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习近平

习近平(1953年6月15日-),陕西富平人,祖籍河南邓州。2012年后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中国数字空间收藏

CDS专页:习近平真理馆老大哥馆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文章

法广 | 中国: 党校学者响应习近平号召向党内潜规则开火

11月16号,在中共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入学的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就曾痛斥那种喜欢“揣摩上面和领导的意图”,以及“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等弊病,大有向中共党内潜规则宣战之意。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些都显示,在未来继任中共总书记之后,整顿党内潜规则等弊病将成为习近平党建工作的重头。与此同时,周敬青近日在接受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旗下的《小康》杂志采访时则表示,中共党内潜规则潜伏于中共党组织的运行全过程,无论意识形态、决策执行、选人用人、政治生活还是在腐败现象中,无不可见潜规则作祟。 作为中共党内学者,周敬青忧心“党内潜规则如网似雾,在党内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清除起来也往往如陷迷阵,如缠丝网,云里雾中,无从下手”,她认为“确实已经到了该把党内潜规则曝晒于阳光之下,并尽最大努力对其进行彻底铲除的时候了”。而无论是“把党内潜规则曝晒于阳光之下”还是“彻底铲除党内潜规则”,都正是中共党建中亟待解决的重头。 有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作为中共政治局常委兼书记处常务书记的习近平,就已接任中央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负责主管全党的党务工作,而副组长则由另一位十八大政治局常委热门人选,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担任。与此同时,在组织层面,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成立了党建领导小组,分别由“党委首长统一领导”。而即将成为中共第五代领导核心的习近平,就是中共负责党建工作的“最高首长”。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未来继任中共总书记之后,习近平将进一步着力党建,整治党内潜规则等弊病,不过,中共官方的上述努力能否产生实效,仍需时间的检验。 文章又说,中共党内潜规则是其显规则即党内制度缺位和失效的产物,实质上就是一种寻租行为, 它的滋生蔓延有其特有的思想根源、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利益纽带。在中共党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周敬青说,一些党员对“以领导者意志和权威为中心、以谋取不当利益最大化为价值目标”等现象,感到无奈、容忍、理解甚至羡慕追随,则对潜规则的产生提供蔓延的土壤,在党内制度缺位和失效的情况下,潜规则于是盛行。 周敬青认为,作为中共根本大法的党章,被某些人视为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宣传。她说:“真正用来指导言行的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党内潜规则,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调节着党内的关系,而党章却束之高阁。”制度缺位与个人思想都和潜规则的盛行有关系,延续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政治文化,则为党内潜规则提供了生存土壤。因此,要通过肃清封建思想残余、树立现代民主政治理念、倡导制度文化、打破固定利益圈,来铲除党内潜规则滋生蔓延的土壤。 周敬青强调,必须让党内“显”规则硬起来,才能使潜规则消失,这包括加大潜规则的运行成本,使抵制潜规则者得到保护和补偿,遵循者受到惩处;此外,约束领导干部的权力,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媒体舆论监督力度,制定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倒查机制”以杜绝违规选拔干部等等。她相信这些都有助于彻底治理潜规则问题。  中共党内潜规则一览  ◆意识形态:不认主义认实惠  ◆政党认同:不认组织认个人  ◆党内决策和执行:   ——百鸟朝凤型,只唯上不唯下   ——煳涂型,如三拍干部(事前拍脑袋决定、事中拍胸脯保证、出事拍屁股走人)   ——玩程序型,计算现实利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党内用人:   ——少数人独掌用人权   ——任人“唯钱、唯亲、唯顺”,利益优先   ——平衡派系关系   ——带病提拔(指涉嫌腐败等问题照样升官)  ◆民主选举过程暗箱操作  ◆干部考评“唯GDP原则、唯政绩论”  ◆党内政治生活:   ——小团体利益优先   ——家长制、一言堂   ——关系是第一生产力  ◆腐败与反腐败:   ——公家钱不花白不花   ——抓大放小、放水养鱼 综上所述,网友Gaohuo的点评说,本文作者也是哗众取宠,并没有拿出根治潜规则的有效办法,只是抬出了未来的总书记,把希望寄托在个别“救世主”的身上,还准备用自己监督自己的人治办法,不过是讨好未来的新主子罢了。作者罗列的那些现象谁不知道?这些现象本身就是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产物,也是权大于法的产物,更是干部产生和退出不受国民选举制约和监督的产物。作者根本不提三公消费是一党执政的特权产物,也不提领导干部财产申报法律迟迟不出台的制度根源。难道我们执政的共产党还不如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觉悟和政治责任心吗?

