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办

法广 | 李旺阳: 李旺阳死讯报道被质疑自我审查《南早》拒绝澄清

据了解,李旺阳6月6日早上死亡,《南早》的7日订户版(主要是学校和酒店)以25CM的记者署名方式在国版报道,但同日的零售版则以100字左右在简讯出现,但却有两名记者的署名,显然是仓卒抽调;至于原来的位置则改为刊登台湾前总统李登辉5日晚上与大陆学生舌战的新闻,香港记者协会在响应传媒查询时曾质疑,后者在影响伍、轰动性和时效性均不及李旺阳的离奇死亡,期望《南早》解释,但《南早》总编辑王向伟一直未有响应该传媒查询。 直至19日,《南早》编辑柏立斯(Alex Price)向所有同事发送他质询王向伟的电邮和早前的对话,显示他在报道见报当天已用电邮要求王解释,王只简单说,那是他的决定。柏立斯再要求他解释,因为事件被质疑是自我审查;王拒绝解释,并说,「若你不喜欢,你知道怎么做。」柏立斯认为总编辑语带恐吓,是要他收口或辞职;王否认。柏立斯19日再向王发一篇较长的电邮,并附给编辑部同寅,指李旺阳为坚持理念而死亡,各报大肆报道,《南早》却只作简讯处理,其后即使改为大篇幅报道,并于日前作专题处理,亦难掩事发当天的处理问题。柏立斯更明言,有关处理令新闻操守和《南早》的公信力岌岌可危,王总编辑欠员工和读者一个解释。 香港记协19日向王尚伟发出电邮,要求对方解释其决定,该会强调,尊重各传媒的编辑自主,但事件已引起公众关注,成为社会事件,该报有必须清楚交代。新闻行政人员协会主席赵应春响应传媒查询时亦认为《南早》应作解释。 另外,三间大学的新闻系教授亦要求王向伟解释,其中,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王向伟以吉林政协身分领导《南早》,已令人质疑他会染红《南早》,李旺阳事件的报道手法难免令人联想与其背景有关,若传媒机构视报章为公器,应向社会交代。 《南华早报》有109年历史,是香港主要的英文收费报章,自副总编辑林和立被老板郭鹤年公开批评并冷待而辞职后,即由具中国背景的王向伟掌管中国版,《南早》的中国新闻处理已间中受到质疑。今年2月,该报更擢升王向伟为总编辑,辅以与中联办官员友好的谭卫儿,《南早》的新闻报道更受质疑,而且范围扩及中联办支持的候任特首梁振英。  

Read More

南早封杀李旺阳新闻:总编拒绝回应并嘱编辑自已“识做”

作者: 香港獨立媒體  |  评论(0)  | 标签: 香港 , 新闻自由 , 传媒伦理 , 南华早报 , Alex , Price , 王向伟 , 阿蔼 文:阿蔼 南华早报在六月六日李旺阳被自杀的消息爆出当天,把详细的新闻故事删减为二百字的简讯,被视为封杀新闻。身份为吉林省政协的总编王向伟,被外籍同事 Alex Price 询问为何作出如此决定时,竟然说:「我不需要向你解释什么。我做了这个我认为正确的决定。若你不喜欢,你自己该知道如何做。」Alex Price 认为这个回复具威吓性,用意是叫他「闭嘴或辞职」。 Alex Price最后把自已与王向伟的电邮对答转给南华早报的同事,以下是电邮的原文及翻译。 六月七日的电邮: Alex Price: Hi Xiangwei … A lot of people are wondering why we nibbed the Li Wangyang story last night. It does seem rather odd. Any chance you can shed some light on the matter?

Read More

BBC | 港人对北京政府的不信任创新高

港人在中联办前为李旺阳默哀。 香港大学的调查显示,有超过37%的港人不信任中央政府,创下主权移交以来的最高纪录。 根据调查,受访者越年轻对北京政府的不信任度越高。50岁以上的为28%,30-40岁的为40%,18-29岁的高达51%。 民调负责人解释说,港人对北京政府的不信任程度上升至1997年5月以来的新高,可能与内地连续发生的薄熙来、陈光诚及李旺阳事件有关。 更有民主党议员指出,北京政府迫害异见人士的暴行令人发指,尤其李旺阳事件更令港人愤慨与反感。 评论人士刘锐绍认为,李旺阳事件超越基本人类的容忍程度,港人不相信中央政府能够管好下面的贪官污吏。 中联办主任彭清华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说,大陆和香港有着不同的历史境遇、文化氛围、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不应因两地交往中发生的一些个别事件去夸大矛盾。 他还说,双方要尊重彼此的差异,相互体谅,做到求同存异,不要意气用事,无限放大,甚至因噎废食。 但评论人士刘锐邵警告说,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来港,北京政府本周内如何处理李旺阳事件相当关键。一旦有大批市民上街为李旺阳申冤,势必引起国际媒体关注,令胡锦涛十分尴尬。 他分析说,届时中央政府或许会用经济甜头或安排胡锦涛多做亲民秀以试图转移人们对内地人权的关注。

Read More

香港独立媒体 | 南早封杀李旺阳新闻:政协总编拒绝回应并嘱老外编辑自已“识做”

作者: 香港獨立媒體  |  评论(0)  | 标签: 香港 , 新闻自由 , 传媒伦理 , 南华早报 , Alex , Price , 王向伟 , 阿蔼 文:阿蔼 南华早报在六月六日李旺阳被自杀的消息爆出当天,把详细的新闻故事删减为二百字的简讯,被视为封杀新闻。身份为吉林省政协的总编王向伟,被外籍同事 Alex Price 询问为何作出如此决定时,竟然说:「我不需要向你解释什么。我做了这个我认为正确的决定。若你不喜欢,你自己该知道如何做。」Alex Price 认为这个回复具威吓性,用意是叫他「闭嘴或辞职」。 Alex Price最后把自已与王向伟的电邮对答转给南华早报的同事,以下是电邮的原文及翻译。 六月七日的电邮: Alex Price: Hi Xiangwei … A lot of people are wondering why we nibbed the Li Wangyang story last night. It does seem rather odd. Any chance you can shed some light on the matter?

