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老不信政府 大陸須重視
記者盧葦/整理 評論解讀中國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不在少數,人們的負面情緒增多,首先是社會制度、社會生活秩序發生病變的反映,值得大陸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 應當說,「老不信」這個詞,並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但以筆者的觀察,中國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絕不在少數,而不被信任和相信的官員也不在少數。這一問題確實值得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只有讓政府保持應有的公信力,社會才能和諧安寧,公眾的幸福指數才能不斷提高。 不信任政府7種心態 公眾不信任、不相信政府有7種心態。第一種,社會焦慮;第二種,不公平感;第三種,思維慣性;第四種,情感轉移;第五種,情緒發洩;第六種,從眾心理;第七種,逆反心理。 「老不信」的7種心態,總起來看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公眾中許多人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相當程度上只是一種情緒性的反應。所謂情緒性反應,就是由外在刺激引發的非理性的反應。第二,這種情緒性反應具有很強的偶發性,且不是持續性的。第三,這種情緒性反應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很容易形成難以預料的雙向傷害。 總體而言,這樣的心態是負面的,應當通過政府、社會、公眾等各方面的努力,來消解、理順、轉化這種負面情緒,努力幫助人們構建和諧身心,從而構建和諧社會。 政策應讓多數人受益 首先,政府制定和實施政策一定要照顧社會各方面的利益訴求,照顧各方面社會成員的感受和心理需求。人們的負面情緒增多,首先是社會制度、社會生活秩序發生病變的反映。如果社會制度能夠讓大多數人受益,如果政府弘揚公平正義有明顯成效,就不可能出現較多公眾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情況。 所以,一旦有公眾表達了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意見,政府就應該看作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自己的工作出問題了。就應當立刻深刻檢討自己,查找自己工作中的問題、承擔自己的責任,並努力解決自己的問題。 第二,對公眾的情緒性反應既要高度重視,也不能如臨大敵、反應過度。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能否把公眾的情緒加以理順,使之成為社會建設的正面力量,不僅是對執政者的考驗,也關係到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 在此過程中,人們不應當把公眾的情緒性反應過度解讀為「敵對勢力」,也不應當把這些公眾的態度一概斥之為「不明真相」。目前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階段,出現各種不同的思想認識是十分正常的,對此應當從容自信,寬待包容。 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第三,努力建立一種引導人們釋放和排解情緒的通道,給予處於心理困境中的人們更多人文關懷。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而只會讓人釋放和排解不良情緒,交流思想,明辨是非。對於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困難的人們,政府除了要建立全社會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以外,還應當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給予身心關懷和撫慰。政府應當鼓勵公眾通過各種社會組織去關心、關懷弱勢群體和各種需要幫助的人,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幫助他們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讓「尊重和保護人權」的憲法原則體現和落實到社會制度的各個方面。 如果政府能夠帶領公眾建立和鞏固一種「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社會制度,公眾怎麼會不信任、不相信政府呢? (摘自人民論壇政論雙周刊2012-6-18,作者蔡永飛為民革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原題:公眾「老不信」的心態分析) 台灣 中國時報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