阅读更多

颜昌海:海外舆论关注习近平的哪些方面?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一些 “ 被失踪 ” 、 “ 被自杀 ” 等词汇,主要指一些人在官方的各种压力下非自愿的一些行为、状况或者活动,比如 “ 被失踪 ” 其实不是真的失踪,而是被非法秘密关押。近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对党员干部的调研工作提出要求时,也使用了一个 “ 被 ” 字打头的词汇,希望领导干部防止“被调研”。 据媒体报道,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发表题为《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媒体报道说,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官员下基层时应该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避免出现“被调研”的现象。习近平表示,官员在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也应该有“自选动作”。习近平鼓励官员去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做安排的随机性调研,以了解真实情况。 对此,河南民间组织腐败行为观察的创办人安均说,中国各地领导视察所看到的场面多数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不是真实情况,在现有体制下,官员这种“被调研”现象不可避免:“这个官僚体制它本身就是一个下级对上级负责,它不是对人民负责的一个机构。他不是民选出来的。上级也必须要通过下级。官员除了信任下级之外,他不可能再去信任老百姓。”文山会海,报喜不报忧,逢迎讨好,互相吹捧,中国官员走过场式的调研方式早已为老百姓所痛恨,习近平在这次中央党校的讲话中也提到了这些问题。安均说,既然习近平了解干部这种官僚作风,不知道他是否会在接任国家主席职位以后,允许省以下官员通过民众直接选举;“我觉得习主席这个想法倒是很好的。中国现在这个官僚体制就是建立在上下级他们之间密切的关系上。不是有句话吗,乡骗村,村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如果说能够打破这个官僚体制,所有的官员现在肯定不可能马上走得中共中央的主席去搞直选,但是省级以下的搞直选可不可以?官员都由投票来选举产生,选票控制官员,这个官僚体制就被打破了。上级下来调查,他们可以向选民调查。” 中新网一位江苏网友看了有关习近平此番讲话的报道后发帖子说,我们的村官们为了迎接上级领导所谓的调研已经准备 20 多天了,声势浩大,搞得全村鸡犬不宁,就会拍马屁。还有一位网友评论说,现在的官员 99•9% 都是贪官,都是为了捞钱。德国的费良勇说,中国的大部分官员都热衷于搞工程项目,很多都是为了通过项目搞腐败捞钱,各部门各地方多年来弄虚作假的官僚作风从未改变:“中共历史上假大空一直存在,总是在搞假象,下级为了应付上级也一直是搞假象。上面有些人是知道你搞假象,它下面做假象做得很漂亮。他觉得下面报假象报得好,那么也是政绩好,对他也好,这情况一直是存在。” 费良勇以中国的环境问题为例说,环境恶化不管怎样作假,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的,官员不需调研也知道:“奥运之前整个国际社会在监控北京的污染,所以就让很多工厂停产或者减产,这样使北京的空气清新一些。污染度就降低了。奥运结束以后,现在整个北京污染又很厉害了。就是因为有外国检查,为了要搞好奥运它必须要排除污染,这是一个例子。而其他各个地方都有污染,很多河流、山区都污染得很厉害了,平常到处都看得见。”在费良勇看来,“真正想把中国搞好,要想办法让那些当官的去看,看哪个地方老百姓冤屈太重,也要解决一下,否则要威胁到共产党的统治了。” 据一份维基解密网站公布的美国外交电文指出,习近平尽管具有太子党的身分,但有不贪污的条件。 这份由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于 2009 年 11 月 16 日建档的电文表示,一名大使馆的长期线人暨习近平前密友曾与大使馆官员分享他对习的所知与第一手资讯,包括家庭背景、教育、青年时期和政治生涯、以及他对习的印象与其个性和政治观点。这名消息人士在一所学校担任政治学教授,这些讯息是他于 2007 年至 2009 年间多次与大使馆官员谈话时所透露的。电文指出,该教授与习同样出生于 1953 年,同为中共第一代元老的后代,也在类似的环境下长大,同样经历过文革。尽管两人的工作和生活有所不同,却维持了 15 年的交情。该教授的父亲与习的父亲习仲勋在文革期间都被关押过,在邓小平掌权后也都被平反。在面对文革的苦难时,该教授与习走了截然不同的路。该教授与好友们沉溺于爱情、饮酒、电影和西方文学,作为精神上的解脱。他后来决定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攻读学位并展开新生活。习却选择以“变成比红军还红”作为存活下来的方式,并在 1974 年加入中共,当时他的父亲还在坐牢。在该教授眼中,习是信心十足和非常专注的人。习在青年时期就显露出其对政治的专注。该教授指出,习沉默寡言、不带感情、很难摸透,他有很强的意志力,也了解权力,但“从一开始就不显露身手”。电文引述该教授的话说,习不像社交圈的其他人,他不会谈论女人和电影,也不喝酒和吸毒,女人会认为习很“无聊”。该教授表示,习毫不在乎钱,他也不贪污。该教授还挖苦地说,习因为是含着银汤匙出生的,所以有本钱不贪污,但他有可能“被权力收买”。 该教授认为,习是相当务实的人,不受思想意识驱使,习的太子党身分和早年与中共第一代元老在北京生活的经验,对他的世界观产生最长远的影响。该教授称,习早年对佛教中的神秘事物着迷。他曾前往福建厦门拜访当时在该地任职的习,习显露出对佛教圣地五台山以及佛教武术、气功和其它有助健康的神秘力量的迷恋。 由于习的个人经验,他对于西方十分熟悉。他的姐姐在加拿大、前妻在英国、弟弟在香港,还有很多朋友在海外,他本人也去过美国。该教授认为,习希望与美国维持良好关系,无意与美国对立。该教授还表示,习曾在福建工作超过 20 年,所以对台湾也很熟悉…… 而海外媒体认为,资本家进中央、习近平主政、党的最高层世代更替,这些是明年召开的中共 18 大的一些看点。但中共改革多年依旧打左灯向右转、理论实践相背离,还有 “ 世袭 ” 等现实,在中国特别是党内引起相当大的争议。最近,湖南民营企业家、中国首富梁稳根有望明年 18 大进中委的消息,很是流传了一阵。与此同时,若没特殊情况,现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时接替胡锦涛执掌大权,也几近板上钉钉。中共 1878 年改革、特别是 2002 年中共 16 大正式允许资本家入党以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一直是双轨道运行。宪法规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精髓——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理论在邓小平 “ 不争论 ” 指示下而束之高阁。这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 “ 两张皮 ” , “ 打左灯向右转 ” ,理论实践脱节。而坚持马列毛基本思想和教义则被斥为教条主义。 中共 17 大代表、当今中国首富梁稳根在 2007 年 10 月一次记者会上回答美国之音记者问题时,批这些教条主义者为“与时不进。”而马克思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习近平就是在 17 大召开前的几个月,突然以极快的速度 “ 杀出 ” ,一下子成了第五代领导人的领军人物。 17 大闭幕,习近平成了政治局常委。 习近平是中共元老习仲勋的儿子。父辈被打成黑帮后,习近平文革中在北京和后来的围棋大腕聂卫平、上将刘震的儿子刘卫平 ( 现总后大校 ) 等人结为好伙伴、 “ 铁哥们儿 ” ,这三个 “ 黑帮 ” 子弟 “ 为伍 ” 人称“三平”。如今,这位当年到陕北插队的黑帮子弟已经成了中共权高位重的接班人、中共理论掌门人——中央党校校长。