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蒋介石论人口和生育(zt)

        蒋介石治理台湾,1949-1975年时期,人口增长三倍,超过大陆同时期人口增长,人口密度为大陆的10倍,人均GDP为大陆的40倍。在大陆因为1953年人口普查而惊呼人口增长过快酝酿强制计划生育时,蒋介石已经看出生育率随城市化和小家庭化而下降的趋势,并开始琢磨如何阻止人口下降的问题。          《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                     第二章 育的问题                     蒋中正著                     中华民国四十二年十一月台北       「育」包括生育、养育和教育。这三大项目又都包括各种问题。现在分别提出纲要如下:                      民族生命的延续与新陈代谢,人口数量的多少,都系于国民生育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生物学的问题,同时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             甲、国民生育率与人口数量             一、马尔萨斯人口论             研究人口问题的人,总要提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马尔萨斯把国民的生育问题当做纯粹生物学问题来看待,又把人口问题当做简单经济问题来看待。他推论的结果, 认为人口的增加是几何比率的,粮食的增加是算术比率的,粮食不能供给人口的需要,便发生贫困、饥荒和战争,要把人口减少,使其与粮食保持平衡。我们中国研 究人口问题的人。也有受马尔萨斯的影响的。他们总以为中国人生育率太高,人口增加得太快,他们以为中国的贫穷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马尔萨斯的学说是与历史的事实不符的。据人口问题专家的估计,三百年来全世界人口只增了四倍,可见人口的增加并不是几何的比率。并且近代农业技术的 进步,使粮食的产量能够很快的增加。例如美国,一七八七年乡村里十九个农民的剩余粮食,只能供给城市里一个市民;到了现在,每一个农民便能供给十五个人 了,可见粮食的增加也不是算术的比率。所以把人口问题当作纯粹生物学的问题和简单的经济问题来研究,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二、中国人口问题之所在             马尔萨斯学说既被历史事实所推翻,我们便不能根据他的人口原理,断定中国人口是太多了。我们总理在民国十三年演讲民族主义,焦虑中国人口减少的危机。他 说:「中国是全世界气候最温和的地方,物产顶丰富的地方,各国所以一时不能来并吞的原因,是由他们的人口和中国人口比较,还是太少。到一百年以后,如果我 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 化,还要灭种。」总理这段说话到现在不过是二十九年,而侵略者以人口政策来灭亡中国的惨剧是在大陆上表演了。苏俄帝国主义控制了我们中国大陆,便要朱毛××× 共肆行屠杀,制造饥饿,参加侵略战争,并输送人口到西伯利亚和东欧去做奴工,要把中国人口减少到半数两亿以下。大家至此应该可以了解 总理耳提面命的对我们要受侵略人口压迫的警告,而且今天已得到事实的证明了。             我们光复大陆之后,重新建设中华民国为独立自由的现代国家,人口的问题不但要量的增加,并且要质的提高。从前我们中国人总是自夸人口繁多,劳力低廉,只要 有资本,便能发达工业,自致富强。将来我们在暴俄共×××摧残蹂躏的荒凉废墟上,要争取休养生息的机会,首先要从营养、卫生和教育中提高人口的质量,因为我们 知道健全的人口,纔是伟大的力量。             三、人口增减的因素             控制人口的两个因素就是生育率和死亡率。生育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就会增加。生育率低,死亡〔第200页〕率高,人口就会减少。生育率与死亡率平衡,人口 便没有什么增减。这是浅显的道理。例如台湾省光复以来,人口的生育率从民国三十六年的千分之三七.○九增加到民国四十年的千分之四八.九六,死亡率从民国 三十六年的千分之一七.五七减低到民国四十年的千分之一一.三四。所以台湾省人口有增加的趋势,其增加率是从民国三十六年的千分之一九.五二,到民国四十 年的千分之三七.六二。             死亡率减低的原因是医药卫生的进步,这是容易了解的。但国民生育率的增加或减低,却不是纯粹的生物学的问题或简单的经济问题。