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闻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李双江的新闻

1970年代中期,也就是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国当局推出“文革”开始后的第一批故事片。中国军队歌手李双江为那些屈指可数的故事片之一《闪闪的红星》演唱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一举成为全中国最著名的歌手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歌迷有了多得数不清的中外歌手歌曲可听(今年以来,被中国文化部列入黑名单的中外歌曲就有三百首),李双江已经被许多歌迷认为是个过气的歌手,难以引起轰动了。 然而,近两天来,李双江的名字又产生了轰动效应,甚至产生了国际回响,得到了海外媒体的报道,以至于中国官方媒体显然也认为有必要为他刊发英文、法文新闻,由此引导外部世界看中国。 *李双江再以儿子出名* 当年李双江完全是以他的歌喉出名,获得轰动效应。当年他演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虽然是一首典型的共产党宣传歌曲,但在文化和文艺极其单调贫瘠的当时,他的歌声听上去别具一格,清新悦耳。尽管他当时只是唱电影插曲,没有露面,但他依然是凭着歌喉获得了中国千百万人的心。 在过去的几天里,李双江的名字又产生轰动效应,则是因为他的15岁的儿子李天一。9月6日晚上,李天一无照开车,开着高档的没有挂牌的宝马牌高级车。因为他前头一对夫妇开着车刹车,他便暴怒起来,下车对那对夫妇拳打脚踢。 中国媒体报道说,那对夫妇的5岁的孩子在车里吓得哇哇大哭;李天一的一个朋友开着另一辆车,也停车跟他一起殴打;李天一和朋友显然是出手凶狠,而且一边打,一边威胁旁观者不得打电话报警。被殴打的彭姓男子随后被送到医院,头上要缝11针。 有关的消息最先在《新京报》得到报道,随后中国互联网上传开,成为中国民众的微博热议话题。 *民众与官媒视角不同* 权贵或被认为是权贵的人家的子女在社会上无法无天横行霸道,以及官方为权贵及其子女保驾护航,近年来频频成为爆炸性新闻,成为民怨爆发的导火索,威胁中国当局苦心经营的“和谐”稳定。“我的爸爸是李刚“,“药家鑫”,“俯卧撑”成为当今外国学者了解和研究当今中国官民对立、权贵与小民对立的最佳索引。 跟以往的类似重大新闻事件一样,中国的民间舆论跟亲官方媒体在观察、表述和评论同一个事件的时候,显示出迥然不同的视角差异。 新浪微博 的一个的帖子可说是相当典型地代表了中国民间的视角: “a_ring在Jakarta :刚看到新闻的时候义愤填膺好一阵,现在想想看,最后的结果其实是没什么悬念的,必定会被压下去最后不了了之……无论微博上喊得多大声,最终他们的权利还是大过天,官二代也好,军二代也罢,说到底都是富二代,真是一个也伤不起啊! ” 中国官方的 新华网 英文新闻和英文《 中国日报 》的标题,以及执政党共产党机关报《 人民日报 》法文网站有关新闻的标题,则可以说是相当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官方的视角,它们分别是: Respected Chinese tenor faces the music over son’s disregard for the law(受人尊敬的中国男高音歌手面对儿子无视法律招致的各种批评——新华网,9月9日) Singer apologizes for son’s attack(歌手为儿子打人道歉——英文《中国日报》,9月9日) Un chanteur presente ses excuses pour l’attaque perpetree par son fils(歌手为儿子打人表示道歉——《人民日报》法文网站,9月9日) 至少从标题来看,对李双江儿子打人一事,中国民间和官媒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角。民间视角着重权贵及其家人可以肆意欺压民众;官媒视角则着重打人一方的家人通情达理。 新华网的英文报道标题当中的“music“可谓可圈可点。music最常用的字面意思是“音乐”,“悦耳动听的话”。现在不清楚新华网在这种场合的这种新闻标题中选用这样的一个词,是因为英文不灵用词不当,还是意图对李双江和中国社会及政治进行讽刺挖苦。 (顺便说一句,美国之音也不清楚在这里把新华网的“music”翻译为“各种批评”是否是正确或准确,是否应当把那英文标题翻译为“受人尊敬的中国男高音歌手面对儿子无视法律招致的音乐 [或,悦耳动听的话]“。) *世界媒体的报道* 或许由于地缘关系,日本媒体对中国这一最新热议话题新闻跟踪最紧。以下是9月8和9日的日本媒体的一些新闻报道标题,明显跟中国官媒不同而更接近中国民间的观点: “北京:一边打人一边叫喊,‘谁敢叫警察?’ /  军队歌手的15岁的儿子 – 特权阶级 /( 民众)不满爆发“ (时事社,9月8日) “中国:特权阶级的子弟、而且飙车   15岁无照驾车  因前车突停发怒、向对方施暴“(《 每日新闻 》,记者成泽健一,9月9日) “中国:超有名歌手溺爱的15岁的儿子无照飙车、对市民施暴“(工商金融新闻网站 Searchina ,编辑柳川俊之,9月8日)。