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讲政治和交学费 《申纪兰》的尴尬
“忠诚” by 大俗老张 申纪兰是中国惟一连任十二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因为一句“我从来不投反对票”走红网络。...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4 月 3, 2014
“忠诚” by 大俗老张 申纪兰是中国惟一连任十二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因为一句“我从来不投反对票”走红网络。...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1 月 1, 2013
傅一河:我的高中同学(二) 进入专题 : 高中同学 ● 傅一河 3.他曾经是县委书记 中国人面前,树立着很多榜样,长寿的少,短命的多。雷锋,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焦裕禄,令各级官员学习。当年,雷锋“出门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今日,路人见危不为,见死不救;当年,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而今,官员把老婆孩子送出国,自己留下做“裸官”。中国“特色”三:太监、汉奸、“裸官”。官府与民间,往往达成惊人的默契:“做得的说不得,说得的做不得”。 这种国情,怎么来的? 我今天写这个同学,不说出他的名字。一说他曾经是县委书记,同学们便知道他是谁。我尊重他的隐私,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我觉得不是他的错误,而是时代的荒唐。 他长得很阳光,一张脸白白净净,整个人清清爽爽,给人的感觉是青春灿烂、朝气蓬勃,毛泽东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1972年11月27日,重庆歌乐山烈士墓前,我举手宣誓成为光荣的共青团员:“花圈寄哀思,松涛响呐喊,歌乐山站成入神的凝听。”这朗诵词是我写的,是由他来朗诵的。他的声音使我战栗,多年以后才知道那声音“富有磁性”。这种富有磁性的声音是成熟男人才有的魅力,也就是说,他早熟了,有召唤人的力量。这是一种很高的素质。 为行文方便,下面称他“书记”。 “书记”的家,客屋正面,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他常立于图前,或两手插腰,或托腮沉思,或指点江山,到哪个国家去革命,将红旗插遍全世界。他常说,“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我们去解放”。他的动作与语言,象古月扮演的毛泽东。 而我的另一个同学,一年到头穿的衣服总有破洞,破了不缝,洞了不补,袜子露出脚丫,邋遢,肮脏,恶心。“书记”当年穿什么,白衬衫、黄军装一类吧,穿在他身上就显得清爽,仿佛走在田野上,有一种青草的气息与花儿的明亮。如果说这是化妆,那是一种很高明的润色,也就是说,他早就知道怎么做一个优秀的演员。 他真会演戏。中国八个样板戏,他演《红灯记》主角李玉和。李玉和是开火车的,该是五大三粗、粗犷剽悍吧。而他,一表人才,玉树临风,彬彬文质里有豪爽,清秀俊雅中显阳刚。 不知有多少女孩暗恋他? “文革”禁书,中国只有一个作家,浩然,他的《金光大道》《艳阳天》我读了不下三遍。找不到书读,只好抄报纸。报纸上难见形容词,我一见两眼放光,如获至宝,积累了不少。“莺歌燕舞”“潺潺流水”,出自毛泽东的大手笔。“不须放屁”,只有毛泽东才敢这么写,只有鲁迅写了错别字别人不敢纠正。中国的国情就是领袖创造真理,发明理论。扳手指头数下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今天的国家主席又有什么宝贝。 抄到“风流”,见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意思是好人;看到“窈窕”,问语文老师,他问我“做了什么春梦?”;抄到“沉鱼落燕”“闭月羞花”,想不出那分姿色;抄到“回眸一笑百媚生”,我一脸茫然,两眼空洞,没那经历怎得那分意境,那是要迷死人的。昏昏然的我,破天荒写出了这个句子“昔日黄皮寡瘦,今日细皮嫩肉”,被一个女同学举报“这是污蔑劳动人民”。她眼里的劳动人民,是黑坨、铁疙瘩、土得掉渣。我喊冤! “书记”组织“学毛选”。当时“破四旧”,雕象倒了,石碑断了,校园山坡上残存一点假石山,我们最爱坐上去,学“毛选”,背诵《老三篇》,津津乐道:“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什么精神?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当时的女生不可爱,尤其是校宣队能歌善舞的女生。不见线条美,不会羞涩美,从她们身上感受不到春花雪月、鸳鸯蝴蝶,看不见一个烟波横流的眼神、一个婀娜飘逸的风姿。不爱红装爱武装,个个争做“铁姑娘”,比男生还男生,忘记了性别。奇怪的是,班上的团支书后来成为我的老婆。这说明了什么?爱情是自然生长的,爱情的萌芽是压抑不了的,逢春而发,应时而生,待到满山红叶时,瓜熟蒂落。这是后话。 当时学毛选,毛泽东说蒋介石从峨眉山下来摘桃子,后来知道真相,毛泽东不是说了假话,也是说了不客观的话,不实事求是的话,不地道也不厚道的话。中国抗战领袖是谁?是国民政府的领袖蒋介石。他领导下的国家军队与日本打了多少大战?凇沪会战,武汉大会战,死了多少国军将士,这是一一发生的历史事实吧。史有定论。联合国里有文件,签字画押,联合国是承认的。蒋介石是有功绩的。第一领导抗战;第二坚持“一个中国”,而不分裂祖国。 政治家,军事家,初期打天下,为了策略,不说真话说假话,甚至干点出格的事,人民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谅解。