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梁京:中国经济应对“内忧外患”的正道

上周,财经界一个重要新闻,就是习近平亲自召开经济学家座谈会。从报道看,这无疑是一个服务于“宣传”和“统战”的“务虚会”,因此,微信中的议论多与座谈内容无关,而聚焦在谁出场谁没出场的八卦。但是,对于无缘当面谏言的严肃学者来说,一些人已难以按捺对中国经济前途的不安。本周一,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分析师吴胜春发表研究报告,题目是《重建激励和适度分享——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提出重大建议,设立10万亿规模的补短板基金,为一亿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加快土地改革,放松户籍管制等方式进行重点城市群建设;同时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并加快与英、德自贸区协议谈判等建议。这个报告事实上对习李“碎片化”的“托底”经济方针做出了婉转批评,正确指出,人力资本匮乏才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最大隐患。他们建议,设立十万亿规模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基金,“主要为未来数年可以落户城市的一亿农民工(及随迁子女)提供公共服务,投向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兼顾公共住房、旧城改造等。这是当下中国最大的分享,通过对于教育、公共服务的投资,带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需求。(这也是)最后一次扩张中央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整个国家的对外资产负债表。并且,最后这点可通过向全球发行人民币标价的中长期国债来实现,由此同步完成六大宏观部门内部的杠杆转移和再平衡。”尽管这个建议有过于理想化的问题,但应该说,他们指出的是一条“应对中国内忧外患”的正道。我认为,沿著这个方向,中国确实可以找到技术上和政策上可行的办法自救救人,极大地稳定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这是习李和他们所信任的经济学家目前提出的对策所不能做到的,也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症结所在。问题是,习李和他们所器重的经济学家们为什么没有想到,或者说虽然想到了,但也不愿提出来投资人力资本的正道,而是坚持那些在海内外无法建立稳定预期的“碎片化”政策?难道他们真的不懂,只有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中心的“稳增长”政策,才可能稳定各方面的预期,才可能让中国经济走出“内忧外患”的险境?难道他们真的不懂,高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加速培养一流中国经济学家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恶化各方面对中国经济未来预期的简单道理?我对这个问题有这样两个解释,第一,习李不能选择稳定各方对中国经济未来预期的正道,除了有他们自身认知能力的问题,还与他们对高层政治预期不好有一定关系。习李不和,已是公开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要制定稳定各方预期的长期经济政策几乎不可能。那为什么那些身处要职的经济学者也不能像东方证券的两位经济学者那样,大胆谏言呢?我想,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习李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方针,因此,提出这样的方针只会损害自己的名位,而于事无补。那么,习李真的不可能接受东方证券两位经济学家提出的“正道”吗?我想,至少在十九大之前,也就是未来中共权力格局明确之前,习李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正道”是大概率事件,那么,十九大之后呢?是不是也不可能接受?我的判断是,要看当时中国危机有多严重,危机越严重,中共领导接受“正道”的可能性反而越大。为什么?本期《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可以作出解释,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道,不能没有中产阶级参与政治来护航。而中国的内忧外患不达到一定程度,决策者自然不会走这步棋。这当然也意味著,等他们作出决策时,会为时已晚。  