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以及菲律宾、科威特国的英文媒体则广泛转载法新社从北京发出的一篇英文报道,题目是,“Chinese army general under fire for son’s violence“(中国军队将军因为儿子的暴力行为受到强烈批评)。 (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中国国内有熟悉中国军衔制度的人指出,中国国内外盛传的李双江、宋祖英等军队歌手拥有将军军衔属于误传,这些文职歌手干部级别可以很高,但他们没有将校军衔。) 日本《每日新闻》和法新社都在报道中提到了当今中国的名言名句“我的爸爸是李刚。” 法新社的报道说,“这一事件立即在互联网上招致众人要求惩罚李天一。中国公众憎恶他们一些人所认为的高官及其家人的骄横。中国最火的微波网站新浪微博上(新浪微博关于这一事件已经有15万条微博帖),有一个用户对李双江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这位用户发贴说,‘李双江是个什么人?他的儿子才15岁,但开着宝马带着枪。中国这是怎么啦?‘ 这位用户在这里所说的枪,是指李的儿子在被拘留的时候,在他的车里据报发现了一把玩具冲锋枪。” “另一位网民则说。‘太棒了。中国就是因为有这么一帮人才腐败。’” “在去年的丑闻中,北方的河北省一个警官的22岁的儿子开车轧了一个学生,然后向周围的人大叫,‘要是想起诉,就起诉我吧。我的爸爸是李刚。’他后来被判刑6年。” “这两个案件让公众越来越注意中国所谓的‘富二代’的坏名声。‘富二代’是指享受了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大发展的权势人家的后代。” *官媒接近民众观点* 公平地说,中国官方媒体虽然在新闻报道或评论的标题上多是明显偏施害方而不是受害方,但报道内容基本上是就事论事,不偏不倚。 有时候,官媒甚至相当靠近民众观点。例如,中国互联网上目前流传的一则标明来源于 新华网的评论 ,题目是,“李双江对伤者道谦作揖为何难让公众谅解。” 从标题上来看,新华网这则评论标题好似有些谴责公众不依不饶不讲理,但其评论内容则显然是站在公众一边谴责李双江,谴责当今中国的权贵。该评论包括如下的段落: “家庭溺爱的必然结果。所有的父亲都挚爱儿子,但李双江的爱明显是放纵、溺爱。李双江曾公开表示:“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让他们有快乐的收获,能快乐的成长。”李天一所处的家庭无疑是物质条件最优越的家庭,能让他随心所欲,满足一切享受需求。在普通孩子正为上大学学费发愁时,15岁的李天一却能花 28万元改造一台高档宝马,供自己飙车玩乐。如此只知奢华享受的纨绔子弟,哪会懂得同情弱者、理解他人的道理? “为富不仁刺伤了公众的神经。这些年,社会上富人们炫富、凌贫的案例太多了,开宝马车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平民百姓早就在心中窝着一腔愤怒。李双江无疑是富人阶层。李天一那种下车即骂、上前即打、目空一切、横蛮无理的行径,还有那‘看谁敢打110’的狂妄叫嚣,活脱脱一富家子弟欺负百姓的做派!中国毕竟是人民大众的共和国,岂能只是富人的天下!此情此景,公众心中焉能不愤慨! “官家子弟在公众中播下仇视的种子。曾几何时,‘我爸是李刚’闹得满城风雨, ‘恃强凌弱’几乎成了这批‘衙内’固有德性。而且‘衙内’们违规违法总能被‘衙门’包容。李双江既是富人,又是官员,准确说,是名人、富人、官员的合体。李天一开着豪车,伙同山西老总子弟,口气之狂,打人之凶,欺人之甚,简直就是官家子弟、富人子弟‘劣性恶行’的集合;还有,李天一宝马豪车此前的36次违章未处,山西老总子弟奥迪豪车的32次违章未处,均证实相关‘衙门’对他们的‘开恩’!面对这一切,公众岂能心平气和?” 到北京时间星期六大约凌晨两点,如果在互联网搜索,已经查不到直接出自新华网的这篇评论,但转载随处可见。现在不清楚这篇没有署名的评论是否确实是出自新华网,以及现在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的这篇评论是否是属于非法传播。在中国,执政党共产党宣传部随时可以不说明理由地下令任何一家新闻机构拿掉任何一篇当局认为是过于敏感的文章。 在中国,当局认为是敏感的话题,往往就是民众特别关心的话题。李双江儿子打人的话题显然是这两天中国民众特别关心的话题。 前引的法新社报道说“新浪微博关于这一事件已经有15万条微博帖。“ 但在北京时间星期六凌晨两点半,新浪微博关于这一事件的微博已经接近150万,是法新社发电时的10倍。最新的帖子包括如下一条: “lym9042252 :道歉背后,尽显将军威严!李天一打人事件过后,多路记者赶到309医院,李双江刚刚离去,记者正欲探访伤者,医院派人将记者拦出病房。《京华时报》记者证件被没收,并被告知到宣传部登记。找到病房,没人。费周折找到新病房被武警拦下,禁入。《娱乐现场》记者表示拍摄时遭恐吓,声称再拍就把机器砸了。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BBC | 记者来鸿:令人失望的云南“香格里拉”