但是,在建国以后,大权在握,还要刻意掩盖历史,将对手妖魔化,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翻身,用教材来改变历史,将孩子“洗脑”,不养人性养狼性,不仅害人且误国,这就不道德了,丧失了一个政治家具有的操守。 一件衣服,领袖是最肮脏的。 我欣赏毛泽东的书法,龙腾蛇舞,气势冲天;我高唱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看今朝”就是看我毛泽东。“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唱雄鸡天下白”,我以为是毛泽东的神笔,后来才知道他是抄写别人的。如果是引用,请注明出处,古人讲的是“本事”。毛泽东的本事真大啊。 我教语文,而佩服数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把一当二,不把二当一。人,往往不一,往往很二。政治怎么样?历史怎么样?既不讲真相,又不讲常识,更不讲公民精神与独立人格。我有愤激语:高考结束当天,可以烧书,烧政治书,烧历史书。语文书可以保存,里面不少传世华章,可以传给子孙。但是语文老师总是有毛病的。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天下文章数绍兴,绍兴文章数鲁迅,毛泽东先尊鲁迅为“旗手”“骨头是最硬的”,可在后来他回答“鲁迅会不会当右派”:第一,识大体,不说话;第二,在监狱里还要写。”闻者冷汗湿衣。 我没想到,“书记”悄悄送我一本“禁书”——普希金十四行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铜像至今不倒,他永远受到俄罗斯人民的爱戴。我读这本书,如饥似渴,久旱逢甘霖,我整本抄录了下来。“我相信你的正直,才大胆地献出自己。”我学诗人样,把这个手抄本送给一个心仪的女生,没料到,这位美女竟然向辅导员举报,且呈上罪证——我抄写的“黄诗”。手抄本被收缴了,还要追缴正本。当时我想到了革命烈士“江姐”受老虎凳、辣椒水、拔指甲等酷刑,响亮地回答:“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是姓名我也知道,那是我们党的秘密,我不能告诉你。”我也做好了抛头颅洒热血的准备。结果,辅导员没再追究。 我不能出卖“书记”,误他的大好前程。 下乡,我在蓬安县。“书记”与之毗邻。 “书记”名气大,名儿挂生产队,人在剧团演戏,不挑大粪上山,不栽秧子下田,不在土里刨工分,一张演员脸,一副好嗓子,“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先当县知青代表,后为省知青代表。在“知代会”期间,“书记”演戏到高潮,受到一位爱好京剧的“首长”青睐,爱屋及乌,“书记”担任了公社副书记、县委副书记,而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县委书记。那位“贵人”打的是什么算盘?也许跟上“主旋律”,样板戏的“旗手”是“万岁夫人”;也许“镀金”,重用知青是毛泽东的指示;也许纯属个人偏好,欣赏这个精美标致的戏者……短短二三年,飞黄腾达,眼花缭乱,令人不敢置信,而又刮目相看,垂涎三尺而不可得。 当时英雄众多,救一根木头而被洪水冲走的金训华,冒风雪抢救羊群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扑灭山火而被活活烧死的小英雄赖宁……“书记”不经任何风险,仅靠样板戏就当上了县委书记。这是他的本事与幸运,这也是中国的政治传统与特色。今天有那么多唱歌的演戏的,享受着文职将军的待遇。外媒说中国军费不透明。这能透明么?军费不用在将士身上,而用在唱歌演戏的身上。古代“一将功成万骨枯”,而今一曲颂歌成将军,还是不死人的好啊。就怕真要死人的时候,死再多的人也不济事了。 邓大人一出山,“书记”的好日子便结束了。离开县委书记的岗位,转到县人大任个副主任,不久被安排做调研员。这一切,为什么?他没有问,问也没人说,不会说你是个戏子,是个“投机分子”。组织上没给个正式的说法,心照不宣。 我的同学,混得最好的已经做上了将军。我们曾经以为,凭他的条件,凭他县委书记的起点,他会做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上北京进入政治局,做国家副主席也是有可能的。世事难料,造化弄人。他是跟错了时代,还是跟错了人?他应该跟对哪种人呢?太子党,团派,秘书帮,他一个都没有靠上。 一个时代的演出结束了。他有什么错?会演戏的人,山也,海也,今天还在继续:演道德模范,演人民救星,演大家学者,演思想先锋,演民主斗士,演慈善家,唯独没有演成一个人。 新时代不需要样板戏。几十年后,重庆“唱红”复辟一时,俄尔灰飞烟灭。 他在重庆买了房子,某小区,某单元门号,我都清楚。坐等退休,叶落归根。“少小离家老大回”,满腹苍凉由谁诉? 身在异乡,难得省亲,连自家兄弟的电话也爱接不接,更不会接陌生的电话。我想见他一面而不可近,得其一语而不可求。我的一个同学从他弟弟手上要到他的电话,自报家门,未说来意,电话便被挂了。 几十年来,他未参加过一次同学会。他放得下架子吗?他的层次曾经是最高的。他知道,请他聚会是看恐龙还是看下台干部。他没了优越感,不愿领受怜悯的目光。尽管谁也不会公开流露出来。他混了几十年官场。过去他在这些同学之上,今天他还在这些同学之上。 他登上了那个时代他能达到的顶峰。他能在官场上全身而退,没有成为“三种人”,去职而没有处分,心照不宣而默然,这就是他的本事,也就是说,他守住了底线,有起码的操守。今天不参加同学会,他便守住了口。不见面,不说话,你就无法窥伺他的内心。 高人也。 进入专题: 高中同学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12 月 30, 2012
