过意外。目前,针对这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各式分析评论可谓汗牛充栋,解决方案亦是众说纷纭。撇开那些技术性的问题不谈,希腊危机全面地向我们展示了欧盟和欧元这两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国家组织”和“超主权货币”的深刻的内在悖论。

如前所述,虽然希腊危机涉及许多财政金融专业问题,并与高盛(近来它自己也官司缠身)等国际投行的市场创新及标普、穆迪等国际机构的信用评级高度相关,但其根本性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政府高负债,也就是说,国家财政严重的入不敷出,导致主权信用一落千丈。不论这种国家债务被设计成多么眩目的金融市场品种,当希腊政府无法借到新的债去偿还到期的旧债时,危机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这种状况,与上世纪90年代拉美许多国家出现过的货币危机其实十分相象。

但不同点在于,希腊不像当时的阿根廷或巴西,它身处于一个更大的统一经济体——欧元区之内。当年阿根廷爆发债务危机时,我们看到,在国际上,它的货币在几天之内成倍地贬值;在国内,通货膨胀率瞬间升至百分之几百。希腊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它所使用的货币的政策主导权不在它手里,欧元的汇率虽然也必定会受到牵连,但它更多地是整个欧元区经济全貌的反映。毕竟,经济发达、财政稳健的德、法两大国才是欧元的主导力量。

这看似是希腊的福音,因为它毕竟能使希腊经济免于立即崩溃的厄运。然而,从反面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希腊进行下一步改革的重大障碍?况且,一国货币的贬值本身既可能是坏事,亦是短期内迅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

我曾经到过希腊,因此对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多少有一点直观了解。一般来说,同样的一份工作,如果在法国和德国的月薪是3000欧元的话,在西班牙大概就只能拿到2000欧元,在希腊基本上1500欧元都未必拿得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说明了西班牙、希腊与法德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上的差距。也可以说,这份工作虽然付出的劳动相同,但在法德两国的经济环境中创造的价值是在希腊的2倍以上。

遗憾的是,希腊人并不是一个像中国人那样如此能够吃苦耐劳的民族。作为欧元的最初缔约国之一,过去这么多年来,货币一体化带来的希腊物价(特别是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超过了经济自由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论希腊政府还是希腊老百姓,他们花钱的增长快于他们挣钱的增加。此外,为了兑现竞选时的允诺,轮番上台的执政党普遍奉行“向西欧富裕国家看齐”的高福利政策,使得国家财政更加雪上加霜,陷入寅吃卯粮的恶性循环之中。

形象地说吧,希腊人赚不到德国人那么多钱,却要提前过上德国人的富裕生活。这就是希腊危机的本质,也是德国国内民意为什么如此激烈反对援救希腊的根源——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义务用辛苦赚来的钱去供养一个又懒又馋的穷邻居,而且这会导致严重的道德风险。现在,希腊政府为了度过眼前的难关,不得不采取缩减福利的政策,于是就引发了已经过上宽裕日子的老百姓的强大反弹。对任何人而言,由俭入奢很容易,由奢入俭都是一件痛苦的事。紧缩性质的改变,都是迫不得已时才有可能被大家接受,在一个民主国家尤其如此。

希腊政府眼下正面临着痛苦的选择,要么,坚决地抵御住民众的压力,勒紧裤腰带,以此作为条件,换取欧元区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雪中送炭的贷款。这是一项长达三年的漫长紧缩计划,可不是通过一次国会投票就能够轻易搞掂的!要么,屈从于民意,使自己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并最终被欧元区开除。或使自己的地位变得与黑山共和国类似——黑山将欧元作为法定货币,但并非欧元区的正式成员国。后一种结果不仅对欧盟和欧元区是一个重大打击,对希腊本身更是灭顶之灾。

因此,“雅典的公民们”,真相就是如此简单和残酷!

假如事情真的发展到我们所说的后一种状况,其实倒也不啻是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快刀斩乱麻之举。那能够帮助希腊国民更早、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西欧兄弟们的巨大差别,逼迫他们接受痛苦的改变。而在事情的另一端,假如欧元区是一个统一国家的话,情况又会比较好办:一国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及其他的经济手段帮助国内相对贫穷的地区偿还债务、发展经济,那些相对富裕地区的国民想必没有什么理由加以拒绝或反对。而目前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正是欧元区内在矛盾的真实写照。

一种货币的汇率,本来应当是使用这种货币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写照,并与该国当下的财政状况、货币政策直接挂钩。然而欧元作为一种超主权货币,其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与区域内不同国家千差万别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政策的不统一性,形成了巨大的不匹配。这使得各国在经济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也出现了不对称。实际上,作为欧元区所有成员国必须遵守准则,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中体现的旨在限制预算赤字及债务的条款,已被希腊严重损害;而为将希腊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共同体领导人们也已多次破例。类似的情况如果一再发生,必将对欧盟和欧元区的法治根基造成长期性的破坏。

当然,现在就断言欧盟将走向解体,还为时过早。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欧洲共同市场的两根支柱——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和财政状况看起来还是相对稳固的。这至少给了欧洲通过内部改革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机会,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它是如此充满希望。

眼下最当务之急的仍是控制住危机蔓延的趋势,如果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更多经济体相继破产,那么欧元的前景就真的岌岌可危了。以我个人对这两个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有限的直观体察,我认为葡萄牙的经济社会状况几乎就是希腊的翻版,因而它成为第二个希腊的可能性是不小的,所幸它也是个无足轻重的小经济体。而拥有3000多万人口的西班牙是一个相当有活力的国家,只要能够安然度过目下的燃眉之急,它的前景还是很值得看好的。

实际上,这也正是欧元区领导人近来关心的焦点话题。作为“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的举措,欧盟27国财政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一整天闭门会议后,最终于北京时间10日凌晨就达成协议,批准总额高达50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旨在避免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至其他欧洲国家。该项紧急援助计划中包括欧元区国家提供4400亿欧元的担保贷款以及600亿欧元的稳定基金。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也将提供2500亿欧元贷款,这使得援助计划总额达到7500亿欧元。

问题看来暂时得到了悬置,说它是“悬置”而非解决,是因为这种处理方式只是将问题从希腊等单一国家转移到整个欧洲身上。虽然这可能确实是眼前不得不做的应急之策,但如何真正克服欧元这种超主权货币的内在矛盾,仍然是未来必须得到正面清晰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

写于2010年5月6日,发表于2010年5月7日《新京报》,有删节;修改于2010年5月9-10日,发表于2010年5月11日《上海商报》。

陈季冰的最新更新:
  • 过分看空股市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 2010-05-10 13:03 / 评论数(8)
  • 我们为什么欢迎上海世博会? / 2010-05-06 15:28 / 评论数(22)
  • 欢迎进入“上海时间” / 2010-05-05 13:42 / 评论数(23)
  • 我们生活在一个阴险的时代吗? / 2010-04-28 15:39 / 评论数(15)
  • “国进民退”争论揭示的本质问题 / 2010-04-27 12:04 / 评论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