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与新华社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并列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三大传媒机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大报,在中国大陆境内有广泛影响力。

《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起发行,最初是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的机关报。该报内容代表中共官方立场。因此,《人民日报》成为国际媒体和国际政治了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的“风向标”之一(来源:维基百科)。

中国数字空间收藏

真理馆

中国数字时代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404给CDT-收稿机器人 版权说明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文章

中国选举与治理 | 人民日报: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人民日报: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作者:本报评论部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日期:2012-2-23 本站发布时间:2012-2-23 8:19:16 阅读量:150次     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开阔的行进空间,也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   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30多年来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物价闯关、工资闯关,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   所不同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30多年后,身处深水区和攻坚期,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然而,“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当前各地各部门千头万绪的改革来说,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曾告诫:“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崩溃边缘,到南方谈话前的历史徘徊,我们党正是着眼于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勇于直面风险考验,才能化危为机,推动改革开放巨轮劈波斩浪,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要时刻警惕短期行为损害执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发展方向,力避消极懈怠延误改革时机,所思所虑不独是当前社会的发展稳定,更有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如此,我们就一定能把风险化解在当下,让发展乘势而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阅读更多

人民日报: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人民日报: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人民观点·深化改革认识论① 进入专题 : 改革 南方谈话    ● 人民日报评论部        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开阔的行进空间,也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     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30多年来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物价闯关、工资闯关,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     所不同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30多年后,身处深水区和攻坚期,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然而,“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当前各地各部门千头万绪的改革来说,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曾告诫:“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崩溃边缘,到南方谈话前的历史徘徊,我们党正是着眼于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勇于直面风险考验,才能化危为机,推动改革开放巨轮劈波斩浪,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要时刻警惕短期行为损害执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发展方向,力避消极懈怠延误改革时机,所思所虑不独是当前社会的发展稳定,更有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如此,我们就一定能把风险化解在当下,让发展乘势而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进入专题: 改革 南方谈话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043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阅读更多

法广 | 中国: 人民日报:有地方官员只想着官如何越做越大

社论又指出,换届之际,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人民更加呼唤讲真话、做实事的“老实人”。而只有「当“头皮硬”的“顶真”干部多起来,“脚跟软”的“风派”人物少下去,党内才会形成讲真话、做实事的好风气,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能让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人民的眼前为之一亮」。 海内外的中国政情观察家都在猜测,王立军事件会否影响薄熙来今秋中共十八大换届晋身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希望。 社论以《真与假折射地方官员对党是否忠诚》为题,内容指出,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说假话、办假事、造假数字、搞假政绩的现象不少。比如,积弊丛生,却视而不见一味“报喜不报忧”;工作失误,却文过饰非,拒绝批评;成绩有限,却大吹大擂进行“数字注水”。工作造假,思想作伪,社会就失真,不仅影响当地发展,损害群众利益,还造成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流失,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严重误导。 社论又说,“假”字作祟,根子还在“私”字当头,问题常在政德不修。不珍惜在任机会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一门心思想着官如何越做越大,反映了一些干部面对权力私欲膨胀;不鼓起改革勇气攻坚克难,却想着如何争功推过,求得“太平无事”,说明了面对问题精神懈怠;不真情关心群众冷暖忧乐,而一门心思试图引起“上头注意”,暴露了面对群众感情冷漠。为政以德,无欲则刚,无私则直。一旦受私心杂念摆布、为功名利禄所惑,就难免突破政德底线,导致权力观、政绩观、群众观扭曲变质,催生和放任说假话、办假事等错误言行。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暗指薄熙来