言论自由,媒体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言论, 本来没有荣耻之分,但在只有“一个声音”的媒体, 无耻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本年度 媒体十大无耻言论 评选结果按惯例 应该在12月5日之前抢先公布,迟迟没有公布的原因是,有些 媒体 不甘落后,在年末岁尾抢时间创作新作品,更 无耻 的作品都在后面。 (本文里的“评委会”为虚拟,“颁奖词”为作者评语) 一、强奸 奖——《人民日报》:不走邪路是 13亿人民的抉择 1、短片回放。11月13日,《人民日报》以“高举旗帜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题发表了本报记者采访十八大代表学习胡锦涛报告体会的述评, 其中记者用结论式的言论点评:“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这是2000多名代表、8200多万党员、 13亿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历史抉择。 ” 2、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独立学者昌盛: 2000多名 美国学生家 长 代表 的抉择可信,因为他们大奶及孩子的绿卡还在排队审批, 二奶孩子的房子和工作还没有解决,三奶孩子还没有养大,“ 不走邪路”为他们赢得了时间。 8200多万党员 的抉择可疑, 因为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对“特色路”失去了信心,应该搞一次“ 全党公投”。 13亿中国人民 的抉择可笑, 去除没有能力抉择的未成年、智障者、精神病患者、 被剥夺政治权力者等,再去除走老路的左派和走邪路的右派, 最后只剩下那些美国学生家长了。 3、评委会颁奖词。 如此强奸民意!胡锦涛 用“邪路” 这个词对西方式民主定性,比吴邦国的用词“那一套”更加抹黑, 是独裁者“一条路走到黑”的宣言,是独裁者反人类的公开化。 在中国根本不存在“老路”与“邪路”之分,只有专制与民主之路、 自由与奴役之路、特权与平等之路、文明与暴力之路、 前进和倒退之路、断子绝孙式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义和邪恶之路、普世价值与集团价值之路。“改旗易帜” 是中国进入现代文明国家行列的唯一路径,不走“邪路” 就必然脱离不了“老路”,就必然拿国人的尸体铺路, 就必然走上齐奥塞斯库同志走过的天路。 二、伦理奖——《 环球时报 》 :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 1、 短片回放。 5月29日 ,被称为“中国唯一有言论自由的媒体” 的《环球时报》发表社论《反腐败是中国 社会 发展的攻坚战 》, 腾讯网转发时 根据文章内容把 标题改为《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 , 民众 应理解》,引起舆论对 “ 适度腐败论 ” 的挞伐,《中国青年报》 等数家 中央 媒体也 参加 论战 。 2、 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 : 公开要求全 体公民理解“适度腐败”,这是政府伦理底线的崩溃, 更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的耻辱纪录。 你的无耻已经无法让我们闭上另一只眼睛了。 3、评委会颁奖词。家家做烧酒,我为什么没有“露”? 因为我掌握了“度”:适度搞点钱,不要超过“影帝”; 适度搞几个女人,不要超过“薄哥”;适度搞几套房产,不要超过“ 房爷”;适度搞几块名表,不要超过“表叔”。 适度就是我的小鸡鸡刚放进女下属的小窝窝里时, 突然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就毅然地抽了出来,党性可以战胜人性。 三、 茉莉奖——《人民日报》: 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 1、 短片回放。2月1日至17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 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行业收入不怕差距怕不公》 等四 篇文章分析 社会 公平 问题 ,同时 呼吁公众“ 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不要“盲目追求社会公正” ,不要 “仇富”、“仇官”,宣称“社会公正是历史和相对的现象” ,“ 体 制机制不健全引起的社会不公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难以完全避免。 ” 2、 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 意见领袖颜昌海:此前,《人民日报》 尽管只为党说话,但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理智的, 发文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现在居然要求人民对这种不公正理性看待, 言下之意就是要宽容和放任社会不公正的继续发展和更加地社会不公 正!难怪有评论说,文章的出现与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有关, 正是那里的民众推翻了专制统治对中国权贵阶级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 ,所以才会不惜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指鹿为马。 3、 评委会颁奖词。 按“人民日的报”的意思, 到实现共产主义时解决社会不公问题也来得及。 关键是中共官员抢劫人民财产和变卖国家资源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地步 ,在广州一个城管大队的书记就有22套房产, 一个城管中队的队长就能受贿 432万元 还有不明来源的千万元财产 ;在国家药品监督局,他们垄断全国制药厂的药方后, 连打字员和司机都参与卖“祖传秘方”; 在国家国土资源部能买到假开矿批件, 并能在省国土资源厅的网页备上案……在“美国鬼子” 开始转移财产的情况下,你让人民“理性”,这又是一种不公! 