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关系

法广 | 焦点评述: 从朝鲜特使崔龙海的北京之行看当前的中朝关系

美联社报导说,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龙海的三天中国行程,被视為肩负修补双边关係的责任。朝鲜最近无视中国的立场,继续搞核试验,令北京当局不满。路透社报道说,崔龙海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转交了一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信函。他同时还说道,朝方愿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六方会谈等多种形式的对话协商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有分析说,崔龙海访问北京,一是要向中国领导人解释包括核试验在内的军事行动,称其主要原因是朝鲜“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二是为金正恩访问北京铺路,这才是此行的最重要目的。金正恩给习近平的亲笔信中指称“要继承和巩固发展两国老一辈革命家缔造和培育的传统的朝中友谊”,显示金正恩非常急于要修復双边关係。据透露,金正恩希望九月前访华,但中方仅表示知晓,未回应具体时程。 今年朝鲜核武问题激化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警告“不允许在中国家门口闹事”,习近平也曾放言“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这些都被认为是直指平壤当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与朝鲜高层交流几乎中断,而中国对恢復朝中也交流持消极态度。路透社未经证实的消息称,金正恩姑丈张成泽去年访中时就曾试图安排金正恩访问,但未获中方同意。法新社称,除非平壤承诺重返六方会谈,否则北京恐怕不会轻易接受两国高峰会谈。 至于中方的态度,中国官方媒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特使、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龙海。习近平表示,中朝友好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党和政府愿同朝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习近平指出,朝鲜半岛无核化和持久和平稳定,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方立场十分明确,不管局势如何变化,有关各方都应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崔龙海转交了金正恩给习近平的亲笔信。他表示,朝方十分珍惜朝中传统友谊,愿与中方一道,加强高层交往与深度沟通,不断巩固和发展朝中友好关系。崔龙海说,朝方真诚希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需要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在此之前崔龙海还与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举行了会谈,重申朝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前一日,他还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表示朝方愿接受中方建议,同有关各方开展对话。 对于崔龙海的中国之行,韩国政府表示将密切关注今后朝方的动向,并坚持认为对朝进行评价尚为时过早。 一位韩国官员表示,与中国不同,朝鲜并没有谈及无核化,今后将继续观望朝鲜就核问题做出的言行。另一位韩国高官还指出,除了表面上报道的内容之外,有必要了解朝中之间具体还讨论了哪些问题。 韩国政府内部有评价认为,朝鲜谈及六方会谈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事实,但朝鲜的此次言论可能旨在挽回中国的颜面,并同时推进朝美对话。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朝鲜需要采取退出战略,因此朝鲜可能表达了缓解对朝制裁才能进行对话的立场。韩国方面再次敦促朝鲜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停止威胁全球和平的挑衅行为,履行国际社会的义务。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中朝关系疏远公开化

