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话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会作圣母”
2月28日,有微博网友发现,以关键词“那他们就应该承担这个代价”在微博搜索,可以看到一些内容雷同的涉乌克兰战争言论,但显然出自同一套模版。此类评论在2月25日之后集中出现,复制粘贴式的发布甚至都没有改动原文中的错别字。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2月 28, 2022
2月28日,有微博网友发现,以关键词“那他们就应该承担这个代价”在微博搜索,可以看到一些内容雷同的涉乌克兰战争言论,但显然出自同一套模版。此类评论在2月25日之后集中出现,复制粘贴式的发布甚至都没有改动原文中的错别字。
阅读更多发布者大号冲塔 | 2月 28, 2022
大多数俄罗斯军人不介意去国外冒险。但是打一场有可能死亡的长期艰苦战争就是另一回事了。俄军的士气普遍被高估了。根据社会学研究,他们参军的主要动机通常是为了得到一套公寓。他们通常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在生活中看不到什么前途。而参军是一个从州政府申请住房的机会。
阅读更多发布者红色键盘侠 | 2月 28, 2022
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进入第五天,简体中文网络广泛流传被指是普京的所谓“狠话”:“如果矛盾真的到了无法调和,我不介意亲手结束人类文明”,“俄罗斯没有了,还要这个世界干什么”。经核查,普京没有讲过类似的言论,流传信息为对普京讲话原文的误用和加工。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2月 28, 2022
战争发生以来,多位俄罗斯导演、音乐家、演员、艺术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或者发表公开信,表达对战争的反对。俄罗斯知名反对派媒体《新报》陆续整理文艺界人士的发言,成为了一面留言墙并持续更新。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2月 28, 2022
从泽连斯基开始,一种“新风格”出现了。他是一个演员(人们故意淡化他是法律系本科毕业),在《人民公仆》中演一个普通人成为了好总统,最后却真的被人们选成了总统——他是稚嫩的,是新的,可能也是干净的。现在看来,乌克兰人没选错。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