四、谎言奖—— 新华社 :中国是法治国家 1、短片回放 。 4月10日 , 新华 社 宣布重庆市委书记 薄熙 来 涉嫌严重违纪接受“双开”的处理决定 , 《人民日报》随即 以“ 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为题 发表评论员文章,声称“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 不论涉及到谁,只要触犯法律,都将依法处理,决不姑息。” 四四 6 `5 W* f* I, _, Y; ; j; T 2、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周永坤:“ 官员中的人身依附关系是何等严重。 王立军 到重庆来是由于薄, 由此薄就成了王的主人,对他生杀予夺。不仅如此, 此权力甚至延伸到薄妻,薄妻也因此成了王的主人, 她甚至可以要求王摆平杀人案。依据权力“一级吃一级”规则, 王又成了他的下属的主人,他们沆瀣一气。在这种体制下, 你不沆瀣一气不行,因为法律失效,法律不保护你。 法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官际关系”的法治化,没有“ 官际关系”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社会的法治。近年来,“ 官际关系”人治化现象恶性发展,法律基本退出, 使得想依法办事而敢于对抗上级非法权力的官员基本绝迹, 官场为丛林规则所支配,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3、评委会颁奖词。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那么它的法治只“ 治”没权没钱的贫民,所以就有了“欺负完女孩再欺负母亲”。 难道遍地开花的劳教所、截访学习班、 截访黑监狱是法治国家的象征吗?在一个宪法被党的政策变成“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国家,在一个连法官和律师都要“讲政治” 的国家,法治在哪里? 五、笑料奖——新华社、中评社: 外媒谣传薄熙来事件很好笑 1、短片回放。5月1日 ,香港中评社和 新华网 先后 发表评论《 不要 让自己成为笑料 》, 亲共媒体中评社在文章开头明确标明“ 新华社今 天发表评论 ”,而新华网的电头是“ 中评社北京5月1 日电 ”。 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是凤凰卫视总编何亮亮, 他费了很大劲也没有搞清这是谁家的文章。该 文章说 中共决定对 薄熙 来立案调查后,“在境外,确有一些人、一些媒体或别有用心、 或出于本能对这一决定说三道四,甚至不惜捕风捉影制造谣言, 传播传闻,有些谣传让人感到很好笑…… 还有一些境外媒体和人士按照‘有事没事添点乱’的传统, 称对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的立案调查凸显了‘ 中国以党纪冒充国法的尴尬’, 对中共按照党的纪律依照正常程序处理党员说三道四,散布 ‘ 政治斗 争 ’‘ 权力斗争 ’ 的谣言。 ” 2、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学者熊培云:“在这个国家, 谣言快成为真相的播种机了。”法律学者徐昕:“ 为什么要不信谣不传谣? 因为事实比谣言更精彩!” 3、评委会颁奖词。 中国的强权政治带有浓厚的封建特色— —权力交接靠指袭,权力更替靠政变,权力分配靠 交换 , 权力运行靠暴力。这样的制度必然产生“宫廷斗争”, 形成高墙之内神秘莫测,派系林立,分出你的人我的人, 最后你死我活。而这一切盖因“成者王侯败者贼” 。这个定律是 新华 社和中评社打不破的,谣言传着传着就上了头版头条, 成为遥遥领先的预言, 最后成为笑料的不是境外媒体,而是 新华社和 中评社自己。 六、 倒逼奖——《 北京日报 》 :请骆家辉公布财产 1、短片回放。5月14日,网友发布微博, 称骆家辉住的是耗资上亿美元修建的美国大使官邸, 出行代步的是特制防弹豪华专车。 家人和佣人开销由美国纳税人支付,这样的奢侈不提及, 却公布喝咖啡、坐经济舱,就是摆拍作秀。这条微博随即被《 北京日报》官方微博转发并评论“请骆家辉公布财产”。 5月15日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发言人包日强发布微博, 晒出包括骆家辉在内的美国各级外交官工数额,并附上表格。 这家党报在此前的一篇社论中, 就指责骆家辉乘飞机坐经济舱等行为,是主动搅起矛盾的“ 平民生活秀”。 2、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独立学者严再飞: 看来他是准备好了自己也要公布的, 不然无法理解自己掌管的报纸为何只要求别人。 3、 评委会颁奖词。对比骆家辉,温家宝的财产被《纽约时报》 曝光后连个屁都不敢放,难道就打算这样使出“缩头乌龟”大法, 或者是西方人所说的“鸵鸟战术”,以掩耳盗铃、装聋作哑、 推痴卖呆、厚颜无耻,来应对这件事情?同是华人, 做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北京日报》是通过骆家辉进行倒逼。 七、拖死奖——《 学习时报 》 :官员财产申报至少需要10年时间 1、短片回放。 在骆家辉被《北京日报》追问财产公开的时, 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文章,指出受到执行不力等影响, 中国国官员财产申报工作效果不理想,“乐观来看, 我国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至少还需10年”。 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副研究员仲武冠称,“ 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存在三大死结, 包括难以统计官员的收入尤其是灰色收入,官员受贿的文物古董、 金银玉器等赃物难以折算,难以监控官员银行账户等。” 