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因为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以中美关系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交流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发生在1979年。

近年来,两国在经济、贸易、科技、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不断加大,美国政府有和中国“脱钩”的意图,并且中美之间也存在部分领域“脱钩”的趋势,这引起了国际关注和担忧。

中国数字空间收藏

时间馆老大哥馆真理馆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文章

中国外长杨洁篪乐观评价中美关系

杨洁篪在人大会议期间举行了记者会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星期一(3月7日)在中国人大会议期间举行的一次记者会上对中美两国关系的现状作出了乐观的评价。 杨洁篪在回答路透社记者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时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一月份对美国的访问十分成功,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国关系达成了共识,决定建立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去年一月份美国国防部公布价值超过60亿美元的对台湾军售计划之后,北京作出强烈反应,决定暂停与美国的军事交流,并且对参与售台武器的美国公司实施相关制裁。 在中美军事交流中断一年之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今年一月份访问中国,完成了恢复中美军事关系的“破冰之旅”。 但是,中国军方在盖茨会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同一天试飞新型的J20隐形战机,为盖茨的访问蒙上了新的阴影。 互联网自由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多次谴责中国限制互联网自由,也引起中国的不满。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年2月份在华盛顿发表讲话,宣布美国今年将花费2500万美元,用来推进互联网自由,包括帮助突破诸如中国“防火长城”这样的网络限制。 有评论人士指出,杨洁篪在星期一发表的讲话似乎显示,尽管中美之间存在争议和摩擦,中国希望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杨洁篪在星期一的记者会上说,美国副总统拜登将在今年年中访问中国,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将在此后适当的时候访问美国。 他说,“中美两国都是对世界和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我们决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两国深化合作的需要。”

阅读更多

外交来信:中国猛如虎?

吉迪奥·拉赫曼(Gideon Rachman)文章里的论点有很多都是正确的,尤其是最近一篇(“ 反思美国衰退 ”)。中国的发展规模的确对美国的主导地位形成严峻的挑战,其严重性远超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日本;我们也同意拉赫曼的观点:“其他国家的崛起”会共同制约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我们目前步入了一个矛盾重重地世界,而其中的中美关系是核心。 然而拉赫曼的文章过度渲染了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崛起的负面意义,低估了美国的反应能力,并由此得出错误的假设:美中关系将长期处于“零和”状态。目前中国不可能产生“内部裂变”,因而更加不可能持续保持这种经济增长速度,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给中国造成极差的人口结构趋势,后果将在这个十年的后期井喷似地涌现出来。亚洲发展银行认为,中国今后20年的增长率只能稍稍高于过去30年间增长率的50%。中国的决策者们正在为未来而深切担忧,拉赫曼的结论:中国的发展规模和经济动力必然“势不可挡地…向前”,这种推断一定会使他们很愉悦。 同时,其它亚洲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及越南,他们把与美国的关系当做一种平衡,也是对抗中国亚洲地区威权的手段,进一步说,他们比中国更有可能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对于美国影响力而言,这很难被称为“零和”。 奥巴马总统的内阁对中国在最近的将来成为建设性的合作者并不乐观,这无疑是正确的,同样明智的是,他们应当认识到这种趋势不会持续长久。  华盛顿特区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  大卫·哥顿(David Gordon)   吉迪奥·拉赫曼的答复: 正如大卫·哥顿指出的,我们大部分观点相同。我认为不同之处涉及3个关键问题:第一,中国的崛起是否很不稳固?第二,美国的适应能力究竟如何?最后,亚洲的其它重要国家会如何应对权力转移? 当然,中国存在严重问题,很明显,中国不会以每年10个百分点的速度无限增长下去;但是,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的经济断不会突然停顿或倒退。我们可以理智地设想,中国仍然有相当的增长空间,特别是贫穷的农村引进现代经济模式后。最新的经济学家预测是:到2019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经济实力不会经由某种数学公式直接转化为政治实力,但,这两者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适应性问题或许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说法:“其他国家的崛起”造成美国的相对衰退,即是说,美国大量的财政赤字确实对于它行使权力造成很大困难。 哥顿说得对:很多亚洲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深感不安,会努力寻求与美国结盟以平衡中国势力,然而中国已经是日本、印度及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它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只会进一步增长。中国的邻居们更有可能寻求接纳它而不是对抗它。

阅读更多

美国为什么担心中国人不存钱?