云南的香格里拉,确实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新华社图片) 香格里拉,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美丽名字,成了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同义词。BBC记者库克最近来到西藏边儿上的云南省探访香格里拉,感觉却不无失望…… 一觉醒来,我感觉有些头晕。在西藏高原,高山综合症是多发病。 外面静寂无声。最后,总算听到路过的牦牛脖子上悬挂的竹铃间或传出温柔的咚咚声。后来,山谷里传来故乡耳熟能详的声音:晨阳下,布谷鸟在鸣叫。 头上裹着鲜艳的粉色头巾的女人已经在田里劳作。 旁边的小村里是西藏风格的民宅,缕缕炊烟,盘旋着,飘入稀薄的空气。 欢迎来到中国西部云南省山区的香格里拉。19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撰写的《失去的地平线》中首次提及香格里拉。 神话成现实 在希尔顿的笔下,香格里拉犹如世外桃源。这里住着知识渊博的喇嘛,时光好似静止不前,人们常生不老,没有冲突,没有战乱,农田肥沃,瓜果丰硕。 后来,书改编成电影,一个理想由此而生。 故事非常动听,但却是虚构的。希尔顿本人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书是在伦敦北部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他笔下描述的这个地方,看上去距离喜马拉雅山不远。据信,书中的一些片断,希尔顿可能是从住在云南的一位美国植物学家对当地的描绘中得到的灵感。 “今天的香格里拉仍然是虚构的。”说话的男人,饱经沧桑的面容犹如晒干了的皮革。 我们在香格里拉镇一家牦牛肉餐馆吃饭。他从前是大学讲师,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从中国东部下放到这儿来。 他嘴里叼着的香烟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烟雾间,他说,“我到香格里拉来,是惩罚。原来,共产党对香格里拉的故事不屑一顾,说这是西方人罗曼蒂克的胡说八道。但是后来他们认识到,在这儿搞旅游,能赚大钱。” 不仅中国有好几个地方,就连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都争相抢夺香格里拉故乡的称号。竞争越来越激烈,根据传说,当年,云南一个叫中甸的小镇子,聪明的地方官员请来全国各地的大批记者隆重招待。记者离开后,笔下生花,大肆描写这个香格里拉的魅力。 虚构的神话,迅速成了现实。 神话又成现实 我和朋友一道走在香格里拉老城的石子路上,两旁全是低矮的木屋、拱形的屋顶。走过挂着“快速成像、藏装出租”招牌的商店,朋友说,“这些房子盖得时间并没有多久,故意盖成古式的,都是给游客看的。” 那么,山上那个巨大的、号称世界第一大的转经轮呢?“不过只有几年的历史,山上没几个和尚。” 和神话中的香格里拉不同的是,眼前的这个香格里拉,也有紧张、不满。 春暖花开时,香格里拉吸引来大批国内外游客(新华社图片) 当地居民主要是藏人,被北京叫做少数民族。最近几年,大批汉人从东部涌入。镇外,有很大的军营;宏伟的大楼,修得如同西藏寺庙,每一面墙上都有好几十个小窗户,这里是共产党的总部和安全部门的所在地。 在“天堂大酒店”的大厅里,身旁是塑料花、俗艳的软家居。我和朋友点了一瓶葡萄酒。 几百年前,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在这里种葡萄。酒喝上去还算可口,很清新。 那位原来的大学讲师说,“当地人不喜欢新来的外人控制旅游业和经济的方法,但是另一方面,钱多多了,人们可以盖房子,送孩子上学。” 离开喧闹的城镇和纪念品商店,这里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世界屋脊上,夜空非常清亮,星星好像离我们更近。人口最多的国家中这个偏僻的小角落,是一片震撼人心的静谧。 我爬上一座陡峭的小山顶上的藏族寺庙,一路上,大口地喘气,贪婪地吞噬着稀薄的氧气。树枝间悬挂着经幡。一个喇嘛正在精力充沛地念经,先是俯卧,然后一跃而起,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喇嘛用纯正的英语说,“对肝脏很有好处。”话一说完,他就坐在一角,拿出手机,玩儿起了游戏。 离开的时候,我对着一个五颜六色的装饰性转经轮拍了张照片。转经纶的外观很神秘,既熟悉,好像又出自另一个世界。 离开香格里拉,回到平淡无奇的人间。我拿出照片,又看了起来。 神话,再一次成了现实。我还以为那是转经轮呢,实际上,却是一个玩儿飞镖的大圆靶!