2、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时评专栏作家 陈破空 : 至少还 需要10年!意思就是:至少再给他们10年时间, 漂白其灰色收入或黑色收入,直到其全部财富向国外转移完毕, 并继续在未来10年里海捞。至少还需要10年!-- 这是公开的腐败宣言!这是赤裸裸的腐败宣言! 这是誓死抢夺国家财富、向全民宣战的经济战争宣言! 3、 评委会颁奖词。已经等了30多年了,再等10年,拖死你! 真 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为何如此难以启动? 因为 只有腐败, 才是全党团结的黏合剂;人人腐败,利益均沾,全党才能“同舟共济 ”。 八、断言奖—— 《环球时报》 : 政党轮替在中国根本不可能 1、短片回放。11月10日, 《环球时报》发表社论 《 中共, 与西方政党完全不同的执政党 》 。社论称, 西方政党的目标就是执政, 它们的执政前途通常取决于不踩破社会期待的下限。 中共作为长期的执政党,除了要满足民 众 的当下要求, 还必须与国家和民族共命运, 实现中国人近代以来一直期盼的伟大复兴。这需要真奋斗,真本事。 社论认为, 政党轮替在中国之所以根本不可能, 是因为西方的政党轮替只是权力轮替,而中国一旦发生轮替, 触动的决不仅仅是权力, 而是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重新洗牌和大动荡。 2、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 上海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副所长 赵楚 : 以前说永不翻案,又说永世不得翻身, 无数永不不都转眼变成现实了吗?世界上有什么是根本不可能的? 断言者根据又何在?诸神尚且有黄昏, 何况井冈山沐猴而冠的草鸡土偶。 导致最大动荡和社会不安的就是现行权力体制,去除这种体制, 顺天应人,国家会迎来前途无量的大发展。 3、 评委会颁奖词。抗日战争胜利后, 延安的中共机关报曾经猛烈地批判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的“时机论”、“素质论”、“条件论”和“ 国情论”,而现在的中共机关报却反了过来, 完全是操着当年国民党的论调,用“ 重新洗牌 ” 来警告特殊利益集团,用“ 大动荡 ”来恫吓民众,历史惊人的相似! 九、正能奖——《北京日报》:媒体热衷负面报道系受西方观念蛊惑 1、短片回放。5月18日,《 北京日报 》 发表《 有的媒体热衷负面是受西方观念蛊惑》 一文 称,近来,食品安全、 医患矛盾等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的是受西方所谓 “新闻自由”的观念所蛊惑,有的是抛弃了媒体职业底线。 中国不需 要打着客观旗号指手画脚的媒体 。 中国媒体要唱响主旋律, 这是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更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2、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独立学者陆建明: 中国的媒体报道毒食品 与西方人的观念无关, 这是由 记者们的良知 和责任使然的 , 不是负面的, 而是真正的“正能量” 。 3、 评委会颁奖词。这篇评论不是坐着写出来的, 也不是站着写出来的,更不是趴着写出来的,而是跪着写出来的。 北京日报的写作姿势,与CCTV主楼的造型的一样的, 双膝跪地而且撅着屁股,屁股决定思想。 这是一种人格分裂的写作状态, 其业务技能已经达到了广东东莞卖淫女对“三十六式”和“ 冰火九重天”的熟练程度。 十、爷爷奖—— 《环球时报》 : 拿言论自由逼问莫言就是装孙子 1、短片回放。12月11日, 《环球时报》发表社论 《 拿言论自 由逼问莫言就是装孙子 》。社论说“ 做世界级名人不容易, 对莫言来说这只是开了个头,我们在此劝他放宽肚量, 对舆论的喧嚣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就以他的朴实和坦率面对。 ” 社论认为,“ 中国的言论自由成就, 与中国各领域改革的成就总体看是相当的 。”“ 迄今为止世界上并没 有完全靠言论自由成功带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国家榜样,言论自由 ‘ 独 自冒进 ’ 把社会搞乱的例子倒是比比皆是。 ” 2、评委会委员推荐理由。时评专栏作家 应学俊 :作为中共机关报《 人民日报》的子报,以如此粗俗“无厘头”的标题谩骂向莫言提问“ 言论自由”的外国人是“装孙子”,不仅有损“负责任大国” 的国格和形象,也有违鲁迅“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的教诲。 这无法不使人联想到孔庆东曾肆意辱骂向我新闻发言人提问的新家坡 女记者是“婊子”的丑行。 3、 评委会颁奖词。 《环球时报》 虽然是人民日报的子报, 但它是“中国唯一有言论自由”的媒体,是中国媒体的“大爷”, 因此它什么话都敢说。它说“言论自由被奉为西方‘第一人权’, 也是各种自由中的‘第一自由’”。 其实中国的宪法在规定公民权利时,也是把“言论自由”放在首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它说 实施言论自由要“留足了成本预算”,要“ 经过漫长的磨合”,一定会出现危险的“冲击”,而习近平说“ 宪法 的生命在于实施 ”,这不是跟习近平对着干吗?但是, 没有人去把总编胡锡进抓进劳教所, 而重庆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在网上发了一句电影《建党大业》的台词, 就被劳教两年。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12 月 27, 2012