北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Kim Jong-un )和中国高级官员上次面对面的公开交流不欢而散。 去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建国带领一个小型代表团访问朝鲜首都平壤。他带去了中国新任领导人习近平的一封信,据称其中包含了一条简单的讯息:不要发射弹道导弹。 Jon Chol Jin/Associated Press 去年11月,李建国率中共代表团前往位于平壤的友谊塔。 12天后,金正恩执意发射了导弹。 朝中关系过去被誉为“唇齿”相依,但在金正恩持续违抗习近平的意愿后,朝中关系触礁。金正恩据信接近而立之年,是个政坛新手,而习近平现年59岁,是名老练的政治领导人。 至于繁荣的中国和贫穷的朝鲜之间的联盟关系冷淡到了何种程度,这一问题正被中国新闻媒体公开讨论。没什么人称之为严重不和,不过中国政府内部似乎正就如何面对金正恩展开激烈的辩论。 随着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周末期间展开其就任美国外交事务负责人后的首次中国之旅,有些情况一目了然。 金正恩与中国领导人的私交似乎不及其父金正日(Kim Jong-il)掌权时的程度。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源于经验尚缺的金正恩与年长许多的中国领导人之间巨大的年龄差异。 去年11月的尴尬访问中,金正恩对来自习近平的克制要求嗤之以鼻,中国领导人之后再没对朝鲜进行过公开访问。 一些中国分析人士指出,朝鲜于今年2月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后,两国关系紧张,中国曾想派遣数名高级官员前往平壤,其中包括国务委员戴秉国,今年3月退休的他在朝鲜问题上经验丰富。 分析人士称,金正恩回绝了这一友好姿态,中方将这一迹象理解为,朝鲜新领导人希望表明,自己对北京的依赖度低于其父。 习近平是否与金正恩见过面也不得而知。 习近平上次访问朝鲜是2008年6月,当时他担任国家副主席。金正日罹患中风是这次访问之后的事,而最终任命金正恩为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权力移交过程当时尚未启动。 2010年到2011年间,中国鼓励朝鲜进行经济上的开放。有报道指出,彼时访问中国的四个朝鲜官方代表团中,金正恩至少参与了其中一个,由此,他将接替生病父亲的传言日益增多。 韩国首尔的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东亚研究副教授约翰·德勒里(John Delury)称,在这些访问中,至少有一次金正日的确与习近平进行了会谈。“不过,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金正恩确实与其父同行。除非有确凿证据出现,我认为他没有。” 2012年8月,金正恩的姑父、四星大将张成泽(Jang Song-thaek)访问北京,并和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会面。张成泽被认为是新任领导人金正恩的亲密顾问。 张成泽此举被认为是为年轻的新任领导人访华铺路,当时中国似乎在努力推动实现该访问,以向朝鲜展示经济改革能为这个受压制的国家带来何种希望。但张成泽的到访没取得什么成效。 中国媒体对金正恩的评价不一。该国官方媒体称呼金正恩时还算客气,不像它们称呼乔治·W·布什总统(George W.

