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闻

美国之音何清涟 | 从革命者到独裁者:卡扎菲最象谁?

经过2011年中东北非“茉莉花革命”,世界独裁者构成的“暴政者俱乐部”又减少了几位成员。 所谓“独裁者”通常指在独裁或专制的政权下,取得国家最高权力的领导人。盘点这些独裁者如何登上权力宝座,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结果,虽然有部分人是通过民主制度成为领导人,成立内阁后实行独裁统治,但更多的是通过革命之路走向独裁统治,由革命者成为独裁者,其间几乎不需要思想与行为的转换,区别只在于掌权还是未掌权。 亚非拉国家的独裁者,有不少还是当年忠实的毛粉。这一巨大“成就”,由何明星骄傲地写成文章展示,这篇文章标题是“毛泽东著作在世界的传播——‘红色世纪’留给当代中国的巨大文化遗产”,作者将受到毛思想影响的革命领袖逐个数。其中埃塞俄比亚、贝宁、马达加斯加、加纳等几个国家更是由已成为政府领导人的“革命领袖”发出号召,要求人民学习毛著,以获得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经验。因此,毛著单行本《实践论》、《矛盾论》在这些国家几乎人手一册。其中埃塞俄比亚与加纳的恩克鲁玛堪称学毛著标兵。 只是何明星先生不太愿意写到这些“革命领袖”大都成为独裁者,给他们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作者可能也不知道,与非毛粉独裁者相比,毛粉独裁者的铁腕统治更残酷无人道。本文就以目前这段时期成为热点的卡扎菲为例,这位行将走向政治终点的铁腕人物,许多地方酷肖毛泽东。 首先,卡扎菲是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念的崇拜者与践履者。他当年不仅学习毛“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搞政变,还终生铭记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教导,对本国人民实行暴力统治。毛泽东瘫痪在床上几年还霸着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一职、紧紧抓住军权不放,卡扎菲也以“上校”之身份紧紧抓住军权不放,根本不以其他任何职务为念。 其次,卡扎菲很欣赏毛泽东鼓动人民对自己的个人崇拜,亦步亦趋效仿之。毛泽东喜欢别人称自己是“太阳”,喊万岁,一度还雄心万丈地要与苏共争当“世界革命领袖”,这一愿望受挫之后则将目标收缩为“第三世界的革命领袖”,热衷于“输出革命”。卡扎菲也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善于发动本国民众忠于自己。他从不以做利比亚一国的领袖为满足,时常做出各种惊险动作,向“阿拉伯世界领袖”的宝座冲刺,2008年,卡扎菲曾召集一群非洲部落领袖,要他们尊称他为“万王之王”。 第三,两人都是思想家。“毛泽东思想”至今还被说成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是中国共产党“贡献给世界的革命瑰宝”。卡扎菲不象毛泽东那样博学,手下人才也不似毛泽东那样多——这点很好理解,中国人口基数大,人才相应就多。利比亚总人口还没有中国一个大省多,卡扎菲麾下自然不会聚集那么多人才。因此,卡扎菲尽管也想当思想家,但却只出了一本《绿皮书》,以效仿毛泽东的“红宝书”——《毛主席语录》。 卡扎菲于1975、1976和1978年接连出版了三卷本的《绿皮书》。从那时起,每个利比亚学龄儿童都必须在学校里学习这本书。在《绿皮书》里,卡扎菲提出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世界第三理论”,以说明他关于民主和民生的理想设计。卡氏心仪卢梭人 民主权学说,主张“直接民主”,认为个人无须保留自己的权利,应将其全部委托给国家,由国家代为行使。《绿皮书》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人民大会”(比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了“代表”二字)。关于这本书的价值,有深厚中资背景的香港凤凰台曾由阮次山专门采访卡扎菲,做了个专题节目“《绿皮书》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同之处” ,开宗明义就告诉读者:“在利比亚,卡扎菲的3本《绿皮书》就像当年中国的《毛泽东语录》一样,是利比亚人手一本的‘绿宝书’。绿色在利比亚人心中象征着希望和生命,他们的国旗完全由绿色充填,国徽也以绿色为核心;在的黎波里的街道两旁,建筑物的门窗也大多被漆成深浅不一的绿色;卡扎菲更在《绿皮书》中提出‘把沙漠变为绿洲’的奋斗理想,鼓励他 的人民‘只有自力更生,利比亚的前途才能一片光明’。” 如果说阮次山名声不好,他将卡氏的《绿皮书》比之为毛的红宝书不够权威,武汉大学应该算是中国大学当中的“名门”了,2007年4月27日至28日,该校召开“卡扎菲思想学术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骆郁廷代表学校致欢迎辞,说“卡扎菲是阿拉伯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中利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也是著名的思想家。” 正是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成就了卡扎菲的终生“伟业”。不过,毛泽东与卡扎菲两人都好勇斗狠,这就注定了统治数亿中国人、睥睨世界、敢放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毛泽东不会太喜欢桀骜不驯的卡扎菲。在今年卡扎菲败局已显时,国内有人根据这一点,认为二人“针尖对麦芒,一山难容二虎。所以,在毛主席生前中、利两国关系停止不前,连外交关系都建立不起来”,否认卡扎菲是毛的好学生。这种论调多少有点“以成败论英雄”的势力眼,人家失败了,就不肯承认人家卡扎菲是从行为到思想酷肖毛泽东的传人,不够意思。 我的结论是:波尔布特学了毛泽东“以万物为刍狗”的残忍并发扬光大,卡扎菲则是从行动到思想最全面的学习者。只因二人并非中华民族成员,未读我中华《二十四史》,无论如何学不了毛泽东善用“以天下苍生为念”这类冠冕堂皇之辞掩饰其暴君真面目的工夫。