阅读更多

BBC | 英国报摘:拜登反对中国威胁论

美国副总统拜登认为美中能够双赢(资料图片) 今天9月9日英国主要报章的头版消息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呼吁恢复学校精英制,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911袭击十周年之际说伊朗才是真正敌人,英军对伊拉克在押者的暴行,奥巴马4500亿美元刺激方案。 关于中国的报道则有英、中加强经济联系,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中国崛起并非美国的衰落。 《国际先驱论坛报》内页名人学者观点的栏目,刊登了拜登的评论短文。他说中国的成功可以使美国更加繁荣而非相反。 “我们经常聚焦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但去年美国的公司出口超过1000亿美元的货物和服务到中国,支持着以十万计的职位。事实上,我们对中国出口的增长比对全球出口的增长快很多。” “与我见过面的中国领导人了解中国经济必须从依赖出口、投资、重工业移向消费和服务。” “很多评论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事实却是美国人持有国家的债务。中国仅持有8%的美国国债,相比之下,美国人持有近70%。美国坚持承诺履行其财政义务其实是为了美国人,同时也是为了海外持有人的利益。美国因此永远不会违背债务义务。” 英中贸易关系 《金融时报》内页文章报道,英国财相奥斯本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在星期四(8日)的会晤中均表示加强两国经济合作的意愿。 报道说,这次伦敦会面比较六月份两国高层会晤来得轻松。“中国利用王岐山这次到访正式表示支持在英国交易人民币。” “对人民币离岸结算业务有兴趣的除了伦敦,还有新加坡和台北,但这三个地方将要等待中国先于香港试办人民币离岸结算。” 英军虐囚事件 《卫报》和《独立报》的头版消息是伊拉克平民巴哈·穆萨死亡调查报告的公布。 《卫报》说,报告谴责一些英军人员“暴力地和怯懦地虐待”的行为,导致一名伊拉克人在英军羁押期间死亡。 报道说,有关穆萨死亡的报告引起极大反响,国防大臣福克斯透露国防部的调查找到令人关注的其他虐囚指称的证据。 《独立报》在头版刊登了巴哈·穆萨头部受创血迹斑斑的面部的照片。 报道声称经过他们为穆萨讨公义的八年努力后,终于有一个谴责英军的定案。 《独立报》说,调查小组严厉批评英军士兵的暴行绝非独立事件,但认为虐囚现象未成为驻伊拉克英军的“根深蒂固做法”。 《泰晤士报》头版消息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9·11袭击十周年之际对中东局势的看法。 报道引述布莱尔说,支持推翻叙利亚和伊朗的政权。他指出,国际部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取得初步胜利后,因为伊朗的因素令战斗延续。 各大报章均在内页刊登9·11袭击十周年的专题报道。 英国精英制 《每日电讯报》头版消息引述英国首相卡梅伦说:“英国需要恢复学校精英制。” 报道说,卡梅伦将宣扬这个观点,他说这是解决“破碎”社会和确保经济未来的方法。 卡梅伦认为传统的精英教育是有效的,“对学生加强纪律、要求更严格、给学校更多自由、提高期望等都是改善教育的方法。”

