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

《访美记》(媒体篇)前言

  (我的新书明天下厂,将进入财新“思享家丛书”。先连载前言,请享友先睹为快) 这本书,记载了25年前一名中国新闻记者眼里的美国报纸界。 一 1987年6月,我获得了一个很宝贵的机会,到美国明尼苏达州参加一家民间机构“世界新闻研究所(world press institute,简称W.P.I,又译世界新闻学院)”组织的青年国际记者旅行采访活动。 那是中国人正陆续迈出国界的年月。从80年代初,名作家们和涉外资深记者们就已经有机会到美国各地访问,然后用优美精准的文字,俯拾皆是地将从衣食住行到人际交往的各种新鲜感受写出来,让绝大多数没有护照、也没有机会接触外部世界的人看到彼岸的万花筒。记得当时对美国写得比较全面深入的一本书,作者是外文局的专家王作民, 写的是这位40年代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毕业生重返美国后的纪实,书名就叫《美国万花筒》。   阅读全文

阅读更多

什么样的中国人更幸福?

作者:潘绥铭 黄盈盈 总体情况 笔者在2000年、2006年和2010年,分别对中国城乡总人口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其中觉得自己非常幸福的人,从19.3%增加到23.8%;但是如果加上觉得比较幸福的人,那么总体上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却略有减少,从84.8%下降到83.0%。相应地,觉得自己不太幸福与很不幸福的人,则从2000年的15.2%上升到2010年的17.0%。 这种情况虽然并没有改变幸福感的基本格局;可是,中国人的幸福感也并没有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而显著地增加,反而有所降低。其中的社会文化作用,非常值得进一步探讨。 越健康,越幸福 过去的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这话应该修改为“健康是幸福的基础”。 在健康很不好的人里,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只占38.4%;健康不太好的人里增加到61.9%;健康一般的人里再增加到80.3%;比较健康的人则是90.4%,而非常健康的人更是高达92.4%。 这就是说,与那些健康很不好或者不太好的人相比,在非常健康的人里,认同自己幸福的可能性增加6.64倍;在比较健康的人里增加2.22倍,即使在健康一般的人里也增加1.54倍。 以上分析虽然属于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但是笔者希望强调其背景:在21世纪的前10年中,中国人的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在总体上呈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在2000年的时候,认为自己比较健康和非常健康的人占到66.5%;可是到了2006年却减少为61.6%;到2010年再次降低到58.1%。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健康良好日益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大目标,因此对于幸福感的作用才会如此之大。 此外,笔者还发现了一个“有悖常理”的情况:越胖的人,幸福感越强。在瘦子中觉得幸福的人占77.7%,在体重正常者中占84.6%;在超重者在占87.1%;在肥胖者中则高达89.1%。 这种现象很可能来自于中国古话说的“心宽体胖”,也就是胖子更容易知足常乐;也可能是来自于老话所说的“胖就是富态”,就是说胖子代表着生活优裕;还可能是因为胖子更容易受到当今社会的非议,反而磨练出“心静自然少忧烦”的生活态度。 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幸福 在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里,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只占80.4%;初中的人增加到85.6%;高中者再增加到86.7%,而在大专者之则占到88.2%;在本科及以上的人里更是高达89.4%。 从幸福的可能性来看,与小学及以下的人相比,上过初中的人增加44.4%;上过高中的增加58.1%;上过大专的增加81.2%;上过本科及以上的增加104.7%。 这表明,在中国社会文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那些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由于更加可能获得各方面的资源与机会,因而各种烦恼也就会更少,直接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 越富裕,越幸福 在收入最低的人里,觉得幸福的只占81.8%;中等收入的人里占88.0%;收入最高的人里则是90.6%。