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闻

[非洲] 多国部队打击卡扎菲地面部队

美 国与其盟国明显升级了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在一场战斗中对坦克和火炮进行狂轰乱炸,以阻止卡扎菲武装部队控制米苏拉塔和阿加达比亚,这是利比亚反政府运动的两个关键城市。 相关报导 卡扎菲致世界领导人的信 利比亚攻击揭示奥巴马外交政策原则 美国为何最终支持军事干预利比亚 利比亚战事持续 盟国力图解决彼此分歧 与此同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北约)未能在连续第二天的会议中决定由谁担任行动指挥。但北约成员国似乎达成一项方针,由多国部队监督已在利比亚人口稠密的北部沿海上空设立的禁飞区。 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已有五天时间,行动初始,他们就将卡扎菲武装从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逼退。班加西实际上是反抗者的大本营。之后,多国部队为援救受利比亚当局攻击的西部城市米苏拉塔的平民和反政府武装人员发动空袭。据说那里的食品和药物所剩无几。 Khaled Elfiqi/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图片:利比亚东部重镇争夺战 开始于今天凌晨的新一轮空袭似乎是阻止利比亚政府军深入重点城市的最后努力。如果他们打入这些城市的腹地,可能会与当地民众混在一起,令多国部队的飞机和导弹实际上难以对其进行打击。 此外,多国部队似乎还一心要帮助利比亚反政府组织重新夺回东部城市阿加达比亚。最近几周,利比亚政府和反抗者在这个城市反复交火。 周三晚间,又开始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发动空袭。轰炸开始近45分钟以后,能够听到两次巨大的爆炸声,不过还不清楚被炸目标。利比亚官方媒体说,的黎波里以东的塔朱拉的民事和军事设施正成为袭击目标。此外,该媒体还播放了一段据它说是卡扎菲所在地的现场录像,从录像上看,成群的人们喊着口号、挥舞着旗子。 当地居民在电话中透露,截至周四清晨,距的黎波里东部125英里(约200公里)的米苏拉塔除可以听到小型武器偶尔开火的声音外,整座城市显得十分安静。这些居民说战斗暂缓是他们期待已久的事情。 美国地中海特遣部队参谋长、海军少将胡贝尔(Rear Adm. Gerard Hueber)在“惠特尼山”号(USS Mount Whitney)指挥舰上举行了电话会议。他对记者说,无论是阿加达比亚还是米苏拉塔,我们重点袭击的目标是机械化部队和火炮及可移动地对空导弹基地。 Aris Messinis/AFP/Getty Images 周三在阿加达比亚附近的一处关卡,一名反抗者战士蹲在路上。 胡贝尔说,飞机正在封锁为他们供给弹药的交通路线以及指挥与控制线路。 多国部队的指挥官希望军事打击能产生类似于他们在班加西制造的效果。卡扎菲武装被多国部队从班加西赶走,为反抗者赢得了重新部署的时间。 美国、法国、英国和其它国家的外交官就谁将领导这次军事行动的意见分歧进一步深化。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说,美国已深深卷入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冲突,因此打算迅速卸去利比亚军事打击行动的领导角色。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Robert Gates)说,奥巴马总统已讲得很清楚,美国不会长时间在这场行动中带头,实际上行动开始后,美国担任领头职责不会超过一周左右。空袭始于上周六。 周三晚间的会议上,法国就多国部队的职责问题与北约其它27个成员国僵持不下。谈判将在周四继续。 法国是第一个派战机参与空袭利比亚的国家,它希望北约在一支将包括阿拉伯国家的多国部队的指挥架构上发挥次要作用,应主要负责技术层面的工作。阿拉伯国家不是北约成员国。 其它盟友坚持认为,应当由指挥经验最丰富的北约领导这次军事行动。 卡扎菲本人的态度依然强硬,声称参与针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西方列强将最终被丢到“历史的垃圾桶”里。 SAM DAGHER(的黎波里)/STEPHEN FIDLER(布鲁塞尔)/ NATHAN HODGE(华盛顿)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阅读更多