(共识网配图) 2012年11月24日下午,因学校无理禁止我使用一切教学学术场所,我的“公民自治与合作计划”第三期读书会被迫在冰冷的楼道进行。我和40多位学生及朋友,“站着把书读了”。一个月后的12月23日下午,经过我多次多方的理性坚持、努力、争取和妥协,学校终于认同我使用教学学术活动场所的基本权利,终于不再威胁并阻拦学生和教师参与我的读书活动。延迟已久的第四期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读书会得以在温暖宽敞的研究生楼报告厅顺利举行,自愿参与的学生多达近八十人。八位主题发言人都做了认真扎实的准备,讨论气氛热烈而祥和、充满学术思想的活力。 我感谢学校和相关部门的理解,感谢你们以包容、善意及实际的行动,恢复了这所大学最基本的学术自由与尊严 但是,我早已疲惫不堪。在过去一个多月持续紧张的压力和焦虑之后,此时此刻,我却很难体会到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不是斗士,我只是不愿违背起码的良知,反感践踏大学的底线。我只想和以前一样,像我成为大学教师十一年来一贯所做的那样,正常地和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讲座、学习交流,共同实现自我教育、教学相长,一道成长为理性负责的公民。无论面临怎样的遭遇,我们都应保持平和达观的健康心态,不得意,也不悲情。在第三期的楼道读书会上,我告诉前来的学生说,你们来了,我很感激,但要知道,我们并没有做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一场本分的教学活动而已。而我更挂心的,则是我今年招收的那两名不在场的研究生女孩。她们因为我的拖累,受到校方的惊吓,没敢参与这期读书会。事后,我们有很坦诚的交心。关键时刻,作为师长,我无力保护她们,但我们可以互相接纳和拥抱。我为此稍感欣慰。 是的,我爱我的学生,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珍惜这所母校。这是我眷恋于此的最大理由。为了争取读书会在教学学术场所举行的正当权利,我表面上显得坚韧、沉着、理性,其实内心时时想要退缩,觉得扛不住,做了最坏打算。我心中有阳光,对外无幻想。可我必须择善固执,不能轻言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为整个读书会据理力争的过程中,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写给我的学生的;今天,读书会的抗争有了一定的成效,我最后的告白仍然要献给我的学生。我不是擅长讲故事的人,但我还是想给大家讲一些大学学术活动遭受打压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我的学生,一个个具体的年轻人。故事的主题,就是“留下你的名字”。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把这些学生的名字记录下来,以表达我的谢意和敬意。但在此之外,还有更深的意义。 先说第一个故事。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7月底,我带着六个男生深入灾区,行程万里,就灾后重建的法律制度问题,进行了十二天的调研,形成30万字的记录。9月份开学,怀着单纯良好的初衷,我们准备在学校做一场报告,将灾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更多同学交流。我专门邀请了数名校领导出席。没想到临近报告前几个小时,团委某君出于高度政治敏感性,向党委领导告密说这个报告会不利于和谐稳定。报告会差点因此取消,答应出席的领导也大都没来。事实上,整场报告非常符合主旋律,赢得了现场同学老师的高度好评,没任何政治问题。这是我在西北政法大学开展学术活动遭遇的第一次挫折。我想说的重点是,当我把报告会遭遇波折的消息通告几位正兴奋准备的同学时,我永远忘不了他们脸上瞬间露出的各种担忧、疑惑、胆怯、失望的复杂表情。原本的好事一下让大家心里沉重压抑,堵得不是滋味。四年以后的今天,这六名学生都已毕业,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公务员,有律师,有去公司的,有出国的。我们照例每年欢聚,师生情谊长存。 为了我和他们所共同经历的第一次挫折,我必须留下他们的名字。——他们是:研究生黄兴超、于鹏、高鹏;本科生赵晓阳、杨杨、陈金鼎 接下来是一个女生的故事。2010年11月,我邀请中国政法大学的萧瀚老师到西北政法讲座。某学生社团得知这个消息,热心地承担组织宣传事宜。一切进展顺利,教室申请到了,海报也贴了出来。又是没想到,校方风声鹤唳地取消了那场讲座。我最终妥协,没让萧瀚老师过来。这次事件经过,我专门写有文章《萧瀚老师西北政法讲座受阻记》。我要说的重点是,学生社团跟我联系的那位女生,被团委领导叫去痛骂责斥,连日委屈抑郁,心神憔悴。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和她的一个学长陪着她在一家肯德基坐着,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的话,她也一直低着头,不住叹气。我们就这样在沉闷的气氛中呆坐了近一个小时。两年后,她主动报考了我的研究生。 这个女生体弱多病,性格内向。直到今天,课堂上叫她发言,她仍然会紧张得发抖。第三期读书会的被禁,看来又令她回想起两年前的伤心往事。我们在楼道里站着读书时,她在宿舍里伴着我的另一个女研究生。两个小姑娘焦虑不安,不知所措。后来,在我艰难争取第四次读书会的过程中,她发来一条短信:“老师,我虽然话少,但心里都明白,无论发生什么意外,我都要好好读书。”第四次读书会上,她上台做了发言。面对听众,她仍旧紧张,声音发抖,但面对强权,她已经变得如此坦然。 以上就是这个女生的故事,她叫宋泓宜,我必须留下她的名字 一年后的2011年11月,发生了第三个故事。西北政法政管学院的一名男生,从微博得知陈有西律师应西安律协邀请,要来西安和律师们交流,于是他随意问了一句:能否顺便到西北政法搞个讲座?孰料陈大律师居然爽快地答应了。这名兴奋无比的学生马上张罗奔走,很快就联系申请到了教室。对了,他是我的老乡,我们一直熟识。