也就是说,与那些收入最低的人相比,觉得自己幸福的可能性,在收入中等的人里增加61.5%;在最高收入者中则增加115.5%。 虽然俗话说“金钱买不来幸福”,虽然很多人相信“钱多了烦恼也多”;但是在当今中国,收入高不仅仅表示是物质需求更容易满足,还意味着更有可能获得声望、地位、自信与安全感;因此才会租金幸福感的提高。 社会交往越多,越幸福 从来也不进行社会交往的人,觉得幸福的比例仅为81.6%,一个月以上才社交一次的人里是85.0%,每个月社交两三次的人里增加到85.8%,每周都社交一次的人里增加到87.5%,每周都社交两三次的人里觉得幸福的比例则高达89.3%。 这是因为,中国人格外重视亲朋好友,而且可以在社会交往中,排解或减轻自己所遭遇到的生活压力。 婚姻美满,更幸福 无论是单身的人还是初次结婚的人,觉得自己幸福的比例在85.1%到85.6%之间。但是同居的人却减少到81.8%,再婚的人降低到78.5%;丧偶的人再降低到72.1%;而离婚的人觉得幸福的则仅仅占67.7%。 由此看来,当今的中国人仍然把合乎传统的婚姻状况看作自己幸福的重要来源,即使是合法的再婚、合情的同居、合理的离婚,统统都会减少他们自己的幸福感。 人到中年,幸福少 在18到29岁的人里,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占到86.6%,但是在30到39岁的人里却只有83.4%,在40到49岁的人里也只占84.1%,一直到50岁以上的人里,也只不过占85.0%。 这种情况,其实是生命周期中的“中年危机”的表现之一。在30到39岁这个年龄段里,人们上有老下有小,承载着人生中最沉重的负担,一直延续到49岁,直到儿大女大,事业有成,压力才得以缓解。因此,这种幸福感的U型结构不可避免会出现。 离家外出,幸福低 人口流动是21世纪中国的一大壮观社会景象。但是它在给人们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应了一句老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在从不离家外出或者外出少于一个月的人里面,觉得幸福的比例都是85.2%;可是如果外出多于6个月,那么觉得幸福的就减少到80.7%。因此,在各种流动人口中,觉得自己幸福的比例只有81.2%,可是在固定居民中却是85.1%。 总结 越是身体健康,自己的收入越多,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社会交往的频率越多;那么他们(她们)觉得自己幸福的可能性也就倾向于越高。 反之,如果是人到中年、长期离家外出、经历了离婚或者丧偶,那么他们(她们)就越可能觉得自己不够幸福。 总而言之, 21世纪的中国普通人,更多地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体验出发,来总结出自己的幸福感的强弱,而不是根据是否“处于盛世”。这两者之间无法相互论证,更无法相互检验。 2012年10月29日《中国青年报》第二版(未删节稿 ) 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33582/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什么样的中国人更幸福? 发布时间:2012/11/12, 14:06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这个点还不睡吗?111127:我的爱就像雪地上的初印 直面神秘卫校 妈,我跨越星辰大海,回家来过年啦 邪恶小漫画:洞洞 香港最卖座30部三级片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某TV进去采访:你幸福吗? (@fun4hi) 美国人收入7.5万,英国5万英镑最幸福中国人得多少才能够用呢? (@fun4hi) 纽约版——你幸福吗? (@fun4hi) 这妞太给咱中国人争脸了~哦也~ (@fun4hi) 一个人事经理眼中的中国人劣根性 (@fun4hi) 无觅

阅读更多

俄罗斯怎么办会——AEPC篇(1)

我终于踏上了这块土壤——海参崴,一个在时区上居然比北京早三小时的地方。 在俄罗斯的远东诸城市中,西伯利亚铁路终点的海参崴位置最为靠南,离中国最近,所以在官名符拉迪沃托斯克之外,有了中国人给的名字。海参崴对中国人早已不再神秘密,当年修西伯利亚铁路就使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中国人和朝鲜人,百余年前就有四分之一亚裔城市之说。 就在世界各国,当然包括中国人,熙熙攘攘奔往符城之时,许多人并不知道,这座金三角海海湾半岛上的城市还有个重要近邻:罗斯岛。在过去的150年中,罗斯岛都是俄国的军事基地,这里有许多历史,但对普通俄国人仍是神秘之岛。至今,这座小岛还主要是对外国旅游者开放。 就是这里。过   阅读全文