阅读更多

华尔街日报 | [观点] 观点:答巴菲特与奥巴马的加税建议

HARVEY GOLUB 这 些年来,我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上缴给联邦、州以及我所生活的这个地方的行政机构了。奥巴马总统认为我并不需要这些年来我缴税之后剩下的全部钱财,而且我应该给我的子孙们少留一些钱而多给他一些钱让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的这些决策令我深为痛恨。而且我还痛恨巴菲特和其他一些人,他们为自己积累了巨额财富,却认为我“被溺爱”了,因为他们相信他们应该缴更多的税。我当然不会因为各级政府没有征收更高的所得税而感到“被溺爱”。不管怎么说,这些钱都是我赚来的。 我今年已经72岁了,我能料到的,就是我得把我积累下来的财富的很大一部分作为遗产税上缴给联邦政府,而且还要根据彼时我所在州的要求,向州政府缴纳遗产税。我今年的收入的80%-90%要用来缴纳联邦所得税、社保医疗税和联邦遗产税及州遗产税,难道这还不够吗? 其他人如果想的话可以多缴一些税。他们可以自愿地开出支票,或者他们可以主张他们给基金会的捐赠也应该以税后收入计,不得享受所得税抵减待遇。如果不允许他们设立基金会来规避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的话,他们缴的税也会更多。 Bloomberg News 关于这次争论,最让我感到心烦意乱的是另外两件事,其一是征税手段不公平,其二是我与政府之间的隐性社会契约──税收应该有效且高效地用于满足国家一般需求之目的──遭到了违反。在说我贪婪之前,请确保你们已经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今天,最高收入群体(即年收入达到100万美元及以上的那25万人)缴纳的所得税占全部所得税的20%,而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占人口总数3%的那部分人缴纳的所得税占全部所得税的比例几乎达到了一半。而差不多一半的报税人则根本不必缴纳所得税。显然,他们赚得少,也应该少缴税。但他们多少也应该交一点税,这样政府花出去的钱也跟他们多少有一点关系。 此外,税收制度极其复杂,充斥着对不同的利益群体和行业人员的各种优惠,而这些优惠全都是那些想要保住手里的权力的政客们同意授予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抵减对私营房地产市场构成了支撑,但却损害了租房者的利益。为了支持加入了工会的工人和政府工作人员,他们的额外薪酬则完全不必缴税,而这损害了那些用自己的税后收入买保险的那些人的利益。捐给慈善机构的钱可以享受抵减所得税待遇,而赠给子孙的钱则不能。上面只是列出了几个例子而已,所有这些都是不公平的。 政府有义务把我们的税款用到那些真正有用的项目之上。但这项基础工作他们却并没有做好。我们真的需要几十个绩效和结果都没法考评的雇员再培训计划吗?我们真的需要在能源供应尚且充足的时候把钱花在太阳电池板、风力发电厂和电动汽车上吗?我们真的需要那些提高了我们购买的东西的价格从而给经济带来了约两万亿美元负担的条例吗?我们真的需要向国内的糖农和乙醇生产商提供补贴吗? 为什么要求公共项目支付高于市场水平的劳动力成本?为什么要在没有人会乘坐的火车上花掉数十亿美元?为什么要在没人居住的地方保留邮局?为什么要对那些紧邻大型机场的小型社区机场提供补助?为什么要向政府工作人员支付高于市场水平的薪资和大笔福利?我们真的需要一个能源部或是教育部吗? 我想说的是:在你们“要求”我还有其他人多缴一些税的时候,请你们首先更加公正地征收已有的每年2.2万亿美元的税款,并且更加明智地加以使用。这样你们需要我缴的钱就会少一些了。 (编者注:戈卢布(HARVEY GOLUB)是美国运通公司前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长,目前在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执行委员会任职。)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华尔街日报 | [刘罡读报] 美英报纸评乔布斯辞职

