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闻

人权观察 | 人权观察组织向七位活跃人士致敬

尽管这些人权捍卫者来自“阿拉伯之春”中心地区至许多其他直言不讳人士必受威胁的地方,但每一位表现出舍己为人的勇气及毅力,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向他们的精神及努力致敬,希望他们竭力改善的人权侵犯境况,将因这奖项而更受国际社会重视。 肯尼思•罗斯(Kenneth Roth),人权观察组织执行主任 (纽约)- 人权观察组织今天宣布将于2011年11月颁发世界著名的艾莉森·黛丝·弗基斯非凡运动奖(Alison Des Forges Award for Extraordinary Activism)给七名为人权事业奋斗不懈工作的倡导者。这些来自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墨西哥、俄罗斯、突尼西亚及津巴布韦的活跃人士,是为了创造一个免于暴力、歧视和压迫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该奖项纪念曾在人权观察非洲部担任近二十年的高级顾问,艾莉森·黛丝·弗基斯博士( Dr. Alison Des Forges )。 2009 年 2 月 12 日,她在纽约的一场坠机意外中不幸身亡。 黛丝·弗基斯生前是世界上研究卢旺达及其 1994 年种族灭绝事件与其后最杰出的专家。这项人权观察的年度奖项纪念她对捍卫人权的献身精神。奖项也表扬那些为了维护他人尊严和权利而奋不顾身的英勇人士。 人权观察组织执行主任肯尼思•罗斯( Kenneth Roth )说:“尽管这些人权捍卫者来自‘阿拉伯之春’中心地区至许多其他直言不讳人士必受威胁的地方,但每一位表现出舍己为人的勇气及毅力,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向他们的精神及努力致敬,希望他们竭力改善的人权侵犯境况,将因这奖项而更受国际社会重视。” 人权观察 2011 年艾莉森·黛丝·弗基斯非凡运动奖的得奖主即: 哈桑 • 巴 格 ( Hossam Bahgat ) ,“埃及个人权利倡议”( Egyptian Initiative for Personal Rights )执行主任;他早在埃及 2011 年 1 月起义运动前,已是个著名的声音,至今依然如此; 西赫姆 · 本森德里 纳 ( Sihem Bensedrine ) ,这名突尼斯记者及活跃人士亦是“阿拉伯媒体监督工作组”( Arab Working Group for Media Monitoring )的主管,也是“关注突尼斯自由的国家理事会”( National Council for Liberties in Tunisia )的发言人; 阿尼斯·希达亚( Anis Hidayah ) ,“移工关怀”组织( Migrant Care )的执行主任。该组织是个重要的印度尼西亚组织,其致力于保障数以万计移徙工人的权利; 法莱 · 玛古 乌 ( Farai Maguwu ) ,是位于津巴布韦东部的“研发与发展中心”(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主任 , 也是抗议马朗热钻石矿区内的人权侵犯的主要声音之一; 埃伦 • 米拉新 娜 ( Elena Milashina ) ,俄罗斯主要独立报纸《新报》( Novaya Gazeta )的调查记者; 康斯薇洛·莫拉莱斯( Consuelo Morales ) ,位于蒙特雷的“支持人权的公民”组织( Citizens in Support of Human Rights )主任。该组织力求曝光在墨西哥“禁毒之战”过程中发生的人权侵犯; 苏珊·塔玛色比 (Sussan Tahmasebi) ,来自伊朗的公民权利及妇女权利活跃人士,亦是“ 100 万个签名”运动( One Million Signatures Campaign )的创始成员。 人权观察组织对世界各地的 90 个国家进行研究工作时,与包括上述几位在内的维权人士并肩合作。我们将在阿姆斯特丹、贝鲁特、芝加哥、日内瓦、汉堡、伦敦、洛杉矶、慕尼黑、纽约、奥斯陆、巴黎、旧金山、圣巴巴拉、多伦多和苏黎世举行 人权观察 2011 年度晚宴 上,并同时颁发奖项。  哈桑 · 巴 格( Hossam Bahgat ) , 埃及 从2011年1月到2月,反穆巴拉政府革命席卷埃及期间,哈桑·巴格一直在前线追踪,记载示威抗议者在自由广场起义运动前后遭受的暴力事件。