[图片报导] 图片:伊丽莎白・泰勒的传奇一生

美国传奇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的发言人萨利・莫里斯(Sally Morrison)说,周三上午,泰勒在洛杉矶赛达斯-西奈医疗中心去世,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享年79岁。这张照片摄于1951年,年仅19岁的泰勒在伦敦出席一场电影首映礼。 Associated Press 泰勒出生于1932年2月27日,父母是旅居伦敦的美国夫妇。1942年出品的电影《每分钟一个娃》(There’s One Born Every Minute)是泰勒的荧屏处女作。图为泰勒和卡尔・阿尔法尔法・斯维泽(Carl ‘Alfalfa’ Switzer)在该片中的剧照。 Photo12/Polaris 她一生共出演了50多部电影。图为她在1944年的电影《玉女神驹》(National Velvet)中的剧照,那时,她乌黑的秀发和紫罗兰色的眼睛已经成为她的魅力法宝。 Associated Press 泰勒与保罗・纽曼(Paul Newman)在1958年电影《热铁皮屋顶上的猫》(Cat on a Hot Tin Roof)中的剧照。 Everett Collection 图为1959年电影《夏日痴魂》(Suddenly, Last Summer)中泰勒坐在水边的场景。她凭借该片获得了一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Columbia Pictures/Reuters 她出演的1960年电影《青楼艳妓》(Butterfield 8)让她第一次加冕奥斯卡影后,图为该片剧照。但有些人将泰勒这次获奖称作“同情奖”,因为泰勒患有肺炎,险些丧命,刚经历了一次紧急气管切开手术。 Associated Press 1961年,她开始参加史诗大片《埃及艳后》(Cleopatra)的拍摄,该片在1963年上映。她从该片获得了100万美元的片酬,创下那个年代女演员片酬的最高纪录。 Associated Press 泰勒在1966年与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携手出演了电影《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让她再次捧得小金人。 Warner Bros./Associated Press 1950年,18岁的泰勒与她的第一位丈夫、希尔顿酒店家族的康拉德・希尔顿(Conrad Nicky Hilton)结婚。他们的婚姻仅维持了不到一年。 Associated Press 1952年,泰勒又嫁给了演员迈克尔・威尔丁(Michael Wilding),图为1952年2月,泰勒到伦敦时威尔丁去迎接自己的未婚妻。他们生了两个儿子──迈克尔(Michael)和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这对夫妇在1957年离婚。 Dennis Lee Royle/Associated Press 泰勒的下一任丈夫是电影制片人迈克尔・托德(Michael Todd)。图为他们在1957年1月抵达纽约机场,准备飞往墨西哥。他们育有一女,取名为伊莉萨(Eliza)。1958年,托德在一次飞机失事中身亡。 Associated Press 泰勒很快与前夫托德的密友、歌手艾迪・费舍尔(Eddie Fisher)坠入爱河。