作为中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负责人,习近平在今年两会之后中央党校讲话,要求 “ 领导干部要把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与学习《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结合起来 ” 。显然,习近平是与时俱进了。但经常在 “ 毛泽东旗帜网 ” 发表文章的中共老干部、原国家统计局长李成瑞对资本家入党提出强烈批判,认为这根本就是 “ 歪曲 ” 和 “ 篡改 ” 党的性质、理论和历史使命。李成瑞在该网站发表文章说,中共从创建起就一直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但这些年来,有关方面 “ 公然篡改党的性质,让资产阶级分子合法加入中国共产党,把工人阶级先锋队变为 ‘ 全民党 ’ ,是极其卑鄙的叛卖行为。 ” 邓小平的黑猫白猫理论,极大促进了中共改革开放的实践,但改革开放后到底 “ 姓资还是姓社 ” ?邓小平深知这个问题是个炸药包和导火索,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就提出了 “ 不争论 ” 主义,将各种思想思潮一概压下,起码求得一时和谐,给改革争取时间。 路透社曾根据 “ 维基解密 ” 的消息说,习仲勋曾反对 1989 年的镇压;达赖喇嘛也表示,对习仲勋很有好感。 1950 年代初,达赖喇嘛曾到北京,而当时习仲勋是国务院秘书长,同达赖喇嘛多有接触。习仲勋和万里是那个时代中共高层的 “ 名嘴 ” 。网络刊物《中国数字时代》引用维基解密传出的消息说,中共 17 大推出的习近平、李克强等领导人,将决定中共今后 15 年的方向和路线。习近平之所以在最后一刻成为接班人,其主要原因就是他获得了党内更广泛的支持,中共好多元老及其后裔都更买习仲勋和习近平的账。维基解密的消息说,对于党内的 “ 老同志 ” 来说,他们更容易接受习近平。 美国“国家利益”刊物今年 9 月底曾发表布鲁斯 · 吉利的文章,题目是“见识新毛泽东”。文章认为,在意识形态方面,习近平是个新 “ 毛泽东 ” 。文章说,随着其主政日子的接近,有很多迹象表明,习近平在处理外交事务方面是个民族主义者,习近平的崛起对凡是派和改革派的斗争来说意义重大。它意味着,围绕改革开放的斗争将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那种建国初期的斗争——那个年代信仰马克思社会解放理论的先进人物同更认同列宁政治管控理论的抗日民族主义者之间的斗争。香港的中国问题观察家林和立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文章说,不久前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到四川都江堰青城山中学参观,习近平对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一段毛泽东 1957 年在莫斯科对中国留苏学生的讲话。林和立说,没有证据显示习近平背诵毛泽东语录是想让拜登难堪,但很多方面都显示,这位第五代领导人是个坚定的毛泽东主义者。林和立说,今年早些时候,习近平到中央党校讲话,要求学员努力学习马克思理论,确保政治立场坚定。习近平还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毛泽东原著, “ 抓住重点,掌握精髓 ” 。 长期观察中国事务和北京官场的林和立认为,军委副主席习近平接掌大位,其中如空军司令许其亮上将、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总后政委刘源上将、成都军区政委张海阳上将、沈阳军区司令张又侠上将都可能进入中央委员会。林和立说,许其亮父亲是已经去世的原空军少将许乐夫 ( 这一点,中国军事观察人士和网友还有争议 ) ;马晓天父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原教育长马载尧大校 (55 年 ) ;刘源父亲是文革中被毛整死的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张海阳父亲是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张又侠父亲是元老将军张宗逊上将。许其亮有望在 18 大之后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马晓天有望成为空军司令;刘源和张海阳都可能成为总政治部主任人选;张又侠有望成为总装备部主任。 林和立说,这些人和习近平关系都不错。 习近平今年 9 月初发贺信给在中国南宁召开的亚洲政党发展与社会共享会议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习近平表示,未来中国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出席会议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承认,目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有评论认为,中国要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就要改变现在的政治体制。 新华社报道说,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参加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承认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如何做大蛋糕,同时分好蛋糕,是中国面临的重大任务。中国十二五规划强化民生优先导向,并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习近平在发给会议的贺信中提出,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说,中国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兼顾速度和质量、效率和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近年以来,中国贫富悬殊问题日益突出。被视为中共未来领导人的习近平提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引起关注。在美国的中国学者程晓农表示,中国贫富悬殊日益加大,并开始危及社会稳定,已成为中共当局无法不面对的一大问题。“我觉得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已经无可回避也无可粉饰了,在今天的中国没有任何人能否定这一点。政府也无法否定,媒体是反复报道。中国贫富之间的差距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这个问题已经在中国是无法回避,也没有办法遮掩或者是巧言伪饰的。” 根据中国官方的数据, 1990 年代,中国衡量贫富悬殊的基尼系数平均每年上升 0.07 ,到 2004 年达到 0.47 ,成为世界上贫富悬殊严重的国家之一。随后,大陆政府不再公布相关的数据,也禁止一些非官方的学术机构从事相关的调查与研究。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大约占中国 GDP 比例的 40% 左右,比世界上通常 70% 的比例少很多。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大学管理学教授谢田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成果由官僚机构和权贵资本家占据,这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制度的问题。“贫富不均也好、财富向高层集中也好,最关键的问题是大头拿走的是这些权贵阶层。这些阶层它现在已经形成一个牢牢的利益共同体。所以这个最大利益集团它控制着司法,控制着行政,控制立法,控制舆论。中国老百姓没有均等的财物机会的情况下,他们要面对的是这么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谢教授表示,中国的贫富悬殊日益加剧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现实,两极分化的结果,导致中国官民对立,冲突增加,民怨不断,社会难以稳定。