阅读更多

中国人在非洲

中国变化太快了,几乎让人忘记了30年前,也就是一代人的功夫,这里还曾经是一个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国家。我年纪足够大,亲身体会过长时间的封闭后突然打开国门往外看时的那种感觉,那是一种新鲜感夹杂着困惑的体验,现在的小孩们恐怕已经很难理解了。 记得我1992年刚刚去美国的时候,同实验室的一个哥们为了找话说,跟我大谈他是如何如何地喜欢KongFu;另一位姐们则跟我绘声绘色地描述DimSum的美味,可我却一头雾水,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还有不少人夸我长得高,一点也不像中国人……后来我才知道,20年前美国人接触最多的中国移民就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的打工者,他们的身材长相、饮食习惯、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成了中国人的海外样本,这种情况大约在10年前才终于有了转变,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就是像我这样的大学生开始大批大批地走出校门融入美国社会了,我们成了华人在美国的新代表。 后来我开始环球旅行,每到一处地方我都会留意当地华人的生活处境。在阿根廷我见过超市里一身刺青的华人黑社会成员,也访问过一对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办华文报纸的中国夫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我遇见过满嘴烂牙,躲在铁栅栏后面收钱的福建偷渡客,也见过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的福建商人;我在北极圈内的一所挪威大学里遇见过热心的中国访问学者,也在菲律宾遇到过一个自称是华人政治家的女骗子…… 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非洲的中国人。这块大陆(特指撒哈拉南部非洲)被公认为全球最不发达的大陆,中国人面对非洲人时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比如我曾经在乌干达遇见过一批中国商人,大家都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老爷”生活,争相跟我描述自己家里房子如何大,佣人如何多,挣钱如何容易等等。而在大的层面上,中国商人又屡屡被西方媒体指责,说他们掠夺非洲资源,破坏环境。 两种情况加起来,不免给人以“新殖民者”的感觉,这也是西方媒体一直在试图传递的信息,去年BBC拍的那个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就是最好的例子。殖民这个词在中文语境里有点贬义,但其英文Colonization是个中性词,我们不必太过敏感。和老殖民者相比,中国这个新殖民者有几个不同。首先,老殖民者往往动用国家机器去海外开拓殖民地,中国则是民间自发行为占多数。其次,老殖民者不但掠夺资源,同时也在输出价值观,中国基本上只和非洲做生意。第三,也是最有趣的一点,那就是老殖民者都是Master,中国人却参差不齐,做什么的都有。我在乌干达听说过一位中国妓女,把头半年挣来的3000美元放在门前的花坛里,结果美钞被水泡烂了,此事在乌干达的中国人圈子里被“传为佳话”。 上次去乌干达是做别的采访,这次我去加蓬专门考察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发现和乌干达很相似。这里的中国人也有很多做了老板,但他们大都从老家找来帮手帮忙,这些人和黑人员工们没什么区别,一点也没有老板的样子。相比之下,加蓬的欧洲人则大都开着好车,住着大房子,我没见过一个在街头和黑人一起打拼的白人。别小看这种差别,这直接导致了加蓬人对待中国人和欧洲白人态度明显不同。我把这种现象叫做“殖民者红利”。华人商人之所以在非洲那么容易被抢,除了华人爱带现金之外,很大原因就是华人没有殖民者红利,当地人骨子里一点也不怕华人,甚至还有些瞧不起。 欧洲人之所以有殖民者红利,与他们的殖民方式有关。他们很早就进入非洲并输出自己的文化,如今大多数非洲国家的边界是白人定的,官方语言是欧洲的,行政体系和生意规则也都是由欧洲人定下来的。