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

德国之声|《卫报》“被墙”:都是“伏地魔”惹的祸?

英国《卫报》发文报道自己的网站在中国大陆“被墙”,文章幽默表示,近期并未像“彭博社”一样发出“中国领导人视为危险”的文章,评论人士疑因该报转发“伏地魔”文章而触及当局“敏感点。” 1月8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发文,报道《卫报》网站在中国大陆已被完全封锁,该报周二尝试在北京访问《卫报》网站,各种方式均获失败。该报道幽默写道,未知“被墙”是何原因,因为近两天并未像“彭博社”一样发出“被中国领导人视为危险”的文章,只在1月6日曾发表探讨中国西部新疆地区紧张局势的文章,但该文在主页显示时并未引起任何其它后果。 2012年6月, 彭博社 发表一篇披露“习近平家族财富”的文章,其后,彭博旗下两个网站在中国内陆被封(Bloomberg.com 和 Businessweek.com);2012年10月 《纽约时报》 也发出“温家宝家族财产高达27亿美元”的报道,随即该报的中英文网站在中国大陆同样遭屏蔽。2013年11月,另两家外媒“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均无法在大陆打开,但英文网站可正常浏览。2014年1月初,“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突然神奇复活,尚不清楚解禁原因,但《纽约时报》和“彭博社”依然处在被封锁中。 都是“伏地魔”惹的祸? 《卫报》躺枪? 旅美中国新媒体人北风认为,此次英国《卫报》应该是“躺着中枪”,可能的原因是不久前报道了中日驻英大使、日本公使先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相互指责对方国家为“伏地魔。” 去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Abe Shinzo)参拜“靖国神社”惹怒中国领导人;1月1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了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文章,他警告日本在首相安倍晋三的领导下,正在重燃二战时的军国主义精神,并把日本比喻成《哈利波特》中“很难死掉的伏地魔”。日本方面不甘示弱,日本公使林景一(Hayashi Keiichi)1月5日在《每日电讯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恐成亚洲‘伏地魔’”,指中国军费逐年上涨,通过释放军备竞赛和局势升级在地区充当“伏地魔”;英国《卫报》网站曾转发此文章。 广州作家野渡向德国之声表示,北风的分析应该有一定的道理,中日关系于近日更度紧张,他本人亦因为日本“共同社”约访正在遭当局软禁之中。擅长打“爱国牌”以凝聚一定民心和转移内部矛盾的中共执政层,当然不希望看到日本政府在媒体上的反戈一击。但封杀英国《卫报》,也应该不止基于一两篇的报道,中国政府对外媒一直抱有戒心。 “永久不知道当局的底线在哪里?” 野渡也表示,中共当局早年间,对外媒虽然戒备但并未直接痛下杀手。但近年中国已成世界范围内新闻“富矿”,中国内陆媒体遭到中宣部门管制早已不是新闻,而外媒也常常毫无征兆地遭到中国当局封杀网站、屏蔽内容、不予颁发记者证甚至是直接驱逐外媒记者等:“你永远不知道党国言论审查部门的底线在哪里?可能有什么言论不符合他们的标准,说封就封了,而且永远没有原因,党国‘自信心’高度膨胀。另外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从互联网到外媒都有可能动摇体制的话,他们就绝对不会有回旋余地的。” 野渡认为中国当局在内陆 封杀外媒 值得关注,与此同时,中国当局也在不断扩张在境外的宣传,包括新华社、央视等官媒在境外设分支机构,包括收购一些当地的媒体,以“塑造崛起的大国形象”。 作者:吴雨 责编:李鱼