Read More

BBC | 香港观察:回归十五年前夕的三个名字

李旺阳在大陆没有牵起太大的涟漪。然而在香港,他的离世却提醒许多人 六月敏感非常,无论是北京还是香港,无论是一九八九又或二零一二。这个月,有三个名字牵动了香港人的情绪:一位是因六四坐了廿多年冤狱后,最后「被自杀」的政治犯李旺阳;一位是现代嫦娥,在中国一片政治阴霾下升空的首位女太空人刘洋;一位是为缅甸民主奉献半生而被军方软禁廿载,今天终于可以踏上奥斯陆领取廿年前所颁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姬。这三个名字,在香港的传媒和社交媒体上交替出现,拼贴了一幅叫人百般滋味的图像。 政治照妖镜 李旺阳之死,稍有常识的,都知道是冤案。他在接受香港传媒访问之后突然死亡,令不少香港人在感情和道义上有责任为「被自杀」的李旺阳以及「被失踪」的妹妹李旺玲出头。就在六月七日,香港有至少二万五千人走上街头,要求当局调查箇中内情。 这三星期,中港两地官方努力为事件降温,官员以及建制派成员的反应,成为传媒的焦点。但无论传媒怎样追问,候任特首梁振英在一天内十一次表示不评论事件,香港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范徐丽泰也避而不答。至李旺阳死后的第十一日,中通社新闻稿才表示湖南省公安厅因有境外传媒(明显是指香港)关注事件,故要为他的死作刑事侦查。直到此时,中联办副主任李刚「才」表示已向中央反映意见,而候任特首「才」与中央统一口径敢开腔谈一谈(连评论也不算)李旺阳。 那些姗姗来迟的回应,无论是出自梁振英抑或一众建制派官员,都难以得到民心。他们在事件之初,对李旺阳之死三缄其口,直至中联办有所「指示」,才要求「调查事件」和「向中央反映」。箇中的动机和计算,实在无法令人相信他们凭良心做事。 事实上,我们又怎能要求一位并非由香港市民普选出来,甚至连民望基础也欠奉的候任特首去代表香港向中央反映民意呢?就算梁振英在大是大非上没有捍卫香港的核心价值,而只是对北京唯唯诺诺,我们实在拿他没办法的。记者的追问,只是羞辱这班阿谀奉承之徒,令他们出丑而已。 倒是快要归回故里的食物及卫生局长周一岳和和保安局长李少光,在挂冠而去之前讲了「人话」,表示李旺阳之死疑点重重,期望能查个水落石出。当为官者不能讲真话成了金科玉律时,这几句良心话,立即换来了全城的掌声。这个城市,幸好还未被国家的爪牙弄得体无完肤。 良心的最后防线 当然,在一切为政治服务的大前提下,当局还是要做一点事。例如,为了避免七一当日,胡锦涛来港主持特首和政府换届之时有太多人上街,令国家主席难堪,建制派还是要干点什么令事件降温,故纷纷表示已向中央反映港人意见云云。 但市民都知道,这都只是门面功夫,大家对未来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屡创新低。单从近日有解放军的装甲车在市区驶过而引起一阵子的恐慌就可知一二。即使解放军驻港部队指出只属正常轮换调防,保安局和警务处也强调香港保安工作由警队责任,绝无与解放军合作之意,甚至连军事专家也大派定心丸,仍然惹来不少人揣测是调动与七一防暴有关。这种草木皆兵的惶恐,反映市民对特区以及中央政府的信任有何低落。 在李旺阳被自杀的阴霾下,中国引以为傲的航天事业又进入另一个里程碑:中国首位女太空人刘洋升空了。香港传媒也有报导,但盛况始终不及当年的杨利伟。而就在刘洋升空之际,香港传媒另一关注焦点,却落在另一位女性身上--她就是为缅甸民主献身四分之一个世纪,被军政府软禁多年的昂山素姬,终于能够亲身前往挪威,去领取廿年前颁给她的诺贝尔和平奖。 昂山素姬和李旺阳,也是为争取自由民主而长期与外界隔绝,但昂山素姬受到外界的高度重视,缅甸人对她的敬爱也是对她精神上的支持;而军政府面对庞大的国际压力,也不敢动她。相反,李旺阳一直没没无闻,身在黑狱中也没有多少人关注,直至出狱受香港传媒访问后枉死才猛然唤醒我们:深圳河以北,仍有很多人只因说了句良心话,做了良心事而被囚,甚至饱受酷刑对待。 在中国这个每天都有人被失踪被意外或被自杀死的国家里,李旺阳在大陆没有牵起太大的涟漪。然而在香港,他的离世却提醒许多人,我们不单止为李旺阳,我们都曾为赵连海、陈光诚、谭作人、艾未未、刘晓波等人上街和发声。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成了中国良心的最后防线,故然令人感动和安慰,但这不是香港的光荣,而是国家在丢脸。 本来,有女太空人升空,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由杨利伟到刘洋,才八年零八个月;但我相信有更多人冀盼,刘晓波不用像昂山素姬,等足廿年才能领取他所得的和平奖,而李旺阳的「被自杀」冤案,也不需要等多八年八个月,才得个水落石出。毕竟,正如昂山素姬在演说中所言:「良心犯一个也嫌多。」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