中國人是否存钱,存多少钱,为什么美国如此上心?   要回答这一问题,让我们看两组数据,一是2009年中國的储蓄率为46%,挣100元存下46元;另一个是美国人的储蓄率为-0.5%,也就是每挣100元要花掉100.5元。有人说,美国和中國实质上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两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消费和储蓄严重失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曾说,是中國的储蓄助长了美国的房产泡沫,美国人太爱消费的原因是因为中國人太爱储蓄了。   从常年居高不下的储蓄率来看,中國人其实可以为消费做出更多的贡献。之所以如此,也许是中國人更有理性,为了未来的福利,可以牺牲眼前的享受。而美国人却与中國人相反,是少储蓄多消费。美国的过度消费持续了这么久,与美国产业的空心化以及部分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直接有关。产业的空心化涉及很多问题。到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2007年之前,美国的制造业占整个GDP的比例在12%至15%之间,与此相对应,美国经济增长只能依靠以金融业为主的虚拟经济。   美国之所以这么长时间致力于发展金融业,根本原因是它能够通过金融业在全球财富分配中获取最大的份额。再说,刚刚起步、发展速度快的中國经济更需要投资,为什么反而要给增长速度慢得多的美国经济输血?是什么力量维持着两国这种看似反常的经济关系?中國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显示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希拉里?克林顿作为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就毫不掩饰地向中國大肆推销美国国债的原因。   目前,美国成为中國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國20%的产品出口到了美国。要保持中國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刺激美国对中國产品的需求。刺激的方式,则是把中國的外汇盈余拿来购买美国国债,这就等于中國借钱给美国买中國自己的货,就像汽车销售商借给消费者零息贷款以推销自己的车一样。   中國人创造了大量财富,通过与美国货币的交换,截至2010年7月,中國购买了8467亿美国国债。显然,中國经济总量不管怎么增加,永远不能超过美国,除非中國对外贸易不用与美元交换。另一方面,美国由于中國人民的劳动,与其交换,让自己印制的美元变成了财富。正所谓:美国人不劳而获,坐享丰厚收获。   反过来看,如果美国人民象中國人民一样存钱,而不是对外消费,那美元就留在美国国内,并不能因为它是美元就改变了它是一张纸的属性。美元发行越多,美元的价值越低(通货膨胀)。只有美国人用美元购买外国工厂、资源等财富的时候,美元才变成了财富,同时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增加。   实际上,美国是一种高消费与高负债并存的模式,它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占全球的65%,可为什么美国却总是“不差钱”呢?有人说,中國是穷国,美国是富国,可是中國却在“借钱”给美国,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从常识看,从来是富人借钱给穷人,为什么还不富裕的中國人,愿意把钱借给比自己富裕20多倍的美国人?   确切地说,中國人存钱让美国人花是很不公平的。正确的做法是,中國人应变储户为消费者,这样才能保持消费和储蓄的均衡。当然,如果中國人这样做,将不再有那么多钱来补贴美国资金短缺,这意味着中國将减少对美国消费者的支持。这也许正是美国人所担心的——中國人不存钱,他们可能无钱可用了。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15202.html   作者:邱林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3-02. | 添加评论 | One comment 原文地址 美国为什么担心中国人不存钱?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经济随想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这个世界还需国际警察 (1) 谁来拯救中国3760亿美元财富? (26) 论当前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 (0) 记念王伟君 (1) 西方国家害怕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吗? (1) 装疯卖傻,趁势邀利 — 评美国军方的又一反华军事冒险行动 (0) 落后的涵义——中美翻得起脸吗? (0) 胡奥会,中美冲突格局没有改变 (0)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解谜 (0) 美国航母的黄海军演 (2) 美国舆论的变化与中国进步的矛盾 (0) 美国的社会扶贫体系远不如中国做得好 (1) 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0) 美国如何掩盖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真相? (0) 美国失奢,焉知非福? (2) 美国伟哥与中国的早泄 (0) 美国为什么胆敢轰炸我驻南大使馆? (4) 美国不干涉中国人权了,我们自己干涉吧! (0) 美中进入乱爱期? (0) 由中美发展史看中美关系 (0) 浅析知识精英喜欢“反美”的原因 (1) 李肇星、霍尔姆斯纸上交锋 (0) 探讨真理还是探讨动机 (0) 我怎么看最近中美两国的经济对策 (0) 廿一世纪中美关系的选择 (0) 己所不欲要施于人 (0) 小布什的思维悖论与世界性灾难 (5)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是什么? (1) 奥巴马执政百日的变与不变 (1) 奥巴马同志可以晋升“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了 (0) 台湾可能成为中美军事冲突的牺牲品 (3) 反击“特保”致中国劳命伤财 (0) 卖鹅蛋的婆婆说,美国人都要饭去了…… (4) 北京学当超级大国 (0) 保守的中国人与张扬的美国人以及随题二三思 (0) 以仇报德,义安在哉? (9) 令人遗憾的“遗憾” (0) 从网络大战看中美两国政府及人民 (0) 从中美军机相撞说开去 (0) 人民币升值及中美经济与对策 (0)