阅读更多

沈志华:冷战格局下的中朝关系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1569 次 更新时间: 2013-02-28 20:46:38 沈志华:冷战格局下的中朝关系 进入专题 : 中朝关系    ● 沈志华 ( 进入专栏 )        观点辑要:   【要点1】1945-1949年,中苏关系由苏联主导,中国与朝鲜没有直接高层关系。中国内战时期,朝鲜是林彪的仓库、庇护所、转移基地,给中共提供很大帮助。   【要点2】1950-1957年,“朝鲜战争鲜血凝成了友谊”。实际上这段时间是中朝关系最不好的时候。斯大林从苏联的利益出发,毛泽东从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出发:只要中苏同盟稳定,中国发展建设就有保证。因此,在重大问题上中苏一致,受气的是朝鲜。   【要点3】1957年至文革前,中朝关系忽冷忽热。毛泽东对朝鲜无外乎两手:一手硬、一手软,硬的不行就软。1965年之前中苏之间出了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是把所有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拉到自己这边。   【要点4】毛泽东对待边疆、边界问题,观念很像中国传统“天下观”有边疆无边界,世界革命思维跟中国古代传统天下观不谋而合。共产党基本理论也是没有国家、没有国界、没有民族,国家也要消亡。   【要点5】中朝关系核心在哪?与中苏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样,中朝关系不是现代国家关系,是一种在特定意识形态框架内形成的家庭关系兄弟关系,这种关系与现代国家关系基本的政府特征不一样,内在结构也不一样。   【要点6】想找到一个比较正确的对朝政策,首先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只有把它定位成一个正常的国家关系,按照正常国家关系来处理问题,才能摆脱被动位置。      “中朝之间真有鲜血凝成的友谊吗?”      沈志华:今天主要想给大家讲讲中朝关系的历史脉络。   近二十年来,中国对朝鲜政策总是给人一种好像被谁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很大程度历史的神话束缚了我们的头脑,束缚了决策者的头脑。一个什么样的历史神话?——中朝关系是历史上用鲜血凝成的牢不可破的中朝关系,“中朝传统友谊”“唇寒齿亡”形容词非常多,如此说法讲了60年,所以至今仍根深蒂固。   最近几年我的学生老跟我讲网上大家对这个问题提出很多疑问:真是兄弟关系?真的是鲜血凝成的友谊吗?现在怎么凝不到一块去?这需要我们对历史进行深刻分析和检查。这几年我看了很多材料,试图对中朝关系的历史脉络、外交特征、性质做出判断。如果我们判断比较准的话,对过去发生过什么事,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过什么事,中国又是怎么处理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如果对这个历史过程有一个大致了解,可能会对今后、现在有一个借鉴作用。   我先从上世纪40年代讲起。中朝关系很古老,到晚清前朝鲜基本是中国的藩属国,后被日本人统治了很长时间(1905-1945年的40年时间)。日本人统治后苏联人统治,1945年后苏联红军占领北朝鲜后一直到1949年苏撤军,在这4年中基本是苏联人说了算。所以朝鲜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很晚,具有自己独立地位的时间很短。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中国控制(朝鲜战争)。直到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走,朝鲜才真正说了算。一会儿我给各讲故事就会知道,他想做什么事,一会儿老大哥来了,一会儿老二哥来了,他做的事都不算数,都得重来。朝鲜现在的一些行为和心态得从历史说起。   中国跟朝鲜建立关系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1945—1949年10月,此时期中国跟朝鲜基本没有直接高层关系,因为中国内战,朝鲜支持共产党。朝鲜被苏联占领,朝鲜执行的政策就是苏联政策。那时苏联对中共是支持的,但又不能公开支持,就通过朝鲜起作用。比如朝鲜是林彪的仓库、庇护所、转移基地,四野部队跟国民党打,打不过往就往两个地方跑:一是朝鲜,二是大连。如此国民党不敢追,因为朝鲜是另一个国家,大连苏联占领,所以它是庇护所也是仓库。军队打仗,没有一个稳定的基地,东西放在朝鲜比较合适,用得着就过江拿,拿回来再打,借道朝鲜绕过去,比走东北方便得多。包括伤病员都在朝鲜治病。所以东北内战时,朝鲜确实给中共提供很大的帮助,而多大程度上是朝鲜本身做出的决定很难讲,因为那时苏联远东军第25集团军占领朝鲜,整个朝鲜在苏联军政府指挥安排下活动。另外通过大连港给中共运物资、武器、弹药。这时期双方大体上保留在这样一个层面。但是至少中共中央没有直接出面。北朝鲜跟国民政府更没关系。所以这个阶段,朝鲜与中国国家层面没有直接关系。   到什么时候有了高层的联系?1949年4月底5月初。那时金日成很想通过武力方式实现朝鲜民族统一,1948年朝鲜分为两部分后,李承晚和金日成都想统一朝鲜,而且他们都认为靠宣传、口号实现不了统一,只有通过武力才能实现。金日成很想通过苏联和中国的帮助实现此目标,所以派人到北平。那时毛泽东刚进北平还没进紫禁城,见了毛、周、朱、刘少奇,希望让四野部队当中的朝鲜族回国。到4月时,朝鲜的苏联人的已经走了,留下了一部分武器给朝鲜,但没军队。朝鲜原来都没国家,哪来的军队?就只有打游击的,那也没有见过大阵势,只有四野部队中4万多人打过大仗,比如166师围困沈阳、164师围困长春,好歹是参加过大兵团的战斗。后来毛同意,另有一部分人跟着林彪南下到海南岛,打完后就给你送过去。   金日成第一次到北京见毛是1948年5月13日,而之前金日成4月20日—4月25日已经到莫斯科,跟斯大林谈好确定准备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朝鲜统一,但斯大林临走时说:你必须到北京跟毛泽东谈,中共中央得同意。所以金日5月13日到北京,13、14、15、16日谈了几天,毛泽东同意了也接受了。这是金日成第一次跟毛见面。   此时期基本是听苏联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看俄国电报档案:金日成问斯大林能不能跟中国建交?斯大林回电:当然可以,等我与中国建交后你再建交。金日成跟毛泽东谈时想跟中国签同盟条约。毛不同意,并说同盟条约打完仗以后再签,实现统一了。这话有道理,但他们内心怎么想的现在不得而知,有可能毛泽东不愿意在法律上承担这样一个责任。所以毛问斯大林:金日成来想跟中国签同盟条约,我的意见是朝鲜实现统一后再签。斯大林回电说可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的时间里就这么一次接触。这是第一阶段。      “中朝战争中的指挥权之争”      第二个阶段是1950年—1957年。你一定以为这个阶段是中朝关系最好的,朝鲜战争鲜血凝成了友谊。其实错了,这段时间是中朝关系最不好的时候。在朝鲜战争中苏、中、朝三角同盟内在关系非常复杂。就我看过的档案文献,发现整个朝鲜战争过程中——中、朝之间在几乎所有的战略问题上、重大问题上都有分歧,立场都不一样。我们说的战斗友谊、中朝之间密切关系是否存在?当然存在,两国军队并肩作战怎能没有友谊、怎能没有友好关系?当然有,但主要在基层。毛主席发过好几封电报:对朝鲜一草一木要爱护,跟居民搞好关系,志愿军违反军纪有枪毙、处分的。中国军队很注意,这些都是事实。可根本问题,即在重大战略问题上中朝两国领导人的高层考虑不一样,而且分歧非常大。   比如:中国军队到朝鲜应谁指挥?金日成觉得应该他自己指挥,你是外国军队到我国作战不是我指挥吗?我是最高司令长官(那时金日成是最高统帅),彭德怀应该听我的。彭德怀觉得中国怎么能听你的,你把自己的军队打光了,怎么能听你的?他们俩人一开始就有矛盾。当然我所看的材料没有我讲得这么透明,金日成开始跟彭德怀说“彭德怀同志,你的司令部是不是跟我靠近一些,咱俩一块。”意思是我好指挥你。彭德怀说“没问题,咱俩就在一块。”结果到一块后,金日成突然发现是彭德怀想指挥他。第一次战役打完也没有明确谁指挥谁,而且当时朝鲜军队几乎没了,剩下的跑到吉林休整,只有志愿军13兵团。这时还不存在大问题。   但到第二次战役时问题就出来了,第二次战役有一个兵团朝鲜人民军参与了战斗,因为他们军队经过训练回来了。回来后就发生了矛盾,两个司令部互相间不沟通,志愿军在前面追着美国人,被朝鲜人民军抄后路,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而且有两次。问题严重,就提出还是要统一指挥。金日成一看此架势就说咱们俩分开,派个联络员联系。金日成作为国家元首总要有自己的部队,把部队给中国人指挥成何体统?这个感受可以理解。所以他一直不愿意交出朝鲜人民军指挥权。彭德怀坚决不干:必须统一指挥,否则战役很难打。吵来吵去没有结果,一直到斯大林来电报:军队必须由中国指挥。就是说朝鲜人民军要交给志愿军指挥,金日成没办法就交了,由此成立了中朝联合司令部,中国为正,朝鲜为辅。   这件事对战争当然有益,但对金日成的伤害很大。金日成与苏联大使谈话有一段记录:我明白了这意思,就是让我放弃总司令的职务对不对?苏联驻朝鲜大使说:对,是这样。金日成默默无语地走了。想象一下这个情景,他心里肯定特不好受。   这事刚过又发生了一件事,第三次战役中朝援军越过三八线,占领汉城。1月4日占领汉城,1月8日彭德怀下令停止进攻、全军休整。一下把金日成惹恼了:哪里有这样的?打了胜仗的军队不继续追击怎么能休整?乘胜追击把美国军赶到海里就完了,战争就结束了,国家也统一了。彭德怀说必须修整。这件事有由来,第二次战役未结束,彭德怀就曾给毛泽东发电报:建议不越过三八线。为什么?部队精疲力尽,弹药打光了,粮食没了,新兵员补充不上来,而且美国轰炸非常厉害,打得非常艰苦。九兵团打第二次战役是从上海调过来的,当时都没有棉装,单衣单裤。结果第二次战役没打完,非战斗解员5万人,第二天起来不是手指头没了,就是脚趾头冻掉了。所以彭德怀、聂荣臻跟中央打报告说这个战争不能再往下打。毛泽东回说不行,这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三八线一定要过,否则朋友们会不高兴。彭德怀回电说,三八线过可以,能否保住不敢保证。所以彭德怀休整是跟毛泽东商量过的,而且实际情况要求只能休整,不休整怎么办?这样的决策命令和朝鲜人的想法差距很大,朝鲜人当时一心希望尽快实现国家统一,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这次争吵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网上传金日成让彭德怀煽了一大嘴巴,这我不知道,但两个人的吵架记录我看到了,你一言我一语用词非常严厉,彭德怀还说:我就这样决定了,如果将来证明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可以枪毙我。在志愿军司令部吵了三天,争论不下。金日成主要觉得应该一鼓作气赶快结束这场战争。彭德怀说原来就想一鼓作气,结果不是被人家拦腰截断全军覆没,你想让我也重蹈你的覆辙吗?话说得很难听,金日成脸上也挂不住,那点事都给抖出来了,他俩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后来彭德怀说,“你不是说现在风一吹就能把美国人吹到海里去了吗?你去吹,我去守后方,省得让人家抄的后路。”一直到1月19日斯大林给毛打电报(我没有看到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但斯大林的回电肯定是接到毛泽东的报告,到底是打还是停,听您说一句话):“彭德怀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彭德怀是真正的军事家”。当时跟朝鲜领导人站在一起的还有苏联大使、苏联军事顾问,他们都赞成乘胜追击,所以斯大林还有一段话是冲着苏联军事顾问的“以后军事问题你们少插嘴”。如此才把问题解决。这件事对朝鲜人的伤害也非常大。 我看1954、1955、1956年的档案材料,在朝鲜劳动党内一直有一个传言:朝鲜没有实现统一主要是中国人造成的。为什么?就在马上要取得胜利时彭德怀下令停止进攻,结果导致朝鲜失去了战胜美帝国主义的最好机会,至今朝鲜都没有实现统一。当然这不是事实,真打也打不过,也不可能实现统一。但朝鲜劳动党内之所以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明这件事对金日成领导人的影响非常大,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本来可以取胜,因为你下令停止进攻休整导致这样的结果。      “朝鲜铁路管理权之争”      再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也是中朝之间矛盾吵得“不亦乐乎”的——铁路管理权。朝鲜铁路归谁管?开始一直是志愿军司令部管,因为朝鲜铁路基本被炸毁,中国派18万民工修复铁路,又派铁道兵,援助机车、车厢,而且当时战事比较紧。1952年战争进入边谈边打阶段,中朝分歧也就出来了。金日成觉得战争既然进入长期化,就要搞建设,朝鲜几乎被炸烂,要求运经济物资。彭德怀觉得还是以战争为主,军队必须控制铁路,要运军事物资。大概一年时间内在铁路问题上发生很多争执,双方抢车头、路线、仓库导致诸多事故。而且当时美国轰炸很厉害,一抢起来双方都在,美国轰击轰炸一下就炸毁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彭德怀几次给铁道部最后到周恩来要求中国政府出面跟朝鲜谈判,铁路到底谁说了算,他要求归中朝志愿军司令部。不过金日成几次找中国政府交涉,说铁路权就是主权,不能老丧失主权交给中国人管。(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共 4 页: 1 2 3 4 进入 沈志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朝关系   