如今这些非洲国家名义上都独立了,但实际上它们大都受原来的宗主国控制。比如加蓬,从政府官员到商人阶层,绝大多数人都是由法国人在间接地控制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深受法国影响,他们说标准的法语,看法国电影,买法棍和咖啡当早餐。任何一个法国小混混,来到加蓬立刻就能融入当地社会,双方不但语言一样,连文化都类似。相比之下,中国人不但没有殖民者红利,而且本性又都不善交际,在软实力方面和法国人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学院不是坏事。 我这次重点考察了加蓬的木材业,殖民者红利的现象尤其普遍。伐木这件事不光是商业行为,还和环保拉上了关系。加蓬有着全世界罕见的热带雨林,但因为伐木者的进入,正面临着被毁的危险,于是,加蓬政府、中国商人和环保NGO之间就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三国演义,每一方的目的都不一样,但又要保持协作的态势,这里面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具体情况太复杂了,博客里写不下了,大家可以去阅读我在这周三联上写的报道(封面是欧洲杯)。 我只说一件杂志上没有写的小八卦吧:我采访了一位当地木材商人,将其写在了文章里,结果文章写好就要发出去的前几小时,加蓬传来消息,他被抓起来了,罪名是买凶杀人。据加蓬报纸披露,他嫌生意伙伴(中国人)碍事,雇凶将其杀死并焚尸!他的这段采访很好,我舍不得丢弃,想来想去决定用化名,但保留原话。 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加蓬中国人的状况,甚至可以被认为是非洲中国人的缩影。中国人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民族,愿意出国的只是少数。中国的精英们一心奔欧美,剩下的一批胆子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则去了非洲,这就是中国人在非洲总是出状况的一大原因。好在这种情况近年来有所改善,比如我这次就见到了一批年轻的中国商人,在国内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愿意融入当地人生活,显得相当自信。我相信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中国人在非洲的样本将和当年的美国一样,发生质的转变。 最后我必须说,我这次只待了一周,再加上语言不通,我不可能把加蓬的方方面面都了解清楚。但因为有前三联员工,现新华社驻雅温得分社记者刘芳的协助,我得以采访了大量的人,做了几万字的笔记,自认为这篇报道还是有价值的。 文章发表后,我突然接到了那位商人的邮件,我惊讶于加蓬监狱的好条件,便试着发了封邮件询问案情进展,谁知他回答说,他是被诬陷的,已经被放出来了,那两个诬陷他的人(都是中国人)被抓起来了! 套句老话: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图为中粮集团旗下三利木材加工厂的中国员工在指导黑人工人干活) 来源:http://www.immusoul.com/archives/2022.html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6416/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中国人在非洲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6/24, 08:38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中国人为什么不快乐? 非洲人眼里的中国人 泰国人妖要钱,非洲人妖要命 中国和非洲的区别 中国人如何成为化学元素周期表?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这才是中国人的MV,凭什么禁播!!! (@fun4hi) 女友遭调戏中国功夫哥发威,怒扁四非洲猛男~ (@fun4hi) 薛凯琪择偶首选中国人 (@yun) 东京在住中国人数量10年翻倍,百人中就有一名中国人 (@hexieshe) 一个人事经理眼中的中国人劣根性 (@fun4hi) 无觅