“现在老百姓确实显得非常无力。我想这种无力和无奈的感觉在中国社会非常强烈地弥漫。以前还有点相信政府,现在绝对是不相信政府,也不相信党。民间弥漫着非常强烈的憎恨,仇恨的心里,对上层有非常强烈的憎恨。”事实上,大陆政坛和学术界近来也提出了不少解决中国贫富悬殊的方法,如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的“做大蛋糕”论和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分好蛋糕”论。程晓农就此分析说,薄熙来提出的“分好蛋糕”,需要有一个限制和监督分蛋糕者的机制,但从薄熙来强调的方法看,他似乎在走回毛泽东的老路。“薄熙来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如果习近平要采纳薄熙来的方案,无非是中国再走一轮儿,重新走回毛泽东当年那套把戏,国有经济为主,然后不行了再恢复计划经济。这套模式是因为失败了,才走上邓小平的权贵资本主义。” 程晓农认为,目前中国领导层认识到贫富悬殊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们却缺乏改善这一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共产党真想要找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那么它就应该去检讨。过去的 20 年贫富差距是怎么扩大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体制是谁的体制?是谁在维持这个体制?!”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认为目前中国更应该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不过该文并没有探讨,造成过去 20 年中国贫富悬殊日益严重的原因,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那么,将来习近平会提出怎样的具体解决办法?人们在期待着。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进入专题 : 调查研究    ● 习近平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到中央党校学习培训的都是县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党校不少班次都有专题调查研究的教学安排。现在到了年终岁末,各地各部门都要总结今年的工作,谋划明年的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很有必要。           一、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的领导工作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而又继续胜利前进。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本身就是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的重要反映,也是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     为什么对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要强调“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呢?一是因为我们所肩负的任务是不断变化的,原有的任务完成了,新的任务又摆到了面前,又需要重新学习和调查研究。二是因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要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和不断地调换工作岗位的,老干部离开了领导岗位,新一批干部上来了,老干部学习和调查研究的经验可以供新上来的干部学习借鉴,但代替不了新上来干部的学习和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从一个地区和部门到另一个地区和部门,都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即便是回到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也不能刻舟求剑,还需要重新调查了解新情况。三是客观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每日每时都在出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也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和加强调查研究。     应该看到,当前在领导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有的自认为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情况,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不敏锐,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有的调研走过场,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凡此种种,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再次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求加强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二、学习和掌握正确方法,努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成效          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全面了解各种新情况,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努力探索各行各业带规律性的东西,积极提供相应的对策,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服务。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去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不组织群众迎送”。这个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有些干部,不是不了解情况,也不是看不到问题,而是不愿正视现实,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这些现象都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在调查研究中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只有公而忘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要进一步营造和保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鼓励如实反映情况和提出不同意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把党内生活庸俗化。     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从目前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有调查不够的问题,也有研究不够的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可能更突出。