阅读更多

法广 | 香港传真: 中朝关系早已支离破碎的真相

中朝美三方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是《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基础,退出《朝鲜停战协定》破坏了这个基础。而中国投票赞成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制裁朝鲜的第1874号决议,事实上已违反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第三条关於「缔约双方均不缔结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同盟,并且不参加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集团和任何行动或措施」的约定。公民思宁建议称,「从国际关係基础和国内宪法有关规定的困惑看,《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已无法履行,应当废除」。 另据前中国军事学院出版社社长﹑传记作家辛子陵二零一零年披露,一九七九年,邓小平访朝,在平壤看见用黄金打造的金日成雕像,忍不住极不客气地对朝方批评说:「我们的援助难道都给你们建这个东西了,你们这是在干什麼?」邓小平回国后开始大量减少对朝鲜的援助,最后甚至停止了。邓小平要求金日成珍惜中国的援助。而金日成从此开始对这个小个子中国领导人越来越讨厌了。辛子陵还披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金日成派吴振宇大将到北京要求军援,开列的单子包括海陆空三军的军舰、战机、火炮以及各类军用物资,其总额几乎等於当年中国军费的小一半。结果被邓小平以「一个子儿也不给」断然拒绝,使这位呆在京西宾馆的不速之客碰壁而归。自那以后,中国对朝鲜的援助即从严掌握。二零一零年五月韩国《中央日报》也在头版头条以「温家宝断然拒绝金正日『破格支援』的要求」為题,报导了北京拒绝平壤的过份援助要求。 而最新一期的亚洲週刊文章称,中朝关係已今非昔比,只是披著一件特殊友谊的外衣。文章说,从一九六七年起,中国对朝援助就已从「无偿援助」改為「以优惠价格提供」了。到一九九一年,中国已基本停止「无偿援助」和「优惠价格提供」,此后,朝鲜需要的粮食、石油、钢材绝大部分透过中朝贸易获得。来自北京外交部的资料表明,从九五年到九九年十月,中国仅向朝鲜提供了约四百八十万美元的无偿援助,以及无偿支援了五十二万吨粮食。有人算计,按四年时间和二千三百万朝鲜人计算,每人每年只分到零点三四元人民币和十二斤粮食。而这四年,正是朝鲜面临旱灾和国际环境恶化的最困难时期。文章说,「这哪是『无偿援助』,而是「打发叫化子」。  