阅读更多

BBC | 911十周年美国人生活发生永久性改变

住在泽西市的杰西卡从自己家窗口亲眼目睹了世贸大楼的轰然倒塌。 9-11对美国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十年前的一场恶梦,刹那间的灾难让他们一时不知所措;十年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永久性的改变,他们心中对美国在国际上所向披靡的自信受到了打击,而中东裔美国人则更多感受到了歧视。 难以置信 回忆起十年前的9月11号,大多数人的反应是“难以置信”。 住在泽西市的杰西卡从自己家窗口亲眼目睹了世贸大楼的轰然倒塌。“当时的情景并不像电视上那么清晰。我们先看到大厦被裹在浓烟中,可是一转眼,浓烟中穿透过来了阳光,我们这才知道大楼没了。”此后的情景是一片混乱。杰西卡说:“我妹婿是曼哈顿城外一家医院的医生,他们当时收到紧急通知,说准备救护大批伤者,谁料到最后根本没有多少受伤的人,没逃出来的都死了。” 住在西海岸的克里斯蒂娜说:“我当时惊呆了,根本难以相信,但并没有害怕。我记得那天纽约一个朋友打电话来,我还想,哪有天没亮就给人打电话呀,谁知道……我嫂子就在世贸工作,她后来打电话来保平安。我记得我丈夫当时陷在芝加哥回不来,我们还考虑是不是租车,7000里路开回家来。” 永久性的改变 亲眼目睹灾难的杰西卡在十年后一直不能放松警觉,她对我说:“每次坐公交车,我都控制不住地紧张,看到没人看的行李,我都不放心,要是听到头顶上飞机声太响,我都怀疑是不是飞得太低了,好像不对劲。” 杰西卡的心态不在少数。著名民调机构加洛普的最新相关民调结果显示,58% 的美国人认为,美国人整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永久性的改变,四分之一的人表示,9/11给他们自己的生活造成了永久性的改变。从这个数据看,十年的时间并没有平复9/11给美国人带来的伤痛。当然,这种观点也随地域而变,比如东海岸有71% 的认可率,而南部只有半数人认可。 与此同时,众多美国人对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角色有了不同的认识。克里斯蒂娜说:“我认为,同时也希望,美国会在世界面前更加谦卑一些。” 莱斯莉说:“我当时就想到,嘿,美国你还想在世界上称老大呢。” 马克的家在宾州,离93号航班坠毁的地点只有20英里。他说:“恐怖分子的动机显然是缘于美国没有善待其他国家和民族。我本以为9/11会引发我们自己进行反省,但是我们却变得比过去更民族主义,更侵略主义。(阿富汗,伊拉克)这两场战争只会加快美国势力的衰败。反恐应该是与其他国家政府和执法部门进行合作,而不是单发派兵进行武装攻击…… 中东裔人的困窘 从对种族关系的影响看,9/11使中东裔美国人陷入到一个非常困窘的处境。萨布蕾妮讲述了她自己家人的经历:“我爷爷祖籍阿拉伯,但他是土生土长的洛杉矶本地人,说英语和西班牙语。9/11事件发生之后,他吓坏了,我女儿一岁生日在9月25号,他担心人身安全,没敢来(西雅图)。一年以后,他去墨西哥参加我的婚礼,结果在机场被扣押,脱衣检查。我爷爷是个好人,他是美国人,可就是因为他的长相……就到现在他还生活在阴影之下。” 克里斯蒂娜说:“我对穆斯林,伊斯兰,真不知怎么看。我想,因为9/11,我比较对这个宗教不抱好感,还有他们对待妇女的那种态度……” 莱斯莉则说:“我自己不歧视他们,不过我是蛮为他们担心的。”