有的同志下去,只调查不研究,装了一兜子材料,回来汇报一下写个报告就了事;有的领导干部连调研汇报也不听,调查材料也不看。这种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不解决什么问题的调查研究,是事倍功半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在运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           三、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          我们党有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要大力弘扬。在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方面,我们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     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陈云同志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这是很有道理的。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防止和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该通过什么调研程序决策的事项,就要严格执行相关调研程序,不能嫌麻烦、图省事。对本地区、本部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问题,应坚持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提交讨论的重要决策方案,应该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的,有的要有不同决策方案作比较。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出台,要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在建立、完善落实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使我们的各项工作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拿出对工作全局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为什么要强调各级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亲自下去做调查,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呢?因为对各种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的决策,最后都需要主要负责人去集中各方面的意见由领导集体决断,而主要负责人亲自做了调查研究,同大家有着共同的深切感受和体验,就更容易在领导集体中形成统一认识和一致意见,更容易做出决定。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度过当时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全党同志就当时一些重大问题同时开展调研,尤其是各级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都参与了调研,结果很快就形成了解决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正确决策,使困难局面迅速得到扭转。那次全党大调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中共中央办公厅去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要每年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对这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执行,各级领导机关要经常督促落实。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是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这一制度,并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始终关心基层联系点,关心联系点的群众。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要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同时,还可有选择地开展蹲点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是过去常用的一种调研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依然是管用的。要注意选择问题多、困难大、矛盾集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蹲点调研,倾听群众心声,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近年来,有些领导干部包括有的省部级干部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深入基层和群众之中进行调查研究。一些省区市和中央部委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进千村入万户”等活动,每年安排一批干部到村镇、社区和其他基层单位蹲点。中央组织部近两年组织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推动各级组织部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与干部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地方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发现和总结了许多基层党建新经验,结交了普通百姓朋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也发现了一批优秀人才。今年8月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采写的新闻报道令人耳目一新,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浙江省嘉善县从2008年起,每年分批选派近200名部门中层干部到基层单位开展为期3个月的蹲点调研,采取“菜单式点题”、“承诺式蹲点”和“全程式联挂”等形式,组织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开展服务、调研活动。3年来,参与调研的干部每年都提出了一批好的工作建议,并为基层和群众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办了不少实事,群众赞誉“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央机关和地方还有不少。以上这些做法,都有助于了解实际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关系,值得学习和借鉴。          (这是习近平同志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本报发表时作了文字处理)    进入专题: 调查研究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讲坛 > 人文社科讲稿 > 政治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698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阅读更多