阅读更多

国际先驱导报:外国驻华机构忙着织“围脖”

“如果我们能向一名能与其他人分享经验的中国人提供我们对美国的新见解,我们就已经完成我们的工作了”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修磊发自北京 中国网民的微博热似乎也感染了外国的驻华机构。从去年开始,美国驻华使馆、英国驻华使馆、埃及驻华使馆旅游处、法国文化中心等驻华使馆和机构都纷纷开设了中文微博,发布本国信息,与中国网友互动。 这些动向还催生出了一个新单词——Twitplomacy(由twitter和diplomacy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意指“微博外交”)。不久前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社交媒体大亨马蒂亚斯·鲁夫金斯就在发言中指出,“微博外交”已成为国际政治的新潮流。如今,这股潮流已经席卷中国。 日本:介绍本国,慎提中国社会问题 “昨天晚上11时许,东京上野动物园迎来了两名新客人:来自中国四川省一雌一雄的两只大熊猫宝宝。尽管时间已经很晚了但仍有许多忠实的‘熊猫粉丝’在公园等待。该消息也成为了今天早上的新闻头条,从而形成了一股‘熊猫热潮’。” 2月22日,日本大使馆在其微博主页上发表了这篇新微博,还在微博的后面贴上一个可爱的熊猫头像。这条微博在短短的时间以内,就引来了众多中国网友的转发和评论。有的博友评论说:“熊猫面前没有敌人”,有的提议“日本人好好学四川话,不然他们听不懂会吓到的”,还有粉丝感慨“下辈子当熊猫好了”。 自2011年2月1日日本驻华使馆在中国网站上开通微博以来,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粉丝人数就直线飙升到2万以上。日本驻华使馆新闻中心主任山田重夫公使介绍,日本大使馆希望通过微博向大家提供大使馆活动和大使出访等大使馆动向,文化交流活动等预告、报告,以及本馆授予后援名义的活动的相关信息,除此之外,还提供日本最近的经济、社会、文化相关话题等。 “作为大使馆希望尽量地与更多的中国朋友进行交流,希望更多的朋友关注日本、对日本感兴趣。但是,现实是中国幅员辽阔,没有与外地朋友的交流机会。通过微博,可以在网络人口最多的中国,与各地的朋友直接交流。”山田公使说。 博友“波澜不惊”对于日本驻华使馆宣布正式开博时曾评论道:“日驻华(使)馆开博,标准官方的。会不会敏感了点,怕就怕好多人会觉得,中国人的问题,中国人说得,就日本人说不得。”作为与中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百年恩怨的邻邦日本,其驻华使馆在国内开博,很多中国网民对此有着复杂的情绪。 如果你浏览过日本驻华使馆微博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字里行间中体现的谨慎——对中国的内政与社会问题保持着近乎于刻意的回避。也许,这样的特点与博友“波澜不惊”的那份担忧有着某种关系。 美国:广泛涉猎,公开推介西方价值观 相对于日本驻华使馆对于微博内容的“克制”,美国驻华使馆就显得很活跃。不仅美国驻华使馆以使馆名义在中国网站上开博,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还在另外一个中国国内网站上以个人名义开设了微博。 针对中国国内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版权、男女平等、种族、电价、环保等,使馆都通过介绍美国国内的情况来表达他们的某种态度。 也许正是因为美国驻华使馆微博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得其微博的内容屡屡登上国内媒体的版面。这也吸引了不少中国网民的眼球。 复旦大学博士生Perlinsging就在某次浏览手机早晚报时,无意间看到美国驻华使馆的微博中谈到了有关房价的问题。“我很好奇,就在微博上关注了美驻华使馆。后来又搜索到了日本驻华使馆,也就关注了。主要是想看看他们都会发布哪些内容,也许就会有我需要的。” 微博中,美国驻华使馆还经常以橱窗般的形式展现他们对其所信奉的价值观,如自由、平等、公正等理念的推崇。 “我们的使命是向中国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美国政治、文化、历史、价值观以及美中关系和时事的独特的窗口。我们希望运用社会媒体来加强我们的相互理解和人民之间的交流,而这构成了美国在华公共外交的基石。”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包日强对官方微博的功效直言不讳。 1月14日,美国驻华使馆推出一条介绍美国国内带薪休假和员工假期捐赠制度的微博。随后就有很多博友跟贴称赞“好可爱的制度”、“真是人性化”。 2月16日,美国大使馆的另一篇微博还颇具技巧性地既宣传了美国第一夫人和美国社会,又巧妙地表达了美国人的某种理念和自豪感:“作为第一位成为美国第一夫人的黑人女性,米歇尔打破了世世代代对黑人女性和职业母亲的成见……她事业成功婚姻美满,与粗俗搞笑电影中常见的黑人女性形象截然不同。” 经常光临美国大使馆的微博,Perlinsging有了进一步感受,“美国大使馆似乎是在讲述美国的文化、历史、生活,略显生硬,于我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在进行一种‘隐性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驻华使馆晒房价那条微博的转发量达到将近7000次,评论也达2200余条。 