阅读更多

荷广 | 中日韩青年如何看待历史伤痕与外交政策

2014-01-08 10:14 政见网 文/于灵歌 2013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又一次激怒了中韩民众。在东北亚历史问题上,曾遭日本侵略的中韩民众似乎总是非常“玻璃心”。由历史引发的伤痛与愤怒真的会增强当下的不安全感吗?历史伤痕会怎样影响民众对未来外交政策的偏好?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彼得·海斯格里斯(Peter Hays Gries)教授与来自中、日、韩的三位学者曾就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中、日、韩三国的北京大学、新潟大学(Niigata University)、全北国立大学(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的181名大学生。结果显示,历史观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当下和未来的判断。中、韩大学生越是在历史问题上感到“受伤”,就越容易对现状感到不安,倾向于强硬的对外政策;而日本大学生对本国侵略历史造成的伤害认识越深,其外交偏好就越平和。 研究首先选取了三个国家两两交集的三段历史:日本侵华时期的中日关系,明清朝贡体系下中国与李氏朝鲜关系,以及日本占领朝鲜半岛时的日韩关系。调查中,大学生被要求对与本国相关的历史关系进行评价。 日本人都是拒不承认历史罪责的吗?不尽然。结果显示,对于日本殖民扩张的历史,中韩学生都感到“受伤”,而调查中的日本大学生与中韩学生的认知差异并不大:较多数人承认“日本殖民统治给亚洲人民造成苦难”。有趣的是,中国与韩国大学生对朝贡体系下的中韩关系评价大相径庭。中国多数学生认为“作为中国附属国的李氏朝鲜强盛了”;而韩国学生却有相当一部分认为,这段历史对李氏朝鲜的发展不利。这种不对等的历史认知也成为中韩两国对历史问题(如2004年的高句丽问题)产生争执的导火索。相比之下,日韩两国学生的历史认知则较为平衡。 继而,调查又对三国大学生当下的威胁认知进行评估。自然,在中日两国大学生看来,对方的威胁程度最高,两国成了彼此的“眼中钉”;同时,中日大学生都认为韩国的威胁程度都不高。对于夹在强大的中日中间、规模和位置都不占优势的韩国而言,他们的不安全感是最明显的——他们甚至认为中国的威胁性几乎与日本的威胁性一样高。 那么,受不同的历史观念影响,三国大学生对于本国在东北亚地区未来的外交政策持怎样的看法?有着“伤痛记忆”的中、韩两国学生,仍有很大一部分倾向于对日外交采取强硬态度,在主权争议问题上支持积极的防御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认识到历史上日本殖民统治给东北亚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大学生的态度变得“包容平和”,偏向和平地与邻国开展外交,在主权问题上并不喜欢侵略性的姿态。 固然,这项调查仍有许多局限性,比如样本局限于大学生,规模有限,无法充分地反映民众多元化的认知水平。调查中日本大学生对侵略历史的认知极为宽容,或许与他们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关。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依然能给人启发。历史观念对东北亚地区青年人的影响巨大,对历史真相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不一味沉湎于历史的悲痛与愤怒中,才更有可能在“过去”与“当下”、“未来”之间创造桥梁,也才有机会在彼此的互动中减少认知不对等带来的摩擦。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政见网 ,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作者 “政见” 是一个独立网站,介绍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是怎样分析中国的。致力于发掘海内外学者和智库的智慧成果,引进思想资源。

阅读更多

法广 | 要闻解说: 中日“外交争夺战”移师非洲

中国外长王毅将对包括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加纳和塞内加尔在内的4个非洲国家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埃塞俄比亚是非盟所在地,而吉布提则是日本自卫队首个海外基地所在国。中国把新年外长首访安排在非洲已成惯例,迄今已是第24 个年头。日本首相安倍也开始“再次转动地球仪”,将于近日出访非洲、中东和印度,打算用提供发展资金的方式抗衡中国影响力。安倍将从明天开始对中东与非洲的7日之旅,出访中东国家阿曼和非洲的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及埃塞俄比亚三国。 据香港《明报》报道,周二,在到访的首站-埃塞俄比亚会晤该国外长时,王毅指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和合作,没有任何私利,也不会与谁竞争,或者排挤谁。相反,中国主张国际社会各方都应在非洲良性互动、开展合作、共同帮助非洲、造福非洲。他说,我们不赞成有些域外国家试图在非洲拉一派、打一派,搞对抗,玩制衡。如果仅仅是出于一己私利,藉援助非洲来实现自己所谓的政治意图,那么这种合作就太狭隘了,也不能真正获得非洲的民心”。对此,有非洲问题专家作出解读认为:可以将中国外长的讲话理解为针对日本的表态。十分巧合的是:两国几乎同时对非洲展开访问,埃塞俄比亚是造访的共同目标,显示了两国争夺在非洲的影响力意图明显。不过,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多年来相当有持续性,如果日本要抗衡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并非“临时抱佛脚”可为之。其实,在王毅作此表态之前,国际媒体就已对中日先后造访非洲作出评论说,安倍此行目的是制衡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对此,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宏明向《明报》发表看法指出:目前,日本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非洲做为一个很大的票源,日本在政治上有求于非洲。今年,日本加大了对非洲的援助,联想安倍去年在亚洲的做法,日本确实有抵消中国在非洲影响的意图,但相信作用不大。此外,日本也期望在非洲加强能源入口多元化。这或许会对中国在非洲的资源和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如果要造成大的影响,“投入就必须相当大”。 另外,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周二开始对西班亚和法国展开的访问,意在针对东京与北京的主权争端以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向马德里和巴黎作出解释以寻求支持。岸田文雄在临行前表示,他要继续捍卫日本国家利益,推进外交,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一访问也表明:日本希望通过外交努力扩大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最近3年多来,中日关系自撞船事件转恶、再因日本“购岛”之举全面恶化,主权纠纷愈演愈烈,衍生出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中国宣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后,日本先是派出军机飞入中国防空识别区,随后日本众院又于12月初通过决议,对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提出“抗议”并要求中方立刻撤销。中日两国的主权纠纷深度发酵,言论、行为针锋相对。 有分析注意到,近期中日国际舆论战的“大阵势”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极为罕见,两国似乎都做好“撕破脸”的准备。不惜运用一切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大打舆论战,争夺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吕耀东指出:如果日本持续增强防卫力量并 在西南诸岛强化部署,中日关系的2014年将充满不确定性,并蕴含着不断恶化的危险因素。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时事大家谈:日本首相安倍加深中日裂痕?