这使得费舍尔与米高梅玉女演员黛比・雷诺斯(Debbie Reynolds)的婚姻破裂。图为1959年5月,费舍尔与泰勒在拉斯维加斯完婚后的照片。 Associated Press 不久,泰勒在拍摄《埃及艳后》期间又深深地爱上了理查德・伯顿,他们后来收养了一个女儿,玛丽亚(Maria)。图为这对新婚夫妇1964年在多伦多的照片。 Associated Press 他们离过两次婚,第一次离婚后于1975年在博茨瓦纳复婚。但在1976年最终劳燕分飞。图为1975年泰勒和伯顿夫妇在以色列特拉维夫。 Associated Press 1976年,泰勒与美国前海军部长约翰・华纳(John Warner)成婚。在逐渐淡出好莱坞舞台后,她的光芒渐渐减弱,她那傲人的纤腰也变粗了,体重增长到近82公斤。华纳与泰勒在1982年离异。 Associated Press 图为1978年,泰勒来到比安卡・贾格尔(Bianca Jagger)和时装设计师罗伊・候司顿(Roy Halston)在纽约的工作室,他们在那儿为泰勒举办了生日派对。泰勒一生中常年被疾病和意外受伤折磨。她在出演《灵犬莱西》(Lassie Come Home)一片时伤了腿;拍《玉女神驹》时从马背上摔下,背部受伤。这些伤病让她染上了药瘾。 Allan Tannenbaum/Polaris 1991年,泰勒与她的新一任未婚夫拉里・福坦斯基(Larry Fortensky)共同出席了一个媒体见面会。图为泰勒在离场时朝人们挥手。她在贝蒂福特戒疗所邂逅了这名建筑工人,他们的婚姻终结于1996年。 Richard Drew/Associated Press 泰勒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铁杆粉丝,还是杰克逊两个孩子的教母。在杰克逊受到猥亵儿童的指控时,泰勒站出来为他辩护。图为1997年,这对老朋友在洛杉矶参加一次活动时牵着手。同年,泰勒因患上了良性脑瘤再次接受手术。 Associated Press 这名曾经的奥斯卡影后后来成为了最早的艾滋病慈善活动家的一员。与她共同出演《巨人传》(Giant)的洛克・哈德森(Rock Hudson)死于艾滋病诱发症,这促使她成立了美国艾滋病研究基金会。1993年,她因这方面的慈善活动而获得了一项奥斯卡特别奖。图中,她于1998年在华盛顿的一次艾滋病活动中讲话。 Xinhua/Zuma Press 2003年,泰勒在CNN位于洛杉矶的《拉里・金现场秀》节目演播厅里,她的玛尔济斯犬“蜜糖”(Sugar)趴在她旁边。1999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她英帝国女爵士荣誉勋章。 Chris Pizzello/CNN/Reuters 图为2007年她在洛杉矶的一个剧场看话剧。 Mario Anzuoni/Reuters 1992年,她与另一位艾滋病防治运动活动家、英国歌手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一同在纽约席亚体育场登台演出。 Kevin Mazur/WireImage 1985年,泰勒在巴黎参加一个抗击艾滋病的晚会。 Pierre Guillaud/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她去世时,她的四个子女都在身旁。图为2007年,泰勒在加利福尼亚的圣摩尼卡参加一个慈善活动。 Dan Steinberg/Associated Press