阅读更多

BBC | 世界读者:9/11十年后世界更恐怖

在BBC葡萄牙语的论坛上有读者说,历史上最大的恐怖主义袭击并不是10年前纽约的世贸双子座倒塌 2011年9月11日是美国遭受恐怖攻击十周年纪念日。9/11攻击后美国发动所谓反恐战争,同联军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引起许多争议。BBC网站不同语种邀请世界各地不同语言的读者在9/11十周年发表看法。 越南语读者Danny Mai说,在9/11周年纪念的时候,全世界都为美国哀悼,但是没有人回顾美国的战争足迹。按佛教的说法,我们管这叫“因果”,所以尽管说了那么多,那么多人在9/11事件当中死去是因为美国人发动了那么多的战争。 Harry Nguyen在BBC越南语论坛上说,任何人不能逃离因果报应。日本为在二战中的杀戮(他们遭到美国两次原子弹攻击),中国、美国都遭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不过可悲的是,造成苦难的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往往是这些国家的人民承受灾难的报应。 在BBC葡萄牙语的论坛上,读者 Ed Oliveira说,历史上最大的恐怖主义袭击并不是10年前纽约的世贸双子座倒塌。美国政府犯下历史上最大的暴行,那就是用原子弹攻击广岛和长崎的平民,造成24万平民死亡。 葡萄牙语读者Natan Silva Patricia Laura说,光分析纽约遭受的恐怖袭击这一面远远不够。入侵阿富汗和入侵伊拉克又如何说呢?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杀人疯。 葡萄牙语读者Willams de Carvalho说,无辜人死亡固然悲惨,但是我认为美国试图把9/11变成比大屠杀更可怕的事。美国利用9/11为自己的暴行辩护,他们在世界各地导致那么多人死亡。 葡萄牙语读者Elizabeth Mendonça说,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公墓已经被占满。西方人的生命比百万被谋杀的阿拉伯人的生命更值钱。白宫的白颜色不能掩盖美国大量屠杀的血迹。 俄罗斯语读者Alex Ivanchuk说,如果让他分析当今世界(特别是利比亚事件后),他很遗憾看到两种趋势会成为现实:一是会有更多的恐怖袭击,而是更多的国家要争取掌握核武器。 俄语读者Demian Filimonov说,他记得20年前读过某个小说,里面的主人公被邪恶力量控制,他变得一无所有,最后驾喷气机撞入敌人的总部。9/11事件不是小说,是更恐怖的现实… 埃及读者Sayf Eldin Elmasry在 BBC阿拉伯语论坛上说,9/11攻击10年后,世界经历了剧烈和灾难性的变化,很多人受到了影响:阿富汗、伊拉克和阿拉伯世界。9/11令世界对穆斯林和阿拉伯人有更负面的看法。不过同时9/11也令一些西方人开始寻求理解真正的伊斯兰。对我个人来说,我想获得签证去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更困难了。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麻辣总局】人民日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该有人出来担责了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