例如台湾省光复以来,自民国 三十六年至四十年,米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三十二。这只是说明台湾省人口虽然增加,并没有饥荒的危险。但并不能说明台湾省人口的增加是由于食米增加的关 系。因之更可知道国民生育率增减的原因并不是如马尔萨斯所说那样简单的。               乙、革命建国中之国民生育率             一、人口城市化与国民生育率             我们的民生主义是要在工业革命中解决民生问题。国民生育问题既是一个民生问题,那我们便要估计工业化发展的过程里的人口增减的趋势。而提出解决的方案,前 面说过,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期,人口是向城市集中的。工业愈益发达,人口也愈益集中城市。我们说就现代工业国家的人口统计来研究,在人口城市化的趋 势里,显明的趋势是大家族分化为小家庭,早婚改变为晚婚,离婚率增高,而生育率减低。再详细一点说,在工业国家里,乡村人口的生育率高,城市人口的生育率 低,并且教育程度愈高的人,其生育率便愈低。由此可见国民生育率并不随工业化的进步来增加,反而有减低的趋势,例如美国两世纪来,因为农业的工业化,粮食 产量有高度的增加,但是他的国民生育率却由十八世纪后半期每年百分之三,减低到二十世纪中叶之今日,每年的百分之○点七。美国人口虽因死亡率减低,其客观 数量还是增加的,但是他的国民生育率却有减低的趋势。这是我们在民生主义建设事业中,必须慎重研究的实例。             二、小家庭的生育率             我们中国农村大家族制度,男女早婚和多育,这是有各种原因的。一个大家族是一个生产组织,一个教育单位,也是一个文化的基点。为了劳力的增殖,为了事业的 延续,为了祖宗的祭祀,为了家门的撑持,生男育女是大家族最重要的事情。但工业发达的结果,人口集中到工商城市里,大家族就分解为小家庭。一个小家庭是一 个单纯的消费单位,多生一个儿女就是多加一个负担。在多受一点教育的社会层里,迟婚节育更见流行。生育率也就为之减低了。所以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国民 生育率减低乃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在革命建国的事业上,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是必须注意研究的。             三、生育率能否控制             有些国家,为了防制国民生育率的减低,采取奖励国民生育的办法。例如国家对于结婚的青年,给予贷款;对于独身者课以赋税;又如工厂对于生育子女的女工给以 较长的假期,对于家庭子女较多的工人增加工资;这些办法对于奖励国民生育都有一些帮助。但是国民生育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要从社会与教育两方面来对家庭 问题寻求根本解决的方法。               丙、人口问题的对策             一、人口均衡分布与市乡建设计划             我们光复大陆,重整河山,一定要依据 总理手订实业计划的精神,确立国家建设计划。在这个计划里,应采取下列的人口政策:             (一)依实业计划之精神,使全国经济平均发展,全国人口均衡分布。        (二)工业矿业及渔牧事业,依各地资源分布的实况,使其发展。各地人口之分布应使其适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城市与乡村均衡发展,要做到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每一家庭都得到充分的空间和健康的环境。             二、关于人口问题的教育与社会政策             在前述市乡建设计划之下,更进而采取如下的教育与社会政策。             在教育政策上,要使青年男女觉悟其对于婚姻和家庭及子女教养应负的责任,要使其觉悟家庭组织不单以个人的感情为基础,还要负起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我 们中国人本富于家族感情,大陆各省同胞在奸×××离析骨肉拆散婚姻的残忍蹂躏之下,更感悟天伦之乐和夫妇之爱可贵。我们光复大陆之后,只要顺应这一心理和情 绪,让大家父子重见,夫妻团聚,并使其各安生业,保障家庭生活的安全,深信国民生育率必能显著的提高。             在社会政策上,前面说过的结婚贷款,女工生育期的给假,子女较多的工人增加工资,都是可行的办法。但是最有效的根本政策,还是一般国民能够就业,使其职业 收入能够安定,而无失业恐慌之患。尤其是每一家庭都有机会得到自己的住宅,使其有恒产,有恒心。有了安定的家庭,纔能养育健全的子女。如果我们做到这一 层,国民生育率就不至于随工业化的进步而转趋低落了。