阅读更多

中国作家被拘·上访被关精神病院

周五的《卫报》在国际版报道了《大迁徙》的作家谢朝平在北京被陕西渭南警方带走拘押的事件。该报记者采访了他的女儿称,谢朝平被拘押就是因为他出版了揭露因黄河三门峡水电站建设导致大规模强制性移民产生的腐败和贪污问题。 报道还引述香港大学中国问题学者的话说,很多历史问题在中国仍然是禁忌,因为它们涉及到很多地方官僚的利益。 上访被关 本周三该报记者发自湖北潜江的一条报道是“中国妇女挑战官僚被关入精神病院”。 报道配以受害者丈夫手持妻子证件的照片说,湖北潜江的廖梅枝女士因为公公的退休金问题和当地官员间发生了长达九年的纠纷。她过去去北京上访都遭到本地人员拦截。后来,她在生日的时候被人劫持并失踪。她的丈夫直到两个月后才从一个被当地精神病院放出来的陌生人那里知道她也被关在那里。 文章引述有关研究人员的话说,有活动人士收集了500个受害者的名单。而且从精神病院释放出来的人描述他们曾遭受电击和高剂量精神病药物的强制治疗。 舞蹈被禁 该报记者发自北京的另一篇报道则是关于英国有关当局为了避免冒犯中国而撤下一部原本在上海“世博”英国国家日上演的芭蕾舞。 报道说,英国文化委员会和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芭蕾舞剧的作曲家把音乐“献给西藏人民”。 作曲家皮特·怀尔对英国有关机构的决定感到失望和不满,并表示不能同意关于他的作品已经成为“政治工具”的说法。 怀尔对中国和西藏文化及佛教一直感兴趣,他曾聆听过达赖喇嘛说法并在创作一部关于西藏尼姑因为信奉达赖喇嘛而入狱的歌剧。 经济隐患 本周二的《每日电讯报》报道,中国出现一系列食品安全隐患,特别是地沟油问题被揭露之后,有机食物的销售大幅飙升。 周二的《金融时报》的分析说,中国几家最大规模的国营银行的盈利一致,凸现这些银行的风险持续累积。 分析说,中国的几家最大银行主要由国家拥有,经营模式相同,他们上半年的盈利几乎一致,让人大感惊异。多家主要银行在上半年都有27%的盈利增长。 分析说,中国的银行经营模式鼓励银行尽量贷出款项,直至收支出现问题,这时他们又向资本市场寻求资金,以便符合监管当局的规定。《金融时报》援引在北京的经济师的看法说,这是不能长时间持续的商业模式。 稀土之争 本周一的《每日电讯报》在经济版头版报道说,中国严控稀土出口的政策已经演化成一场与美国和日本的外交争端。 报道称,日本外相冈田克在上周末结束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上警告说,“突然切断稀土供应必将影响全球生产链”。报道指出,从混合能源新型汽车、手机、超导产品乃至精确制导炸弹,稀土都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在世贸组织WTO指控中国变相庇护本国公司。美国方面怀疑,作为现有世界第一大稀土出产国的中国试图通过限制稀土出口来逼迫西方高科技公司在中国设厂并转移技术。 商会批评 周五的《金融时报》报道了中国欧盟商会对中国歧视外国企业的批评。 报道说,由于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歧视性待遇,中国众多行业中的外企正在丧失市场份额。 该商会在其年度《建议书》中,公开了成员公司提出的诸多抱怨,并明确指责北京施行苛刻的认证要求,违反了中国的世贸承诺。 中朝关系 此外,本周的《经济学家》杂志分析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对中国的秘密访问称,美国对朝鲜释放其扣押的美国人的反应是加大制裁,而朝鲜正面临金氏父子权力交接的敏感时期。 分析说,这可能是金正日访华的原因之一。 分析还说,这也说明中国从其东北亚战略考虑,会继续把和朝鲜这个盟友的关系“坚持到底”。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