争夺粉丝,注重与网民互动 经过半年多的网络深耕,美国驻华使馆微博的粉丝人数已将近5万,日本驻华使馆虽然正式开博不到一个月,粉丝人数也已突破2万。 “我们相信互联网属于每个人,在中国有超过2.5亿年龄在25岁以下的中国人今天正在互联网上。我们认为中国和美国年轻人将要定义我们两国的未来,并且关于此的诸多讨论将是在互联网上。我们很兴奋地促进这一讨论。”包日强向《国际先驱导报》解释了使馆开微博的初衷。 对于微博外交的重要性,包日强有着深刻的体会。“中国微博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所达到的程度。他们的普及程度及他们作为中国讨论意见和分享信息首选平台的重要性每天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拥有超过4.2亿中国互联网用户,这还不包括散居在海外的华人社区,其潜在受众是惊人的。成为世界上最通用语言谈话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向一名能与其他人分享经验的中国人提供我们对美国的新见解,我们就已经完成我们的工作了。” 包日强还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就像在北京的紫禁城和在旧金山的金门大桥。美国人和中国人听说过关于各自的这两个标志性建筑的一切,每个人都知道它们看起来什么样子,但是对于有什么感觉,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有一个十分模糊的想法。直到他们从曾经亲自走过那为数众多的门或者穿过大桥的某人那里听到第一手信息,他们才能完全掌握这段经历和它的历史。这对我们两个国家来说也一样。” 如果说美国大使馆着重借微博发布美国自己的故事,日本大使馆则把重点放在了改善民意上。 “丹羽大使之前曾指出,国民感情的改善对于日中两国关系的切实发展很重要。大使还说‘为什么两国国民感情这么差?就是因为两国大部分国民之间还没有和对方百姓打过交道。’我期待微博成为大使馆和中国网民的沟通桥梁,成为中国各位理解日本的一个窗口。”山田公使说。 中国4.5亿“潜在外交官”? 面对“微博外交”的广泛兴起,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分析指出,“微博外交这些年来成为公共外交的一种重要形态,本身是基于网络传播的重要影响力开始的。这些年来,西方主要国家针对网络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网络外交活动,甚至在近期取消了美国之音的中文广播,加大了网络传播力度。因为大量的网络传播能够第一时间抵达,不经过传统媒体加工,使得信息传播的便捷度和针对性大大提高。” 针对美日等国驻华大使馆运用“微博外交”的现实功用,周庆安补充道:“使馆和大使本人的微博,是瞄准了中国日益增长的网民群体,以及微博的快速传播和平行普及能力。这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外交方式。他们很看重网络带来的中国公众舆论,由于微博的参与者日渐增多,微博作为中国社会意见的一种表达途径,也在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这些外交微博的开启,也能够为外国使馆和外交官了解中国社会部分舆论,创造一种新的可能。” 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乔治大学发表网络自由讲演时表示,“美国国务院在使用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发送‘推特’信息后,还准备推出中文及俄文的‘推特’账户。不仅如此,美国今年将花费2500万美元,用来保护网络作者,帮助他们突破网络限制。”可以预见,今后美国将会更多地通过网络制衡他国、抢占舆论高地。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可金副建议,对于这种机动灵活的公共外交形式,中国完全可以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国家利益需要的“微博外交”之路。“中国有着人数上的优势,4.5亿网民本身就是4.5亿外交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焕发,努力使之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强大生力军。这是今后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发展方向。” © 梦里狩猎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1/03/01.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国际先驱导报 OhMyMedia@新浪微博──“ OMM通讯社 ”,欢迎关注! 另: OhMyMedia@Twitter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真理部】查删《一个报人的反思》

【泉州网】省宣通知: 1、境外网站有关维基解密披露所谓中国借购买美国国债向美政治施压事,网站不得报道,要坚决删除封堵境外网站此类信息。 2、请各地立即全网查删程益中的《一个报人的反思》,包括新闻、论坛、博客、搜索引擎等,请北京、上海、广东通知属地搜索引擎配置屏蔽关健词。 3、请各地查删《好一朵敏感词》相关信息。...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