阅读更多

焦虑的中国城市人

文 / 吴祚来 尽管我有车,但想出这个城市,不是说想走就能走的,去往城外的公路多是高速路,雨雪天或大雾天,说封闭就封闭了,如果硬要出城,可能蜗在郊外的所谓国道上,前面与后面是望不到边的车流。 机票并不贵,但有时在机场,飞机就是不起飞,那边说这边空中管制,这边说那边天气有问题,有时坐飞机,与坐火车花的时间没多大区别。坐地铁吧,票价便宜得让任何其他城市的人眼红,二元钱可以通行整个北京城,但东直门、西直门换乘,你一定会骂设计者脑残,或者地下或者地上,按着他们划的箭头兜圈子,不让你走上两站地,他觉得便宜了你。 地铁广播还有义务宣传员,总会提醒你,不要与陌生人说话,要自觉抵制别人的乞讨行为。乞讨者一般都是生活无着落的人或残疾人朋友,给他们一元钱二元钱,完全是民间的一种小慈小善,为什么要将人心弄得拔凉拔凉的呢?如果政府保障到位,谁会闲着没事到地铁里乞讨,除非在搞行为艺术。 当走出地铁向人问路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们闪过我,对我问路一点表情都不给,就匆匆而过。人与人之间,总算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只有掏手机,打电话给熟人,指点迷津。如果没有熟人,你就是城市漂流瓶。 开车在城市里,北京大得吓人,出门在外办事,没有半天时间找不上别人的门,找到门了,你却发现找车位停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日新月异,以前觉得是一个美好的词,现在变得异化了,任何一个居民都觉得自己在这座城市里变成陌路人。 一些人在办公室里划一个圈,一片老城就拆迁走了,再也找不见踪影,不仅将老市民们的记忆给快速抹去,也使我们新移民失却从容与怀旧的心情。发展二个字,成为城市的神灵,但有多少人分享了发展带来的福祉与利益?发展是一位财神,只垂爱权贵,而不是太阳神,不能普照所有的人。 水涨价了,看着那么多的人浪费水,我理解政府,想想北京缺水时,水从山西调配过来,从河北分流而来,甚至要从长江开渠引水而来。如果久旱无雨城市人将如何生活?加上流动人员,北京可能已逼近二千万人之众,断路、断电、缺水、雨雪之灾等等,都可以给超大型城市以重创。但我们仍然热衷于造大城,而不像二千年前柏拉图所追求的那样,造幸福之城。 硬着头皮交爱国与环保的水费,我觉得没什么,但城市上空的阴霾却总是挥之不去,罩在城市上空,加上汽车尾气,地上尘埃,经常让我呼吸觉得困难。今天晚报上专题介绍城市阴霾天气,说是空气无法形成流通,所有的废气停留在城市上空了,挑战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回想起奥运的日子,天很蓝,甚至可以看见星空灿烂,因为北京市与周边的人烟工厂都停产了,还有什么力量能使我们的天空真正蓝起来,而不是现在这样,总是灰蒙蒙的一片。 这个提早来临的冬天真是寒冷,雪压下来,菜价马上上去了,还好,粮食供应充足。但没有人自扫门前雪,局部交通阻塞也只能靠时间来缓解危机。有时候,你会发现,政府离你很近,有时候,政府却离你很远,远得你看不见它老去的容颜。政府及时出台措施供暖,可以说是顾及了民意,但亿万富翁潘石屹与建外SOHO上万业主,却因物业之间的纠纷而无法供暖,而饱受严寒之苦。 政府似乎无力介入其间,进行有效的协调。它的象征与寓意是深远的,这是一个新贵群体,而潘石屹则是新贵领袖,他们陷入城市的丛林之中,亦无力自救,社区物业一场纠纷,就完全闲置了业主的权益,你寒你冷,不关物业的事,业主们呢,是一盘散沙,当潘石屹想介入成为组织者,取代物业收集费用以获得正常供暖时,物业的矛头就直指潘石屹。经济力量成为超越业主的主体力量,它的经济利益远超过业主的正常生活权益。 说了这些,我不知我在叨些什么,这就说明,一个城市对一个人形成的莫名焦虑已成为现实。 我所说的一切,我都无法与身边的城市人一起,去有效校正,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社区代表或代言人,甚至我们的业主委员会也形同虚设。说迪拜建在沙漠上,而我们的城市,却建在沙粒上,市民们都是一粒一粒的沙子,没有一个有效的能够处理危机或与政府形成博弈的组织。 上千万陌生的人、只考虑自己权益的人、无法维护自己权益的人,组成一个巨大的城市,邻居是谁,不知道。 我们都是自己,只在熟人社会里生存与交流。 我们推动发乡村,却没有收获城市。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2735/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焦虑的中国城市人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3/31, 09:02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为什么台湾人”现在”不认同”中国”呢? 中国 中国教室里,抵抗是徒劳的 中国人的不可思议 中国人如果剥去了权势和金钱的外衣,还能剩下什么呢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TED演讲集,马丁·雅克:《了解中国的崛起》 (@dongde) 可笑的中国人 (@dongde) 中国红十字会——天朝最神秘的组织?! (@dongde) 中国人的悲哀 (@dongde) 中国的全景扫描,What is China? (@dongde) 无觅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