华盛顿 — 星期一(1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年首场记者会上表明,愿意与中、韩首脑进行会谈,并要说明年前参拜靖国神社的真实想法以获得理解。针对安倍的表态,中国外交部回应称,安倍的说法虚伪;是他亲手关闭了与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大门;中国人民不欢迎这样的领导人。 时事大家谈:日本首相安倍加深中日裂痕? 此外,安倍1月4号参拜亡父之墓时称,今年一年将紧张奋斗,“为使日本成为辉煌的国家而尽全力”。有分析称,安倍自从2012年12月26号上台以来,与中国陷入持续对峙,两国之间的裂痕也在扩大。那么,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在中日关系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使日本成为辉煌的国家”是什么意思?中日关系短期内将何去何从呢?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法广 | 焦点评述: 甲午年中日紧张关系前景预测

在外交层面,中日双方唇枪舌剑,均显示出强硬姿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2月30日表示,安倍自己关闭了同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大门,中国人民不欢迎他,中国领导人也不可能同他对话。随后,中国《环球时报》12月31日刊发社论认为,秦刚的这番话表达了中国民众的心声。同一天,当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称,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我们愿与日本国内有良知、爱和平、重友好的人士一道,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共同维护历史正义和中日关系大局。同时对于任何挑衅行为,我们必将予以坚决应对”。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元旦发表新年感言,称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安倍表示日本将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超出以往的积极作用。对于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等安全环境的变化,安倍表明将坚决保卫日本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倍强调,日本是时候朝“建设新国家”迈出一大步了。安倍就修宪呼吁说,在日本和平宪法制定将满68年的现在,应该朝着把握时代变化的修改方向,进一步深化国民讨论。 共同社报道说,2014年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的重要课题之一是确立对华综合战略,在保卫钓鱼岛主权的同时,寻找改善日中关系的突破口以避免突发事态。为实现东亚地区的稳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负有很重的责任。中方的态度是只要日方不承认存在主权争议并将其搁置,就不同意举行首脑会议。为削弱日本的实际控制,中方船只今后将继续反复进入日本领海,并加强对该区域上空的防空识别区的管理。预计中方还将以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为由加强对日批判。对此,安倍在主张无条件举行首脑会谈的同时,试图以美国为后盾牵制中国。日方12月敲定了考虑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和防卫大纲,显示出以威慑力对抗中国的姿态。然而,美方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失望”,这给今后蒙上了阴影。 《联合早报》也发表题为“中日必有一战!”的文章,认为今天的日本正在重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的老路。《亚洲周刊》刊登毛峰的文章指出,2014年是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安倍晋三连发强军扩兵、夺岛与安保三枝利箭。值得关注的是,在日本一直存在一种甲午年是日本利用“神力”改造国运的重要年份,以神道為国家精神的许多日本人相信神明并崇拜神力,特别是对甲午之年有著挥之不去的“天佑日本”的神奇期待。 台湾国际关係学者,东亚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蔡翼撰文指出,今年是甲午海战一百二十周年,日本媒体预测中日今年一月可能会爆发战争。日本除已将中国设定為假想敌外,新的防卫计划提到必要时将对敌人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一旦中日爆发战争,日本计划迅速“歼灭”中国的海、空军力量,“封锁”中国进出西太平洋的通道。 如果中日真的爆发战争,预期中国将不会与日本进行美日所演练的“海空对决”,中国在发动首波反辐射导弹攻击后,会採用“打鸟就要打鸟巢”的策略,将使用导弹进行饱和攻击,摧毁日本的海空军基地及水面舰艇,窒息日军的作战能力。 文章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时,“先发制人”将是中国致胜的关键,如果中国能先声夺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摧毁了日本海空军,美方愿捲入中日冲突的态度或有所改变。据传中国大陆已发展出新的导弹攻击模式,由长程轰炸机携带巡航导弹,在中国近岸的上空发射导弹后,由固态火箭引擎推升至更高空层以延伸射程,在进入末段攻击前啟动冲压引擎,加速至高超音速,对於部署在第一岛链附近的军事目标进行远程精準打击,也可以作為打击航母的杀手鐧。曾有美国军事专家分析,如果中国採用以空制海,日本可能会重蹈二战败绩。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