中共党报日前发表评论,批评一些地方官员热衷搞形象工程。有评论认为,这显然在暗批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十六号在头版刊登署名为“本报评论员”的文章,题为“实与虚考验人品党性”。文章强调,有的地方只热衷大手笔的形象工程,为求任上见效,哪怕竭泽而渔。这些只重虚功的领导人事业上不下功夫,搞小团体利益不遗余力,形象工程劳民伤财。这种干部喜欢制造虚假的泡沫,目的就是为自己捞取升迁资本,如获升迁,将推助社会上投机钻营者得利的风气。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表示,这篇文章和去年习近平有关干部换届的一个讲话基本一致,显示习近平已经主导中共组织部。 “习近平在2011年5月份在全国组织部部长会议上,他当时提出来的就是一个叫‘三优干部’,第一个就是在基层实践锻炼和重大考验的优秀干部;第二个就是要选拔那些埋头苦干,又不示张扬的那些老实人;第三是要把那些思想解放的、实事求是、敢于创新要日益进取的一些干部提拔起来。这些评论都是有关系的。”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认为,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通常有很大来头,可以看作是中共最高层的表态。 “毛泽东自己也写过《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中央的一些大秘书有的时候写好稿子,需要用《人民日报》评论员的形式来发表也是有很多先例。包括赵紫阳的秘书鲍彤写关于改革开放方面的文章也当时也是以《人民日报》评论员的名义发表的。所以这个是共产党它们的一个惯例。” 张伟国说,人民日报这篇批判形式主义和讲排场的文章,很可能是针对薄熙来的舆论准备。 “从现在这种特殊的时间和背景上看,这种指向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薄熙来好大喜功这一套东西有目共睹。用这种形式来消消毒。也是一种舆论准备吧。” 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近年来推动唱红运动,动辄数千上万人齐唱革命歌曲,无论在他主政的辽宁大连和重庆都热衷修建代表城市形象的大型标志性工程。夏明教授认为,重庆副市长王立军私入美国领事馆事件导致的政治冲击只有几天,中共最高层可能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这篇文章未必代表中共最高层的政治意图,但其文有所指却相当明显。 “目前重庆的事件显然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政治事件。各派的人都认识到已经摊牌了,现在马上大家要把位置找对,脚跟要站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宣部这套系统会表达自己的一个态度。所以,《人民日报》这篇评论恐怕是要为下面的对重庆事件要进行组织和政治上面的处理进行舆论上的一些准备和吹风。” 不过张伟国认为,追求形象工程,只做表面文章是中共官场风气造成的,这和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很大关系。 张先生表示,中共历届领导人都要求下级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但仍造成中国各地形象工程泛滥,政治和经济泡沫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显示文章所批评的问题并非源自个别官员的所谓人品党性。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人民日报再谈十八大代表选举

人民日报再谈十八大代表选举 原标题:切實加強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領導 作者:评论员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日期:2012-2-14 本站发布时间:2012-2-14 8:50:09 阅读量:1138次     做好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细緻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代表选举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程序严,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各选举单位党委(工委、党组)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组织、宣传等党委职能部门和纪检机关,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履行好各自职责。组织部门承担着代表选举的具体组织工作,要严格执行程序规定,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抓好任务落实,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匯报,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    要深入细緻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次代表选举,党员领导干部代表名额适当减少,实行差额考察、差额选举,没有被推荐提名的、被提名而没有当选的同志会相对增多。各选举单位要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教育引导党员把发扬党内民主与贯彻党的主张统一起来,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不投感情票、人缘票、地域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推荐提名和选举结果,正确对待落选同志,鼓励没有被推荐提名或没有当选的同志放下思想包袱,继续做好工作,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要加强代表选举工作的全程监督。十八大代表选举,全党上下、干部群众高度关注,如果在代表选举产生过程中出现不正之风,将严重影响党的威信,败坏党的形象。各级党委必须以坚决的态度、过硬的措施,确保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风清气正。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针对代表选举工作中易发不正之风的部位和环节加强监督,坚决防止拉票贿选、个人说了算等问题发生。对出现的违纪行为等不正之风,要严肃查处,典型案例要及时通报。要重视党员群众的来信来访,对反映代表人选的有关问题,凡是线索清楚的,一定要认真核查。同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代表选举工作宣传,广泛宣传履行党章、发扬民主、加强领导、选好选优的新做法新举措,宣传十八大代表的政治先进性和党员代表性,宣传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的先进模範事迹,为代表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