阅读更多

[视频] 视频:追忆伊丽莎白•泰勒

伊丽莎白・泰勒是第一位片酬突破百万大关的女演员。另一方面,她的一生绯闻缠身,让渴盼爆料明星丑闻的小报行业赚足了银子。《华尔街日报》娱乐博客《Speakeasy》的作者法利(Christopher Farley)和米雷斯(Elva Ramirez)在本期《新闻中心》节目里谈论了这位刚刚去世的传奇女星。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阅读更多

[中国实时报 法律] 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究竟持什么立场?

Ecpad/Xinhua/Zuma Press 2011年3月21日由ECPAD发布的一张照片。图中显示,3月19日,一架法国阵风战斗机在利比亚上空执行飞行任务。 中 国官方媒体对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在利比亚对卡扎菲政权的军事打击进行了大量新的嘲讽,虽然这一军事打击是北京允许进行的,这一现象显示,在中国政府想提升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地位的愿望和对多国干涉其他国家内部冲突和人权事务的恐惧这两种情绪之间,存在着矛盾。 Shen Hong/Xinhua//Zuma Press 中国本月是联合国安理会的轮值主席国。3月10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一次安理会公开辩论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前排中央)发言。中国未否决安理会在利比亚上空设立禁飞区的决议,但中国官方媒体却对多国部队对卡扎菲政权采取的军事行动进行嘲讽。 《环球时报》周三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颂扬了中国政府在利比亚爆发抗议浪潮时将居住在这个国家的中国人撤出的行为。文章说,(如果没有这一撤离行动),三万多名中国同胞就会被困在这场发端于利比亚内部冲突、并由西方军事干预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中。《环球时报》是中国一份具民族主义色彩的小报,它由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喉舌《人民日报》出版。 同时,在周三出版的中国国有英文报纸《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中国国家安全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庆功发表评论文章说,美、法等国推动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时用以作为其行动理由的人道主义担忧,不过是“精心装饰的借口”,文章说,利比亚的动荡局面一定程度上是西方国家的政治鼓动导致的。 上述批评声音与中国官员的声明遥相呼应,但在此之前北京已决定在上周四联合国安理会表决 1973号决议 时不使用否决权,从而使盟军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得以进行。这项决议授权在利比亚上空设立“禁飞区”,并授权采取“任何必要措施”以保护受到忠于卡扎菲部队袭击威胁的平民。虽然俄罗斯同样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但它也与德国、巴西和印度一道在表决中投了弃权票。 观察中国的人士说 ,这是北京首次没有阻止安理会支持因人权或人道主义原因而对某一国政府采取军事行动。(虽然北京在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表决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678号决议时也投了弃权票,但这一决议是对伊拉克侵略主权国家科威特作出的回应)。 中国政府自联合国安理会上周四表决通过1973号决议以来一直坚持说,它虽然对这一决议存在疑虑,但考虑到阿拉伯国家联盟(Arab League)和非洲国家联盟(African Union)的愿望,它没有阻止该决议的通过。中国本月是联合国安理会的轮值主席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上周四说,中国支持安理会“采取适当和必要行动尽快稳定利比亚形势并停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但中国也“对决议的部分内容有严重异议”,中国反对在和平手段没有用尽时使用武力。 但不投否决票的后果是十分明显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Robert Gates)3月2日 说 :让我们实话实说吧,禁飞区始于对利比亚的打击。 中国上周在联合国投弃权票之前,上个月还曾更加少见地投票 赞成 安理会一项授权制裁利比亚政府的决议。授权制裁的原因是利比亚政府对平民示威者的血腥袭击。 Anja Niedringhaus/Associated Press 利比亚当地人在检查一架美军F15战斗机的残骸。该战机于2011年3月22日(周二)坠落在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东部Bu Mariem村的开阔田野。两位机组人员均安全弹出。 对于那次投票是否有违北京反对干涉别国“内政”长期立场的问题,中国官员做了回复,但并未说服所有人,包括中国国内的一些人。在国内,不少民间评论人士支持针对卡扎菲的军事行动,并指出北京因他国政府侵犯人权而同意予以制裁存在的讽刺之处。 知名博客作者韩寒周一 写道 :“中国投了一票支持制裁,一票弃权禁飞,让人欣喜。……朋友转而问我的观点,我说,我的观点特别简单,独裁者没有内政,杀戮者当被侵灭。昨天正好是 十九年来最大的月亮 ,无论是谁,无论为了什么,代表月亮消灭他。” 近几天中国官方对美国及其盟国大加批评,说明北京希望清楚表明,它在安理会的两次投票不会是先例。外交部一位发言人周二说,中方对于多国部队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造成平民伤亡的报道(到目前为止尚未证实)“深表关切”,说军事行动有可能违背初衷,加剧人道主义灾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一次例行记者会上说:“安理会相关决议的初衷是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她的话和阿拉伯国家联盟(Arab League)秘书长穆萨(Amr Moussa)周日 对空袭的抨击 差不多。姜瑜说:“我们反对滥用武力造成更多平民伤亡和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据报道,利比亚已要求其武装部队停止了军事行动,我们再次呼吁有关各方立即停火,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我们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问题特使以及非盟、阿盟继续为和平解决利比亚当前危机开展外交努力。” 此前在周一,《人民日报》刊载评论文章,把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斥为美国及其欧洲盟国又一次欠考虑的战争选择。文章说:“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是继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一些国家本世纪第三次对主权国家动武。” 评论说:“伊拉克八年来的血雨腥风、广大民众苦不堪言的生活既是一面镜子,更是一种警示。” Jason Dean / Josh Chin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关键词: 外交部    利比亚    媒体    美国    联合国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