当他第一时间告诉我陈律师免费来讲座,一切皆搞定时,我却预感到情况不会这么顺利。果不其然,几小时后,宣传部门的领导对这位男生大发雷霆,他被骂得伤心痛哭。有关这次颇费周折的讲座的幕后故事,我也写有一篇文章,叫《分裂的大学——陈有西律师西北政法讲座散记》。有意思的是,克服了最初的压抑委屈之后,这个学生不久就在网上发表有关这次遭遇的博文,这时反倒是我变得谨慎,我发私信告诉他:“暂时低调些,你快毕业了,别让对方给你穿小鞋。”后来的实际情况是,这名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司法考试高分通过,毕业时也顺顺当当,现在已成为了一名不错的律师。 我必须留下他的名字,他叫崔映西,我相信他会有美好的前程 接下来的故事,与我的读书会被禁有关。除了前面提到的宋泓宜,今年还有一名女生报考成为了我的研究生。按照预先安排,她将在第三次读书会上有一个主题发言。读书会突遭蛮横阻止,校方循着我公布的讨论议程,找她约谈。简单的读书活动被完全政治化了,谈话者威胁恐吓,挑拨离间,造谣说别的学生都放弃参与云云。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何曾见过如此紧张的场面。她完全被吓蒙了。我想说的是,这名女生在本科期间就富有爱心,天真活泼,她参与过支农支教,还到福利院陪护残障的孩子。矛盾惧怕之下,她最终没来参加第三次读书会。当天晚上,她怯生生地给我发了个短信:“老师,我是不是不够勇敢?”看到这短信,我痛楚揪心。两天后师门聚会,我拥抱她,向她道歉,我怎么能让她心里留下负担和阴影?不过请放心,我们师生的感情本就如同亲情,哪是那些粗暴的强权能轻易扭曲的?到了第四次读书会,她像前两次的读书会一样,忙着买点心水果,送茶端水,做文字记录。当我在读书会后告诉她,我准备在总结文章中记录下她的名字和遭遇时,她笑盈盈地看着我,频频点头。 是的,我必须留下她的名字,她叫陆晓昱 下一个故事,是关于读书会上的另一个男生。他是法律硕士,以前我不认识。他热情好学,积极参加了我的第一期和第二期读书会,并主动要求第三期做主题发言。结果他遭到同样的被约谈的待遇。在第三期读书会前举步维艰的时候,这位同学主动发来短信,貌似很轻松地说:“我们能有什么事。哈哈,算我一个,橘子还是要吃的”。他来了。楼道读书会那天,他告诉大家,“尽管我也受到压力,但我是一个成年公民,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能为自己负责。”的确,他的话令我很感动很受用,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要说的重点是,事后两天我才得知,他私下曾向别的同学吐露心曲,他其实是那么的紧张,那么的担忧。后来我碰见他,问及此事,他坦陈自己还是有些害怕被秋后算账。全面了解到这个学生的真实想法,不仅没有让我失落,反而使我心里对他更亲近,更认可。第四期读书会,他一如既往地来了。 我必须留下他的名字,他叫杨辽 围绕我的读书会被禁,我还得再说说另外几个学生的小故事。第一个是大三的学生胡克,他在我的第一次读书会上曾做过主题发言。第三期读书会他又不请自到,当我问他“难道不怕有压力?”时,他微笑着淡淡地说:“今天肯定要来嘛。读书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第二个学生是曹皖,她本科是西北政法的,现在在西安另一所高校上国际法研究生。当我问她参加楼道读书会怕不怕时,她说:“老师你知道,我一直都是大大咧咧的。”接下来还有两位本科生,雷一蓓和杨辉。在我的第四期读书会尚没着落,还面临巨大压力时,这两名学生主动申请要在这次读书会上发言。他们大大方方地来了,准备很充分,发言很精彩。 在这里,我必须留下他们的名字,我很想把参与过我的四次读书会的所有学生的名字,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一一留存下来 对不起,我还有最后两个故事。其中的一个,算是读书会风波期间的一个小插曲。西北政法学生很喜欢我的课,某学生社团热情突发,不合时宜地打算邀请我做个学术讲座。申请打上去,立马受阻了。主管者的理由是我敏感;团委的另一位人士则说得宣传部门审查主题之类。我已经很习惯他们这种本能的怕担责、踢皮球的做法了,但学生很是沮丧。其实我也很诧异:作为大学老师,我上课都不敏感,怎么在本校一讲座就敏感了?行政管理者作为外行,哪有资格审查教师授课和讲座的内容?于是我发了条微博:“请问谁在败坏学校声誉?谁在把正常的师生学术交流活动一次次政治化妖魔化?谁在糟蹋这所大学?学生组织活动次次受刁难的状况要到何时?”我承认在当时正为第四期读书会死磕的情况下,这番话显得有些情绪化,这是我整个维权期间最情绪化的一次表达。当然,我要说的重点在于那位同学对此的公开回应,他写道:“我希望,在政法可以听到学生想听的老师的讲座,老师可以给学生讲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学生想要见自己的老师听他的课,就像监狱中的犯人要见自己的亲人,要见自己的律师那样,受到牢头的百般阻挠。大学,不是思想的牢狱。我们要的不多,只是一点点向上的知识和关怀。” 为了这段话,为了声援和捍卫学生的这种最质朴最本分的愿望,我必须留下他的名字,这名学生叫程丰伟 最后我要说的,是一名大四的考研女生的故事。针对学校近期参评“文明校园”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做法,她在人人网发了一篇小文。她说尽管自己是学法律的,却不敢为权利而斗争,因为“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怀有某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她在文中特意提到了我为读书会而进行的孤独抗争,并自怜地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软脚虾,而那份恐惧,慢慢慢慢,慢慢就习惯了”。她的这篇博文还专门附上了另一位匿名同学被文明校园评比所折腾的清单:“周一到周四晚,接到校院各级老师电话21次,电话往来共计191次,每天接到通知短信3到5次,开会与被开会共计7次,四天吃饭共计6次。” 