他还加强努力推进持久的体制变革、建立一个更加尊重人权的埃及,与此同时还为争取宗教自由和私隐权奋斗不懈。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巴格及其组织“埃及个人权利倡议”(Egyptian Initiative for Personal Rights)的工作更是急不容缓。巴格坚持维护所有埃及国民的个人自由,人权观察为此向他致敬。 西赫姆·本森德里 纳( Sihem Bensedrine ) , 突尼斯 记者兼社会活动家西赫姆·本森德里纳披露突尼斯的人权侵犯问题及捍卫国民的言论自由,已逾20年。她共同创建“关注突尼斯自由的国家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for Liberties in Tunisia)、“媒体、出版及创作自由观测站” (Observatory for Freedom of the Press, Publishing, and Creation)和独立新闻网站及广播电台Kalima。尽管被最近推翻的本·阿里政府不断骚扰、以及被监禁和暴打,本森德里纳投入人权事业的献身精神,未曾动摇过。本森德里纳在突尼斯大声疾呼反对人权侵犯以及倡导人权改革,展现巨大的勇气和毅力,人权观察为此向她致敬。 阿尼斯·希达 亚 ( Anis Hidayah ) , 印度尼西亚 数以万计的印度尼西亚妇女和男子为了养家糊口到国外工作,却可能受到严重的人权侵犯,位于雅加达的“移工关怀”组织( Migrant Care )执行主任阿尼斯·希达亚,就是为这群人直言不讳地发言。移工关怀和人权观察曾记载,在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工作的印度尼西亚家庭佣工经常每周工作七天,而且每天工作可长达18小时之久。许多雇主未支付工资;一些工人甚至被雇主关起来、毒打甚或强奸。希达亚致力于披露及制止印度尼西亚移徙家庭佣工受到的极其恶劣的人权侵犯,我们为此向她致敬。 法莱 ·玛古乌 (Farai Maguwu) , 津巴布韦 作为津巴布韦“研发与发展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主任,法莱·玛古乌广泛研究并记载马朗热钻石矿区的骇人虐待行径。为了讨论他在马朗热查出的人权侵犯,玛古乌2010年5月会见一名金伯利进程(Kimberley Process Certification Scheme)(世界钻石控制机构)监督员,事后当局以“提供假情报”罪名将他逮捕、监禁及加以酷刑。玛古乌勇于投入制止区内的猖獗人权侵犯行径,我们为此向他致敬。 埃伦 · 米拉新 娜 ( Elena Milashina ) , 俄罗斯 俄罗斯最突出独立报纸《新报》( Novaya Gazeta )的主要调查记者埃伦·米拉新娜,致力于披露人权侵犯和政府广泛腐败的真实情况。尽管俄罗斯试图压制其批评人士以及掩盖弊端,米拉新娜依仍保持直言不讳的态度,她坚持刊登关于强迫失踪、法外处决和酷刑的报道。她还积极独立调查车臣杰出维权者纳塔丽亚·埃斯蒂米洛娃( Natalia Estemirova ) 2009 年被绑架、谋杀一案。米拉新娜毫不退缩地对抗俄罗斯根生蒂固的人权问题,我们在此向她致敬。 康斯薇洛 · 莫拉莱斯( Consuelo Morales ), 墨西哥 康斯薇洛·莫拉莱斯在墨西哥捍卫人权侵犯的受害者,向侵权者追责。墨西哥安全部队对平民广泛犯下的人权侵犯包括酷刑、强奸和强迫失踪,但几乎未曾被调查过。尽管 莫拉莱斯 的组织面临持续不断的威胁,其仍坚决在新莱昂州记载这些侵权事件、为重大事件提出诉讼、为安全部队和暴力的毒品卡特尔的受害者提供急需的支持,并在这些努力中起领导作用。莫拉莱斯无畏地努力结束墨西哥 “ 禁毒之战 ” 的有罪不罚现象,以及协助被侵犯的受害者,我们为此向她致敬。 苏珊 · 塔玛色 比( Sussan Tahmasebi ) , 伊朗 苏珊·塔玛色比为伊朗妇女因歧视性法律受到人权侵犯,力求引起广大的的公众意识。除了进行领导及和平建设培训之外,她还共同发起曾经获奖的“ 100 万个签名”运动( One Million Signatures Campaign ),为终止伊朗有性别偏见的法律运动寻求支持。塔玛色比因其工作而被安全部队骚扰,还被严禁出国。塔玛色比无畏地致力于促进公民社会,使妇女权利问题成为伊朗国家重视的议题,我们为此向她致敬。

