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Scholar|劳东燕访学感言:对于自己的家园,总是忍不住会有一份特殊的关心
2023年9月15日,劳东燕教授更新了一条微博推文,IP地址显示在加拿大,引起不少网友猜测其是否移居国外。对网友的评论,劳东燕教授回复解释道,她只是前往加拿大进行访学。本文摘编了劳东燕教授近期在微博上,对访学生活的介绍和期间的感悟。
2023年9月27日
2023年9月15日,劳东燕教授更新了一条微博推文,IP地址显示在加拿大,引起不少网友猜测其是否移居国外。对网友的评论,劳东燕教授回复解释道,她只是前往加拿大进行访学。本文摘编了劳东燕教授近期在微博上,对访学生活的介绍和期间的感悟。
2023年9月25日
这里讲述的事情,和黄雪琴的办案材料上记下的事情,是同一些事情。我们面对的黄雪琴,和警察面对的黄雪琴,是同一个人。如果这是罪证,我们也希望“罪证”能以另外一种面貌呈现。这是我们讲述的历史。
2023年9月25日
过去几年,许多人对现代社会高度理性的氛围深感失望,于是彻底投向强调身体直觉的身心灵领域。诸如冥想、疗愈、正念、瑜伽等身心灵方法,成为人们热衷实践的内容。
2023年9月23日
陈韵日前因非法翻译出版《每日的工人阶级史》一书被上海法院宣判: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0534.html
2023年9月18日
有领导问韩强,能不能把《杀不死的石家庄人》用作活动主题曲?韩强说:千万不要,矛盾点太大,一定会被广大乐迷喷成筛子。那是两年前,河北共青团根据《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改编的……
2023年9月16日
“简直是胡闹,把店拆了就为了搬到马路对面?”一期的多位经销商气愤难平,“这么做是违法的。”经销商们说,不拆、不签新协议的话,等两天就要断水断电。他们觉得很悲凉:“朝令夕改,无所适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023年9月13日
塌房来的不算突然,今年7月起,多位网友自称被秀才诱骗打赏。深一度采访了其中几位“受害者”,一名62岁的北京大妈称,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她给秀才打赏价值近52万的礼物,不仅花光了自己的养老钱,还因此和老伴离婚。
2023年9月7日
无数人劝我离开中国。我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叹息。我是一个离不开这片故土的人。虽然社会接受我,爱护我,可政府不接纳我,我该怎么办?我在自己的祖国,成为了一个流放者。
2023年9月2日
后来工厂恢复生产,他却不想再回去了。“感受过自由,就不想回去做奴隶,”他说,希望“润”去一个经济前景更好,政治上更自由的国家。
2023年8月25日
王小咪和王多多: 李医生,2020年,因为在你抢救的微博下面评论了一句“李文亮医生走好。”我的十年的微博帐号被永久封禁了。但是我不后悔!我明年就要回我的家乡温哥华了,生活从此又会充满希望,但是,我放心不下我喂的十多个流浪猫咪,我想中个彩票把他们全部带走,可是,这里连彩票都是假的
2023年8月14日
许多暂时没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和自由职业者,开始权衡交社保到底有没有用,对于他们来说,退休还很遥远,社保最大的作用是和这个城市的连接——买房、买车,过上稳定的生活,社保都是一个基础。而现在,他们觉得,这个连接,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2023年8月14日
有老去的第一代民工抢不到活,就住在烂尾楼旁便宜的毛坯屋里。有人做工受伤后不能动,无处可去,几个月都躺在大桥下。那是仅有的阴凉处,还有女人抱着孩子等丈夫做工归来,甚至自己也要与男人们争抢一份活儿,而只能被给到更低廉的工钱。
2023年8月13日
底层家庭的年轻人出发去缅北,大多轻信一夜暴富的神话,最终却成为被诈骗者。而他们的父辈辛劳一生,下一代仍囿于命运的泥淖,这是匮乏滋生的恶果。
2023年8月12日
2023年,在经历了欠薪、失业、找不到工作后,7月6日,44岁的资深结构设计工程师金辉从供职过的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21层一处窗户坠楼。
2023年8月6日
这次受灾的重点区域之一,是黑龙江省五常市,一个被称为“水稻王国”的县级市。与五常市相邻的尚志市、吉林舒兰市同样受损严重。这些地方除了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受损,停水停电外,村民还失去了他们依赖的庄稼、房屋。在舒兰市山村里,一些失联的村民至今还没被找到。
2023年8月6日
曾经的网络红人“流氓燕”收起锋芒,卖起了花草图案的瓷器。十余年前,叶海燕走进卖淫场所,为性工作者发声,被视作“小姐代言人”,硬杠嫖宿幼女事件,在网络世界掀起巨浪。现在,她找到了伴侣,隐身在瓷器店里,过着小心翼翼的平静生活。
2023年7月24日
Rosierjove: 此刻我正坐在您工作过的医院楼下。三年过去了,或许此处您的遗迹已寥寥无几。但吹来的微风,长椅边的玉兰、银杏和桂树也许仍是您在时的模样。在长椅上留下了于天桥买的栀子花,祝您的精神同栀子香般馥郁弥散。永远怀念您。
2023年7月20日
