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报纸摘要: 北京与德黑兰蜜月的背后

Fri, 2010-04-02

1

RFI

本星期五的世界报和费加罗两大报相关中国的文章铺天盖地,中国的高出口又加上中国国内消费增长的支持,中国经济增长今年第一季度高达百分之12,创世界纪录,费加罗今天(2日)的头版头条图文并茂的大标题题目就叫作:中国经济的腾飞;世界报发表五篇关于中国的报道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包括分析评述中国同意参加联合国安理会研究起草制裁伊朗决议的态度变化还有书评。

关于伊朗核问题,世界报认为中国的立场仍然希望不要孤立德黑兰;费加罗驻北京记者拉格兰日和驻中东记者密努伊联署文章评述“伊朗与中国蜜月的背后”。

费加罗文章强调指出,伊斯兰共和国和中国才相识十五年,然而,中国在国际上孤立的国家——伊朗,成功地扬长避短,从而成为伊朗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

伊朗与中国同病相怜

费加罗文章强调指出,对西方人所视为威胁的伊朗核威胁问题上,中国人感觉的威胁并不是迫在眉睫或是并不那么强烈, 而西方人则极为敏感。从地缘政治角度讲,中国人对伊朗的崛起并不看坏,原因是这样的一个可能的盟国可以干挠美国控制海湾资源的意志,而伊朗则利用亚洲蜜月来扭转被制裁的居室的同时转向东方;有着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身份五年历史的伊朗希望最终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众所周知,在人权问题上,北京与德黑兰也同病相怜。

至于中国捍卫伊朗是否能够不顾危害美中关系而准备捍卫伊朗到底的问题,费加罗记者尹树前中国驻德黑兰大使华黎明的分析说,伊朗问题使中国受到压力,但是同时又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良机,如果中国能够摆脱“三明治”的地位,又能提供走出僵局的办法,那中国将获得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双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施尹鸿认为北京最近发出的信息表明北京准备“多走一段路”。

北京在保护德黑兰的同时避免受孤立

仍然由世界报驻京记者布吕诺菲利普撰发的相关中国改变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报道评论文章指出,中国被迫改变立场,转而同美国以及西方国家保持一致,以避免在国际外交舞台受到孤立。但是,中国的战略战术,将是采取拖延办法,尽量地让联合国安理会制定的制裁伊朗新决议对伊朗产生尽可能小的约束和影响。

世界报的还说,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同时也标榜反对核扩散立场。在伊朗问题上,中国显然以德黑兰还不能立即制造而拥有原子武器为由一直不同意制裁伊朗,而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不过,中国在2006到 2008年之间已经三次支持联合国制裁伊朗。最近中国立场发生了变化,美国驻联合国大使3月31日肯定,中国今后将认真考虑支持制裁伊朗。恰在同一天,伊朗核 谈判首席官员贾里里到访北京,但伊朗驻北京大使拒绝透露贾里里会见中国哪个级别的官员,在此之前,中国少有的敦促伊朗进一步与国际原子能总署合作,以便消除国际社会的疑虑。

世界报还认为,伊朗对中国十分重要,伊朗不仅是中国石油第三大供应国,也是中国大量提炼石油产品进口国。而且伊朗距离新疆不远,对中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国虽然不至于动用否决权阻止再次制裁伊朗,但北京一直表示反对制裁伊朗。

狡猾的民主与中国的申冤抗议

世界报还发表两篇关于中国的论著的书评,中国经济崛起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冲击影响,是世界报一篇书评的中心内容。书名可暂译为 “大间隙”,书评围绕中国经济强大最终将打破西方原有经济霸权展开。另一篇书评是关于中国的上访制度是不是民主制度的体现的研究讨论。

这一篇书评文章是由世界报派驻中国北京记者布吕诺菲利普撰写的,题目是中国人抗议的道路,评论的是法国历史学家伊莎贝尔蒂萝和中国历史学家华临山合著的书,书名叫作:“狡猾的民主与中国的申冤抗议”。布吕诺菲利普简单 介绍这本书说,在中国存有一席百姓伸冤诉苦的地方,这种做法源自中国封建皇朝,在毛泽东时代经过改进,成为上访办公部门。含冤的人递交申诉信,口头表达冤情和不满,也成为伊莎贝尔蒂萝和华临山合写这本书的研究内容。

中国的上访制度,正在经历重要变化,由原先的疏通行政改进管理,越来越变成警察式的阻碍民众上访的管制机制。中国历史上的民众层层上告,直到朝廷所在地的中 央衙门前击鼓喊冤,在今天由各个级别的上访办公室处理。但是,当中国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县级机构都设立了上访办公室之后,控制民间不满, 把抗议和不满限制在最低一级基层行政管理机构便成为处理上访的主要政策。

中国今天的上访者本身已经含冤,却要遭到阻止上访的警察迫害和镇 压。上一级的上 访办公室把上访者的责任归咎给下一级的上访办公室,因此在中国出现下一层级别的上访办公室总是极尽办法严厉阻止民众到上一级行政单位去伸冤。上访办公室阻 止上访甚至采用监禁判刑的强制手段。世界报评论认为,原本表面上是给民众伸冤的通道,就这样反而变成制裁民众申诉的警察机制,这样的表面上的民主机制备受质疑。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