刘罡 苹 果的核心人物乔布斯宣布辞去公司首席执行长之职,美英主要报纸纷纷对这一牵动市场神经的消息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美国《纽约时报》8月24日的报道 说,苹果公司周三宣布,它最主要的产品梦想师乔布斯将辞去公司首席执行长的职务。报道援引科技研究公司Gartner 的研究负责人Michael Gartenberg的话说,虽然乔布斯的辞职标志着苹果公司一个时代的结束,但重要的是需要记住,相对于个人贡献来说,苹果公司的成功还有赖于更重要的东西,即使这个个人是乔布斯。 报道还援引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 专长于移动技术的分析师Charles Golvin的话说,鉴于苹果的下一波产品早已付诸开发而乔布斯辞任CEO后还将继续担任苹果董事长,乔布斯辞职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要一年半到两年后才能感觉出来。他还说,苹果公司今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公司赖以做最终决定的那个人离开后,苹果的团队是否还能继续有效地团结协作。 美国《洛杉矶时报》8月24日的报道 说,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周三辞去公司首席执行长之职,他在幕后推动的一系列产品使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报道说,虽然长期休病假的乔布斯此次辞职已在人们的普遍预料中,但他的辞职还是让苹果这家偶像级公司的未来处于不确定之中,这是因为乔布斯与苹果那些最成功的创新性产品有着深深的个人联系。 报道援引经纪公司BGC Partners的分析师Colin Gillis的话说,乔布斯辞任CEO并不出人意料,无论他的健康状况今后是恶化还是不恶化,董事长一职仍是乔布斯今后继续向苹果提供艺术灵感的完美角色。 英国《卫报》8月25日的报道 援引苹果公司董事Art Levinson 的话说,乔布斯的非凡远见和领导能力拯救了苹果公司并把它引向了世界最具创新性和最有价值科技公司的位置。他说,乔布斯对苹果的贡献不可胜数,他吸引和激励了苹果数量众多的有创造性员工和公司具世界级水平的管理团队。 报道说,有分析师认为,接替乔布斯出任苹果CEO的库克是个保险的人选,但他们怀疑在库克领导下的苹果是否还能有以往的动力。但报道也援引研究机构Cross Research 的负责人Shannon Cross的话说,乔布斯辞职将不会对下一代iPad 或下一代 iPhone造成影响,苹果处于研发过程中的产品已经排出去很远,乔布斯一直在苹果内部培养人才,苹果的企业文化非常强大。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媒体札记:再见,老卡

(2011年8月22日) 一 半年荏苒,很多人可能都已经忘记了在非洲北部正有一场持续战争。 “兵临城下,四面楚歌,老卡何去何从”——正如《新闻晨报》头版大幅图片所宣告,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僵持多月的战局豁然开朗,利比亚反对派宣布已控制首都,并正在搜捕自己的垓下之囚——昔时强人卡扎菲。《潇湘晨报》把“决战的黎波里”的封面图片处理得仿似黎明到来前的战争影片画面,《齐鲁晚报》已经用整个头版来预测老卡命运:“第二个萨达姆?”并以社论表明立场,《逆势而动让卡扎菲沦为孤家寡人》:“生死惨烈的利比亚内战只能警示旁观者和后来人,把国家未来全部寄托于英雄或强人并不可靠,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主导者,英雄或强人与其为了强权在握费尽心机,不如尽早实现主权在民。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逆势而动使得卡扎菲从英雄豪杰沦为孤家寡人。” 晨间,商业门户均已将沉寂许多的利比亚专题重新推入头条,搜狐多达七行的标题里包括“利比亚局势急转,卡扎菲面临绝境”,“1300人死亡,卡扎菲之子赛义夫被俘,大儿子、卫队投降”,“民众大喊:我们自由了”等。新浪迅速推荐即时评论,《当硝烟散去时,利比亚的考验真正开始》,作者陶短房在叹息自诩“理论家”和“导师”的老卡是如何“犯了所有可能犯的错”之后,悲观地写道:“乱世之民易治,因为饱经疮痍的他们很容易满足,这是天时地利给予反对派的一次良机,只要他们能表现出一点点努力、宽容和作为,就很容易在‘绿色王朝’废墟上站住脚……但民众和社会的耐心也是有限的,部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在几个月内战中又堆积大量仇恨的利比亚,一不留神,便会堕入血亲复仇、冤冤相报的深渊中循环往复、不能自拔。” 《人民日报》不能像这等“小报”一般喜怒皆形于色。继前日刊发简讯《利比亚总理呼吁对话解决危机》后,今天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以“利比亚战局指针拨到‘关键一刻’”形容当下局势,并由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孟祥青出面点评:“目前利比亚反对派武装已兵临城下,无论是对卡扎菲还是反对派,都可以说已基本到了最后时刻。应该说卡扎菲目前的选择已不多。” 中国政府其实早在6月就已经选择“两边都接触”的办法布局落子,外交官们在坚持“尊重利比亚人民意愿”的口径下,在卡扎菲和那日益强大的反对派之间保持平衡。他们的信息采集和局势判断能力显然非新闻记者所能企及,可以作为证据的是,三天前,新华社发出电稿,宣布“中国红十字会向利比亚提供的首批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于当地时间19日上午抵达利东部城市班加西”。虽然此稿只字未提“反对派”,但有心的市场化媒体早已根据“班加西”这个地名得出“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利比亚反对派5000万元物资”这个标题。次日消息更加证明中国政府与时俱进的成果,新华社再发稿称,“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人道主义救援委员会主席哈立德•穆罕默德说,目前利比亚国内正遭受战乱危机,面临物资短缺,中方在这一关键时刻提供物资援助,利比亚人民衷心感谢中国人民的帮助。”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媒体札记:法官与舆论