这位很有想法很爱写作的女生名叫吴龙珍。我必须留下她的名字,事实上,正是吴龙珍同学的上述有关恐惧的感受,促使我以这样的方式,来书写这篇最后的告白 是的,同学,我必须留下你们的名字,作为历史的记录,作为心底的珍藏。对于那些总是把大学当作衙门的管理者们,对于那些总想阻拦、压制学术活动的幕后者们,对于那些习惯于在学生面前颐指气使的衮衮诸公们,我不打算留下他们的名字。尽管每一次我都清楚知道是哪些人在做出禁止、打压学术活动的决策,是哪些人在阻挡、威吓甚至辱骂学生,尽管很多次,我都有过强烈的义愤和冲动,想将他们的名字公诸于众,让他们为自己的恶行担责和付出代价,但是,我都忍让了。我知道,很多时候,所谓的道德,也是一种情绪;所谓的正义之名,背后隐藏的往往是报复和私利。我自己也破碎不堪,常做蠢事错事,卑贱而屈辱,哪有资格对别人作出道德与正义的审判。我不留下他们的名字,是因为我对他们本就没有抱怨和恨意;我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我时时提醒自己要“恕敌”,而不是“树敌”,更何况,我得快乐而阳光地活着。爱,融化一切刚硬。 但是,对于我不留下名字的诸君,我还是想对你们表达真诚的提醒。我不认为你们因为躲在背后,没被曝光;因为听命上级、集体作恶、集体卸责,就可以不以为恶并心安理得。我知道,你们会觉得自己很无辜,会说“我能怎么办”。看看我前面叙述的那些学生的故事吧,你们并不比他们更委屈,也不比他们更艰难。我想说的是,平庸的恶往往就是主动的恶,二者之间实在没有太大的差别。阿伦特说,缺乏思考力和判断力,是导致平庸之恶的根本原因。我要补充说,之所以缺乏思考和判断,是因为人们不愿思考和判断。当你闭塞心灵,对自由和尊严的意义感到隔膜,对他人为底线权利付出的艰苦代价报以冷漠,当你活得偏狭自利而缺乏起码的公共视野和开明精神,你的思考和判断当然会逐渐迟钝和萎缩,你当然会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会认为大家都一样,会把对原则问题的放弃轻描淡写地说成是工作方法的简单或失策,会充满阴谋和警惕地看待别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制造了一个个的敌人,却不知道最大的敌人原来就是我们自己。不,以上这些话其实主要不是对你们说的,而是对我自己的再次提醒。我时时从这些提醒当中受伤和受益。 好了,还是让我回到我留下名字的这些学生面前,现在可以说说我为什么要留下你们的名字了 十多年前,我曾着迷于王小波,尤其是他的一篇名为《沉默的大多数》的文章。我在其中读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太多人因为沉默,而被埋没。沉默是一种导致民族奴性的传染病。王小波决定冲破话语的垄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决定成就了作家王小波的名字。不久以后,我迷上了哈维尔,尤其是他的那篇《无权者的权力》。该文描述了蔬菜店经理等众多无权者的分裂与恐惧,这种弥散于全社会的恐惧成为后极权社会的绝佳统治方式。如何改变?答案十分简单:在真实、真理或真相中生活。我一直觉得若将哈维尔这篇雄文中的“无权者”改为“无名者”,或许更适合中国的语境。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分不仅意味着显贵们的身份和权力,更该意味着一个个普通人从集体的汪洋大海中分辨出来,彰显其个体性。再后来,我迷上了史景迁,尤其是他的著作《王氏之死》。此书旨在关注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的命运。借助蒲松龄小说中的描述,史景迁为我们再现了一位籍籍无名的底层被害女性王氏那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对爱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12 月 27, 2012
原文地址: 信孚电讯(12.26)——“主旋律”的危情 作者: 信力建 1. 【梁文道:主旋律】一旦你自称自己的看法是“主旋律”,人家就会很自然地想要问你凭什么。除非你能给出足以说服多数人的理由,又或者干脆以数字证明你的意见果然是社会主流;否则一般掌权的力量都会避免这种过度自夸的宣称。 2. 【韩媒称金正日系被豆腐渣工程激怒后去世】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一位熟悉朝鲜内部情况的人士表示:“听到报告的金正日大声呵斥‘快点修理’后,在怒火尚未平息的情况下紧急前往慈江道当地视察,结果猝死。”朝鲜去年 12 月 19 日曾宣布,金正日在前去现场指导的列车上,因身心过度疲劳而去世。联合早报 3.23 日大摩报告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推广及宣传费用持续高企,广药旗下王老吉业务今年会亏损 1.425 亿元,明年或可达收支平衡。广州药业内部人士称,“广药集团是国企,国企最看重的不是利润,而是今年的业绩收入指标有没有完成。” 4. 质检总局昨公布《中国烟草控制规划 (2012-2015 年 ) 》提出,研究制定全国性公共场所禁烟法规;禁止企业以支持慈善、公益、环保等促销;电影电视剧中不得出现烟草品牌标识和相关内容,不得出现不符国家有关规定的吸烟镜头; 3 年内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5. 史瓦济兰警方昨天宣布一项禁令,全国妇女不准穿着迷你裙与露出腹部的上衣,以免招惹性侵事件上身。违者将遭到逮捕,并依法入监服刑 6 个月。 联合早报 6. 埃及最高选举委员会 25 日晚宣布,新起草的宪法草案在公投中以 63 . 8 %的支持率获得通过,但参与投票的人数只占总选民人数的 32 . 9 %。自由派和科普特教派代表抵制此次投票,批评制宪委员会中的宗教成员垄断宪法起草工作,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利益。 7.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