阅读更多

人权观察 | 中国:拜登应继续与中国政府“坦诚”讨论人权问题

美国副总统拜登5月在华盛顿会见中国官员时,表明对逮捕、被强迫失踪事件的关注,将人权问题回归到高层互动中应有的重要位置。现在他可以在北京继续而且公开地这么做,履行要坦诚相对的诺言。 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人权观察亚洲倡导事务部主任 (纽约)—人权观察组织今天表示,美国副总统約瑟夫•拜登(Joseph R. Biden)今年8月17日访问北京时,应坦诚讨论中国政府近来对人权的打击。人权观察称,他还应当向对等的中国官僚施压,要求告被知关于知名政府批评人士的近况,其中包括高智晟、陈光诚及 刘晓波 。 人权观察亚洲倡导事务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说:“美国副总统拜登5月在华盛顿会见中国官员时,表明对逮捕、被强迫失踪事件的关注,将人权问题回归到高层互动中应有的重要位置。现在他可以在北京继续而且公开地这么做,履行要坦诚相对的诺言。” 拜登此行是在5月份的对话后首次访问中国。他当时在对话上强调人权在美中双边关系起着重大作用,并表示美国会开放地、坦诚地讨论这项议题。 中国主席胡锦涛今年1月对美国进行 国事访问 后,以及中东和北非发生“阿拉伯之春”的示威抗议事件,中国政府对异议人士展开剧烈的打压行动。自2月中旬以来,人权观察已记载数十名中国律师、民间社会活跃人士、艺术家及博客作家被拘留、逮捕及强迫失踪。 人权观察指出,中国领导人的人权和法治 修辞 ,与实际的严峻局势差距可观,损害美国政府对与信心与日俱增、日益经济强大的中国建立稳定、有建设性的关系的愿望。 遭中国政府针对的许多人士,他们寻求的实属一个健康双边关系的主要元素:信息的自由流动,可以无需畏惧打击报复地自由讨论问题,以透明、一致的方式实行中国法律及宪法。人权观察表示,中国政府在这些权利上未取得进展,反映违背了对法治的承诺,美国决策者和投资者应关注这一走向。 中国政府针对的人士包括维权人士兼艺术家 艾未未 。他被强迫失踪、被警方以“监视居住”的名义关押80天,据称是在“供认”犯了逃税罪后才于6月22日获释。此外,中国安全部队还拘留了与艾未未有联系的四位人士——表弟兼司机张劲松,朋友文涛,审计师胡明芬,设计师刘正刚。他们是在艾未未获释不久后被释放。据报,艾未未在关押期间受到身体上及心理上的虐待。 其他被打压的人士至今下落不明,其中包括广州维权律师刘世辉,他是在2月20日被一群身份不明的人暴打后失踪。美中人权对话4月结束时,美国国务院负责民主、人权与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迈克尔•波斯纳(Michael Posner) 谴责中国在人权问题上“严重倒退”,对“数十人被非法逮捕及强迫失踪”表示关注。 胡锦涛主席1月访美后,人权观察呼吁美国政府与在中国独立地寻求改革的公民,站在同一阵线上,不要恢复使用“私下外交”。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公开表示支持刘晓波,强调人权为普世原则以及叙述在中国发生的诸多人权侵犯事件。人权观察指出,拜登应重申美国关注的这些问题,以免外界以为美国政策有所变更。 理查森说:“美国副总统拜登必须对中国同僚阐明,中国政府加剧打压,损害了美中 发展稳定、互利的外交及经济双边关系。他还应该重申这将损害中国长期的稳定。” 