(2011年8月23日) 一 “卡扎菲在中国也成了一些人表达情绪的“影射靶子”,但这没什么,中国社会早就习惯了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新浪推介今日《环球时报》社评时制作如上提要。胡锡进总编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微博关注名单看到了这些情绪,例如李承鹏所说的:“卡扎菲这事最娱乐的:卫队竟整编制缴械投降,表情舒缓。全无几个月前的宁肯玉碎绝不瓦全……各国、各公司、各单位老大们,一定要知:当初马仔多坚决爱你,后来就多坚决地卖你。这是独裁定律。” 利比亚的天翻地覆成为两日来微博论坛最热议题,在自媒体平台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于此嘲笑卡扎菲的不识时务、赞美利比亚人民的解放。除了向“独裁”的中国执政者指桑骂槐、嘲笑外交部如何“见风使舵、落后形势”外,新华社和央视也被心存不满者揭发批评:前者因为以“发生全面骚乱”的标题描述的黎波里民众欢欣庆祝的画面,而被指控为“睁眼说瞎话”;后者除了三天前曾有节目预测“反对派还不具备围城的能力”,还因昨日曾据路透社消息口播“卡扎菲被捕”的错误消息,而被反问是否伦理底线还不及微博。 一张表现卡扎菲“中弹身亡”的图片更是流传广泛,当有人指出实乃伪作并呼吁加V名人们在转发时理应承担社会责任时,得到的回复是“明知是假,故意转发,也不为过。比如,你当政治事件对待,我当娱乐事件对待。我明知是假,我就转发,因为我快乐。” 这便是舆情现实。虽然《环球时报》坚持认为卡扎菲丧失民心和西方大国意志是同样“根本性”的变局原因,但更多民间意见领袖愿意将此视作“自由的胜利”。于是,今晨中国几乎所有市场化媒体都将重点版面贡献给了反对派们的鸣枪庆祝。直接将那句“卡扎菲时代终结”宣言搬上头版的有《东方早报》、《新京报》、《济南时报》、《每日商报》、《山西晚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半岛晨报》则通报着“搜捕卡扎菲”的进程;《晶报》在反对派狂欢胜利手势下宣布“完了!卡扎菲”;《河南商报》头版画面是将卡扎菲关在铁笼之中宣布“强人末路”…… 继昨日推出“号外”后,《齐鲁晚报》今天以“谁的胜利”封面提问,探索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命运,提要写道:“战争终有结束的一天,谁将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赢家?是利比亚人民、利比亚反对派,还是那些介入利比亚战争的国家?这个问题不会只有一个答案,因为站在不同的利益背景上,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们更关注的是,这场战争最终能给利比亚人民带来什么?相对于利比亚人民的利益,无论是反对派精英,还是外来的力量尤其是西方强势国家,其利益是否和利比亚人民的利益完全交合,这个答案的最终揭晓需要时间——也许是很长的时间。” 央视网在用专题劝告各国强人“勿做卡扎菲”之时,以中国外交部那句“我们尊重利比亚人民的选择”为结。根据新华社昨日稿件,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在利比亚未来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人民日报》则以“利比亚突然面临后卡扎菲时代”来描述当前事态,较之央视出镜专家认为“西方的分化瓦解策略起到了重大作用”,文章引述外电,为卡扎菲政权突然垮台列出四大原因:“卡扎菲的兵力部署不当;北约几个月来持续不断的空袭已经摧毁了卡扎菲军队的有生力量;士兵不够忠诚;的黎波里民众对卡扎菲也不像宣传的那样忠诚”,对卡扎菲命运预测有三:“负隅顽抗,殊死拼杀;交权流放,聊度余生;举手投降,接受审判”。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