阅读更多

上海建立互联网虚拟人口管理库

《东方早报》报导,上海市建立虚拟人口管理库,将网民的虚拟化身与真实身份对照起来。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公安局局长张学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与政府其他部门合作,同时也与社会组织合作,比如我们在虚拟社会有一个征信网,如果发现有一个网民在虚拟社会有一些不法行为,我们就将进行登记、记录,他的这些不法记录就会进入征信系统,加强网络社会的监督。”上海市自3月1日开始实施《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首次将互联网虚拟空间纳入综合治理条例。上海市建立了与网民真实身份相对应的虚拟人口管理库,并与政府部门及11家该市重点网站进行合作。张学兵表示,虚拟社会的犯罪,警方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知道他的真实名字。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万延海 | 中国准备实施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Posted by wanyanhai on 五月 13, 2011 2011年5月1日,中共中央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求是》发表题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文章,提出“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够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要求“修改居民身份证法,完善居民身份证使用、查验制度”,“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相关信息资源,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实现对所有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同时,“要完善公民信息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依法保护公民信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周永康讲话要点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周永康在《求是》杂志上的文章节选自其2011年2月20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就在周永康讲话前一天,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会议上讲话表示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胡锦涛讲话一语道出中共执政当局的心思。现有的人口户籍制度管理不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所以需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全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这里特殊人群指的是涉及犯罪的人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提出建议:“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 原来问题出在人口流动上。人口流动,不仅原有户籍制度失灵,而且不顾外来人口为居住地创造的价值,中共竟然把流动人口和需要帮教的犯罪之人相提并论。或许在中共执政当局而言,流动人口确实是一个挑战。在北京,司法局和律师协会限制外地户籍律师在京执业,北京市公安局国保警察经常驱逐在京工作的维权人士,北京市公安局竟然要在近郊区流动人口聚集地建立围墙,并按照5%的比例在100个流动人口中招募5名治安管理员,对流动人口进行治安管理。 但为管理流动人口,建立全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如果没有独立的司法和人权保障机制,如果没有独立监督机制,权力滥用会成为突出的问题,并激化社会矛盾。公安人员一般性的工作差错,可能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带来严重干扰。腐败,公安人员会很容易地使用手中权力,对有矛盾的公民个人或家庭成员,制造一些麻烦,所谓中国社会下的人整人现象。 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并不表明中国将放弃现有的户籍制度。可以预期的是,中国不仅将保留户籍制度,使用现有户籍对特殊群体,比如深圳市最近驱逐的外来人口中的治安高危人员,而且将利用公民身分证建立一个比户籍制度管理能力更加强大的动态管理机制。同时,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有助于政府为流动人口获得公共服务,但很显然,该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主要是帮助中共处理眼下严重的执政危机和遭遇的政治挑战。 Categories: 中国政治 | 标签: china population , 中共中央 , 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 周永康 , 实施 | Leave a reply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中国人口究竟有多少?

易富贤 1996年制定的“九五规划”以及2001年制定的“十五规划”都提出“到2010年,中国人口将控制在14亿以内。”2005年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预测2010年中国人口会达到13.7亿。2006年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以内” 但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认为中国大陆2010年总人口只有13…

阅读更多

德国开始人口普查

两德统一后,德国居民的人数一直是一个估计数字。联邦德国上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87年,而前东德最后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81年。 德国有多少住房,每户居民的构成如何,有多少人单身、已婚或者和伴侣生活?对这些数字,政界长期以来只能猜测而已。而很多信息对如何制定政策影响很大。比如了解居民年龄构成才能知道需要多少学校,知道各个社区到底有多大才能制定相应的财政支出、公共设施计划。 德国北威州信息技术主席汉斯-约瑟夫·菲舍尔说:”这些数据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对幼儿园、儿童照管设施、居住区以及养老设施的修建计划非常重要。” 德国联邦统计局局长埃格勒(Roderich Egeler)在人口普查开始当天再次呼吁居民积极参与。他说: “女士们,先生们,我想再次严肃强调:德国需要人口普查!人们经常引用我的这句话,而这正是我的看法。让我来举个例子说明我们为什么需要人口普查。它的主要目的是从各个层面来调查官方居民数字,在联邦层面,也在各州和各地方层面。这事关重大。比如各州财政平衡以及各社区财政分配都取决于居民人数。” 20多年来,德国居民人数一直是基于1987年和1981年分别在原西德和前东德所做的人口普查数字。而除了生老病死外,德国20多年来所经历的社会变革也给人口构成带来诸多变化,比如90年代新增大批避难者,欧盟内劳务自由流动等。本次人口普查也将了解居民的宗教信仰,了解各种宗教的信徒人数以及他们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和组成。 联邦德国1987年举行的人口普查曾引发过大规模抗议活动。人们担心有关数据会遭到滥用,公民会变成”玻璃人”。此外,历史原因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当年的纳粹就是利用30年代人口普查的数据才得以有系统地对犹太人进行迫害。 如今,民众对人口普查的担心减小了。一项问卷调查显示,18岁至29岁的德国人中,四分之三赞成人口普查。从5月9日开始,8万名调查员将对800万随机选择的公民就年龄、性别、国籍等进行调查。不过,被问询的人必须配合,否则会被罚款。 此次人口普查历经10年准备期。普查结果将于2012年公布。 编译:乐然 责编:叶宣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