阅读更多

BBC | 中国评论 : 再访911幸存者华人律师李沧

嵇伟 BBC中文网记者 911幸存者李沧 今年是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十周年。2002年我曾去纽约采访过一位在世贸大厦工作的幸存者、前美中律师协会会长李沧律师。 李沧和弟弟李刚当年都在世贸大厦南楼工作,尽管911那天他们兄弟俩都幸运的逃出了大楼,李刚在从33楼的办公室往下走的路上还帮助救人,但他们也有熟人和朋友在那次恐怖袭击中遇难。 2002年我在纽约采访李沧时,能明显感觉到他平静外表下内心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恐怖经历在他心里留下的伤痕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了或者痊愈了呢? 我在911十周年之前,从伦敦的办公室给李沧在纽约的律师事务所打电话。李沧的回答是,他一辈子也无法忘记对911的记忆,这种心理上的创伤会永远存在。 从911至今,他一直草木皆兵、疑神疑鬼。他和合伙人为事务所重找办公室时,绝不敢找十楼以上的房间。有一次他准备上飞机,认为同机的人中有几个形迹可疑,立即退票不坐了。就在前不久,他还以为地铁上一个被人遗弃的大塑料袋里可能装有炸弹…… 911改变了美国 李沧说,911以前总觉得美国是最安全的,不可能发生在电视里看见的别的国家发生的恐怖袭击。但911改变了一切,不仅改变了他个人,也改变了整个美国。 冷战结束之后的美国人失去了忧患意识,李沧觉得911恐怖袭击就像当年的珍珠港事件,让美国人不再置身于国际反恐战争之外,而且整个美国变得更团结了。 尽管在911发生后不久,被激怒的美国老百姓对穆斯林和阿拉伯人有过度反应,对他们扔鸡蛋甚至开枪,砸他们的商店和汽车。但李沧说,很快人们就从愤怒中恢复过来,理智地看待911,公认恐怖袭击只是少数极端分子所为。 他认为在经历过911之后,美国人能选出一个有着伊斯兰根源的总统奥巴马,能同意在恐怖袭击的中心、世贸大厦遗址附近建造清真寺,说明了美国人在911之后的宽大的包容心。 两场不同的战争 2001年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遭受恐怖袭击 911袭击之后,美国宣布反恐战争开始,之后有批评者认为,美国反应过度。作为恐怖袭击的幸存者,李沧认为,阿富汗当时的统治者塔利班窝藏911的主使本拉登,把阿富汗变成一个向全世界输出恐怖分子的基地,所以从国际法的角度说,美国入侵阿富汗是一种正当防卫。 但是李沧认为伊拉克战争的性质有所不同,伊战是因情报有误导致西方反应过度,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反恐视线,使得911之后站在美国一边的国际舆论,在伊战开始后减少了对美国的同情,而且战争对美国的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 在911恐怖袭击之后,许多西方国家和其它有民族矛盾的国家都先后发生过规模不等的恐怖袭击,有人认为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永远无法根除恐怖主义。 李沧认为,不能简单地用战争来对付恐怖主义,那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根除恐怖主义除了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达到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之外,还需要解决地球资源和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问题。 李沧说,如果不改善因社会不公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特别是在目前经济萧条、很多人失业的情况下,如果不给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过“好日子”的希望,他们就会对社会表示愤世嫉俗的愤怒,就会走上极端。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六四专题有奖征文

 2011年 6月 02日 从六四事件到茉莉花革命,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运动不断遭到镇压和扼杀。从前苏联垮台到中东巨变,世界各地的专制政权似乎都难逃崩溃的厄运。 然而中国的统治阶层却以强大的国家机器按照自己的意志左右民众的命运。 那么,中国是否有希望走上民主之路呢?中国的政治变革应该如何运作和可能如何运作呢? 中国人民在得到某种程度的经济自由之后是否还需要名副其实的政治自由呢? 中国能从以往历史和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汲取什么教训呢? 美国之音特此举办 [六四专题有奖征文] 活动,欢迎各界人士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探索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来稿请寄: chinese@voanews.com 优秀作品将汇集成册,出版电子书,向全世界发行。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版面革新:相关文章和读者评论的显示

 2011年 6月 13日 美国之音中文网的文章页面最近有所调整,相关文章标题链接和读者评论的显示方法改变了。 相关文章的标题链接不再出现在文章右侧,而是出现在文章下面。其中第一条相关文章的标题,字比较大,下面有文章提要。再下面是其他相关文章的标题。如果在第五条下面有“更多”两个字,那么,点开“更多”后,就能看到其他相关文章的标题。 读者评论也由原来的立刻显示所有帖子改成了先显示最早或者最新的3条留言。如果第三条下面有“显示更多评论”字样,就意味着还有别的评论。点开“显示更多评论”,就可能看到十几条、几十条、上百条甚至几百条评论。读者跟帖的上面有“网友评论”四个字,后面的括号里写着现在有多少条评论。读者可以选择从最早的跟帖看起,也可以选择从最新的跟帖看起,在“排序方式”后面做出选择就行了。 此外,读者评论的字体变大了,更容易阅读了。 有读者跟帖:“换了新版面,留言的人也少多了~真清净!”其实,留言的人仍然很多,只不过需要点一下才能一览全貌,而并非一打开文章所有评论就奔来眼底。我们感谢这位读者的留言,这句点评提醒我们要对新版面做点说明。 我们更感谢另一位网友的如下留言:“这里是个自由论坛,每种观点都可以发声。这对中国人尤其珍贵。我非常珍惜这个论坛。各位网友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共同为炎黄文化,为民族发展,献计献策。感谢美国之音!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