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作者:习近平 来源:学习时报 来源日期:2011-11-21 本站发布时间:2011-11-21 21:46:58 阅读量:342次      应该看到,当前在领导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有的自认为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情况,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不敏锐,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     (全文)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到中央党校学习培训的都是县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党校不少班次都有专题调查研究的教学安排。现在到了年终岁末,各地各部门都要总结今年的工作,谋划明年的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很有必要。   一、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的领导工作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而又继续胜利前进。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本身就是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的重要反映,也是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   为什么对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要强调“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呢?一是因为我们所肩负的任务是不断变化的,原有的任务完成了,新的任务又摆到了面前,又需要重新学习和调查研究。二是因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要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和不断地调换工作岗位的,老干部离开了领导岗位,新一批干部上来了,老干部学习和调查研究的经验可以供新上来的干部学习借鉴,但代替不了新上来干部的学习和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从一个地区和部门到另一个地区和部门,都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即便是回到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也不能刻舟求剑,还需要重新调查了解新情况。三是客观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每日每时都在出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也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和加强调查研究。   应该看到,当前在领导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有的自认为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情况,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不敏锐,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有的调研走过场,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凡此种种,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再次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求加强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二、学习和掌握正确方法,努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成效   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全面了解各种新情况,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努力探索各行各业带规律性的东西,积极提供相应的对策,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服务。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去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不组织群众迎送”。这个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有些干部,不是不了解情况,也不是看不到问题,而是不愿正视现实,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这些现象都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在调查研究中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只有公而忘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要进一步营造和保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鼓励如实反映情况和提出不同意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把党内生活庸俗化。   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从目前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有调查不够的问题,也有研究不够的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可能更突出。有的同志下去,只调查不研究,装了一兜子材料,回来汇报一下写个报告就了事;有的领导干部连调研汇报也不听,调查材料也不看。这种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不解决什么问题的调查研究,是事倍功半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在运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   三、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   我们党有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要大力弘扬。在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方面,我们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   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陈云同志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这是很有道理的。