阅读更多

博谈网 |《时代》:这五个事实阐明了中国面临的挑战

(博谈网记者赵亮编译)本文译自《时代》7月14日的报道。本周,一个国际仲裁法庭裁决中国在南海广阔的领土声索没有法律依据,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小受挫折,该裁决也成为国际头条新闻。但是在中国境内,习近平相当大的实力将受到考验。下面这五个事实阐明了中国以及习近平面临的挑战。1、增长放缓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一直源于其惊人的制造业步伐。在2011年和2013年期间,中国的水泥用量超出美国整个20世纪的用量。令人印象深刻——但这是完全不可持续的,因为一个国家实际需要的水泥只能是这么多。因此,中国的领导层决定将中国的经济从投资型和出口导向型转向消费型,以确保能够以一个更可持续的速度增长。根据《纽约时报》去年秋天的报道,私人消费仅占中国GDP总量的38%,它需要超过60%才能赶上世界上更发达的经济体。过渡时期有时起伏不定,但在顺利进行。据中国的政府官员说,消费拉动了中国2015年GDP 66%的增长。根据北京的数据,中国的增长已经放缓到“仅有”7%。世界银行预计中国的增长将在2018年之前放缓到6.3%;这仍然意味着它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经济增长的3倍,是欧洲地区的4倍。但是这一放缓已经令世界紧张,因为几乎没有外面的人对中国的官方统计数据有完全的信心。2、一带一路为了应付国内的放缓,习近平知道,中国必须为其产品在国外开辟新的市场。突然关闭所有的那些工厂将会令大量的人失去工作并会减少消费支出。最好是把混凝土卖给其他国家。2013年年末,习近平提出了本世纪迄今为止最宏大的地缘政治冒险行动:建造一系列的基础设施项目,最终把中国和西方连接起来(更重要的是它的进出口)。所谓的“一带一路”倡议建造一个公路、铁路、港口和管道网络,北京表示将在2025年之前给中国的贸易账户添入2.5万亿美元。北京还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其中的许多项目提供资金。这是北京替代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种方式。中国已经花了超过2350亿美元资助不同的项目;如果成功的话,“一带一路”将通过陆路和海路连接65个国家,44亿人和全球40%的GDP。3、战略性对外参与贸易不只是刺激工业,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一个国家的底线;它也有助于建立政治关系和善意。中国2015年在欧洲的投资创下230亿美元的记录,较前一年上扬了28%。它是在欧洲遭受连续的危机迫使其他投资者撤离的时候这么做的。欧洲人注意到中国人没有走开。在非洲也是类似情况。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总量在2005年至2014年期间增长了20倍,达320亿美元。半年前,北京答应给非洲再提供600亿美元的发展援助,帮助建立非洲的基础设施。在拉丁美洲,中国的银行单单在2015年就给拉美国家的政府提供了300亿美元的贷款,超过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提供贷款的总和。中国正在利用贸易和投资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结交新的伙伴。中国对马来西亚(占马来西亚总体贸易的15.75%)、越南(占越南总体贸易的20%)和菲律宾(2015年上半年占菲律宾总体贸易的13.1%)的经济至关重要。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这些都是在南海声索的对手。这也是极不可能演变成实际冲突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什么习近平和中国能够对法庭仲裁从容不迫的原因。4、反腐败斗争然而,在国外的参与并不妨碍习近平想在本国收紧控制。习知道对于中国来说,要往前走唯一的出路是改革,牢牢地控制改革就必须牢牢地控制中共。为此,习近平主持了一个广泛的反腐败运动。截至2015年春,40多万名官员受到处分;20万名已被起诉。但随着明年中共19大的领导层变动(习近平本人将留任至2022年),许多人预计反腐败运动会放缓。事实证明情况正好相反,反腐败运动从省级政府和国企转向了调查中央政府及里面的中共官员。习已经有效地利用反腐败运动把对手边缘化、让批评者“沉默”,并试图恢复中共在中国人民眼中的形象。5、信息封锁习近平一连串的专制不只限于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坚份子。这名中国国家主席正在通过控制中国国内的信息传播来击退潜在的国内威胁。每天负责限制中国国民获取信息的政府机构就有十几个。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被彻底封杀;其他的象LinkedIn,只许在遵守北京的规则下运作。再有就是恐吓记者——去年在中国有49名记者被拘留或监禁。记者无疆界组织给出中国的新闻自由度排名为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第176名,仅胜过叙利亚、土库曼斯坦、厄立特里亚和朝鲜。原文These 5 Facts Explain China’s Coming Challenges

阅读更多

墙外楼|温浦平: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

作者: 温浦平中国经济进入衰退期,相信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如何面对,则众说纷纭,以笔者认识内地拥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朋友,大致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早已看透中国经济底蕴的精英,他们早于2012年十八大前后,把资产、家人、亲属、情人等等,通通转移至欧美国家,待自己在内地收拾残局或赚取最后一分钱后,随时扬长而去。第二类是一般的中产阶层,他们仍然沉醉于资产泡沫虚幻之中,每天盯着自己资产的价位,梦想着天堂般的生活,但他们始终有同一个目标,就是终有一日,可以到欧美落地生根,因为那里才能世世代代保存他们的财富。第三类,亦可能是占最大部份的,就是真心相信中国梦的实现。不少中国境外(包括香港)人士,跟内地友人谈起中国经济问题时,对会否爆发经济危机,通常会各持己见,内地朋友总会回敬一句:“国家会让我们经济倒下么?不可能!”近两年,中央政府向国民大派定心丸的方法,其实只有两套逻辑,一是巨量的外汇储备,二是内部经济仍以国家主导,政府有无限权力和财力调控经济,这些说法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始终解释不了,为何过去三年地方经济仍然不受控地拾级而下。观察中国经济,盲点何其多,先不说经济数据的水份,很多人把眼光,只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这类一线城市,但其实这些纸醉金迷的地方,只能作为中国经济的橱窗,或是财富的避风港,要看真象,就必须走出这些橱窗都市。如果东莞的衰落,可以解说为实体经济转型,那苏州作为中国外资制造企业的最大聚集地,过去几年断崖式的衰退,或许更能说明中国的困境。2011年苏州的工业总产值是3.33万亿,增幅为17%,但之后一年,增幅突然跌到3.5%。虽然苏州政府不断喊出口号,政策推陈出新,但一直没有起色,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零增长。苏州这个地方算是老老实实公布了数据,其他地方就不断以放“卫星”的老方法,掩盖残酷的现实。作为过去十年中央全力经营的天津,2015年公布的GDP增长率为9.3%,但只要看看细账,就发现了天大的笑话,各项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基本上呈现显著下跌的趋势,手机产量下跌21%,电脑产量下跌11%,液晶电视下降9.1%,光伏电池下降12%,顶着天津半边天的新兴电子产业基本处于沦陷状态。9.3%增长从何而来,大家心照不宣。再看最近频频出现地王的南京,明明工业资料是零增长,都能宣布有9%的增长率。还有一个违背常理的数据,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有1.1万亿,较2014年下降5.3%,最讽刺的是,2015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缴纳的总税额却有1580亿,较2014年大幅提高14.7%。收入显著下降,税负大幅上升,这种情况,如果硬说不是数据造假,那就说明我们已回到远古皇朝横征暴敛的年代了吧!这类荒谬绝伦的数据,只要稍为翻查各地方政府的账簿,俯拾皆是。下次跟内地友人争论中国经济,不需要高深的经济理论、不需要惊世伟略、更不需要虚渺的意识形态,只要运用基本逻辑思维,拿出数据,便能一目了然。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