“当你去推动政府的时候,你首先要让政府觉得这个力量它是能承受的,是安全的,目的是要把它往前推动。在这种状态下政府是安全的,你也是安全的,跑道以外的人也看到了郝劲松是安全的”
2023年7月18日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消暑”成为人们生活中避不开的关键词。很多人感慨“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但比起空调本身,每月飙升的电费更让租房的年轻人感受到阵阵凉意。
2023年7月13日
跳水救人第二天,彭清林被诊断为胸椎压缩性骨折,公司领导、县领导、市领导都来看他,奖金从三万涨到五万、十万。他被拉到摄像机前,被拉进主流秩序的最中心。“好人”成为新的身份,他的人生正被重塑。
2023年7月13日
58同城上出现了数百条淄博烧烤店的转让信息——“80~90%都是今年四五月份新开的”,在这座现象级的网红城市,最先感知到潮水变化的正是他们。
2023年7月12日
“厌孩”情绪真的普遍存在吗?实际上,在公共空间中,“萌娃”一直是人群中的焦点。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未婚未育与“厌孩”有直接联系。当年轻人说“厌孩”时,他们厌的是那些对“熊孩子”吵闹心安理得的“熊家长”。
2023年7月12日
没有医生能给出确切的病因,他们只能给出模糊的可能性:或许有遗传学的因素,或许是熬夜、压力大等生活方式的累积,环境污染、空气污染之类的外部因素也可能是诱因之一。但医生们可以确定的是,“卵巢早衰” 正呈现着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2023年7月10日
一位48岁的导游龚贺在颐和园带队时,因连续高温暴晒,最终体力不支而倒下,死因为“热射病”。对龚贺而言,这个夏天本是一个新的开始:过去三年,疫情反复,旅游业全面停摆……最终,在2023年的夏天,黎明到来,龚贺却未能上岸。
2023年7月7日
夜里12点后,在深圳龙岗的平湖充电站,电价会从每度一块多降到4毛多。充电后还可以继续停留,不会额外再收车位费。从这里出城就是东莞,2023年网约车市场饱和后,为了尽可能跑到接近之前的收入,司机们的工作时间普遍变长了,这里也成为他们休息的地方。
2023年7月7日
从2015年开始,工资的上涨幅度变得很有限。李忠清楚地记得,同样干体力活,2015年每月收入已经能在3000元以上,但直到现在依旧是3000多元。
“相比疫情期间,现在找活的人太多了。每天100人中,一半以上都要找不到活。每天如此,所以中介们能有恃无恐地报低价。”
2023年7月4日
不到一个月的草原生活,带给了他区别于城市的肉身体验。他遇到过沙尘暴、冰雹、停电,也认识了几十种野生动物。最让他难忘的,是草原上猛禽的死亡。
2023年7月3日
一辆卡车停在青藏公路林堤乡附近的长弯道上,打着双闪,37岁的货车司机马洒海却不见踪影。失联25天后,他在4公里外的河道被发现,已经死亡。为了不影响交通,失去主人的车很快被挪走。数千名货车司机继续奔跑在这条平均海拔高4000米的公路上。
2023年7月3日
今年以来,为推进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深圳正式拉开了“统租”序幕,位于南山区的白芒村也在此次改造范围内。一时间,数万名租客将面临限期搬离、周边房租上涨、子女上学等困境。6月上旬,白芒村“统租”项目暂缓,但统租的“余波”仍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2023年7月1日
一个性格独立的艺术家和一个温柔体贴的“好嫁风”女孩分别被投入相亲市场,会发生什么?这两种身份的主人都是黄引。从28岁开始,她进行了100场相亲。起初的目的是为自己找一个伴侣,步入婚姻。但相了几次亲过后,黄引决定开始一场以相亲为主题的行为艺术。
2023年6月30日
“在深圳,非深户要留下来(上学),要么孩子成绩杠杠的,要么父母经济杠杠的。”很多时候,她独自一人挣扎在这张大网中,生活的关键词是工厂、缴纳社保、拿学历和考证,它们合成了落户的可能性。
2023年6月29日
今年四月,一个名为《女性如何逃离大山》的帖子下,一些出走的女孩分享了她们的经验。其中,小邵的讲述被许多人点赞,她说自己17岁时从镇子上跑出来,用50块钱从安徽坐到了山西……她出走了,离开了初中毕业就被嫁人的命运。
2023年6月27日
6月26日,财经作家吴晓波微博账号主页显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同样地,吴晓波的抖音账户、今日头条账户,也遭到平台禁言。并且稍早之前,微信公众号已经不在展示搜索结果“吴晓波频道”。目前,其公众号的最近更新停留在6月23日。
2023年6月26日
陆续有匿名网友曝光张某本科保研有不端、学术论文屡次挂名、硕士阶段旷课、在实习企业嚣张跋扈,甚至还有自称张某前男友的匿名网友爆出张某私生活混乱,多名自称张某父母、朋友的匿名网友公开发言……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上述信息的发布源头,均没有回复。
2023年6月26日
“回笼漂”一族在“逃离”与“重返”之间抉择,体会过“留下”与“回笼”的两难。竞争与压力让他们一度逃离一线城市但故乡却成了“回不去的故乡”。他们在来去之间,不断寻找自己的梦想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