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防止和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该通过什么调研程序决策的事项,就要严格执行相关调研程序,不能嫌麻烦、图省事。对本地区、本部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问题,应坚持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提交讨论的重要决策方案,应该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的,有的要有不同决策方案作比较。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出台,要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在建立、完善落实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使我们的各项工作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拿出对工作全局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为什么要强调各级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亲自下去做调查,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呢?因为对各种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的决策,最后都需要主要负责人去集中各方面的意见由领导集体决断,而主要负责人亲自做了调查研究,同大家有着共同的深切感受和体验,就更容易在领导集体中形成统一认识和一致意见,更容易做出决定。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度过当时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全党同志就当时一些重大问题同时开展调研,尤其是各级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都参与了调研,结果很快就形成了解决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正确决策,使困难局面迅速得到扭转。那次全党大调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中共中央办公厅去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要每年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对这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执行,各级领导机关要经常督促落实。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是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这一制度,并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始终关心基层联系点,关心联系点的群众。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要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同时,还可有选择地开展蹲点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是过去常用的一种调研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依然是管用的。要注意选择问题多、困难大、矛盾集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蹲点调研,倾听群众心声,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近年来,有些领导干部包括有的省部级干部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深入基层和群众之中进行调查研究。一些省区市和中央部委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进千村入万户”等活动,每年安排一批干部到村镇、社区和其他基层单位蹲点。中央组织部近两年组织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推动各级组织部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与干部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地方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发现和总结了许多基层党建新经验,结交了普通百姓朋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也发现了一批优秀人才。今年8月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采写的新闻报道令人耳目一新,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浙江省嘉善县从2008年起,每年分批选派近200名部门中层干部到基层单位开展为期3个月的蹲点调研,采取“菜单式点题”、“承诺式蹲点”和“全程式联挂”等形式,组织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开展服务、调研活动。3年来,参与调研的干部每年都提出了一批好的工作建议,并为基层和群众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办了不少实事,群众赞誉“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央机关和地方还有不少。以上这些做法,都有助于了解实际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关系,值得学习和借鉴。   (这是习近平同志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本报发表时作了文字处理)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欧莱雅女掌门丧失家族财富控制权

法国女首富、现年88岁的欧莱雅(L’Oréal)女继承人利利亚娜•贝当古(Liliane Bettencourt)在与亲生女儿弗朗索瓦丝•梅耶尔-贝当古(Francoise Meyers-Bettencourt)的三年艰苦争斗中输掉了官司,失去了对自己150亿欧元财富的控制权。 法国一家法院周一裁定,利利亚娜不再适合管理其家族财富,其中包括利利亚娜在其父创立的全球最大化妆品公司持有的31%的股份。邻近巴黎的Courbevoie法院的法官判决,这位女继承人应接受其家人的监护。 利利亚娜的律师们立即表示,他们将会提起上诉——尽管上述判决已即刻生效。该判决意味着,被医生诊断患有“混合型痴呆”和“中重度”老年痴呆症的利利亚娜将被置于其女儿和外孙的监护之下,女儿和外孙将负责管理她的财富和财产。 上述判决还意味着,利利亚娜将失去自己在欧莱雅董事会的席位,并不再领导这家家族控股企业。 虽然母女二人之间的个人冲突越来越公开,但二人都反复表示,贝当古家族对欧莱雅有着深厚的感情,愿意继续支持这家化妆品巨头未来的发展。 法国政府尤为担忧的是,如果贝当古家族将持有的股份出售,而持有欧莱雅29.6%股份的瑞士跨国食品企业雀巢(Nestlé)决定行使优先购买权,则贝当古家族的冲突可能最终会削弱欧莱雅这家法国化妆品行业的冠军企业。 迄今为止,雀巢还没有表示想如何处置(增持或减持)所持欧莱雅股份,而是在较长时间里采取观望态度。不过法国政府已开始担忧,如果雀巢最终取得了欧莱雅的控股权,该化妆品集团的决策中心会不可避免地迁往瑞士。 译者/何黎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